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美华  张爱蓓  徐靓 《吉林医学》2013,(35):7563-7564
<正>尿素是通过五种酶和尿素循环的作用形成的。这些酶缺乏症的患者多发生在新生儿期,典型表现为急性高氨血症。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乏症缺乏症(CPS)携带者的基因特征是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CPS的致病原因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乏,使尿素循环阻断,血氨增高,对脑产生毒性。笔者总结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缺乏症Ⅰ型1例的经验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变异的特点,观察PAH缺乏症新生儿的长期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方法:收集1996至2021年198例济南地区新生儿筛查确诊PAH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随访结果,总结其中完善基因检测的55例及济南周边地区转诊的213例患者的基因分析结果。采用定制Panel检测基因变异,定期监测血苯丙氨酸浓度及患者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指标,采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和学习成绩评估智力发育,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测评估患者脑损伤情况。结果:PAH基因以c.728G>A、c.158G>A、c.721C>T、c.1068C>A、c.611A>G变异多见;c.158G>A变异的基因型主要为复合杂合变异,以轻度高苯丙氨酸血症为主。随访期间,168例PAH缺乏症患者的体格发育均正常,无矮小及营养不良。33例学龄期前接受智能发育评估的患者中,2例智能发育落后,初始治疗年龄均超过6月龄。9例平均年龄为(17.13±2.42)岁的患者完成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正常1例,异常8例(以T2WI上双侧侧脑室旁小斑片状或片状高信号灶多见),智能发育均正常...  相似文献   

3.
首次构建了一系列含有不同长度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PS1)上游DNA顺序的PKCPSx-CAT表达质粒,并通过CAT检测观察了CPSⅠ调控顺序的功能及特性。结果表明,CPSⅠ上海顺序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基因表达调控作用;-142--38bp上游顺序与特异调腔有密切关系,是维持CPSⅠ转录必不可少的顺序;-1700-161bp顺序中含有增强CPSⅠ启动子转录作用的顺序。地塞米松和促分化剂硫杂脯氨酸对肝  相似文献   

4.
男性患儿,2007年2月18日生。2008年6月18日因"运动发育迟缓10个月"拟"脑发育不良"收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患儿1~2个月会微笑,3个月抬头稳,4~5个月会翻身,6个月会坐。患儿6个月前发育基本正常,6月龄后始出现运动发育迟缓。14个月才坐稳,15个月会爬,16月会扶站,扶走数步,不会独站、独走。16个月拇食指能捏取小丸(具体精细动作发育不详),  相似文献   

5.
观察0.587和0.712kbCPSIcDNA片段分别与PSV2载体的重组质粒pSV2-CPS505和pSV2-CPS507在人肝癌和非肝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证实,两种重组的表达质粒转染的7402人癌细胞和NIH/3T3细胞能有效地表达CPSI,CPSI基因的非翻译区顺序与其高度组织特异性无关。这些体系的建立为体外生产CPSI抗原和天然CPSI蛋白提供了细胞模型和实验依据,对深入了解CPSI的表  相似文献   

6.
7.
观察0.587和0.712kbCPSIcDNA片段分别与pSV_2载体的重组质粒pSV_2-CPS_(505)和pSV_2-CPS_(507)在人肝癌和非肝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证实,两种重组的表达质粒转染的7402人肝癌细胞和NIH/3T3细胞均能有效地表达CPSI,CPSI基因的非翻译区顺序与其高度组织特异性无关。这些体系的建立为体外生产CPSI抗原和天然CPSI蛋白提供了细胞模型和实验依据,对深入了解CPSI的表达过程及其癌变和分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TC)缺乏症(OTCD)是由OTC基因突变引起OTC酶活性降低或缺失导致的常见鸟氨酸循环障碍疾病,为X连锁遗传病。OTCD的发病时间与酶活性缺乏程度有关,新生儿期起病型患者通常为OTC酶活性完全丧失,多为男性半合子突变,起病急且进展迅速,病死率高;迟发型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病程可为渐进性或间歇性,急性发作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同时可伴有肝功能损害甚至急性肝衰竭等消化系统症状。血氨升高是OTCD患者的主要血生化异常指标,OTCD患者的典型表现是血液谷氨酰胺增加伴瓜氨酸减少,尿乳清酸增加,OTC基因突变是OTCD确诊的重要依据。治疗目标是尽可能减少高氨血症造成的神经系统损害,同时保证患者发育所需的营养。对于药物和饮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建议在代谢状态稳定且没有严重神经系统损伤的条件下进行肝移植。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体格生长指标、营养摄入情况和血氨、血脂、肝功能及血氨基酸等生化指标。本共识有助于规范OTCD的诊治,以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死亡及残障。  相似文献   

9.
分别测定二株不同生长率的肝癌细胞中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同工酶(CPSⅠ与CPSⅡ)的活性。结果:CPSⅠ与CPSⅡ活性均为正常肝大于实体肝癌细胞(H615肝癌),后者又大于腹水型肝癌细胞(H22)。提示CPSⅠ活性丧失的程度与肝癌的恶性程度相平行。恶性程度越高,CPSⅠ活性越低。CPSⅡ活性并不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率一致。从头合成途径可能不是肿瘤细胞中核苷酸合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组 4例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CAH) ,均系经新生儿筛查确诊。通过对经新生儿筛查出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进行诊治随访观察。总结对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诊疗经验 ,提高对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管理质量。方法 :对 4例CA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自 1993年~ 2 0 0 2年 ,共筛查出 4例阳性病例。 1例患儿自动放弃治疗后死亡 ,其余 3例在最后 1次随访时年龄已分别为 3 212 岁 ,2岁 ,1岁 ,他们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南京地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发病率为 1/ 3 5187。结论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出生时常缺乏症状 ,易误诊 ,延误治疗。需要早期治疗 ,坚持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山东省淄博市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CADD)的发病率、表型、基因型及临床预后。方法:选择山东省淄博市2013年11月至2022年1月出生的241 297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游离肉碱及酰基肉碱谱进行新生儿筛查,召回初筛及复筛辛酰基肉碱(C8)不低于0.25μmol/L或合并C8/癸酰基肉碱(C10)不低于1.5的患儿,采用高通量测序进行基因检测并诊断。结果:241 297名新生儿中,检出MCADD患儿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发病率约为1/40 216。患儿均检测到ACADM基因2个突变位点,共检出12个突变8种突变类型,热点突变为c.449_452del(p.T150Rfs*4)和c.387+1delG,检出1个新发突变为11号外显子c.1076C>T(p.A359V),未发现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6例MCADD患儿中,1例出生后第4天死亡;5例随访2~60个月,均未特殊饮食治疗,生长发育、智力发育正常,常规生化指标未见异常。结论:淄博市MCADD发病率较国内其他地区高,ACADM基因热点突变为c.449_452del(p.T15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1-磷酸鞘氨醇受体2(S1PR2)对小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方法 将野生鼠和S1pr2-/-鼠(S1pr2基因缺乏)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PS)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LPS组),以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为对照。通过检测肺伊文思蓝色素漏出,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葡聚糖肺血管渗漏,以及肺组织湿质量/干质量比值,观察S1PR2对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并通过Miles分析,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皮肤血管内皮通透性亢进反应。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LPS注射增加野生鼠和S1pr2-/-鼠伊文思蓝漏出(P 均<0.01)、FITC标记葡聚糖肺血管外漏出(P 均<0.01)和引起肺水肿。LPS组中S1pr2-/-鼠与野生鼠比较,伊文思蓝漏出量、FITC标记葡聚糖肺血管外漏出更多(P 均<0.01),肺水肿更重(P <0.001);LPS组野生型和S1pr2-/-鼠均增加VEGF剂量依赖性的伊文思蓝漏出,在50、100 ng的VEGF诱导下,与野生鼠比较,S1pr2-/-鼠伊文思蓝漏出量均较高(P 均<0.01)。结论 S1PR2参与内皮细胞屏障保护,抑制血管通透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hK1)与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收集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行子宫全切手术的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肌瘤旁组织,ELISA法检测血浆或组织匀浆液S1P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SphK1的表达,组织SphK1激酶活性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SphK1酶活性.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S1P的水平和组织S1P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子宫内膜癌SphK1酶活性约是正常子宫组织的2.6倍.结论 被激活的SphKl/S1P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1-磷酸鞘氨醇1 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 1 receptor,S1PR1)对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AAV-LacZ组、假手术+AAV-S1PR1组、导丝损伤+AAV-LacZ组和导丝损伤+AAV-S1PR1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对应AAV-LacZ病毒或AAV-S1PR1病毒,2周后,假手术组仅切开颈部皮肤,颈动脉未损伤;导丝损伤组行颈动脉导丝损伤.4周后取颈动脉,HE染色检测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组织免疫荧光检测颈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水平,组织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IL-6表达水平.分离并培养小鼠原代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腺病毒Ad-S1PR1或Ad-LacZ转染后,加入1 μmol/L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干预,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IL-6/STAT3通路激活情况.结果 小鼠颈动脉损伤4周后,与假手术+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LacZ组小鼠颈动脉可见显著的血管内膜增生、表型转化和细胞增殖(P<0.05);同时,导丝损伤后颈动脉IL-6表达上调.与导丝损伤+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S1PR1组颈动脉组织S1PR1过表达(P<0.05),上述病理生理学改变加重(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S1P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激活IL-6/STAT3通路(P<0.05).腺病毒介导S1PR1过表达后,上述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P<0.05).结论 S1P/S1PR1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加重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可能与S1P/S1PR1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IL-6/STAT3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脏病(DKD)为糖尿病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而逐年升高,为全世界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DKD发病机制复杂,至今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Sphk/S1P)信号通路通过参与糖尿病条件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以及肾小球局部炎症反应等机制促进肾纤维化,该通路可能成为DKD等肾小球疾病新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6.
<正>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近年来在心血管研究中发现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一种膜磷脂类代谢产物。T.K.Ghosh等[1]1990年发现,S1P在培养的肌细胞中通过非IP3依赖性的途径动员细胞内Ca2+释放,随后开始了对S1P研究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鞘氨醇-1-磷酸受体1(sphingosine-1-phosphate receptor 1,S1P1)在肾脏疾病时肾脏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肾脏切片中S1P1表达并半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组、肾脏疾病组中肾脏均存在S1P1的表达分布,但各肾脏疾病组的表达强度均低于正常组(Normal组0.309±0.023,IgAN组0.061±0.029,HTN组0.053±0.012,MPGN组0.134±0.060,LN组0.109±0.021,MCD组0.085±0.026),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1P1在正常肾脏组织中表达,多种肾脏疾病时S1P1表达下调,提示S1P1可能参与肾脏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对环磷酰胺(CTX)导致的大鼠卵巢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实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CTX组、S1P+NS组及S1P+CTX组,每组10只,于结束用药的第1~2周内的动情间期处死,观察卵泡数量的变化,并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卵巢组织Bcl-2及Bax的mRNA变化。【结果】S1P+CTX组的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生长卵泡数与S1P+NS组、对照组的差别不显著(P〉O.05),而CTX组的所有卵泡数均少于其余3组,其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卵巢组织中,S1P两组Bcl-2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CTX组(P〈0.01),Bax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及CTX组(P〈0.01);而CTX组的Bcl-2 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及S1P两组(P〈O.01),Bax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及S1P两组(P〈0.01)。【结论】S1P能预防CTX导致的大鼠卵巢功能损害,其抗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家族成员表达而实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s)在CD34+造血干/祖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 CD34+细胞,悬浮于transwell培养板的上层,在不同组细胞中分别给予FTY720预处理、含或不含百日咳毒素(PTX)或CXCR4单抗,下层添加SDF-1,流式细胞仪检测迁移细胞数,计算迁移率.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迁移前后CD34+细胞的SlPRs的表达情况.另用兀Y720处理脐血CD34+细胞,在不同时间点(1、8、16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9d(VLA-4)、CD11a(LFA-1)、CD62L(L-selectin)的表达.结果 FTY720不影响CD34+细胞的自发迁移,但明显促进SDF-1诱导的CD34+细胞迁移(15.262.14 vs 28.64 2.37),这种作用可以被PTX和CXCR4单抗完全阻断.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表达S1P1-5,但在FTY720和SDF-1作用下发生迁移的CD34+细胞只表达S1P1、S1P3,S1P4.CD34+细胞在FTY720作用下各个时间点测得的黏附分子表达水平无差别.结论 S1PRs可能与CD34+细胞快速迁移有关,激活S1PRs能够增加SDF-1对CD34+细胞的趋化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CXCR4介导的,信号传递偶联PTX敏感的Gi蛋白受体家族.表达特定S1PRs的CD34+细胞才容易发生快速迁移.FTY720不改变CD34+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自芬戈莫德(fingolimod,FTY720)发现以来,鞘氨醇-1-磷酸(S1P)受体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在S1P受体的5种亚型(S1P1~S1P5)中,只有S1P1受体的激动剂可通过控制淋巴细胞的迁移而产生较强的免疫抑制效应.因此,寻找S1P1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4类新型的S1P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现状及构效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