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从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碱减量废水的治理是印染行业的突出难题,从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的技术,实现了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回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不仅技术可行,而且实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碱减量废水由于其COD高,碱度大,且污染物是常见的对生物有一定毒害的有机污染物——对苯二甲酸,成为印染行业难处理的废水之一。作者研究了碱析法回收对苯二甲酸及其影响因素,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法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出水,利用TTC-脱氢酶活性(DHA)法监测反应器内DHA生物活性分布。研究发现反应器内生物炭表面附着生物膜活性较高,特别是反应器上部生物碳粒同样具有较高的DHA活性,这与反应器运行一年多能够保持对COD、色度和UV等较高去除率有一定关系。还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反应器反冲洗对DHA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为曝气生物活性炭法有效去除印染碱减量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法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出水,利用TTC-脱氢酶活性(DHA)法监测反应器内DHA生物活性分布.研究发现反应器内生物炭表面附着生物膜活性较高,特别是反应器上部生物碳粒同样具有较高的DHA活性,这与反应器运行一年多能够保持对COD、色度和UV等较高去除率有一定关系.还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反应器反冲洗对DHA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为曝气生物活性炭法有效去除印染碱减量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碱减量染整废水的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碱减量废水及印染混合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化和生化处理,传统处理方法仅去除COD,较少考虑回收有用的资源,只有在废水中回收和充分利用有用资源,才符合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做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  相似文献   

6.
针对碱减量废水中的乙二醇(EG)对对苯二甲酸(TA)的好氧生物降解产生不利影响,本实验采用水解酸化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TA和EG的兼性厌氧降解性能,并着重考察了TA在EG存在下的兼性厌氧降解规律,从而为碱减量工艺实际生产废水的生物处理工艺提供技术方案和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TA在缺氧条件下的兼性厌氧降解率很低,在本实验条件下,其兼性厌氧平均降解率为6.1%,而兼性厌氧菌对EG具有较高的降解活性,其降解率达到58.9%~71.5%.在TA配制废水中投加EG时,EG首先得到降解,当EG完全降解后,TA才开始降解,并且其降解速率与TA作为惟一碳源时TA的降解速率相同.由实验结果可知,涤纶碱减量废水的处理不能仅仅采用兼性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而应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为主的情况下,辅以兼氧或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7.
印染行业排放的碱减量废水是一股水量少、浓度高、碱性大、污染十分严重的有机废水,针对该股废水难以降解,提出酸析预处理-兼氧(两段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试验表明经酸析预处理的碱减量废水与印染废水混合进行水解酸化、好氧处理,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对苯二甲酸(TA)是可生化的.并且,当进水中的CODcr为0.6~1.0g/L、BOD5为0.22~0.35g/L、TA为0.13~0.28g/L、色度为300~400倍时,系统的CODcr、BOD5、TA、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2%、95%、96%和90%,最终出水水质均能达标排放.同时,把二沉池排出的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进行污泥减容化,还可以降低污泥的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8.
水解酸化应用于剩余污泥减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碱减量印染废水生物处理剩余污泥接种培养成熟的水解酸化菌,通过它们的新陈代谢作用,可以实现系统内生命物质的更新和减量,同时降解了污泥吸附的有机物等,达到对剩余污泥减量的目的.在系统污泥减量初期,水解酸化作用对微生物的"液化"、内容物释放和对有机物的生物降解作用是污泥减量的主要原因;随着中间代谢产物的积累,微生物活性受到抑制,试验后期剩余污泥减量主要是微生物内源呼吸的结果.试验条件下,接种了成熟水解酸化细菌的 2 组剩余污泥 MLSS 浓度分别为 7.765 和 11.250 g/L,MLVSS 浓度分别为 4.466和 6.360 g/L,经过 513 h后 MLSS、MLVSS 浓度较开始时分别下降了 40.31%、45.73%和 54.85%、63.18%.一定污泥浓度范围,污泥减量效果与污泥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无纺布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无纺布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对该反应器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过程中的实验结果表明,动态膜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临界通量得到反应器稳定运行的亚临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70 min后,形成了稳定的动态膜。动态膜的形成速度与曝气量有关,当曝气量过大时,使得膜面错流速度过大,从而影响动态膜的形成。孔径对动态膜形成的初期影响较大,小孔径膜基材比大孔径膜基材更容易形成动态膜,而当动态膜稳定形成后,小孔径膜基材形成的动态膜性能略好,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实验条件下,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COD、UV254、色度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74%~85%、74%~79%、79%~86%和96.8%~98.6%,出水水质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分散染料和对苯二甲酸的生物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活性污泥对含有碱减量印染废水的特征污染物进行吸附试验,污泥对特征污染物的吸附符合Langmuir 和Frundlich方程.污泥对特征污染物首先表现为很强的吸附作用,然后是吸附和生化的共同作用.由于厌氧污泥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对特征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优于好氧污泥;同时,在微生物适宜的温度(25~35℃)和pH值条件下(pH=7~9),活性污泥的吸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1.
Constant magnetic field (CMF) was investigated for its potential to intensify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removal in wastewater when applied with a generalized Fenton reaction. Various types of industrial and domestic wastewater were tested in the experiment. A significant depend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wastewater type, dose of reacting substances, time of exposure to CMF, effectiveness of COD removal, and the rate of the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The use of CMF result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eatment process; however, the efficiency depended to a great extent on the type of wastewater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ained organic matter. Domestic wastewater seemed to be most amenable to the applied treatment (82% COD reduction). The least reduction in COD occurred for wood industry wastewater. In the analyzed wastewater, intense oxidation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first 60 minutes of the process. Longer reaction time did not increase COD reduct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wood industry wastewater. The experiment revealed the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smaller doses of the Fenton's reagent, thereby keeping up unchanged treatment efficiency, provided that CMFs are applied.  相似文献   

12.
水解酸化-缺氧法对采油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采用GC/MS技术对水解酸化-缺氧法处理采油废水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降解进行的研究表明:水解酸化段和缺氧段对采油废水中碳原子为C6~C9、分子量为100~140的有机物均有较好的降解能力.其中,在水解酸化段中酮类、芳烃得到较好的降解,缺氧段中酚类和醚类化合物降解明显.水解酸化-缺氧工艺对于采油废水中的甲苯和二甲苯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水解酸化.缺氧法对采油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采用GC/MS技术对水解酸化-缺氧法处理采油废水过程中污染物的迁移降解进行的研究表明:水解酸化段和缺氧段对采油废水中碳原子为C6-C9、分子量为100—140的有机物均有较好的降解能力。其中,在水解酸化段中酮类、芳烃得到较好的降解,缺氧段中酚类和醚类化合物降解明显。水解酸化-缺氧工艺对于采油废水中的甲苯和二甲苯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Chemically reduced excess sludge production in the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Liu Y 《Chemosphere》2003,50(1):1-7
Excess sludge production from wastewater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 is highly, and the disposal of excess sludge will be forbidden in a near future, thus increased attention has been turned to look into potential technology for sludge reduction. Recently, some novel sludge reduc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chemical oxidation and metabolic uncoupl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iew those chemical-assisted sludge reduction processes, including sludge alkaline-thermal treatment, activated sludge-ozonation process, chlorination-combined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sludge reduction by metabolic uncouplers and high dissolved oxyge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In these combined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excess sludge production can be reduced up to 100% without significant effect on process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This paper would be useful when one is looking for appropriate environmentally and economically acceptable solutions for reducing or minimizing excess sludge production from wastewater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  相似文献   

15.
Fenton氧化对制浆造纸废水分子量及可生化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制浆造纸废水的初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剂量的Fenton氧化试剂处理制浆造纸厂初沉废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初沉废水中的分子量大于10 000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占到83%,废水可生化性较差;在Fe2+与H2O2的摩尔比为1∶5,废水pH为3.5的条件下,H2O2(30%)投加量小于3.25 mL/L时,Fenton试剂的氧化效率更高;H2O2(30%)投加量为6.50 mL/L时,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更高,其中废水COD的去除率为79.5%,AOX的去除率为75.3%,色度去除率为97.5%,同时处理后废水中分子量在500~3 000之间的有机物含量占到82.98%,废水的BOD5/COD值提高到0.56。Fenton氧化作为前置技术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可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分子量,减少废水的生物毒性,增加废水生物降解性,有助于后续生物处理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酒店废水混凝过滤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酒店废水的物理化学治理工艺。某酒店废水经破乳、混凝和过滤处理后 ,完全达到了广州市规定的排放标准。本工艺与生化法相比的最大特点是 :占地面积小 ,耗电量小 ,减少了噪音污染 ,尤其适合市区内采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4层10指标3方案的技术评价体系,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性能3个方面,对3种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进行分析。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对3种技术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电解锰废水全过程控制技术由于低廉的运行成本,较易运行,较高的锰、铬、氨氮去除率和回收率等优点使其总评分高于其他2种技术,是电解锰废水处理技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不同升温速率下城市污水污泥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差热-热重分析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对杭州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解特性及反应动力学特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温度从室温升至900℃时,污泥热解过程可分为4个失重阶段;升温速率对污泥热解转化率、挥发分析出温度以及最大失重率等热解特性参数都有显著影响。升温速率越高污泥最大失重率越大;而较低的升温速率延迟了污泥热解反应时间,导致污泥失重量相对较大。根据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结果,污泥在氮气氛围下的热解反应为二级反应模式。提高升温速率可显著增加污泥热解的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  相似文献   

19.
微电解法预处理大蒜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  范迪 《环境工程学报》2008,2(7):951-954
分析了大蒜废水的特点,探讨了微电解法预处理大蒜废水的可行性,并采用微电解一接触氧化工艺分别对大蒜废水和大蒜蔬菜混合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微电解法预处理大蒜废水是可行的,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微电解较佳停留时间为20 min,微电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出水水质为COD≤100 mg/L.  相似文献   

20.
Fenton-混凝法处理焦化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Fenton预氧化-混凝法联用技术处理焦化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Fenton氧化阶段H2O2投加量、混凝阶段pH值以及混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焦化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Fenton预氧化一混凝法处理焦化废水取得了良好效果,COD去除率达97.5%,为该工艺实际处理焦化废水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