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部分膀胱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3例给予部分膀胱切除术,观察组54例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1a复发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能显著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沙培林膀胱灌注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术后1周开始定期行沙培林(5KE)膀胱灌注,观察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0.38±3.2)min,术中出血量较少,无膀胱穿孔。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中位时间14.8个月,肿瘤复发率为8%,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与沙培林膀胱灌注联合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两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7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 HoLRBT,n =33例)和等离子电切术( TURBT,n=38例)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复发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HoLRBT组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较之 TURBT,HoLRBT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方面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特点,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8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3例,A组患者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对症基础治疗上经尿道予行钬激光切除术,B组患者在该疾病对症基础治疗上经尿道予行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结束后,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出院随访后的复发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冲洗量均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膀胱穿孔,且在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费用及复发情况的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中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B组闭孔神经反射发生16例(37.21%)(P<0.0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可减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冲洗量,降低其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率,具有止血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一种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5月42例直径2 cm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随机分成2组各21例,分别行经尿道等离子肿瘤整块切除术(整块切除组)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for bladder tumor,TURBT)(TURBT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但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整块切除组优于TURBT组[4. 8%(1/21) vs. 33. 3%(7/21),log-rankχ~2=4. 670,P=0. 031]。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率低,无膀胱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开放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膀胱三角区及其周围肿瘤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 2013年3月58例膀胱三角区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通过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复发及转移等数据进行统计,对两种术式的操作步骤及手术经验进行比较、总结.随访5~31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对于三角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电切手术与开放手术比较,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均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没有增加术后复发、转移、肿瘤种植及肾积水等并发症的风险,创伤小、恢复快、美观;对于局限在膀胱内的浸润性膀胱肿瘤(T2期),开放部分切除术明显降低了术后复发,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结论 对于三角区非肌层浸润性肿瘤,首选电切;对于局限在膀胱内的浸润性膀胱肿瘤(T2期)首选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比较经尿道不同膀胱切除术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1例NMIBC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RBT)组45例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组46例.记录并比较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等资料差异.所有患者随访两年,记录肿瘤复发情况和其累积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切术组患者相比,HOLRBT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两年累积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TURBT相比,HOLRBT在治疗NMIBC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但手术标本完整性较差,难以保证准确的病理分期。近年来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并发现有助于对膀胱癌进行精确的病理分期。本文对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在精确病理分期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能量发生器(HFG)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HFG的能量助推双极等离子电切单元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3例,能量助推混切电极切除肿瘤直达深肌层,同时扩大到电切距肿瘤基底边缘1cm范围的正常组织,术后个体化定期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结果 手术时间15 ~ 55min,平均30min.全组无膀胱穿孔病例,31例侧壁或伴发侧壁肿瘤者有15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闭孔神经反射.全组随访6 ~18个月,复发4例,均行再次电切.结论 HFG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尿道电切术和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钬激光治疗膀胱侧壁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探讨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钬激光治疗侧壁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膀胱侧壁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均分成,A组(经尿道电切术组)和B组(经尿道电切术联合钬激光组)。术后比较A、B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和穿孔率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全部患者均一次完成手术,术中均未输血。手术平均时间A组[(51±10)]min较B组[(35±5)min]明显延长(P0.05);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和穿孔例数A组(17例、3例)明显多于B组(0例)(P0.05);术后复发例数A组(10例)明显高于B组(3例)(P0.05)。结论:对于位于侧壁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采用电切术联合应用钬激光切除术可有效避免闭孔神经反射和穿孔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具有高效、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癌等离子电切术(PKRBT)联合吡柔比星(THP)治疗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12年2月本院17例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的综合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的短期效果好,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结论 经PKRBT联合THP膀胱灌注治疗对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望降低瘤荷,可作为高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直束绿激光剜除术与等离子电切术在膀胱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6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直束绿激光剜除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随访情况,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本次研究中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直束光剜除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小于等离子电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随访均无复发病例,术后6个月时随访,直束绿激光剜除组无复发病例,等离子电切组有1例复发。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直束绿激光剜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显著,与等离子电切术相比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窄带显像膀胱镜(barriw band imaging,NBI)引导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预防、降低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常规白光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57例患者则在NBI引导下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临床预后结局.结果 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并且观察组平均无复发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BI引导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疗效确切,同时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尿道二次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实施一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观察组(34例)于术后4~6周行二次电切术。结果 2组病灶数量和肿瘤直径分布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经尿道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能够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且不会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直束绿激光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病理检查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直绿激光剜除术,B组采用等离子电切术。随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情况,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出现闭孔神经反射2例,B组出现闭孔神经反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559),均没有出现膀胱穿孔并发症。B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57±8.76)ml、(48.87±16.53)h、(24.86±9.67)h、(5.70±2.09)d,A组则分别为(6.76±1.24)ml、(24.24±12.43)h、(6.54±3.07)h、(3.60±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87、-9.225、-8.589、-6.736,P0.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复发。12个月后,A组有1例复发,B组有7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28)。结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没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直束绿激光剜除术的疗效明显,经尿道膀胱肿瘤直束绿激光剜除术的安全性更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是泌尿系最常见肿瘤,其中约75%的病例病变限于黏膜和固有层,称为“非浸润性肿瘤”,传统的手术治疗为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近年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已成为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重要方法。自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11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RevoLix2μ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采用2μ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86例,其中单发肿瘤49例,多发肿瘤37例,肿瘤直径0.4~3.0cm,术前病理均提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术后6h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0~45min,平均20min,术中出血极少,无闭孔神经反射及膀胱穿孔、尿外渗,无水中毒。尿管留置5~8d,平均6d。术后82例获随访4~26个月,仅5例(6.1%)非原手术区复发。结论 RevoLix2μm激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有效和安全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但对其长远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改良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漳州市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采用改良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1.8±26.1)min;术中出血量均小于10mL;1例(4.8%)观察有较明显闭孔神经反射,均无膀胱穿孔及术后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标本均带肌层,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层次清晰,基底组织及切缘组织均无肿瘤,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随访平均(9.7±3.3)个月,1例(4.8%)异位复发;3例同时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术后复查原前列腺尿道部、膀胱颈部创面均未见肿瘤生长;3例累及输尿管开口的膀胱肿瘤患者,术后随访未发现输尿管开口狭窄及肾积水。结论 改良经尿道等离子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具有解剖层次清晰、标本完整、含肌层组织比率高、可获得精确病理分期、并发症少等优点,长期的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评估。  相似文献   

19.
2微米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微米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56例。男44例,女12例,中位年龄66岁(28~87岁)。肿瘤单发36例,多发20例。肿瘤直径0.5~3.0cm,术前病理均提示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微米激光治疗组和经尿道电切组。术后行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治疗。总结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肿瘤复发情况和膀胱穿孔例数等指标。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所有患者术中创面基底及创缘病理检查均无残余肿瘤,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每3个月接受膀胱镜复查。2微米激光组手术时间是20~50min,平均30min。术后膀胱冲洗6h,留置尿管1~3d,无膀胱穿孔病例,3例复发(10.71%)。电切组手术时间是15~55min,平均28min,术后膀胱冲洗6h,导尿管留置时间1~3d,膀胱穿孔6例,4例复发(12.00%)。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微米激光组膀胱穿孔例数少于电切组(P〈0.001)。结论经尿道2微米激光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近期疗效满意,创伤更小,患者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肿瘤整块切除术(E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泌尿外科治疗的79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观察组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ERBT治疗(39例), 对照组行常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cTURBT)治疗(40例)。所有患者术后规律行盐酸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 术后3、6、12、24个月行泌尿系彩超、膀胱镜检查。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7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 无中转开放手术, 无输血病例。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及闭孔发射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逼尿肌可见率高于对照组[92.3% (36/39)vs. 52.5%(21/40), P<0.05]。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大出血、膀胱穿孔发生。观察组肿瘤复发5例(12.8%), 对照组复发14例(35.0%), 两组2年内总复发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