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为提高家长护理早产儿水平、减少出院后疾病发生,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通过采取讲解、交流、书面材料、示范的健康教育等方式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发现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指导的早产儿出院后的患病率明显低于进行一般性的出院指导的早产儿.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水平,减少出院后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吴静 《现代保健》2012,(15):59-60
目的:探讨早产新生儿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方法:回顾54 例早产儿的护理,分析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54 例早产儿全部健康出院.结论:早产是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通过正确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28例早产儿护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早产儿的护理经验,探讨早产儿的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方法:对28例早产儿根据其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27例早产儿健康出院,1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早产儿的发生原因很多,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胡玉华 《现代保健》2011,(19):123-124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的护理,有效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900例早产儿进行精心护理:保暖、喂养、预防感染等,观察临床护理效果。结果900例早产儿患者中,861例早产儿健康出院,出院时均能自己吮奶,正常体温,体质量在2300g以上,无并发症,无营养缺乏性疾病;29例因孕周小、体质量轻,出生时伴有窒息,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提高其日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营养支持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保证生命的关键环节之一。胃肠道喂养是早产儿营养支持应用最广泛的方式,但由于早产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从而影响胃肠道营养计划的实施。本文综合分析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魏靓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481-2482
目的 通过合理的喂养,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能力.方法 对确诊为早产儿的患儿采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等合理喂养方法.结果 采用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患儿生存能力均得到了提高.结论 不同胎龄、体重的早产儿吸吮吞咽能力各不相同,对存活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如果及时采取合理的喂养,满足早产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提高吸吮吞咽能力,进而提高其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又被称为未成熟儿,属于胎龄还未满37周的.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全,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早产儿出生后经常会出现腹胀、呕吐以及胎粪排出延迟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发育.本文主要探讨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8.
早产儿一直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人群,对其进行疫苗预防接种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早产儿均存在疫苗接种不及时的问题,早产儿自身条件、医务系统、家庭及产妇与社会因素,均可对早产儿按时进行疫苗预防接种产生影响。笔者拟就早产儿疫苗预防接种及时性、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早产儿疫苗预防接种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9.
李欣萍 《药物与人》2014,(12):189-190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的护理,有效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方法:对48例早产儿进行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喂养护理、预防感染和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结果:48例早产儿患者中,45例早产儿健康出院,出院时均能自己吮奶,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在2300g以上,无并发症,无营养缺乏性疾病;3例因孕周小,体重轻,出生时伴有窒息,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能提高其日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早产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加强早产儿并发症的病情观察,及时处理,可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有了明显提高.随之而来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病率和致盲率也相应上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类发生于早产、低体重儿,可引起部分患儿失明的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疾病[1],也是早产儿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早产儿发病率可达11.0%~45.8%[2].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不足37周的活产新生儿,体重小于2500克,身长不足47厘米,妊娠37周以前出生均为早产儿。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保健工作的不断落实使得早产儿死亡率比以前明显下降,但在死亡的新生儿中,早产儿占相当一部分甚至超过绝大多数,因此加强早产儿的喂养与护理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6,(3):392-394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NICU住院且符合置管指征的110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按早产儿PICC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早产儿PICC常规护理加上精细化管理。结果实验组早产儿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早产儿PICC置管中应用效果可靠、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医生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和技术发展,危重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部分存活早产儿遗留脑瘫、运动发育迟缓、视听觉损害等神经发育障碍,严重影响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早产儿远期的不良结局与营养、严重并发症等因素有关。早产儿神经元的发育可能延续至2岁,因此,对早产儿出院后的长期密切随访、评估,对发育异常者及时积极干预等措施可改善其神经系统发育结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急救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显著提高,与之伴随的早产儿发育障碍的发病率日渐提高,约10%存活的早产儿以后出现痉挛性运动缺陷即脑瘫,更有25%~50%早产儿以后主要表现为认知或行为缺陷或轻度运动障碍,这个高神经系统发病率主要与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身体各器官构建和生理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可能会造成听力和视力障碍,因此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听力、视力筛查,治疗相关基础病,及时采取听、视力矫正等有效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可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早产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州市部分早产儿母亲对早产儿早期综合干预项目的需求与态度。方法 在儿童保健门诊开展针对早产儿早期综合干预项目的需求调查。结果 智能发育与早期教育示范指导是早产儿母亲最受欢迎的服务项目(92.23%)。早产儿家长比较倾向于医生与家庭一对一定期系统指导(58.03%)服务。早产儿家长在保健服务时间方面更倾向于预约服务。结论 早产儿照护者更需要系统、科学、具针对性的早产儿早期综合发展服务;医疗保健机构要扩展早产儿早期综合干预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模式,提高早产儿保健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产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治疗措施,提高呼吸暂停早产儿的存活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总结31例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治疗过程,并分析其诱发因素,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结果分析进修期间对就诊31例早产儿继发性呼吸暂停的相关因素主要有感染、呼吸道护理不当、胃食管反流、其他等方面,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措施。结论通过提前预防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的进步, 早产儿的成活率显著提高。但早产儿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本文简单总结影响早产儿神经发育的相关危险因素、可能出现的神经发育障碍和综合管理, 旨在提醒家长和临床医生重视早产儿的神经发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20.
周晓梅  刘凤丽 《中国保健》2008,16(9):289-290
目的探讨16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观察和护理经验,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刺激啼哭,增加肺活量,刺激吸吮反射,锻炼吸吮能力,促进胃肠蠕动;肛管刺激配合腹部按摩以促进胎粪排出;维生素E胶丸油剂涂擦按摩皮肤,减轻或预防皮肤硬肿等护理方法.结果对16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密切观察和全方位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成活率与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护理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