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高热惊厥的小儿家长进行疾病知识和护理知识的教育,并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细心护理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结果 通过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掌握了疾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家庭护理及预后等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对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及时抢救、良好的护理和正确的健康教育,对减少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痊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惊厥急诊过程中健康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7-2011年急诊科接诊的97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与对策.结果 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得到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热性惊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治疗与护理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小儿惊厥急诊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不仅使相关疾病知识在患儿及家属中间得到普及,而且促使护理人员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同时融洽了护患关系,对疗效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家属心理状态及患儿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将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率为97.5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85.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长在干预前SAS和SDS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辅助控制小儿高热惊厥,显著减少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危险因素和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01-2014-01我院收治的54例高热惊厥患儿为对照组,2014-01—2015-01我院收治的54例高热惊厥患儿为观察组,观察高热惊厥患儿的危险因素,并给予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和出院后1a内患儿的复发率。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温和有家族史与高热惊厥患儿有密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温和有家族史为高热惊厥患儿的危险因素。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为96.26%,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为81.4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出院后1a内观察组复发10例(18.5%),对照组19例(35.18%),2组比较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年龄、体温和有家族史为高热惊厥患儿的危险因素,应当根据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以期能够降低患儿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消除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紧张、焦虑心理,积极配合诊治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及疫情扩散。方法采取不同阶段、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和家长进行预防知识、消毒隔离、疾病发生发展和护理知识的宣教。结果家长积极配合治疗和隔离,提高了服务满意度。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缓解家长焦虑,密切医患关系,有利于患儿康复,防止交叉感染及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小儿热性惊厥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因发热而诱发的一种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惊厥多发生在疾病初期,体温突然升高时而发生惊厥,多数突然发作,伴有意识丧失,面部及四肢抽搐,两眼凝视、斜视或上翻,可伴喉痉挛、呼吸暂停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患儿智力底下,甚至威胁患儿生命.近年来我们在小儿惊厥治疗及护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因发热而诱发的一种惊厥,多见于0个月~3岁小儿。惊厥多发生在疾病初期,体温突然升高时而发生惊厥,多数突然发作,伴有意识丧失,面部及四肢抽搐,两眼凝视、斜视或上翻,可伴喉痉挛、呼吸暂停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患儿智力底下,甚至威胁患儿生命。近年来我们在小儿惊厥治疗及护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86例小儿惊厥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结果 86 例小儿惊厥患者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惊厥是常见急症之一,系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所致,常引起窒息、外伤,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及时进行抢救,做好综合护理对患儿痊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效果、临床指标改善及满意度的调查。方法选取2013-01—2016-12在信阳市中心医院儿科治疗的14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基础治疗)、常规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治疗)各70例,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干预组和常规组的HR、RR、BDNF、HSP70、WBC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干预组患儿的HR低于常规组(P0.05),2组治疗48h后的HR、RR、BDNF、HSP70、WB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干预组的退热时间、惊厥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及治疗的满意率82.86%高于常规组的68.5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尽快缓解患儿的高热、惊厥症状,对大部分实验室指标影响不明显,但提高患儿家长满意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4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发病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密切观察46例小儿高热惊厥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规范、有效的护理。结果引起小儿高热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肺炎和细菌性痢疾;发病以婴幼儿多见;46例患儿均控制抽搐,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d。主要护理措施: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控制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高热护理、心理护理、加强安全护理等。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规范、有效的护理对减少小儿高热惊厥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硫化氢(H_2S)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及转为癫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年内转为癫痫的27例患儿纳入癫痫组,剩余81例患儿纳入热性惊厥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86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H_2S水平,分析其与小儿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相关性。结果癫痫组患儿血清H_2S水平显著低于热性惊厥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小儿热性惊厥患儿血清H_2S水平变化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惊厥发生前高热持续时间≥1 h的患儿血清H_2S水平显著低于惊厥发生前高热持续时间1 h的患儿,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的患儿血清H_2S水平显著低于惊厥发作持续时间≤15 min的患儿(均P0.05)。108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年内癫痫转化率为25.00%。癫痫组与热性惊厥组间年龄、初发惊厥时体温、惊厥发生前高热持续时间、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合并围生期异常、合并颅脑影像异常、首次发热惊厥1周后EEG异常及血清H_2S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_2S水平不是小儿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血清H_2S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转为癫痫呈负相关(r=-0.637,P=0.012)。结论血清H_2S水平越低,小儿热性惊厥及转为癫痫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儿童病毒性脑炎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加强性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工作小组的建立与培训、住院不同阶段疾病知识的宣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对家长的相关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康复速度,家长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儿童病毒性脑炎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有利于患儿及家长了解患儿的情况,同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将心态调整为积极乐观状态,提高家长的住院满意度,这对促进患儿康复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作用,总结护理措施和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3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头痛、惊厥、发热、呕吐等对症护理,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应的引导与沟通,观察患儿身体恢复情况。结果治愈27例,好转4例,放弃1例,无死亡。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作用很重要,制定高效对症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60例小儿惊厥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06~2006-066我们抢救小儿惊厥60例,26例高热惊厥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后门诊治疗康复,34例经止惊抢救处理后病情稳定住院系统治疗。现将小儿惊厥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家长护理能力,更好地促进脑瘫患儿的康复.方法 随机选取2006-02~2007-03在神经康复科住院脑瘫患儿,分成系统健康教育组和非系统健康教育组(n=32).采用示范、讲授、指导、问卷等方式,观察2组家长对脑瘫特点及护理知识知晓率,脑瘫患儿的康复情况.结果 非系统健康教育组对脑瘫特点知晓率37.50%,护理知识知晓率2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比较治疗结果(χ2=4.60,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家长进行系统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护理能力,为远期康复目标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最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2009-06-2013-06收治的120例高热惊厥患儿,其中简单型56例,复杂型64例。分析患儿发病情况、体温、惊厥类型及脑电图等相关情况。结果简单型患儿体温达38·5~39·5℃时导致惊厥现象,持续时间短,脑电图在体温恢复后2周表现正常;复杂型发生惊厥时体温<38·5℃,伴随持续抽搐,且复发性高,24 h 内均有发作,而脑电图在体温恢复后2周仍有异常。结论早期预防及第一时间正确处理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急性小儿惊厥128例临床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惊厥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28例小儿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惊厥最常见的病因为高热惊厥.结论 针对小儿惊厥的病因做好预防工作,并积极进行急救工作,能有效减少惊厥发作、缩短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18.
小儿惊厥在临床上发病多突然 ,表现凶险 ,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 ,甚至时间更长 ,有时反复发作 ,而且不经过适应处理和精心护理 ,相当一部分不能很快恢复 ,可形成惊厥持续状态。如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均可危及婴幼儿的生命或发生严重脑组织损伤 ,留下后遗症。因此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尤为重要。现将我们经治的 3 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 0例患儿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半个月 ,最大 3 5岁 ,体温最高 41 5℃ ,最低 3 8 5℃ ,抽搐时间最长 15min ,最短15s。2 治疗及护理措施2 1 控制惊厥…  相似文献   

19.
高热惊厥(简称FC)是小儿常见急诊之一,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临床以单纯性高热惊厥多见,复杂性商热惊厥次之。我院自1990年2月至1997年8月门诊及病房诊治的53例高热惊厥患儿,经门2年一5年随访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便于指导临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对例男32例,女ZI例。年龄6个月一6岁,其中6个月一2岁叨树(刀%),2岁一6岁月例(43%)。诊断标准参照1983年全国小儿神经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关于高热惊厥诊断和治疗的建议。”FC诱因:上感38例,肺炎6例、幼儿急诊3例、肠道感染4例、腮腺炎2冽。有癫病及区家族史问例(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地西泮直肠灌注治疗小儿高热惊厥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收集1998-03~2002-03所治疗的高热惊厥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