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旨在探讨黛力新与芬太尼透皮贴剂联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黛力新组40例、芬太尼组40例和联用组40例,黛力新组单独使用黛力新,芬太尼组单独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联用组同时使用两种药物。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估两组患者癌痛分级、焦虑及抑郁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治疗前癌痛分级、焦虑及抑郁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联用组患者癌痛分级、焦虑及抑郁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和黛力新组患者(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黛力新和芬太尼透皮贴联用治疗,较两种药物单独使用更有效缓解其癌痛,改善其焦虑及抑郁心理,提升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晚期癌症病人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体验。1986年WHO提出"三阶梯治疗原则",我国自90年代开始推行三阶梯止痛治疗[1],但癌痛在有些地方仍未得到理想控制。为了解癌痛患者三阶梯止痛效果,合理应用止痛药,笔者就此进行调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72例未曾使用过阿片类药物的中至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接受静脉注射50~100mg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或姑息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生活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中至重度癌性疼痛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2%(26/36).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阿片类药物常见的便秘、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以及非甾体类药物常见的腹痛、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治疗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lginate- Chitosan-Alginate,ACA) 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ovine Adrenachromaffin ells,BCC) 异种移植对慢性癌痛病人的镇痛效应、作用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用胶原酶加机械法消化分离BCC;二步法包裹于ACA微囊内。局麻下腰椎穿刺将5mL微囊化BCC悬液(约5~7×106) 缓慢注入10例使用止痛药物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蛛网膜下腔。移植后观察病人疼痛的缓解程度,止痛作用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微囊化BCC的镇痛效应:将微囊化BCC注入病人脊髓蛛网膜下第1~2d 开始,病人的疼痛便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一周内疼痛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轻度缓解4例,3例无效。结论:ACA微囊化BCC异种移植于慢性癌痛病人脊髓蛛网膜下安全、能够迅速发挥镇痛作用,提示微囊化BCC异种移植是治疗人类慢性疼痛的一种极具希望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晚期癌痛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晚期癌痛伴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第7d、第14d、第28d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28d癌痛频率及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抑郁药物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晚期癌痛伴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癌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属于第3阶梯用药,是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主要方法之一。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69例骨转移癌患者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在用药过程中根据疼痛缓解程度调整剂量;同时静脉滴注唑来膦酸4 mg每4周1次,连续2次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与结论:发现骨转移癌患者的骨痛完全缓解25例(36%),部分缓解37例(54%),轻度缓解7例(10%),总有效率为90% (62/69);不良反应有便秘、恶心呕吐、腹胀、厌食、嗜睡、头晕、发热、肌肉痛等。结果表明,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双膦酸盐治疗骨转移癌性疼痛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患者可以耐受。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双膦酸盐;骨转移癌;疼痛;药物控释系统及其载体材料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5.02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变化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采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修订版(FPS-R)对13例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三叉神经痛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微血管减压术后疼痛变化状况,采用系统性疼痛护理缓解病人不适感。结果 13例术后疼痛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后FPS-R评分法显示完全无痛8例,有点痛2例,轻微疼痛2例,疼痛明显1例。结论针对三叉神经痛术后疼痛程度不同实行个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不适感,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羟考酮缓释片单用或联合氟伏沙明对中重度癌痛合并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中重度癌痛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分别采用羟考酮缓释片单用治疗、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氟伏沙明治疗,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抑郁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4周时,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抑郁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逐渐降低,且与同时间段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P0.05;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恶心呕吐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氟伏沙明可以使中重度癌痛合并抑郁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改善他们的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而且不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5例伴有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三阶梯止痛治疗,观察组在给予三阶梯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的评定.结果 伴有疼痛的恶性肿瘤病人存在着相当严重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观察组疼痛治疗效果及焦虑抑郁状态均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虑的心理问题,并且随着癌痛程度加重而加重,心理干预不仅对改善疼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肿瘤病人疼痛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一种痛苦的感受,在肿瘤病人中,疼痛发生率在70%[6].癌性疼痛影响心理功能,并使患者焦虑、抑郁和自杀意念增加.对癌性疼痛病人进行正确的疼痛评估、诊断,制定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帮助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使护理人员在癌痛控制中发挥独特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用于妇产科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对我院2008-11 2012-03收治的ASAI~Ⅱ级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且术后采用PCEA镇痛的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应用咪唑安定、芬太尼联合布比卡因进行镇痛;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进行镇痛.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疼痛评分、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97.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2组镇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恶心呕吐3例,皮肤瘙痒2例;对照组中恶心呕吐4例,皮肤瘙痒1例,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均无尿潴留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结论 眯唑安定、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用于妇产科术后是安全有效的,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疼痛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一种痛苦的感受,在肿瘤病人中,疼痛发生率在70%^[6]。癌性疼痛影响心理功能,并使患者焦虑、抑郁和自杀意念增加。对癌性疼痛病人进行正确的疼痛评估、诊断,制定恰当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帮助其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使护理人员在癌痛控制中发挥独特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在癌痛患者中的疗效,并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符合标准者109例,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经个性化心理护理后,增加了镇痛治疗的顺应性,提高了镇痛效果,疼痛缓解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心理护理优于常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家居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一般情况、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疼痛控制情况,研究知情与否对家居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以2009 年12 月-2010 年6 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养院初次就诊的家居晚期癌性疼痛患者作为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简明疼痛调查表进行调查,疼痛治疗指数(PMI)评价患者疼痛控制情况;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疼痛的一般情况、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疼痛控制情况,t 检验比较知情组与不知情组患者在过去24 h 内疼痛程度的差异性.结果 共纳入98 例家居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平均年龄(61.08 ± 11.67)岁,男性55 例(56.12%).其中79.59%(78/98)为中至重度疼痛,未曾服用镇痛药者占11.22%(11/98),服用非阿片类镇痛药19.39%(19/98)、弱阿片类镇痛药35.71%(35/98)、强效阿片类镇痛药33.67%(33/98);提示39.80%(39/98)患者疼痛治疗不足(PMI < 0).约46.94%(46/98)患者不知情,但与知情患者疼痛程度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部分家居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疼痛治疗不足,应该加强对此类患者的镇痛治疗.疼痛程度和疼痛缓解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对病情知情与否并不影响其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舌咽神经痛伽玛刀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收治舌咽神经痛患者3例,均选择伽玛刀治疗,术前针对疾病特点制定心理护理措施;术中密切配合;术后观察疼痛的变化,进行出院指导和随访。结果 3例患者充分理解和配合治疗,经伽玛刀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疼痛缓解。结论 伽玛刀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治疗样本较少,本研究为该方面的护理积累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整体护理方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疗法对癌痛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8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音乐放松疗法,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明疼痛调查表(BP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疼痛分级和BPI、HAMA、HAMD、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放松疗法能够有效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独用盐酸硫必利和应用盐酸硫必利联合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TD患儿107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8w分别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进行疗效的评定和对比,同时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2、4、8w观察组YGTSS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而对照组仅第4、8w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治疗第2、4、8w两组YGTSS总分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2%,对照组为7.8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5例和4例。结论盐酸硫必利联合可乐定透皮贴剂治疗TD起效快,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感及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8年7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15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给予多西他赛注射液联合顺铂注射液,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及MBSR,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感、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癌因性疲乏程度、自我效能感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肿瘤血管生长因子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有效抑制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的生长,缓解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压力,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和自我效能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50例舌咽神经痛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MVD)17例,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根上部1~2根丝切断术(R)16例,两种术式合用17例.结果术后病人疼痛均即刻消失.44例病人获平均6.1年的随访,疼痛均无复发.并发症包括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6例,阵发性干咳4例,无菌性脑膜炎2例,耳鸣1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结论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姑息治疗对癌性疼痛、食欲、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姑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SF-MPQ)评分、食欲及体重变化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普适性量表(FACT-G)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F-MPQ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食欲及体重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量表、HAMA量表、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ACT-G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使用姑息治疗能缓解癌性疼痛,改善食欲及体重变化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焦虑及抑郁评分,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