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以风池(双)、大椎穴为主药物注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注射组)60例和对照组(针刺组)60例。治疗组以风池(双)、大椎穴为主,每穴注入复方丹参注射液0.5 mL,川芎注射液0.5 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 mL,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对照组常规选穴针刺,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穴位注射组治愈率为75.00%,针刺组治愈率为58.33%。经统计学处理,穴位注射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颈三针为主药物注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起效快、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及单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建强  朱建莉 《陕西中医》2002,23(9):832-832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与单用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结果。采用针刺风池、百会、夹脊穴 ,配合穴位注射加药物复方香丹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2 5例 ,后者单用针刺 2 5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前者痊愈显效率优于后者( P<0 .0 1 )。提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用针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欣  张宝旬 《河南中医》2011,31(5):533-53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各30例.穴位注射组行颈夹脊穴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治疗,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针刺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日1次,9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第9、16天评分比较,穴位注射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天宗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疗效观察,探求一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快速、简便、高效、廉价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天宗穴穴位注射治疗组与电针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痊显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天宗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电针治疗取穴更少、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2例予以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高珊  张艺  严言  黄国付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55-1157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成穴位注射组及电针组各40例,分别治疗2周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治愈12例,有效27例,好于对照组治愈9例,有效28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小青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0):601-602
目的 :对比针刺、牵引配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CS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5 8例以针刺大椎、风池、天柱、颈夹脊等穴配合牵引、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 ;对照组 4 8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 (TCD)左椎动脉 (L VA)、右椎动脉 (RVA)和基底动脉 (B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VS)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4 8.3% ,总有效率96 .6 % ;对照组组治愈率为 2 0 .8% ,总有效率 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针刺、牵引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1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取颈夹脊穴温针灸和穴位注射,对照组只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法,10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加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针刺颈夹脊II侧线为主,同时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针刺组47例和药物组44例。针刺组选取相应颈夹脊II侧线为主针刺治疗,1次/d;药物组采用口服颈复康颗粒,1袋/次,3次/d。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2个疗程后按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方法均可减轻患者症状、体征均P0.01,且针刺组的改善程度优于药物组(均P0.01);针刺组的愈显率为89.4%(42/47),优于药物组的63.6%(28/44),P0.01。结论:针刺颈夹脊II侧线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提示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  相似文献   

10.
穴位注射加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组和单纯穴位注射组,观察前后临床症状、椎动脉血流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有效地改善推动脉血管形态;穴位注射针刺、推拿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穴位注射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设针刺人迎穴为主并配合人中、内关、太冲为治疗组,与针刺风池夹脊穴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2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率46.43%,总有效率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颈夹脊穴,尤其是颈1、颈2夹脊穴与口服氟桂利嗪和曲克芦丁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4例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治疗10天(一疗程)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对比。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药物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颈夹脊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口服氟桂利嗪加曲克芦丁。  相似文献   

13.
穴位注射合针刺治疗胃下垂5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穴位注射合并针刺治疗胃下垂 5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7例中男性 39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1 7~ 61岁 ;病程 1个月~ 35年。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穴位注射与针刺交替应用。穴位注射 :采用黄芪注射液 1 0 ml,穴位常规消毒后分别注入气海穴、关元穴及双侧足三里穴 ,每穴每次 2 .5ml,隔日 1次针刺 :选用 2 8号 2寸毫针 ,取中脘透下脘 ,天枢透外陵 ,气海透关元 ,足三里直刺 ,以上诸穴均采用热补手法 ,留针 30 min,每 1 0 min行针 1次 ,隔日治疗 1次。穴位注射与针刺交替应用 ,1 0日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标准 :治愈 …  相似文献   

14.
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并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忠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针刺颈椎病穴,对照组针刺颈夹脊穴,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8%,对照组为67.5%;TCD显示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颈椎病穴可明显改善颈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颈外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海锋  沈小雷 《中国针灸》2005,25(3):173-175
目的:比较针刺颈外夹脊穴为主与针刺传统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外夹脊穴组(40例)与传统颈夹脊穴组(32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头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结果:颈外夹脊穴组总有效率为87.5%,传统夹脊穴组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TCD检测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PI)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5,P<0.01). 结论:颈外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优于传统颈夹脊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采用穴位注射与药物静脉滴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200例用穴位注射与药物丹参静脉滴注相结合治疗,7天1个疗程,2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显效195例,好转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穴位注射与药物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针刺拔罐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20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拔罐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尼美舒利片治疗,两组均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拔罐加穴位注射可明显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自 1998年以来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及针刺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4 0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5 6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8年 ;其中穴位注射 19例 ,针刺 2 1例 ,均为门诊病人。2 治疗方法取穴两组相同 ,均以环中穴为主穴 ,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秩边、自环俞、肾俞为配穴 ,酌情选用 3~ 4穴。操作 :针刺组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 ,留针 30分钟 ,每日 1次 ,10次为 1疗程 ,休息 1周 ,行第 2疗程。穴位注射组先将雪莲注射液 4ml、复方当归注射液 4ml、维生素B12 2ml加入 10 %葡萄糖 15ml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80名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针刺组采取针刺双侧风池、风府、百会、颈夹脊穴治疗,药物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连续治疗1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2.5%,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双侧风池、风府、百会、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20.
胡良先 《山西中医》2010,26(1):30-31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夹脊穴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静滴治疗,14天为1疗程。结果:3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3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3%。结论:颈夹脊穴位注射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消除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提高生活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