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智  洪雁 《医学文选》2004,23(4):441-441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恶性淋巴瘤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结果 恶性淋巴瘤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Ⅲ Ⅳ期患者高于Ⅰ Ⅱ期患者.化疗缓解后D-二聚体水平降低,但仍较正常对照组高。结论 D-二聚体随恶性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而变化,检测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监测恶性淋巴瘤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50例肝硬化患者(Child B级30例,Child C级20例)及20例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水平.结果 肝硬化Child B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dimer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血浆D-dimer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Child B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Child C级组FIB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与Child B级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B级组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C级组PT、APTT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D-dimer水平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血浆D-dimer水平可早期了解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亢进的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出血抢救、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肝硬化患者(Child B级30例,Child C级20例)及20例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PLT)水平.结果:肝硬化Child B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2dimer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血浆D2dimer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Child B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Child C级组FIB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Child C级组与Child B级组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B级组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Child C级组PT、APTT与正常对照组和Child B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2dimer水平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血浆D2dimer水平可早期了解肝硬化患者纤溶系统亢进的程度,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出血抢救、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估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定量检测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水平,探讨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差异,从而了解其对疾病的诊断价值,并对各种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等进行评估。方法对我院11 175例住院及门急诊患者的血浆D-D定量检测,并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种类疾病血浆D-D的差异性。结果血浆D-D测定结果≤0.5 mg/L者4 679例(占41.9%);0.5~3.99 mg/L者5 211例(占46.6%);4.0~16.0 mg/L者1 115例(占10.0%);〉16.0 mg/L者170例(占1.5%),阴性者4 679例(41.9),阳性者6 496例(58.1%)。不同种类疾病血浆D-D水平的有明显差异性。结论临床多种疾病可引起血浆D-D水平不同程度的升高,血浆D-D水平的升高不是体内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指标,但它的临床价值在于阴性排除结果。〈0.5 mg/L临界值,结合临床基本可以排除体内深静脉血栓的可能,〉0.5 mg/L临界值表明机体可能处于纤溶活性增高状态,体内存在不同程度血栓为最大的可能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注意,结合临床进行必要的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血浆D-二聚体诊断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入院24小时内对其血浆D-二聚体进行监测,与此同时配合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最后对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通过对60例疑似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知,5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缺血性结肠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数为(1.70±0.14),10例患者的诊断结果为非缺血性结肠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参数为(0.21±0.0.2),比对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组间呈现出统计意义.从肠系膜下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来看,36例患者为发现缺血性结肠炎,14例患者为为非缺血性结肠炎.结论 :缺血性结肠炎予以血浆D-二聚体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特异性和灵敏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可以将该方法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的含量水平.方法 患者于入院后立即采取静脉血2 ml,以后分别于第3天、第7天清晨空腹采血;对照组均空腹采血.血标本应用1∶ 9 的枸橼酸钠抗凝处理,用ELISA法测定D-二聚体.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伤后24 h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明显变化,有可能导致颅脑损伤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异常.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力华 《中外医疗》2008,27(29):175-175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急性脑梗死病理生理机制,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0例正常人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较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中型、重型患者血浆D-2聚体水平均较轻型患者显著升高( 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是高凝状态的表现,血浆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急性期脑梗死病程判定及疗效观察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了7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浓度。结果 化疗前未发现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48.7%,化疗前发现有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7.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后疗效达完全缓解(CR)及部分缓解(PR)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28.2%,化疗后疗效为稳定(S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64.7%,化疗后疗效为进展(PD)组血浆D-二聚体阳性率为78.6%,三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6年5月—2018年8月作为研究范围,方便选取该院在此期间收治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到该院进行体检的25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取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两组患儿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测定.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血浆D-D水...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正华  邓剑  向成玉 《中原医刊》2004,31(19):49-4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中D -二聚体含量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ELISA)测定D -二聚体含量。结果 :脑梗死患者D -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中重型脑梗死组患者血浆D -二聚体均显著高于轻型组 (P <0 .0 5 )。结论 :血浆中的D -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两组儿童血浆中脂联素(adiponectin,ADP)和抵抗素(resistin,ADSF)水平的变化,初步探讨ADP与ADSF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40例4-14岁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浆中ADP和ADSF水平,与40例同年龄段健康小儿血浆水平做统计分析。结果:ADP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DSF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DP与ADSF水平变化两组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27、-0.227,P值均大于0.05)。结论:ADSF可能参与哮喘发病,其水平增高提示哮喘存在,ADP与儿童哮喘发生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96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变化。对象包括急性心肌梗塞44例(AMI组),陈旧性心肌梗塞16例(O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UA组),稳定型心绞痛15例(SA组),健康中、老年人20例(对照组)。结果AMI、OMI、UA组的D-dimer含量较对照组有显著增高,其含量分别为(1.89±1.62)、(0.92±0.89)、(1.03±0.98)mg/L(均为P<0.01)。而SA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冠心病患者血浆D-dimer的变化,可作为诊断继发性纤溶的较好的指标,以及CHD体内血栓前状态和溶栓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45例受试者分为支气管哮喘组(2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支气管哮喘组患者未控制、部分控制后1周、控制后1周的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及各项主要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预计值的比值?用力肺活量(FVC)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与FVC的比值、呼气峰流量(PEF)与预计值的比值,以及未控制阶段的FEV1下降20%的吸入药物累积浓度(PC20-FEV1),测定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分析哮喘患者与健康人血清IL-35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哮喘控制水平、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结果】 支气管哮喘组未控制、部分控制以及控制阶段血清IL-35浓度(pg/mL)分别为141 ± 45、260 ± 84、366 ± 94,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浓度(pg/mL)为396 ± 120,支气管哮喘组未控制、部分控制阶段血清IL-35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小于0.001),支气管哮喘组控制阶段与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6)。血清IL-35水平在未控制阶段低于部分控制阶段(95%置信区间为-163.10 ~ -73.65,P < 0.001),部分控制阶段低于控制阶段(95%置信区间为-151.41 ~ -61.97,P < 0.001)。哮喘患者血清IL-35水平与哮喘控制水平呈正相关,与PC20-FEV1无相关性。【结论】 健康人与哮喘患者血清中均存在IL-35表达,血清IL-35水平可能可以作为哮喘控制水平评估的免疫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水平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测定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免疫比浊法)和血小板的水平。结果: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有效组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进展组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水平可作为判断晚期肺癌患者预后及疗效评价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5.
支原体肺炎血清黏附分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表现支原体肺炎(MPP)的血清黏附分子变化及其与哮喘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了46例MPP喘息组(Ⅰ组)、38例MPP非喘息组(Ⅱ组)和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同时检测3组患儿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计数(EOC),追踪观察6个月内Ⅰ组和Ⅱ组患儿哮喘发作人数及发生率。结果MPP喘息组和非喘息组血清sICAM-1水平分别为(558.6±66.42)mg/L,(425.64±68.56)mg/L,诱导痰中EOC分别为(8.4±1.8)个/100,(5.0±1.4)个/100;对照组血清sICAM-1水平和诱导痰中EOC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MPP缓解期血清sICAM-1水平与诱导痰中EOC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6个月内喘息组和非喘息组哮喘发作人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sICAM-1在MPP时明显升高,喘息组表现更为显著,其动态变化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sICAM-1在支原体感染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可溶性P-、L-选择素在哮喘急性期、缓解期患儿和健康儿童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在哮喘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儿童哮喘急性期病例42例、缓解期病例18例及健康对照组儿童20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其血清可溶性P-、L-选择素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清P-选择素浓度哮喘急性期组较缓解期组和健康儿童组明显增高(P<0.01),而哮喘缓解期组和健康儿童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选择素浓度哮喘急性期组和缓解期组较健康儿童组明显升高(P<0.01),而哮喘急性期组和缓解期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可以反映气道炎症严重程度,L-选择素可反映儿童哮喘的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血清白介素5(IL-5)、嗜酸细胞阳离子(ECP)及IgE的水平变化,观察其在CV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CVA患儿30例(急性发作期组18例,缓解期组12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20例,正常健康儿童20例血清IL-5、ECP及IgE指标的水平,并作对比分析和相关性比较。结果:CVA患儿发作期血清IL-5、ECP及IgE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组IL-5及ECP水平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E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VA发作期与哮喘发作期组血清IL-5、EC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A组患儿血清IL-5和ECP呈显著正相关(r=0.482,P〈0.01),ECP和IgE呈显著正相关(r=0.435,P〈0.01)。IL-5与IgE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r=0.105,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IL-5、ECP及IgE水平对CVA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可以较好地反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验证类型和严重程度,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组125例,均为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死亡前0~14天内血浆D-D水平,无肿瘤的肠息肉患者63例为照组.15例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前-4周、-3周、-2周、-1周连续测定了血浆D-D,动态分析其变化.结果 观察组死亡前14 ...  相似文献   

19.
血浆D二聚体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磁珠法对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浆D-D水平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 h及第3天,血浆D-D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预后不佳组血浆D-D水平明显升高,与预后佳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且预后不佳组均为血肿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者.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浆D-D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在发病早期可能存在暂时性的、纤溶活性增高的倾向.血浆D-D水平的高低与出血部位、病人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脑血栓患者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对早期脑血栓的检测意义。方法收集60例脑血栓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分别检测两组标本在不同时间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D-D含量;然后比较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在24h内,早期脑血栓组的PV、Fbg结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D-D检测结果的差异不大;至第5d,脑血栓组Fbg水平与24h内的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变化,而血浆黏度仍然持续上升,D-D水平也开始上升;第8d后,PV、Fbg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监测早期脑血栓患者的PV、Fbg和D-D水平,对指导临床医生早期进行抗血栓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