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孙景贤  曾慧  潘露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5):3108-3111
目的 探讨认知训练和穴位按摩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12年3月-2013年1月在湖南省长沙市望月湖社区选取MCI老年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认知训练组、穴位按摩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社区常规服务,认知训练组在接受社区常规服务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训练,穴位按摩组在接受社区常规服务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比较3组干预前和干预3、6个月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评分。结果 共114例患者完成了干预,各组均为38例。3组完成干预患者性别、平均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个月,3组患者MMSE、MoCA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效果与时间在MMSE、MoCA得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3、6个月后,认知训练组和穴位按摩组患者MMSE、MoCA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训练组和穴位按摩组患者MMSE、MoCA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训练和穴位按摩均可有效改善MCI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承德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及其心理行为干预的疗效。方法:对承德市社区随机取样抽取的940名60岁以上老人中的136名患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老人进行研究。采用MMSE(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对其认知功能进行测试,并对轻度认知障碍组进行心理行为学干预。结果:完成认知功能评估940人,轻度认知损害136人(14.4%),在老年人多领域认知功能障碍中以记忆损害最为显著;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随受教育程度降低而增高。轻度认知障碍者经过半年的干预治疗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记忆功能。结论: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损害人群,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并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减缓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刘军 《医学综述》2013,19(8):1429-1432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疾病,其存在的认知功能障碍是抑郁症患者在缓解期内仍不能恢复社会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抑郁症认知障碍发生的机制至今不明,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神经生化、药物对抑郁症认知功能的影响等研究发展,临床医师的治疗理念逐渐从传统的控制症状模式向改善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转变,对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也日益增多,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朱建忠 《当代医学》2012,18(22):100-101
目的 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67例,用瑞文测验联合型(CRT)及临床记忆量表(CMS)评定认知障碍程度,评定分析其与同期未应用小脑顶核电刺激的对照组之间的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后CRT及CM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小脑顶核电刺激对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80例脑白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脑白质疏松的CT或MRT表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采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筛查工具(MMSE,即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进行评分,根据Aharon-Ptretz标准对脑白质疏松程度进行分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以及MMSE评分情况,分析脑白质疏松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无认知障碍10例,轻度认知障碍16例,中度认知障碍10例,重度认知障碍4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75.0%,MMSE评分为(21.52±7.58);对照组无认知障碍31例,轻度认知障碍4例,中度认知障碍3例,重度认知障碍2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2.5%,MMSE评分为(26.45±5.33)分。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白质疏松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之一,脑白质疏松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与睡眠障碍有一定的相关性,睡眠障碍可能是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常合并有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症状的一部分,且以失眠为主。血管性认知障碍与睡眠障碍相互影响,睡眠障碍将损害认知功能,进而促进痴呆的发展,而增龄和痴呆都会产生睡眠障碍。若在干预VCI的同时,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能有效延缓VCI的进展,中西医结合诊治可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痴呆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增加,目前对痴呆的治疗研究突破很小,故痴呆的预防成为研究的焦点。轻度认知障碍是介于正常衰老与痴呆之间的认知功能缺损状态,以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为主,一部分将转化为痴呆。故轻度认知障碍是痴呆的高危人群,研究认知功能损害对痴呆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筛查、诊断、治疗出现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石菖蒲的芳香开窍功能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系统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包括理论分析和实验药物以及动物研究,较全面罗列古今理论基础,收集含有石菖蒲芳香开窍药物与西药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文献资料。对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病机进行分型,分析石菖蒲在痰瘀阻窍证型中的妙用。结果肾虚髓空、痰浊阻窍是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机,在补益肾精的基础上,开窍和络可以醒神益智、化痰祛瘀,改善认知功能。结论石菖蒲具有芳香开窍之功效,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认知障碍早期识别和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的早期临床反应及认知康复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121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后的1个月时间内定期观察病人注意力、记忆力、情感、思维及智力等认知功能变化情况,63例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认知训练组(32例)及常规康复训练组(31例),训练2个月后分别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Barthel及神经功能缺损指数对患者认知、运动功能分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认知障碍患者病情稳定后5~7天左右出现注意力分散及记忆力下降趋势,且下降趋势明显,12~17天左右出现情感淡漠、思维淡漠及智力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患者训练2个月后,认知训练组的MMSE评分、Barthel及神经功能缺损指数均明显改善,优于常规康复训练组(P<0.05或P<0.01)。结论脑卒中早期认知障碍的识别及认知行为康复训练对早期诊断、病情的改善进展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日益增多。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正常脑老化发展为AD的过渡状态,因此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行研究,提早进行干预,对降低痴呆转化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分型、诊断、相关检查、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近10年轻度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为预防轻度认知障碍进展成阿兹海默病或其它类型痴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外学者认为脑梗死后患者存在认知障碍.尤其在脑梗死病程的早期认知障碍的智力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智力改善、记忆能力提高十分重要.本文将2008年1月~2009年8月86例的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智力康复护理研究,寻找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及措施,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未受到足够认识与重视。本文报道了25例重症出血性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辩证用中药加各类针刺(体、头、按时)及穴位按摩,语言训练,疗程最少三个月至半年。总有效率81·2%。  相似文献   

13.
正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认知障碍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程度越重,肢体运动能力恢复越差,若不能及时有效控制轻中度认知障碍,则可能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2-4]。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尤为重要[5]。本研究旨在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观察及对患  相似文献   

14.
任明霞 《吉林医学》2013,34(5):833-834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认知功能训练在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颅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磁刺激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认知功能训练,磁刺激组增加重复经颅磁刺激。两组治疗8周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认知功能均得到改善,磁刺激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颅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对大脑高级功能工作原理的最新研究、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的特点、近年来各种认知障碍康复治疗方法疗效的文献报道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随着FMRI与PET的应用,脑损伤后认知功能的康复机理逐渐清晰,大脑高级功能的网络观及网络分析技术将在认知康复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及应用前景,传统康复治疗结合电脑辅助技术将成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概念的提出,强调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关注,有利于早期进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VCI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龙敏  温萃莉 《中国医药导刊》2015,(3):262-263,265
目的:研究居家认知康复训练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作用效果。方法:严将7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化分组为居家认知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两组应用MMSE、MBI、Mo CA得分作为依据,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6个月评价居家认知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训练前后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居家认知康复训练组MMSE、MBI、Mo CA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居家认知康复训练运用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改善患者行动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孙景贤  曾慧  潘露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9):1057-1060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训练对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月长沙市某社区MCI老年人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接受社区常规服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末及干预6个月末运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 两组MMSE、MoCA北京版得分的干预与时间交互效应、干预主效应及MoCA北京版得分的时间主效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MMSE、MoCA北京版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末试验组和对照组MMSE、MoCA北京版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6个月末MMSE、MoCA北京版得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结论 穴位按摩训练可有效改善社区MCI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格个性因素对癫痫患者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韦氏智力测定、汉密顿情感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A型行为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癫痫患者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发生率很高,丙戊酸钠、妥泰、卡马西平单药应用组之间认知功能无显著差异,联合用药组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均较单药应用严重.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检验显示患者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发作次数、用药选择不同以及是否存在脑部继发性疾病等对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影响显著,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认知障碍与其焦虑抑郁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_(焦虑)=0.171,P<0.01,r_(抑郁)=0.080,P<0.01),并与其人格个性差异相关.神经质个性者、精神不稳定个性者和外向性格者与患者认知障碍和焦虑抑郁障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_E=0.135,P<0.01;r_N=0.126,P<0.01;r_P=0.136,P<0.01).A型行为评分与患者认知障碍和焦虑抑郁障碍程度呈正相关(r_(TH)=0.080,P<0.01;r_(CH)=0.109,P<0.01).结论 癫痫患者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发生率很高,多种因素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情感障碍.患者病理性人格、负性情感反应对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和探讨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的相互影响.方法 收集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脑梗死患者189例.正常对照组56例.分别进行认知功能测定,情感测定以及CT各项指标的测量,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9例脑梗死患者中,有认知障碍者103例(55%),其中轻度认知障碍者43例(23%),中度认知障碍者36例(19%),重度认知障碍者24例(13%).正常组和脑梗死组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结果 ,认知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和职业,年龄和性别的影响不显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对焦虑抑郁情感的影响均不显著,仅年龄对焦虑情感有轻度影响.脑梗死体积、数量和部位不同以及是否存在白质疏松,其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均有显著性差异.左侧半球病变较引起的认知损害及情感障碍右侧半球病变比较严重,额叶、颞叶、顶叶、丘脑和边缘叶区域的脑梗死较其他部位病变的认知损害严重,而且左侧半球病变致其焦虑和抑郁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相关分析结果 显示,皮质及皮质下萎缩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和情感障碍呈显著相关,认知障碍与焦虑-抑郁情感障碍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发生率很高,且与梗塞部位、容积、数量等显著相关,脑梗死后情感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的相互影响关系,严重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