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114-118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在高龄胆道结石患者围术期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80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诊疗模式分为传统组(n=41)和MDT组(n=51),分别以传统及MDT模式诊疗,比较两组住院、围术期各项指标和围术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住院相关指标:传统组与MDT组术后ICU住院时间分别为(3.48±0.89)d、(1.26±0.25)d;术后总住院时间分别为(8.36±1.23)d、(5.48±1.32)d;住院费用分别为(3.87±0.45)万元、(3.34±0.56)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术中相关指标:传统组与MDT组术前等待时间分别为(5.54±1.26)d、(4.04±0.92)d;手术时间分别为(136.33±25.67)min、(118.24±23.3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恢复指标:传统组与MDT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26±0.25)d、(1.17±0.23)d;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84±0.34)d、(2.38±0.2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围术期并发症及相关情况:传统组与MDT组术后并发症(局部、全身)、院内感染、围术期死亡、医患纠纷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模式相比,多学科协作模式在高龄胆道结石患者围术期全程管理,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92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LCBDE组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总管取石术(ERCP)组,每组46例。LCBDE组患者行LCBDE联合LC治疗,ERCP组患者行ERCP联合LC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LCBDE组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ERCP组,住院费用少于ER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结石清除率[97.83%(45/46)]与ERCP组[93.48%(4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并发症发生率[4.35%(2/46)]低于ERCP组[17.39%(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LCBDE联合LC术治疗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效果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多学科诊治(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在高龄患者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27例(30膝)行UKA治疗的高龄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MDT的15例(17膝)患者设为MDT组,采用传统模式诊疗的12例(13膝)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总住院时间、住院至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的数量.结果 MDT组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16.3±1.5)d比(19.9±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至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2.9±0.8)d比(3.8±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T组围术期并发症数量(包括下肢静脉血栓、电解质紊乱、呼吸系统事件、谵妄等)均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UKA术的高龄患者应用MDT,可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及总住院时间,降低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采用ERCP联合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成功率93.3%(28/30),胆总管结石残留率3.5%(1/28)。十二指肠乳头出血6.7%(2/30),ERCP术后胰腺炎16.7%(5/30)。LC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78.1±20.5)min,平均住院时间(11±3)d。结论:ERCP联合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遂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两组均干预直至出院。干预期间,比较两组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52%(3/46)]较对照组[21.74%(10/46)]低(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65%(44/46)]较对照组[78.26%(36/46)]高(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理念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方位全程护理服务模式在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58例)和全程护理组(58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全程护理组患者进行基于多方位全程护理服务模式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全程护理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全程护理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全程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3.45%(2/58)]较常规护理组[17.24%(10/58)]低(P<0.05)。全程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4.83%(55/58)]较常规护理组[75.86%(44/58)]高(P<0.05)。结论多方位全程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缓解接受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负面情绪,缩短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在行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胆总管结石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ERCP术的胆总管结石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采用视频健康教育循环播放,制作胆总管结石及ERCP术等专科疾病相关的音频,如入院宣教、胆总管结石的相关知识、ERCP术前宣教、ERCP术后观察及宣教、出院指导等。比较2组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对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围手术期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除药物指导外,观察组病人在入院介绍、疾病指导、术前准备、术前指导和出院指导方面的健康教育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视频健康教育应用于行ERCP术胆总管结石病人护理中,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病人依从性,并提高病人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行三孔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Ⅰ期缝合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濮阳惠民医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6例,均经CT、B超等检查确诊。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所有患者行三孔法LCBDEⅠ期缝合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三孔法LCBDEⅠ期缝合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凌峰 《当代医学》2016,(30):34-35
目的:探讨ERCP技术应用在高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并与常规外壳手术法进行比较,为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后期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76.7%(23/30);对照组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100%(30/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取石成功率为16.7%(5/30),剩余2例患者转为传统外科手术治疗。2组患者在整体治疗总有效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患者的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为(8.02±2.21)d、(10.88±3.34)d住;短于对照组患者的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12.77±3.25)d、(15.58±4.43)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技术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性、安全性、预后好等多种临床优势,可作为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开腹应用胆道镜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开腹应用胆道镜治疗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46例(胆道镜组);选择同期行ERCP/EST治疗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52例(EST组),对两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操作成功率、残余结石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镜组和EST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9.4±4.5)和(11.4±5.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残余结石率分别为6.5%(3/46)和21.2%(1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应用胆道镜与行ERCP/EST均是治疗术后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治疗各有优劣,应根据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全程管理模式在高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2019年3-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的139例高龄手术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9年10月—2020年4月骨科收治的143例高龄手术患者作为干预组,采用术前多学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2年2月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观察组50例(ERCP+LC)。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残留结石率、复发率、炎症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3.27±5.39)m L少于对照组(43.59±6.48)m L(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62.04±13.58)min短于对照组(112.65±15.47)min,引流管留置时间(4.10±1.39)d、住院时间(10.96±1.42)d均短于对照组(7.85±1.76)、(13.68±2.20)d(P<0.05)。两组残留结石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观察组白细胞(WBC)计数(10.25±1.63)×109/L、降钙素原(PCT)(0.23±0.10)ng/m L均低于对照组(12.69±1.08)×10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5年12月本科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4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改进的时间点(2012年12月),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2010年8月-2012年12月的145例患者作为一般护理组,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341例患者作为强化护理组,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ERCP操作项目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加强围手术护理管理后的强化护理组患者ERCP术后总并发症、高淀粉酶血症、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一般护理组(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在降低ERC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鼻胆管冲洗对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在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行ERCP取石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CP+鼻胆管冲洗组(69例)和ERCP组(69例)。两组患者均行ERCP取石,ERCP+鼻胆管冲洗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行鼻胆管冲洗1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年后患者结石复发率和2次手术取石成功率。结果 ERCP+鼻胆管冲洗组患者血清淀粉酶高于ERCP组[(131±13)U/L比(81±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胰腺炎、胆管炎、出血等,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鼻胆管冲洗组患者3年结石复发率低于ERCP组[13.0%(9/69)比29.0%(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胆管冲洗能显著降低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后结石的复发率,且操作安全,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及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治疗的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取石成功率均为100%;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术后通气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更好。结论 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BDE联合LC组(观察组,n=39)和分阶段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联合LC组(对照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围术期资料、术后短期并发症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胆总管直径大于对照组,而手术总费用、术后住院总时间、术后短期并发症少于对照组,ERCP/EST术后3 d的ALT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LCBDE更适用于复杂胆总管结石患者,在术后恢复及避免并发症上更具优势,手术费用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以及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乐昌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2012年10月住院的高龄高危BPH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实施围手术期全程优质护理,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对临床疗效和护理质量进行观察分析,比较2组患者前列腺切除重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全程优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安全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4%(1/34)]低于对照组[14.71%(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4.12%(32/34)]高于对照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腺肌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多发合并症高危老年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宫腔镜电切手术的68例老年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接受MDT会诊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未接受MDT会诊的患者纳入对照组。68例患者均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科疾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常规MDT评估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可提高宫腔镜电切手术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009~2011年间收治的1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9人,其中对照组使用剖腹取石术,实验组使用ERCP联合EST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对照组成功率97.96%,手术时间(175.34±58.46)min,并发症率8.16%,肛门排气时间(3.7±0.9)d.住院时间(18.36±6.2)d.实验组成功率93.88%,手术时间(41.53±19.65)min,并发症率2.04%,肛门排气时间(2.5±0.6)d.住院时间(8.7±3.4)d.实验组在手术时间、并发症、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ERCP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病患痛苦,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