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通过分析摄食喜好系数、平均个体摄食量等参数,研究香螺(Neptunea arthritica cumingii)摄食选择性,以及温度、饵料状态对香螺摄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螺成螺对不同的饵料具有明显的摄食选择性,喜食程度的顺序依次为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规格香螺摄食量先升高后降低,摄食高峰出现在15℃,香螺对于已开壳饵料的摄食量显著高于未开壳饵料。  相似文献   

2.
紫贻贝贝壳和脉红螺厣中色素的提取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紫贻贝(Mytilus edulis)贝壳与脉红螺厣中的黑色物质是否为黑色素这一物质,作者实验选取紫贻贝贝壳和脉红螺(Rapana venosa)厣,清洗干净,之后分别对两份样品进行研磨粉碎、称量、盐酸浸泡、沸水浴加热、乙醚纯化等步骤后,将得到的黑色提取物质用0.01 ml/L氢氧化钠水溶液溶解,在190~500 nm的范围内测定紫外吸收光谱,发现两份样品最大吸收峰都在210~220 nm,随波长增加,其吸光值下降,与公认的黑色素紫外吸收光谱特征一致;另外将提取的两份黑色固体物质分别用溴化钾压片后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其红外图谱都在3μm和6μm处分别有特征吸收峰,亦与公认的黑色素红外扫描图谱特征一致,从而首次确定紫贻贝贝壳和脉红螺厣中的黑色物质为黑色素,提示黑色素在贝类中可能是广泛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对虾养殖过程中的饵料利用率并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作者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投喂方式、体质量、充气量、光照强度、水温及盐度对其相对摄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对虾的相对摄食量显著高于冰鲜虾肉组;连续单颗投喂时对虾的相对摄食量较高;相对摄食量随对对虾体重升高而显著(P0.01)下降,而且不同规格的对虾在竞争条件下平均相对摄食量会降低;充气量6 L/min组对虾的相对摄食量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弱光环境下对虾的相对摄食量较高;水温和盐度对相对摄食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32℃时对虾获得最大相对摄食量,在盐度为5时相对摄食量最小,高盐度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投饵策略,并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合理的调整投饵量。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全光照(24L︰0D)、半光照半黑暗(12L︰12D)、全黑暗(0L︰24D)3种光照周期下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的摄食节律、摄食率以及3种消化酶(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活力的昼夜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在全光照条件下,刺参极少活动,24 h内的摄食比例较低(6%~10%);在半光照半黑暗条件下,刺参光照阶段运动不活跃,摄食比例较低(0~10%),黑暗阶段运动极其活跃,摄食比例较高;在全黑暗条件下,刺参一直处于较活跃状态,24 h内的摄食比例都较高。3种光照条件下,刺参的摄食高峰都出现在00:00~02:00,且刺参夜晚的摄食比例显著高于白天(P0.05);(2)刺参的日摄食率从全光照、半光照半黑暗到全黑暗依次增加,3种光照周期条件下刺参夜晚的摄食率极显著高于白天的摄食率(P0.01);(3)3种光照周期下,刺参3种消化酶活力的最大值都出现在22:00~02:00,消化酶活力的最大值比摄食高峰早0~4 h。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对刺参的摄食节律和消化酶活力昼夜变化都有显著影响,刺参具有提前分泌消化酶为即将到来的摄食做好准备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不同内倾角海螺笼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的诱捕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实验室水槽中,观察了4种不同内倾角(35°、45°、55°和65°)的海螺笼对脉红螺的诱捕效果,同时还研究了光照和温度对海螺笼诱捕效果的影响,为优化海螺笼捕捞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内倾角对海螺笼诱捕效果影响十分显著(P<0.01),其中内倾角为45°的海螺笼诱捕效果最好,内倾角为35°和55°的海螺笼较好,而内倾角为65°的海螺笼诱捕效果则最差。同时发现,内倾角对脉红螺的个体大小具有选择性,随着内倾角的增大,壳高<7cm的个体占相应笼诱捕总数的百分比越来越小。光照对海螺笼的捕捞效果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温度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6~24℃室内可控温范围内,每3℃为一个梯度,以魁蚶壳长、体质量日增长率以及存活率作为指标,研究了温度对3种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幼贝(小规格壳长6.565 mm±0.225 mm、体质量53.704 mg±5.830 mg;中规格壳长10.114 mm±0.446 mm、体质量181.918 mg±24.797 mg;大规格壳长14.725 mm±0.315 mm、体质量562.416 mg±42.791 mg)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规格魁蚶幼贝在6~24℃水温下均能生长,但在水温6℃及24℃下的壳长和体质量日增长率均较低;水温9℃时3种规格的幼贝的存活率均最高,水温24℃时3种规格幼贝的存活率均最低;水温6~21℃时3种规格幼贝的存活率随着规格的增大而提高,水温24℃时3种规格幼贝的存活率随着规格的增大而降低;小、中、大规格幼贝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10.7~22.3、6.9~23.2、3.7~23.3℃,较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14.3~19.5、15.8~21.6、11.5~21.0℃,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18、18、15℃。实验结论为,随着规格增大,魁蚶幼贝适宜生长温度范围扩大,最适生长温度降低,本实验确定了魁蚶幼贝适宜的生长温度,为更有效地开展魁蚶中间培育和底播增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动物性饵料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幼体的吸引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学方法进行了新鲜和煮熟的动物性饵料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浮游幼体的吸引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脉红螺浮游幼体在4螺层期是食性转换期, 且在幼体到达3螺层后期的第1—6天是投放附着基和动物性饵料的最佳时期。此外, 新鲜和熟的双壳贝类肉对脉红螺幼体有明显的吸引力, 吸附于新鲜贝肉上的4螺层幼体占吸附幼体总数的48.61%, 显著大于其它螺层幼体; 脉红螺幼体选择新鲜紫贻贝肉的比例为33.75%, 显著大于菲律宾蛤仔(24.08%)、中国蛤蜊(18.97%)和长牡蛎(23.19%); 而熟贝肉中, 长牡蛎对幼体的吸引作用显著大于紫贻贝、菲律宾蛤仔、中国蛤蜊、海湾扇贝边粉和空白对照; 新鲜紫贻贝和熟长牡蛎肉具有作为脉红螺幼体食性转换期动物性饵料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光色对豹纹鳃棘鲈幼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光色对鱼类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作者在模块化小型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以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幼鱼(体长21.2 cm±1.22 cm,体质量112.46 g±2.632 g)为对象,设置5种光色环境(红、黄、绿、白和黑暗),进行了4个月的循环水养殖实验。结果表明:绿光下豹纹鳃棘鲈幼鱼摄食率高、饵料转化率高、饵料系数低,但不同光色下豹纹鳃棘鲈幼鱼的摄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幼鱼的体长增长,绿光组和红光组大,且与其余3组间差异显著(P0.05);幼鱼的体质量增长,绿光组最大,红光组和黑暗组次之,白光组和黄光组最小,且三者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幼鱼的肥满度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白光组幼鱼存活率(只有50%)最低外,其余各组幼鱼存活率均在80%以上,其中绿光组最高,为88.33%。可见,在循环水养殖生产中,绿光环境有利于豹纹鳃棘鲈幼鱼的摄食、生长和存活。  相似文献   

9.
盐度对菲律宾蛤仔摄食率和清滤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条件下,对15、20、25、30和35五个盐度梯度下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的摄食率RI和清滤率RC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15~25的盐度条件下,蛤仔的摄食率RI和清滤率RC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5时达到最大值,而在25~35盐度条件下,随盐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水温、盐度和饵料密度对橄榄蚶滤水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温(15、20、25、30℃)、盐度(16、21、26、31、36)和饵料密度(0.5×104、1.5×104、2.5×104、3.5×104、5×104个/m L)对橄榄蚶(Estellarca olivacea)滤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金藻作为饵料,水温、盐度、饵料密度对橄榄蚶的滤水率有显著影响(P0.05)。水温15~30℃、盐度16~36、饵料密度为0.5~5×104个/m L时,橄榄蚶的滤水率都呈峰值变化。水温25℃、盐度26、饵料密度3.5×104个/m L时,其滤水率分别达到最大值。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水温、盐度、饵料密度与滤水率之间分别满足函数关系:FRT=–0.3396T2+1.8937T+0.2728(R2=0.9857,P0.05);FRS=–0.3424S2+1.9626S+0.7112(R2=0.9683,P0.05);FRC=1.7395 C 0.4607,(R2=0.9062,P0.05)。  相似文献   

11.
自噬与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主要形式,参与昆虫与两栖类动物的变态,并在旧器官的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软体动物变态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文对脉红螺Rapana venosa变态过程中自噬与凋亡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通过药理学手段对脉红螺幼虫变态时期的自噬与凋亡进行了诱导和抑制。组织细胞学结果显示,在变态开始后,脉红螺幼虫面盘细胞自噬与凋亡的发生遵循严格的时序性关系,自噬的发生先于凋亡的发生;分子表达定位结果显示自噬与凋亡首先发生在脉红螺幼虫面盘的纤毛细胞中;对脉红螺变态时期进行自噬与凋亡的诱导和抑制后发现,面盘细胞中高水平的自噬会诱导凋亡发生,高水平的凋亡则会抑制自噬的表达。除此之外,脉红螺变态时期自噬与凋亡的诱导有助于脉红螺完成变态。这说明在脉红螺幼虫变态过程中,自噬对面盘进行充分利用后会诱导凋亡产生,自噬与凋亡协同作用使面盘退化。该结果有助于软体动物变态机制的研究,为自噬与凋亡在软体动物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12.
随机抽取3月龄脉红螺稚螺103粒,开展其表型性状对体质量性状影响分析,以期为脉红螺人工选择育种提供较好的测度指标。实验测量了脉红螺壳长(X1)、壳宽(X2)、壳厚(X3)、壳口长(X4)、壳口宽(X5)等5种表型性状和体质量性状(Y),运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及决定系数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表型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脉红螺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拟合的多元线性方程为Y=-18.484 4+0.348 35X1+0.463 79X2,经自助法检验,在95%置信区间条件下,该方程决定系数(R2)范围为0.863 5~0.939 4,拟合度较好;壳长和壳宽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之和大于0.85,是最适宜用来预测体质量性状的两个表型性状指标。本研究成功分析出对脉红螺体质量直接影响作用最强的表型性状,为脉红螺选择育种理想测度指标的挑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微藻粒径大小、饵料密度以及营养价值角度,选取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分别作为硅藻、绿藻和金藻的代表,开展了不同规格的香港巨牡蛎对3种微藻在同等密度、同等生物量混合条件下的摄食选择性研究。结果显示,香港巨牡蛎在两种不同混合藻条件下对3种不同微藻摄食选择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3种藻相同密度混合条件下,大、中、小3种规格香港巨牡蛎更倾向摄食粒径较大的亚心形扁藻,且贝类规格越大选择倾向性越低,摄食选择效率分别为0.32、0.35、0.48,对球等鞭金藻无明显选择性。3种藻等生物量混合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对亚心形扁藻和球等鞭金藻的摄食有选择性,且规格大小对选择效率影响显著(P<0.01),个体越小选择性越强,小规格香港巨牡蛎倾向滤食亚心形扁藻(P<0.01),大、中规格更倾向摄食粒径较小的球等鞭金藻。两种混合条件下,香港巨牡蛎都对牟氏角毛藻都有负的选择效率,而且牟氏角毛藻密度越高负值绝对值越大。微藻的细胞大小、形状、营养价值以及香港巨牡蛎的个体大小都对摄食选择性有着明显的影响,香港巨牡蛎的摄食选择性在现场海区中还明显受到生境及食物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方法,对中国沿海3目8科的14种腹足类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共测定了102个个体,获得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片段507bp的同源碱基序列;用最大简约法检测到保守位点87个,可变位点409个,简约信息位点254个;计算了碱基替换/颠换率的距离(R)和基于碱基替换+颠换率的距离(D),红螺属内的脉红螺和红螺R值为0.9367,大于0.5,属于种间标志值;采用Kimura2-parametermodel构建了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和最大似然法(MP)等3种系统树,脉红螺和红螺各自均为单系群(支持率=92—100),同时表明它们在检测的14种腹足类中属于相当进化种类。分析结果从线粒体基因序列的层次支持脉红螺与红螺属于不同种类的现代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型浮游动物因摄食微型浮游动物,释放了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这种营养级联效应会增加浮游植物丰度和降低中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从而弱化浮游生物网营养传递过程中的下行控制作用。本研究在实验室模拟了食物链中肋骨条藻-裸甲藻-双毛纺锤水蚤的营养传递过程,发现在中肋骨条藻低生物量时,双毛纺锤水蚤偏好于选择摄食裸甲藻;高生物量时,双毛纺锤水蚤偏好选择摄食中肋骨条藻。营养传递过程中存在正的级联效应(0.018~0.12 d–1),级联效应的大小与裸甲藻的摄食率和双毛纺锤水蚤对裸甲藻的摄食选择指数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双毛纺锤水蚤对中肋骨条藻的直接摄食死亡率大于营养级联效应,从而导致中肋骨条藻生物量的降低。因此,营养级联效应对中型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的影响要弱于中型浮游动物的直接摄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