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中老年伴眩晕的双侧突发性聋(bilateral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BSSHL)的发病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22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慈分院的住院中老年突发性聋患者(261例)及至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73例),根据突发性聋发生情况分为BSSHL组(59例)、单侧突发性聋(unilateral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USSHL)组(202例)和对照组(273例),BSSHL组根据是否伴发眩晕,分为伴眩晕组和未伴眩晕组。比较41~<60岁和60~80岁两个年龄层患者的血脂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BSSHL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534例患者,其中男238例,女296例,年龄41~80岁,平均(56.3±9.6)岁。在41~<60岁年龄层,BSSHL组TG高于对照组,BSSHL组和USSHL组TC、L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越高(OR=3.375,95%CI:1.555~7.3...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突发性聋的发病原因提出了血管痉挛新说,并从内耳血管分布、病理改变,以及临床现象发生原因的剖析进行了论证,提出突发性聋宜根据患者发病年龄、病史、耳聋程度,可能的病理改变及血液检查结果重新命名。  相似文献   

4.
杨怡静  王晋  罗启荣 《四川医学》2010,31(9):1279-1281
目的观察突发性聋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探讨突发性聋发病的免疫因素;在突发性聋治疗过程中,比较是否使用皮质类固醇,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和治疗效果。方法①采用流式细胞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突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取普通治疗(乙组),另一组(甲组)加用强的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状态以及疗效。结果①90例突聋患者IgG、IgA、IgM、C3、C4浓度分别为(12.80±3.50)、(2.29±1.39)、(1.75±1.01)、(1.54±0.28)、(0.28±0.19),与健康对照组比有升高趋势,其中C3、Ig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分别为(62.08±5.01)、(39.92±4.30)、(29.03±7.04)、(1.52±0.65),其中CD4+、CD4+/CD8+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体液和细胞免疫各指标皆趋向正常,但甲组IgG下降、CD4+、CD4+/CD8+升高较乙组明显(P〈0.05)。③非激素治疗组有效率为51.5%,激素组有效率为7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聋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出现异常,表明突发性聋的发病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能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并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6.
徐莉  ;张秀玲  ;刘志浩 《现代医学》2014,(11):1300-1303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突发性聋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调查表对138例突发性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突发性聋患者PSQI得分为(11.4±3.1)分,74.6%的患者睡眠质量存在问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突发性聋住院患者夜间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有耳鸣、应用激素后的反应、担心治疗效果、听力损失程度、眩晕、护士夜间查房或操作等因素,其中耳鸣和应用激素后的反应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突发性聋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应针对患者睡眠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及疗程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突发性聋患者185例(228耳)的临床资料,分别就性别、年龄、耳侧、伴随症状、听力曲线类型、发病至治疗时间、损伤频率平均听阈及疗程对总有效率的影响,筛选出相关因素后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28耳中无效144耳,有效31耳,显效23耳,痊愈30耳,总有效率为36.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听力曲线类型、发病至治疗时间、损伤频率平均听阈及疗程均与总有效率密切相关(P<0.05),而与耳侧及眩晕、耳鸣及耳闷等伴随症状无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听力曲线类型、发病至治疗时间、疗程与总有效率有相关性(P<0.05),而听力损伤频率平均听阈与总有效率无关(P>0.05)。结论女性患者预后优于男性患者;随着年龄增大、发病至治疗时间的延长,总有效率呈下降趋势;低频下降型预后最好,平坦下降型、全聋型次之,高频下降型最差。早期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而对第1疗程无效者,宜再继续治疗2个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规范化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对791例(791耳)采用中医规范化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耳别、病程、耳聋程度、听力曲线类型、伴随症状(耳鸣、耳堵、眩晕)和既往治疗史对疗效的影响。【结果】(1)总体疗效方面:791例患者中,痊愈179例,显效115例,有效141例,无效356例,痊愈率为22.63%,总有效率为54.99%。(2)疗效的影响因素方面:老年患者的疗效较中青年患者差;病程越短则疗效越好;耳聋程度越轻则痊愈的可能性越大;听力曲线为低频下降型、平坦型、高频下降型、全聋型者,其痊愈率依次降低;伴有眩晕者的痊愈率较无眩晕者低;既往经过西医治疗无效患者的疗效较未经过任何治疗患者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规范化治疗突发性聋具有一定的疗效,而患者的年龄、病程、耳聋程度、听力曲线类型、是否伴眩晕、既往有无治疗史等因素对疗效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经西医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运用中医综合治疗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突发性聋患者发病特点及疗效分析。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收治的88例妊娠期突发性聋患者(包括门诊和入院患者)纳入实验组,根据2015年突发性聋诊疗指南,分为平坦型26例,全聋型62例,发病到就诊时间小于15 d,排除激素使用禁忌证,同时给予口服激素和鼓室注射,患者治疗后1、2、4周及3个月纯音测听结果进行疗效分析。并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88例突发性聋患者进入对照组,平坦型26例,全聋型62例为对照(女性,排除妊娠)。结果:实验组以平坦型和全聋型最为常见,其中妊娠中期30例,后期58例,总有效率为39.77%(35/88)。妊娠全聋型治疗痊愈率为0(0/62),显效率为14.52%(9/62),有效率为24.19%(15/62);妊娠平坦型治疗痊愈率为0(0/26),显效率为19.23%(5/26),有效率为23.08%(6/26)。对照组全聋型痊愈率为6.45%(4/62),显效率为27.42%(17/62),有效率为38.71%(24/62)。对照组平坦型痊愈率为7.69%(2/26),显效率为34.62%(9/26),有效率为38.46%(10/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6/88)。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全聋型、平坦型分别与对照组全聋型、平坦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婴幼儿出生时评分均正常,随访3个月均健康。结论:妊娠突发性聋以全聋型最为常见,其次为平坦型,即妊娠期发病时听力损失较重,其治疗显效率、有效率均较普通突发性聋效果差,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口服激素联合鼓室注射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SSHL)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6月~2009年2月因突发性聋住院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应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全身运用激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激素治疗是突发性聋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效果,并对其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突发性聋患者204例临床资料。结果 204例突发性聋患者经综合治疗141例患者有效,总有效率69.1%;发病年龄为50岁及以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上者;发病1周内就诊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1周后就诊者;听力损失中度及以下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重度及以上者;无眩晕患者经综合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伴有眩晕的患者;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及患耳侧别对突聋预后无影响;发病年龄、发病至干预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及是否伴有眩晕是影响突聋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突发性聋59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是原因不明的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 [1 ] ,其治疗方法较多 ,但疗效相差不大 [2 ] 。我们对 1987~ 2 0 0 1年以突发性聋入院的 5 9例 (72耳 )患者进行常规血管扩张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9例 (72耳 ) ,单耳突聋 46例 ,双耳突聋 13例 ;男 40例 ,女 19例 ;年龄 9~ 70岁 ;发病距就诊时间最短 4h,最长 5年 ;治疗时间近 1周的 8例 ,近 2周的 19例 ,近 3周的 13例 ,近 4周的 14例 ,2个月左右的 5例。 72耳电测听均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1.2 治疗方法 静滴、肌注及口服血管扩张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临床治疗效果的因素及预后。方法:对5年内收治50例(54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病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短、听力损失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P<0.05)。听阈曲线形态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结论:影响突发性聋治疗效果的因素较多,发病年龄有下降的趋势。基本治疗原则是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改善内耳微循环、促进细胞代谢和神经营养等。  相似文献   

15.
突发性感觉神经履聋103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双侧肾母细胞瘤的危险因素,总结治疗经验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例双侧肾母细胞瘤患者资料,进行生存时间及存活率的研究。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5年追访,存活率为33.3%。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分析,是否伴有畸形以及有术前是否化疗的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病理分型方面,上皮型与胚细胞型、混合型、间叶型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肾母细胞瘤患者伴发畸形的预后比较差。术前化疗能够提高双侧肾母细胞瘤患者长期生存率和存活时间。根据NWTS-5的标准,使患者的治疗方案个体化,能够提高双侧肾母细胞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对125例突发性聋(突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显示,突聋发病高峰在每年第一季度,高发年龄为40~59岁,听力开始恢复时间为(7.52±4.68)d,治愈时间为(13.19±3.55)d。突聋疗效与发病天数、听力损失程度、听阈曲线类型、是否伴有眩晕症状有关。突聋在发病1周内开始治疗、听力损失程度轻、听阈曲线呈上坡型或平坦型、不伴眩晕、经治疗1周内听力即有改善者,疗效好,预后佳;而发病在22d以上、听力损失在91dB以上、听阈曲线呈下坡型或岛状型、伴有眩晕、在治疗15d以上听力仍无改善者,疗效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期做到突发性聋的早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143例(共155耳)突发性聋患者的病历资料,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发病到治疗时间、诱因、伴发症状、合并症、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治疗时间和治疗方案对治疗总有效率的影响,从而筛选得出对治疗总有效率有影响的因素,再将上述因素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纳入患者155耳,治疗总有效率6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到治疗时间、眩晕和听力损失程度3个因素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到治疗时间(P<0.000 1)和听力损失程度(P =0.029 4)是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就诊时间越短,预后越好;轻度听力损失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