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的临床复检方法及措施,统计分析血常规检测的复检原因。方法按临床标本的检测流程和方法对6084个门诊和住院标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检测,按我室初步制定的复检规则确定复检标本,进行临床复检工作并完成统计学评估。结果6084例标本中3867例标本可以直接报告,无需复检,2217例标本需要复检(占总标本数的36.44%)。复检标本中观察标本一般性状的占187例(3.07%),需仪器复检的标本495例(8.14%),需显微镜观察评估细胞数量或形态105例(1.73%),需人工镜检分类计数的标本1430例(23.5%)。分析以上复检措施可见,观察标本一般性状复检的符合率为100%,仪器复检符合率为62.3%,显微镜观察评估细胞的符合率为73.1%,人工镜检分类计数的符合率为74.2%。结论制定临床适用的复检规则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严格而有技巧地执行该规则,可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为临床提供更准确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评估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血细胞复检规则和国内协作组提出的复检规则(简称旧复检规则),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适合于大型综合医院使用的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新复检规则。方法采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XE-210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随机检测患者标本共1486份,同时涂片做显微镜检查,包括细胞形态观察和人工白细胞分类。按照国际血细胞复栓规则、国内协作组复检规则、自行拟定的新筛选方案和涂片镜检阳性标准进行评估,计算出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和涂片复检的比率,并筛选出最佳方案。结果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复捡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真阳性率为14.0%(208/1486),假阳性率为31.49%(468/1486),真阴性率为52.42%(779/1486),假阴性率为2.09%(31/1486)。用旧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真阳性率为12.79%(190/1486),假阳性率为18.98%(282/1486),真阴性率为65.48%(973/1486),假阴性率为2.76%(41/1486)。用修改后的新复检规则(方案4)争镜检阳性规则对1486份标本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真阳性率为13.86%(206/1486),假阳性率为25.17%(374/1486),真阴性率为58.75%(873/1486),假阴性率为2.22%(33/1486)。在新复检规则(方案4)的基础上,参考旧复检规则、XE-2100仪器的性能特点和解放军总医院血细胞分析常规工作情况,提出了适合于大型综合医院使用的XE-2100仪器的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的涂片复检规则;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假阴性率0.96%,低于旧复检规则的2.26%,且血液病细胞无漏栓。结论血涂片复检规则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收集、整理发现问题,及时对复检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血细胞分析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定和评价本院Beckman Coulter LH750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方法上海瑞金医院门诊与病房标本共100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的全血标本对复检规则草案进行评估,另选取2007年8月至2007年9月经血常规审核软件DM2审核的门诊、病房20695份标本结果对复检规则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检测1000份标本,其2.2%的假阴性低于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制定5%的最大允许范围。其假阴性主要集中于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形态3个项目。经对20695份标本结果进行分析,本室复检规则自动确认占总标本的66.4%,需复检占33.6%,仪器报警分布以中晚幼粒细胞(IMM.NE2)报警为多,占44.4%,血小板聚集(PLT Clumps)其次,占16.9%,细胞计数超出审核范围共5943项,以血小板计数为多(28.4%),其中首次结果超出审核范围的以白细胞(29.9%)、血小板(31.6%)居多,与历次前后差异结果相比较(8-check)未通过审核的共1148例,以血小板计数居多。结论目前,复检规则的制定和执行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减少差错,我院采用白细胞分类百分比作为衡量指标,相对“41条复检规则”中的白细胞分类规则,我院的分类采用的百分比作为衡量指标要求更为严格,减少了其假阴性的发生率。加大血小板复查量,可有效地发现假性血小板聚集,提高了我院的报告质量。关于历史结果我院因门诊患者一般1至2周复诊,故将历史结果比较定在2周。允许范围初步订在20%,但仍需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自动全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的制定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定合理的全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并对其评价。方法利用Sysmex XE-210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自身的报警系统,参考国际一致性工作组(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roup)的41条规则,制定暂定复检规则。按临床标本的检测流程和方法对2795份门诊和住院标本进行全血细胞分析检测和推片染色,由本室技术人员进行镜检,对各条暂定规则和仪器提示细胞数量异常和形态异常的报警分别进行了统计学评估。结果各暂定规则中出现假阳性、假阴性最多的复检规则是仪器出现未成熟粒细胞/核左移和异型淋巴细胞报警,其次为仪器出现有核红细胞报警。反映白细胞各类细胞数量变化的评估显示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很低。形态学评估结果为真阳性占标本总数的17.44%,假阳性占15.82%,真阴性占63.49%,假阴性占3.25%。异型淋巴细胞、未成熟粒细胞和原始细胞报警是最常见的假阳性报警。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并结合临床医师的意见最终制定出了本室的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该规则的临床应用复检率为36%,镜检率为26%。结论制定的血细胞分析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可提高标本检测的真阳性率。对于使用五分类自动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血液实验室,能够减轻复检工作量,降低漏检率,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本地域(广州白云区金沙洲)人群不成熟粒细胞(Immature Gran下称IG)的参考区间、评估Sysmex XN-1000检测IG警示值的准确性,为建立本实验室IG参考区间及IG复检规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回顾性统计本院1000例年龄在15-75岁健康男女IG平均百分率,评估其参考区间与厂家设置的参考区间是否一致;(2)根据仪器检测中IG不同的提示值选取381例样本进行染色镜检分类,评估仪器与显微镜两法之间IG结果的相关性。结果(1)本院健康人群IG平均百分率分别为男性:0-0.56;女性:0-0.52,与厂家设置的参考区间相比,统计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2)381例样本仪器检测结果与显微镜分类结果相比,阳性率为:89.2%;阴性率:59.6%;假阳性率为:40.4%;假阴性率:10.8%;总符合率:75.3%;IG百分率范围从<1.5%至4.0%镜检阳性率与仪器一致呈上升趋势。结论(1)本地域人群IG%的参考区间与厂家设置的IG%参考区间有显著性差异;(2)IG警示值评估:仪器IG绝对值假阴性率偏高(10.8%),触及了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所要求的假阴性率<5%的规则[1];IG百分率范围与显微镜镜检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仪器法检测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计数数据的准确性、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方法对530例仪器法血小板减少患者标本,进行血涂片染色镜检分析,并手工计数复检。结果530例标本其中有55例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分为采集因素、EDTA依赖因素、大血小板因素、小血小板因素、其它因素。475例真性血小板减少。结论对于仪器法血小板减少或仪器提示异常的患者标本需经血涂片观察和人工复检方能发布结果,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参考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血细胞复检规则,结合实验室数据对某全血细胞分析仪生产商推荐使用的复检规则进行验证,制订该实验室使用的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复检规则。方法选取该院门诊与病房356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的静脉全血标本,在该血液细胞分析仪流水线上进行检测,全部标本由4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涂片镜检、人工计数、仪器复测、标本性状复测。应用涂片镜检阳性标准对其进行评估,计算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复检率,对该复检规则进行验证。结果根据生产商推荐的复检规则及镜检阳性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真阳性率为24.2%(86/356),假阳性率为7.0%(25/356),真阴性率为66.9%(238/356),假阴性率为2.0%(7/356),涂片复检率为31.2%(111/356),无血液病标本漏检。结论验证实验数据显示,假阴性率为2.0%,低于国际血液学专家组确定的5.0%的最大可接受限,有诊断意义的白血病细胞无漏检,保证检验结果,制订适合该实验室的白细胞复检规则,满足实验室日常血常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LabUMat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简称干化学)和Urised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的符合率,探讨尿液镜检的复检规则。方法收集1 040例门诊及住院儿童患者的尿液标本,先用朗迈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干化学和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测,探讨自动化尿液分析仪尿常规分析的复检规则;通过漏检率对规则进行评价,且能避免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漏诊的复检规则。用200例标本对该复检规则进行临床验证。结果用于研究复检规则的标本中,镜检结果阳性标本占58.65%,阴性标本占41.35%。在阳性检测标本中,以RBC阳性居多,RBC阳性标本占50%,WBC阳性标本占23.08%,CAST阳性标本占7.69%。设置规则的符合率87.5%,漏检率分别是2.9%。用200例尿液标本对复检规则进行验证,符合率89.52%,漏检率2.4%。结论干化学潜血(BLD),白细胞(LEU),蛋白(PRO)和Urised有形成分分析仪RBC,WBC,管型(CAST)的检测结果不相符,或相差2个级差均要进行复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使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筛检血小板,并用显微镜复检低值血小板,进而排除假性血小板减低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有用的实验结果。方法选取临床患者血标本,用仪器进行血小板计数,同时血涂片镜检法间接计数低值血小板并观察形态。结果镜检血小板结果同仪器结果相符合,符合率达到97.4%,不符合率达到2.6%,主要是由于假性血小板以及镜下部分血小板聚集而导致的不符合。结论严格按照血涂片血小板复检规则进行复检,观察镜下血小板数量及分布,确保结果真实可靠,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希森美康XN-1000血细胞分析仪(仪器法)对静脉血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准确性,为临床标本检查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0份用仪器法检测血常规结果出现白细胞分类计数有报警提示的标本,同时进行人工涂片分类(镜检法)复检,比较仪器法和金标准镜检法的结果。结果仪器法与镜检法比较,白细胞计数分类中,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分类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仪器法检测存在单核细胞假性升高,中性粒细胞假性减低;仪器法和镜检法符合率是69.17%(阳性标本83份),仪器法假阳性率是30.83%(37份假阳性)。结论希森美康XN-1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出现报警提示可以有效筛选阳性标本,但同时对阳性标本需要进行人工镜检复核,以避免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CELL-DYN 3700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准确性,以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建立CELL-DYN 3700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并在规则指导下通过对1200份标本检测结果和显微镜镜检结果的数据分析,评价规则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在规则控制下,有33.7%的标本需采用复检和复片措施以确保结果准确,虽依旧存在2.3%的假阴性,但已经低于国际标准化委员会血液专家制定的5%的最大允许范围。结论各临床实验室有必要根据自己所用仪器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血细胞复检和显微镜复片的规则,既保证每个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又减少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分析及细胞形态学的鉴别,建立显微镜复检标准,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根据本院门诊病人的具体情况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筛选制定出显微镜复检标准,通过对1683例标本仪器结果的数据分析,对标准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探讨与分析。结果仪器检测的标本有16.1%的血液分析标本需要复查,其中18.5%存在中性杆状粒细胞增多、异型淋巴增多、幼稚细胞、中晚幼粒细胞、靶形红细胞等其他类型的异常,所制定的标准经临床验证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结论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完全代替显微镜涂片检查,制定血细胞显微镜复检标准非常必要,保证血细胞检查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贝克曼.库尔特系列血细胞分析仪评估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血细胞复检规则,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适合于中国人群使用的血细胞复检规则.方法 3家医院分别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MAXM、GENS和LH750五分群(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随机检测患者标本共3 600份,同时涂片做显微镜检查,包括人工白细胞分类和细胞形态观察.按照国际血细胞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规则进行评估,计算出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比率.通过分析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原因,并结合中国人群和临床检验的实际情况,对国际复检规则进行修改,制定出适合于中国人群使用的血细胞复检规则.然后检测240份患者标本对新规则进行验证.结果 根据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和涂片镜检阳性规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真阳性率为4.9%(177/3 600);假阳性率为24.2%(870/3 600);假阴性率为0.5%(19/3 600);真阴性率为70.4%(2 534/3 600).由于中国人群血细胞正常参考范围不同于西方人群,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常规工作情况,将国际复检规则修改为23条;将镜检阳性规则中添加了白细胞分类比率4条规则.采用修改后的复检规则和镜检阳性规则评估结果,真阳性率为9.9%(355/3 600);假阳性率为17.1%(617/3 600);假阴性率为1.8%(65/3 600);真阴性率为71.2%(2 563/3 600).采用前后两个复检规则均未漏检原幼细胞,修改后假阴性率略高,是由于镜检阳性规则中增加了白细胞分类比率所致.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真阳性率为13.7%(33/240);假阳性率为15.8%(38/240);假阴性率为2.5%(6/240);真阴性率为68.0%(163/240).结论 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血细胞复检规则虽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但在中国人群中使用却增加了假阳性率.本研究制定出的贝克曼-库尔特系列血细胞分析仪的血细胞复检规则更符合中国人群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Coulter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门、急诊患者的筛查效果;以及血涂片镜检标准的制定对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补充作用。方法:对60例门、急诊患者的血液标本同时进行CoulterA^c.T diff^TM及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分析;对76例门、急诊患者的血液标本同时进行Coulter A^c.Tdiff^TM三分类及人工分类。结果:Coulter A^c.T diff^TM与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全血细胞分析,包括WBC、RBC、Hb及Pit两者相关性较好(r〉0.90);Coulter A^c.T diff^TM三分类与人工分类结果比较,中性粒细胞镜检法明显低于仪器法(P〈0.001),淋巴细胞镜检法明显高于仪器法(P〈0.001),中间细胞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仪器法与镜检法相关性良好(r〉0.95),而中间细胞两者不相关(r〈0.1)。结论:使用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包括WBC、RBC、Hb及Pit结果可信,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而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分类的筛查作用有限,必须制定严格的显微镜复检标准,才能防止血液病患者的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5.
血液分析仪新鲜全血比对方案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套规范的不同血液分析仪及同一血液分析仪不同检测模式的新鲜全血比对方案,保证临床标本在不同型号或同一仪器的不同检测(工作)模式下测定的结果一致性。方法半年期间每月定期对我室XE-2100A、XE-2100B、SE-9500、K-4500A和K-4500B共5台仪器的不同模式进行10份新鲜全血的检测,以XE-2100A开盖模式测定的值作为标准,其他仪器的测定值与其进行比对,分别计算差异百分率和差值。结果XE-2100A、XE-2100B、K-4500A和K-4500B比对结果较好,仅有XE-2100B的红细胞压积(HCT)超过允许范围2次,其余参数均在允许范围内,SE-9500的结果较差,共有8次超过允许范围,其中红细胞(RBC)有3次,HCT有5次。结论使用10份新鲜全血每月进行不同血液分析仪的检测比对是行之有效的比对方案,比对方案的实施对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强调全血细胞分析仪使用仍然需要进行血涂片镜检分析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镜检进行白血病细胞检查。结果检出白血病30例,其中27例与骨髓诊断一致,另3例未查骨髓(因患者拒查),但治疗后有缓解。结论血涂片分类可发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1、M3和M7型等。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血液时,不能忽视血细胞形态学镜检,以防止白血病漏诊。  相似文献   

17.
国际血涂片复审准则对于2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研究国际血涂片复审准则对于不同检测原理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和白细胞系统检测的有效性。方法以2种检测原理的血细胞分析仪平行检测200例样本,同时显微镜阅片;依据国际血涂片复审准则,对于仪器检测后实施显微镜血涂片观察结果进行临床诊断性试验分析。结果A型和S型血细胞分析仪,其红细胞和白细胞系统的临床诊断性试验分别是:灵敏度83.6%和82.4%,特异度75.2%和78.3%误诊率24.8%和21.8%,漏诊率16.4%和17.5%,正确率77.5%和79.5%。结论依从国际血涂片复审规则思路和原理,结合各类血细胞分析仪原理实施个性化复审程序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过软件设置合理的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对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的标本进行自动筛选和标记,并用自动推片染色仪进行推片和染色以观察细胞形态学异常,用显微镜计数方法证实血细胞计数的异常,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血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利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的报警系统,结合国际实验血液学学会(ISLH)推荐的41条复检规则,并结合本科室实际检测患者的特点,制定出了适合我科的复检规则。并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推荐的白细胞(WBC)分类方法和ISLH推荐血涂片阳性标准,并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血细胞计数方法,对1300份标本中符合复检标准的“阳性”样本进行对应的复检,对不符合复检标准的“阴性”样本仅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该套规则的阳性预示值为76.63%,阴性预示值为98.50%,该规则的复检率为28.3l%,诊断特异性为89.34%,诊断灵敏度为96.25%,总有效率为77.15%。结论我室制定的针对XE-2100血液分析仪的复检规则,能够有效地筛选出真正异常样本,使操作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真正异常的标本进行复检,达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血液分析结果准确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