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国外动态     
JCP公司的无规聚丙烯共聚物将工业化ModPlast,2 0 0 0 ,77(10 ) :3 0JCP公司商品名为Wintertec的单中心催化剂生产的无规聚丙烯 (PP)共聚物将工业化。JCP公司的无规共聚物具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例如 ,与传统的mPP相比 ,高结晶度产生较高的刚性和改进的氧气和水份阻隔性能 ;该材料的熔点为 12 5℃ ,比传统牌号低 10℃左右 ;可萃取物含量大大降低 ,有利于食品和药品包装。较低的熔点意味着较易热封以及优良的取向PP薄膜质量。其它优点是较高的光泽度 (133% )、较好的滑爽性能 ,并且在使用一定浓度的核化剂后…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催化剂(NDQ,C1,C2)制备了高乙烯含量的无规共聚物,并利用IR,13C NMR,DSC,GPC,SEM等方法对制得的无规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在相同聚合条件下,采用NDQ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低于C1或C2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而乙丙橡胶相含量则高于C1或C2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NDQ催化剂制得的无规共聚物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和结晶温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且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含量较少,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成核剂改性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材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用料组分按重量份计:50~80重量份无规共聚聚丙烯、50~30重量份聚丙烯均聚物、10~30重量份无机矿物填料、1~6重量份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0.5~3重量份金属氧化物、0.1~0.3重量份偶联剂、0.1-0.5重量份加工助剂。按本发明中公开的计量将各种组分进行混合,  相似文献   

4.
《广石化科技》2007,(2):29-29
各类透明聚丙烯牌号是近期世界聚丙烯新产品开发方面的一个亮点,今天聚丙烯树脂的光学性能与两年前相比大为改观。透明性牌号将促进聚丙烯树脂在透明包装市场上替代其他与之竞争的材料,如PS、ABS和PET。目前新的高透明聚丙烯树脂主要通过3种途径获得透明改性剂,另一种本身具有优异透明性的聚丙烯产品——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王嘉向 《石化技术》1989,(3):177-181
一、前言聚丙烯工业化生产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聚合物的基本彤态为三种,即聚丙烯均聚物、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和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在聚合工艺过程中用氢调的方法,控制不同的熔融指数和在造粒过程加入不同的助剂。可以获得各种不同用途的聚丙烯产品。聚丙烯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能,即耐强酸、强碱和大多数有机化学品。聚丙烯  相似文献   

6.
公开号CN1676544A 公开日2005.10.5 申请人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医疗输液容器的聚丙烯树脂,树脂为丙烯与乙烯无规共聚物,乙烯含量0.5—4wt%,熔融温度140℃—165℃。熔体流动速率1.0—4.0g/10min。树脂中含有酸中和剂及抗氧剂,丙烯与乙烯无规共聚物/蘑垒中和剂=100/(0.01—0.1)(重量比);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型HA-R催化剂在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0 kt/a双环管聚丙烯工业装置上制备了乙丙无规共聚物,利用FTIR,GPC,DSC,~(13)C NMR等方法对乙丙无规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与DQC催化剂制备的乙丙无规共聚物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乙烯含量接近3.1%~3.2%(w)的情况下,与DQC催化剂制备的乙丙无规共聚物相比,HA-R催化剂制备的乙丙无规共聚物的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低,小分子含量低,分子量分布窄,熔点降低5℃,结晶温度降低6.8℃,冲击强度提高67%。HA-R催化剂制备的乙丙无规共聚物中,乙烯单独插入丙烯链段中的相对比例高,乙烯在分子链上的分布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釜内合金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聚丙烯是综合性能优良的聚合物树脂。通过在反应釜内实现聚丙烯与乙烯-α-烯烃共聚物(如乙-丙无规共聚物)的合金化,可以进一步拓展聚丙烯的性能范围,是目前聚丙烯改性的重要手段。从催化体系出发,综述了聚丙烯釜内合金技术的研究进展,新一代M gC l2负载型Z ieg ler-Natta催化剂与以茂金属为代表的具有优良共聚性能的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有效结合将代表着聚丙烯釜内合金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聚丙烯生产中 ,国内首次由均聚物S10 0 4直接转产抗冲共聚物K80 0 3已在扬子石化公司塑料厂获得成功 ,该产品达到了国内同类装置生产的先进水平 ,填补了扬子石化这一塑料专用料的空白。K80 0 3是 1种聚丙烯嵌段共聚物 ,低温性能优异 ,产品流动速率低 ,能满足塑料制品注塑成型的技术要求 ,具有高机械强度、硬度适宜及耐热等优良性能 ,用途极为广泛 ,是 1种可替代进口同类塑料的优良专用料扬子石化聚丙烯新品可替代进口@天木  相似文献   

10.
<正>6月4日,抚顺石化公司对试产成功的聚丙烯无规共聚新产品FR0525,进行生产操作数据分析、总结,以备进行大规模生产,标志着该公司特色聚丙烯产品家族再添新丁。FR0525为聚丙烯无规共聚物类型产品,具有无毒害、无塑化剂和耐酸、碱、醇等特点,十分适合制作各类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催化合金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选择性溶解、核磁共振(13C-NM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釜内聚丙烯催化合金(PP-c)3个试样的分子序列组成和相形貌进行了分析,并与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其乙丙无规共聚物EPR含量、长序列嵌段共聚物EEP和EEE含量以及总乙烯含量密切相关,这些组分含量的提高有利于合金刚性和韧性的增强;橡胶相尺寸适中且分布均匀也有助于合金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微米级碳酸钙对乙丙无规共聚聚丙烯物理性能、结晶性能及熔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丙无规共聚PP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2%的微米级碳酸钙时,其熔体流动速率、弯曲性能、维卡软化温度变化较小,冲击强度下降,拉伸性能明显提高,结晶度和晶型影响很小;当碳酸钙添加质量分数为2%时,其结晶峰温度由108.3 ℃升至111.9 ℃,结晶起始温度由112.7 ℃升至118.2 ℃,熔融焓由87.8 J/g降至78.3 J/g。  相似文献   

13.
透明纳米聚丙烯酸酯微胶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得乳化剂含量低、固含量高的纳米级聚合物,采用自制的属于Gemini型的特殊表面活性剂KD-1进行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聚合研究。结果表明,只需用1.44%~2.15%(质量分数)的单一阴离子型乳化剂KD-1就可得到固含量为30%~45%(质量分数)的纳米级聚丙烯酸酯微乳液。讨论了乳化剂、固含量、反应温度等对微胶乳粒子大小的影响。提高乳化剂含量和反应温度及降低固含量有利于生成粒径小的微胶乳粒子。研究了乳液的流体力学行为以及共聚物的光学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原油-水两相体系的乳化特性与原油物性密切相关,以流动状态下的原油乳化含水率来表征原油-水两相体系的乳化特性,针对高含水原油-水两相体系,通过实验研究了乳化过程消耗的机械能对原油乳化含水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剪切条件下的原油乳化含水率可以与消耗的机械能进行定量关联,并且可以采用幂律关系式进行描述,该关系式中的2个待定参数与原油物性密切相关。确定了用沥青质胶质含量、蜡含量、机械杂质含量、原油酸值、原油全烃平均碳数这5个典型参数来表征原油物性。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待定参数与原油物性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确定了原油乳化含水率的预测模型,即φE=c1Ec2。  相似文献   

15.
乙丙丁三元多相共聚聚丙烯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子兵 《石油化工》2003,32(3):242-246
采用球形Z-N催化剂,使用乙烯、丙烯和1-丁烯作为共聚单体,分步聚合催化合成了三元多相共聚聚丙烯。这种乙丙丁三元共聚物中长乙烯基结晶链段含量少,橡胶相含量高,乙丙丁三元共聚合金中的橡胶相比其它二元共聚合金中橡胶相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进口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管材专用料的结构特点,并与国产PE80级树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进口专用料为丁烯共聚产品,具有共聚单体含量低、相对分子质量高且分布窄、熔点高和力学性能好等特点.研究了交联剂用量对管材交联度和机械性能的影响,交联剂的较佳用量在0.3%~0.5%;考察了7种不同抗氧剂组合的耐热水抽提和抗老化特...  相似文献   

17.
乙烯淤浆聚合BCE催化剂生产双峰聚乙烯树脂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BCE 催化剂工业生产高性能双峰聚乙烯树脂的情况,并与进口催化剂进行对比;研究了两种催化剂生产的双峰聚乙烯树脂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CE 催化剂能明显改善装置的运行情况,具有较好的氢调敏感性和丁烯共聚性能。BCE 催化剂制备的双峰聚乙烯树脂具有较高的堆密度(0.34~0.37g/cm~3),高于进口催化剂制备的双峰聚乙烯树脂的堆密度(0.27~0.34g/cm~3);BCE 催化剂制备的树脂粒径分布集中,细粉含量少,粒径小于75μm的细粉的质量分数约为14.9%,远低于进口催化剂制备的树脂中的细粉含量(质量分数为38.4%)。BCE 催化剂在制备双峰聚乙烯树脂过程中低聚物生成明显低于进口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剂分级法、黏度法、POM、SEM和DMA等方法对两种抗冲共聚聚丙烯(PPc-A和PPc-B)的分级级分、黏度、晶态结构以及分散相与基体的相容性等进行了研究。分级和黏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共聚聚丙烯中均含乙丙无规共聚物、结晶性乙丙共聚物(BC)和等规聚丙烯(iPP)级分;由于BC在PPc-A中的含量较在PPc-B中高,且PPc-B中橡胶相与基体的黏度差较大,因此虽然两者力学性能接近,但PPc-A的断裂伸长率优于PPc-B。POM,SEM,DMA表征结果显示,PPc-A中的BC可结晶的链段少,晶片尺寸小;PPc-A淬断面中的橡胶相的尺寸较大,橡胶相的均匀程度也高于PPc-B;PPc-A中的橡胶相与iPP基体的相容性好于PPc-B。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乙丙抗冲共聚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雷军  于鲁强  王彦荣  谷汉进 《石油化工》2005,34(11):1026-1031
运用均匀设计法对乙烯-丙烯气相共聚进行实验设计,将反应条件与聚丙烯乙丙抗冲共聚物(简称共聚物)的组成进行关联。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原料气中乙烯含量对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二甲苯可溶物含量有显著影响;提高反应温度、原料气中乙烯含量或反应压力,共聚物中的二甲苯可溶物的特性粘数增加;提高氢气分压,二甲苯可溶物的特性粘数减小;提高共聚物中的乙烯含量、二甲苯可溶物含量或二甲苯可溶物特性粘数,共聚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性能降低;共聚物中的乙烯摩尔分数为10%~20%时,共聚物的常温抗冲性能变化较大;共聚物中的乙烯摩尔分数超过20%时,共聚物的低温抗冲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