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患者为男性,35岁,歼击机飞行员,飞行时间1250h。于1998年7月24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模糊,先后被送当地县医院、空军医院做眼科检查,无异常发现,双眼视力左眼:1.2,右眼:1.2。于1998年8月1日出现头晕,航医遂怀疑脑部病变,报上级卫勤领导,建议做头部CT检查。8月3日脑CT结果示:神经胶质瘤。术后病理标本组织学分类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14岁。以间歇性咳嗽、痰中带血、乏力3个月,加重1周入院。2011年11月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痰中带血、乏力,伴头晕、心悸、活动后气短,无发热、盗汗、胸痛,胸部CT检查提示双肺弥散性浸润影,考虑肺结核。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2012年3月,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方法:对以外伤后头痛头晕症状明显为主诉,3d内症状无明显缓解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结合体征及头颅CT检查结果行腰穿检查。结果:头颅CT提示脑皮质点片状高密度影及脑池、脑沟高密度影及可疑脑池、脑沟高密度影患者腰穿结果均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头晕症状明显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患者行腰穿90%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无论是否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或脑膜刺激征,头颅CT提示脑皮质点片状高密度影及脑池、脑沟高密度影及可疑脑池、脑沟高密度影患者均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头痛头晕症状明显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3d内症状无明显缓解的患者要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征表现可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脑部CT检查应用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86例为观察对象。患儿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并接受脑部CT、MRI检查。将临床病原学及脑脊液检查确诊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脑部CT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 CT、MRI检查对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脑囊虫病、病毒性脑膜炎的确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确诊率CT检查(79.07%)低于MRI检查(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1,P0.05)。对病毒性感染的确诊率CT检查(92.68%)高于MRI(82.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2,P0.05);对细菌性感染的确诊率CT检查(66.67%)低于MRI(9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99,P0.05)。结论脑部CT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检查中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临床可根据需要借助MRI检查,优化疾病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先天性TORCH感染的脑部CT表现.方法 对35例血清学检查证实的先天性TORCH感染的脑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头颅CT显示32例在室管膜下及脑实质内有钙化,脑发育不良29例、脑室扩大积水15例、脑畸形8例.其钙化的范围和时间与感染的程度及病程有关,感染越早脑发育不良和畸形越严重.结论 典型的CT表现结合临床可提示TORCH感染, 血清学检查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女,31岁。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眼眼睑出现肿胀感,未触及包块,不伴头晕及头痛,无复视出现。1年前能触及包块,未进行任何治疗。近1个月包块增大明显。门诊查眼眶CT提示肌锥外肿物,建议CT增强进一步检查。彩色超声显示右眼球外上方可见大小约2.8cm×2.5cm低回声团块,边界清,形态  相似文献   

7.
蒋健  陈纲  刘光耀  韩月东  马强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6):1013+1017-1013,1017
患者女,3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双眼黑蒙,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双上肢不自主抽搐1月,发作时抽搐持续约数分钟,伴耳鸣。外院头颅CT检查提示左额叶占位。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欠流利,定时定向力、记忆力差,左眼鼻侧视野缺损。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67岁.6年前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CT检查发现蝶窦占位,考虑恶性肿瘤可能,未予治疗.2016年复查头颅MR检查提示蝶窦肿块较前明显增大入院.患者6年前行甲状腺次全切术,后予口服左甲状腺素片治疗5年,停药1年,现甲状腺功能正常,各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无头晕,恶心及呕吐,无肢体功能障碍,自起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放射学实践》2009,24(7):697-697
病例资料 患者,男,10岁,外伤后行头颅CT检查发现脑室占位6个月,为进一步检查转入我院行MRI检查(图1~3)。体检:发育良好,无头晕、头痛、呕吐,无发热、抽搐、意识障碍等,皮肤无牛奶咖啡斑。  相似文献   

10.
<正>1病例简介男,21岁,主诉:右眼痛、视物模糊1年余,偶有同侧头痛、头晕。专科检查:右眼视力1.0,右眼上睑无红肿,晶体透明,玻璃体轻度混浊,眼球运动正常,无复视。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肿瘤异常糖链蛋白152.41μm2(正常值0~121μm2)。CT检查提示右侧眼眶内占位,与上直肌分界不清,跨右侧眶上壁生长(图1A~C)。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硬化的脑CT、MRI表现与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因不明的脱髓鞘病变。本文报告经CT、MRI检查的 15例 ,并与临床对照分析。1 材料与方法   15例中 ,男 5例 ,女 10例 ,年龄 2 0~ 6 1岁 ,平均年龄 4 1岁。病程 12天~ 6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感觉障碍 9例 ,言语障碍 8例 ,精神障碍 6例 ,视神经受累 12例 ,大小便失禁3例 ,脑脊液检查蛋白含量升高 15例。全部病例均做CT平扫、增强检查及MRI检查。2 结果   15例中CT扫描发现脑部异常 8例 ,共检出 2 1个病灶。MRI检查T1WI发现脑部异常 11例 ,检出病灶 2 8个 ,T2 WI有脑部异…  相似文献   

12.
病例资料患者,男,24岁,约入院前20天患者开始出现头痛头晕症状,活动时明显,主要以晕眩为主,偶有后枕部疼痛。无意识障碍,无耳鸣、视物模糊,无摔倒,无肢体乏力、麻木,无抽搐,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既往无类似发作病史。发病后曾在外院行颅脑CT检查提示后颅窝占位病变。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患者脑部常见病变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AIDS脑部常见疾病CT特点,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25例AIDS患者脑部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HIV脑炎6例,CT平扫基底节区、侧脑室周围见片状低密度,增强1例无强化;亚急性HIV脑病5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弓形体脑病4例,CT示深部脑白质的等密度结节及周围水肿或大片水肿区内见等密度环.巨细胞病毒脑炎3例,CT示双侧枕叶、内囊后肢和丘脑对称性低密度.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3例,CT示额、顶、枕叶皮质下多个片状低密度,近邻脑回更清晰,远离脑室.混合感染性脑病4例,包括2种疾病的CT特点.结论 CT检查有益于AIDS常见脑部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脑部许多疾病在CT或MRI成像中有共同之处,相互问难以鉴别。还有一些临床神经症状、体征确切,而影像检查阴性。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采取脑组织穿刺,检查神经细胞形态,得以鉴别。根据颅脑解剖特点,避开大血管和重要神经功能区,据CT或MRI提示的病灶部位用座标定位尺确定穿刺点的体表位暨,或在  相似文献   

15.
吴再军  田媛 《人民军医》2005,48(7):429-430
患者男,32岁。头晕、恶心2天入院。1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继之出现头晕,双眼凝视时加重.伴恶心,但无呕吐、无视物旋转及头痛.无耳鸣及听力下降.无四肢麻木、无力。查体:双眼视力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正常存在。各系统检查无异常,未引出病理征。头颅CT未见异常,血生化全项、血糖及常规实验室检查等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神经纤维瘤病的脑部CT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病的脑部CT表现及其相关问题。方法:对15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脑部CT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CT检查诊断为颅内肿瘤,其中双侧听神经瘤13例,脑膜瘤6例,单侧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双侧脑室内肿瘤、胶质瘤各1例,侧脑室内脉络丛广泛钙化斑块6例。结论:CT扫描能直接全面地显示神经纤维瘤病在脑部的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梁秀梅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2,21(6):394-398,418,419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eonatal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CT、MRI征象,探讨低场MRI和多层螺旋CT对HIE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8月,临床证实并行颅脑CT或/和MRI检查为HIE的患者26例,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30 min至17 d,平均3.12 d(≤1 d者3例、1~5 d者21例),回顾性分析CT检查17例和MRI检查13例(4例患儿同时进行了CT、MRI检查)资料。结果 10例早产儿的脑部损伤以脑室旁白质水肿、分水岭性脑梗死、脑实质或/和脑室内出血为主,16例足月儿脑部损伤以大脑皮层下旁矢状区白质水肿、分水岭区脑梗死、颅内脑外出血为主;17例CT诊断有14例与临床诊断相符合,符合率82.35%,13例MRI诊断有12例与临床诊断相符合,符合率92.31%。结论多层螺旋CT及低场MRI检查对HIE致脑部损伤包括脑水肿、脑梗死、颅内出血等均有较好的显示能力,临床可根据患儿病情和病程的不同选择CT及MRI检查,达到对HIE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醇中毒导致脑部损害的CT、MRI特点及与其发病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39例饮假酒致甲醇中毒的患者,发病的潜伏期为0~4d。发病后1~6d行血液学检查、头颅CT平扫,其中4例行头颅MR平扫。结果 双侧壳核低密度改变6例,其中合并双侧皮质下白质区低密度改变2例;单侧内囊低密度改变4例;皮质下白质区低密度改变1例。CT阳性与饮假酒量(Z=-2.244,P〈0.05)、临床分期呈正相关(X^2=4.232,P〈0.05);与血液中甲醇浓度(Z=-1.430.P〉0.05)、潜伏期(X^2=0.001,P〉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MRI较CT更能早期发现脑部损害。病变的特点以双侧壳核发病为主,合并皮质下白质区的损害者往往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张昕 《人民军医》2012,(10):992-992
1病例报告患者男,76岁。主因"发作性头晕、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4h"入院。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视物旋转,呕吐胃内容物,全身无力并摔倒。神志清楚,无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耳鸣、头痛,无四肢活动障碍。血压100/40mmHg,心率42/min。入院后头部CT检查显示:左侧脑室旁腔隙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0.
牛绍莉 《临床军医杂志》2013,(10):1097-1097
<正>病人,男,72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紧缩感,位于胸骨正中略偏右,范围约5 cm2左右,伴后背部的对称部位紧缩感。症状呈持续性,与活动无明显关系。无头痛、头晕,无胸闷、呼吸困难,无心慌,无咳嗽、咳痰,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夜间可平卧入眠。曾在解放军第301医院行冠脉CT检查,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多支病变,管腔不同程度狭窄,左前降支开口处动脉瘤形成。既往高血压病史20余年,血压最高时达160/100 mmHg(1 mmHg=0.1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