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曾自豪地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然而,十多年过去了,尽管我国稀土产业在世界上创造了4个第一(资源储量第一,产量第一,销售量第一,消费量第一),但拥有巨大资源优势的我国稀土产品在国际上却没有定价权,稀土卖出了“土”价钱!  相似文献   

2.
四、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的二个“里程碑” 国家计委稀土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李东英院士,作为我国稀土发展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我国稀土行业决策咨询的主要专家,也与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科技人员一样,经历了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的每一步发展过程。他将我国离子型稀土矿的发现,高度总结和概括为国内外稀土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3.
《稀土信息》2005,(2):4-6
由全国稀土信息网和中国稀土信息中心主办,中国稀土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稀土信息》、《稀土》、《稀土市场》、《China Rare Earth Information》、“中国稀土网站”等媒体协办的评选“2004年中国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日前揭晓,杨应昌院士“钕铁氮永磁体新工艺实现产业化”等项目榜上有名。据悉,此次胜出的稀土十大科技新闻是从2004年各主流媒体报道的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100件候选的稀土科技新闻中经投票选出的。评选中国稀土行业“十大科技新闻”活动从2001年开始,已经开展了3年,取得很大的影响,有力推动了我国稀土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4年是我国稀土“十五”科技攻关关键的一年,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稀土企业的技术创新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并实现了产业化,摸索出了一条以企业创新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以下是全国稀土信息网根据“国家科技成果网”、“中国网站”、《稀土信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等主要媒体在2004年对我国稀土科技成果报道的汇总。(以成果鉴定日期排序)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15~16日国内各主要大、中、小型钢厂的38名技术人员云集包头,召开了“全国连铸结晶器添加稀土新技术研讨会”,对我国稀土处理钢的现状及技术问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会议由“全国稀土信息网”、“全国稀土钢铁协作网”、“全国北方稀土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主办,包头长河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全国稀土信息中心主任张宏江教授主持了会议,中国稀土学会专家组徐广尧教授主持了讨论。全国稀土钢铁协作网主任夏国金、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王龙妹、包头稀土专家组副组长马鹏起、  相似文献   

6.
稀土,不可再生资源。最新信息显示:我国已探明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的48%,由于一些有资源的国家惜采,目前我国稀土商品量占到全球的80%~90%。而在我国,稀土储量则有“北有包头,南有赣南”之说。江西省赣州市,多为离子型稀士矿,配分全、有价元素高,为世界之独有。但是,近30多年来,赣州稀土资源的消耗,颇为“慷慨”。  相似文献   

7.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稀土的优势发挥出来。”这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中针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一段讲话。小平对一种资源评价和期望如此之高,相似的案例恐怕不多。  相似文献   

8.
《国外金属矿选矿》2006,43(12):42-43
我国是头号稀土资源国,素有“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的说法。然而,部分专家日前指出,目前我国稀土资源家底不清的问题较突出,已影响我国稀土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6~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发展阶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将《稀土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列入重点专项规划编制范围。现就“十五”以来我国稀土工业发展情况及面临的形势做一简要总结和分析,并对“十一五”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欣文 《稀土信息》2006,(11):24-25
为了展示“十五”以来我国稀土农用的丰硕成果,交流稀土在农牧养殖业的推广应用经验,深入探讨稀土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由中国稀土学会主办,全国稀土农用中心、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稀土学会农医专业委员会学术和工作会议”于10月29~31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我国稀土农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1.
离子型稀土矿作为一种战略资源于1991年被国家列入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之一。近几年随着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稀土元素的各种特性逐渐被人们发现和利用。尤其是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中富含的中、重稀土元素面对市场的强劲需求,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离子型稀土资源的宝贵性、稀缺性、重要性导致了我国南方稀土工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由于国际稀土市场竞争的激烈,所有知名公司都非常重视“供应链”的建设,一个公司只是“链条”中的某个环节.而这一“链条”最重要的就是源头的稳定供应一资源。资源区域位置的重要性造成了稀土产业群的急剧转移。南方离子型稀土最重要分离基地——江苏的地位开始动摇.江苏最大的两个企业:  相似文献   

12.
离子型稀土矿发现、命名与提取工艺发明大解密(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是稀土族元素的简称,人们将17种元素划归于稀土大家族。我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离子型稀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型的稀土矿产资源。以其配分齐全、高附加值元素含量高、放射性比度低、高科技应用元素多、综合利用价值大“五大”突出优点,异军崛起,独占鳌头,并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促进和加速了世界高科技的进程。离子型稀土矿第二代提取工艺一“原地浸矿工艺”,于1996年荣获“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中“十大世界领先技术成果”之一,1997年荣获国家发明奖。该项研究成果1996年被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予以报道,这是我国特有的离子型稀土矿自1970年发现、命名和二代提取工艺发明以来,在经历25年保密管理之后,首次向国内外正式公开“亮相”。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是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命名和二代稀土提取工艺科技成果的主要享有单位。时任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分管科研副所长、后任所长的丁嘉榆同志,作为离子型稀土矿第二代提取工艺的发明及应用的主要参与者、领导者,对这一事件的历史发展进程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这篇文章涉及到的离子型稀土矿的技术是我国完全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 让我们沿着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工作者的足迹,去领略这些我国在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洗提工艺发明等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吧!  相似文献   

13.
《稀土信息》2002,(2):15-15
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2002年1月23日至24日在包头召开了全国稀土生产经营座谈会。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稀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国家计委《中国稀土工业“十五”发展规划》,研究我国稀土工业管理的思路,分析目前国内外稀土市场形势,找出我国稀土工业在采矿、冶炼、加工、进出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办法。  相似文献   

14.
2005年4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亚太6号”通讯卫星送入太空。据用户报来喜讯,包头稀土研究院的产品又一次被用在火箭上,并对该院的产品给以肯定,包头稀土研究院蒙稀磁业公司为其提供了稀土永磁重要器件,这是包头稀土研究院为我国航天事业所做的又一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二年,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稀土企业在科研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关键性突破,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开拓节约型、环保型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稀土在稀土功能材料及器件、农牧业养殖和生物医疗、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6.
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歌 《稀土信息》2006,(2):22-23
“十五”期间,我国稀土产业得到飞速发展,稀土应用日新月异。作为稀土之乡的包头.稀土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就其产值、利税、创汇等指标来看.在包头市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还不够大.稀土产业对包头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够高。制约包头稀土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相似文献   

17.
稀土被誉为“高科技的命脉”,广泛应用于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领域,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已成为中国、欧盟、美国、日本等经济体博弈的重要角力场。确保稀土资源的稳定可靠供给,对于巩固和增强我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体系的优势地位,以及维护相关产业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和区域资源分布对缅甸离子吸附型稀土的资源潜力做出研判,缅甸以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为主,从北部佤邦、克钦邦到南部德林达依省、墨吉地区的广大区域均有产出,资源潜力巨大。其次,从稀土产量、中缅稀土贸易形势、市场主体、矿业投资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缅甸稀土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缅甸快速跃升为全球第三大稀土生产国,亦是我国中重稀土资源保障的重要支柱,中缅稀土贸易形成了“三驾马车”式产品结构,中资企业担当缅甸稀土开发的主力军,基础设施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矿业投资政策有全面收紧的趋势。最后,从合作发展、自身保障、区域拓展、再生资源开发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稀土资源保障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为保护稀土这一战略资源,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政府多年来对稀土产业实施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然而这些政策在实际运行中不仅收效有限,甚至还产生了与政策意愿相反的效果。笔者综合有关专家意见并结合自己多年采访稀土行业的认识,在简要审视已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稀土行业进一步优化升级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坐拥宝贵资源的国内稀土产业正在面对着难以忍受的“巨大尴尬”:一方面,稀土产业在世界创造了资源储量、生产量、销售量、消费量“四个第一”,另一方面,在绝对的市场优势下,国内稀土价格走势却急转直下,卖出了“土价钱”。  相似文献   

20.
《稀土信息》2010,(7):6-7
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说过一句话:“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就如中东的石油一样存在巨大的价值和影响力。中国是全球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如何把稀土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任务。近日,笔者在广州对素有“稀土界的钟南山”之称的苏锵院士进行了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