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英  戴敏方  沈永安  袁云 《云南医药》2002,23(5):367-369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 ,并与B超、CT、ERCP PTC对照分析。方法 收集 93例梗阻性黄疸患者 (良性梗阻 6 2例 ,恶性梗阻 31例 )MRCP、B超、CT、ERCP及PTC检查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93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 ,胰胆管显示满意 ,对胆道梗阻程度判定和定位诊断准确率 10 0 %。MRCP结合原始MR图像对胆道结石诊断准确性 10 0 % ,与B超及CT比较 ,χ2 检验 ,P <0 0 1。恶性梗阻患者MRCP结合原始MR图像共 2 1例直接显示肿块大小、部位、范围及周围脏器侵犯情况。结论 MRCP结合原始MRI对胆道结石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可作为胆道结石患者B超筛选后的首选检查方法 ;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所获得胆道系统完整资料较CT、EPCP更为全面 ,但壶腹部小的占位性病变还需进一步进行ERCP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超与十二指肠镜诊断胆道结石价值。方法 将133例临床疑胆道结石病例,采用Olympus TJP-240型电子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和B超检查。结果 119例ERCP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123例B超诊断胆总管结石。结论 B超可作胆道结石的常规检查,而ERCP不仅能确诊胆总管结石,而且能进行胆总管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ERCP和MRCP影像资料对132例胆管梗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诊断结果表明,两者一致的117例(88.6%),不一致13例(9.8%),总符合率MR-CP为88.6%,ERCP为98.4%。患者行MRCP后无并发症,但行ERCP检查后有9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8%,但无死亡病例。结论:MRCP在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方面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伤性,经济实惠等优点,诊断胆总管扩张的敏感性及准确性较高,但对胆总管较小结石(〈3 mm)的诊断不如ERCP准确,而且不能行取石治疗。因此MRCP在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中应作为首选方法,但不能取代ERCP,两者需结合。  相似文献   

4.
谭焱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88-89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在诊治梗阻性黄疸时的协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就诊并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治疗的14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ERCP对胆道结石确诊率为100%,取石成功率为97.6%,MRCP诊断准确率为92.9%。在MRCP影像资料的帮助下,本院ERCP诊断胆道肿瘤的定性诊断率达到90.5%,并能在内镜下行减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MRCP在全面了解胆道系统及周围组织情况方面优于ERCP,并可为ERCP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帮助,而ERCP在诊断结石及肿瘤的准确率方面高于MRCP,且ERCP可直接对胆道病变进行治疗,在诊治引起梗阻性黄疸的疾病方面,二者确实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有B超、CT、直接法胆道造影如ERCP、PTC等,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最高的是ERCP。自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应用于临床以来,为胰胆系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我科2002~2003年对疑有胆系结石61例患者行MRCP检查,现对MRCP在肝内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诊断和处理方法。结果:术后经T管造影发现残余结石21例,经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18例。通过B超、CT、MRCP、ERCP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残余结石21例,8例残余结石位于胆总管下段,经十二指肠镜行EST(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后成功取石。16例再次手术,取净结石后胆管、空肠内引流术或T管、U管引流。结论:术后T管造影、B超、CT、MRCP、ERCP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残余结石的有效诊断方法,根据结石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方法检查胆道梗阻,探讨其对胆道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SiemensNovus1.5T超导磁共振仪对68例胆道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MRCP和常规轴位TSE/T2WI检查。结果MRCP诊断良性病变59例,其中胆道系统结石47例,胆道疾病术后5例,胆管炎、胆管发育异常各3例,胆道蛔虫1例;恶性病变9例,其中肝癌、肝内胆管癌5例,胰头癌3例,壶腹癌1例,对胆道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5.6%,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2%。结论MRCP加梗阻部位薄层扫描对胆道梗阻尤其是良性梗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MRCP成像原理及成像技术。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50例医院收治的疑为胆管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并以病理检查为标准,判断两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并记录两组患者检查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均确诊为胆管梗阻,其中MRCP与ERCP的诊断准确率为94.0%和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RCP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MRCP(P 0.05)。结论 MRCP在胆管梗阻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能够避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引起的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梗阻性黄疸87例ERCP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8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内镜下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MRCP比较。结果 ERCP及MRCP对87例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4%(83/87)、87.4%(76/8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胆系结石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9%(56/59)、93.2%(55/5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对梗阻性黄疸胆系结石以外的病因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1%(27/31)、67.7%(21/31),ERCP高于MRCP(P〈0.01)。47例胆总管结石ERCP后行内镜下网篮碎石、取石治疗:镜下取活检3例;3例乳头旁憩室炎根据镜下特征确诊。结论 ERCP比M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符合率均较高。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临床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胆道梗阻性疾病常用诊断和治疗的方法。通常该方法是在X线引导下进行,为了避免x线对医患的辐射,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我院采用B超引导内镜下对41例胆道梗阻性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成人的骨量通过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来维持动态平衡,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想策略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或增强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目前针对保护成骨细胞及增强其功能的骨质疏松疗法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针对成骨细胞相关功能蛋白、各种细胞损伤机制(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机械过载、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的影响等)及骨质疏松的治疗与预防作一综述,以期为针对增强成骨细胞功能的骨质疏松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14.
PTEN和DNA含量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和DNA含量与NSCL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TEN在78例肺癌标本中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肺癌标本中DNA含量.结果:肺癌标本中PTEN蛋白总缺失率为42.3%,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2.1%和26.7%(P<0.05),其表达缺失率随TNM分期增加而上升,分期越晚表达缺失率越高.PTEN缺失率高者生存时间短.DNA指数(DI)的分布范围在1.04~1.93.异倍体肿瘤24例,DI值随TNM分期增加而增加(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肺癌细胞DNA含量与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PTEN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将有助于判断肺癌的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CD44与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CD44是一种跨膜受体蛋白 ,属于黏附分子家族 ,可与透明质酸等配体结合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近年来发现CD44及其变异体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 ,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因此 ,可作为一个辅助性指标预测肿瘤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alkaloids of A. Vasica has been studied with change of season. The study also resulted in the detection of glycosides and N-oxides of vasicine and vasicin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