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千日红粗提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千日红中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和乙醇浓度等因素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法进行4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以酪氨酸酶抑制率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千日红中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组分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 h、液料比为60 mL/g(V/M)、乙醇浓度为50%(V/V)。在此条件下,RSM模型预测千日红乙醇粗提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54.94%,实测千日红乙醇粗提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53.86±2.11)%,与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为开发文冠果壳中黄酮的功能,实现文冠果壳废物利用.本试验分别采用水、70%的乙醇2种溶液浸提文冠果壳粉,确定最佳提取溶剂.通过测定酪氨酸酶催化L-多巴氧化速率,研究了文冠果壳粉的乙醇提取液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文冠果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与抑制剂浓度呈非线性变化,随着浓度的增加,黄酮提取液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增加幅度呈下降趋势.当黄酮质量浓度为0.48 mg/mL时,抑制率最高可达45.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各单因素对菠萝蜜果皮多酚得率的影响以及菠萝蜜果皮多酚的抗氧化和酪氨酸酶抑制作用。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对菠萝蜜果皮多酚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多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结果:在乙醇体积分数66%、提取温度41℃、液料比27:1(mL/g)的条件下,菠萝蜜果皮多酚得率为2.24%,与理论预测值相近。多酚质量浓度为0.2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5%。菠萝蜜果皮多酚浓度与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972;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IC_(50)值为158.85μg/mL,对照品曲酸的IC_(50)值为18.97μg/mL。结论:菠萝蜜果皮多酚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具有美白产品研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榛蘑总皂苷的提取条件,并对其酶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28(g/mL)、提取时间77 min,在该条件下榛蘑总皂苷得率为34.52%;当榛蘑总皂苷质量浓度达到25 mg/mL时,对酪氨酸酶和脂肪酶的抑制率分别为55.14%和96.33%,酶抑制活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对铜藻多酚提取工艺、稳定性及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以新鲜铜藻为原料提取铜藻多酚,以铜藻多酚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对铜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铜藻多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铜藻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时间53 min、液料比为60∶1(mL/g),在该条件下所制备的铜藻多酚具有较高的热和光照稳定性。以左旋酪氨酸和左旋多巴为底物,铜藻多酚浓度为700μ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92.68%和39.18%。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70%的乙醇溶液、蒸馏水2种浸提液提取文冠果壳中的皂苷,并测定其含量以确定最佳提取溶剂.通过对酪氨酸酶催化L-多巴氧化速率的测定研究了文冠果壳粉的乙醇提取液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皂苷粗提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与浓度呈非线性变化,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剂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先增加后趋于平稳.当皂苷质量浓度为0.36 mg/mL,抑制率可达到64.6%.通过酶抑制作用的Lineweaver-Burk图,分析结果显示,文冠果壳皂苷粗提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上述研究为进一步开发文冠果壳中的美白成分提供了依据,同时又实现了废物利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溶剂及提取方式对白附子中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的影响,并应用活性追踪法对白附子中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成分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以2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从白附子中提取的粗提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可达到96.35%,与恒温水浴振荡提取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活性成分的提取效果更好。在此提取条件下所得白附子粗提物对酪氨酸酶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24.69mg/mL。该粗提物依次经乙醚和正丁醇萃取,所得正丁醇萃取组分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达71.94%。对高活性的正丁醇萃取组分进行分离,获得了一种酪氨酸酶抑制率高达98.82%的组分,是一种潜在的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结果对白附子及其活性组分在医药和食品领域的应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油茶果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探究其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油茶果壳中原花青素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3 min,乙醇体积分数43%,料液比1∶50 (g/mL),原花青素的得率为5.58%,接近于预测值5.64%。在此条件下提取的原花青素对α-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为79.64%,半抑制浓度为0.71 mg/mL。研究显示油茶果壳原花青素能够有效抑制α-淀粉酶活性,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效果。  相似文献   

9.
4种茶叶醇提物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锦梅  王艳丽  潘维 《现代食品科技》2009,25(6):610-611,616
采用提取分离法提取土豆中的酪氨酸酶,并以多巴为底物,运用酶活性测定法研究4种茶叶醇提物对土豆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4种茶叶的50%乙醇(V/V)提取液中,生药质量浓度达到4.0 mg/mL时,茶叶醇提物对土豆酪氨酸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青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最大,抑制率为62.28%.  相似文献   

10.
以木瓜皮为原料,研究了木瓜皮多酚和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酪氨酸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对木瓜皮多酚和黄酮含量的影响,并测定木瓜皮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酪氨酸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木瓜皮多酚和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温度40 ℃,超声时间60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 g/mL,在此条件下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82.00±0.65)mg/g和(162.76±2.82)mg/g。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木瓜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4.79%±0.10%)和(96.94%±0.23%)。抑制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木瓜皮提取物对分别以L-Tyr和L-Dopa为底物的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83.33%±6.80%)和(67.12%±0.32%),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为(82.78%±1.28%),说明木瓜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酪氨酸酶及胰脂肪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孜然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酪氨酸酶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孜然乙醇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并测定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的影响及孜然乙醇提取物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孜然乙醇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1%,液料比16:1 (mL/g),提取时间2.2 h,提取温度83 ℃,在此条件下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达(42.61%±0.56%),与预测值43.20%接近,表明响应面分析的结果可靠;孜然乙醇提取物中多酚、黄酮、皂苷、多糖四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35%±0.03%)、(4.40%±0.29%)、(0.76%±0.04%)、(4.89%±0.28%);孜然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对酪氨酸酶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其IC50大小顺序为:水相 > 石油醚相 > 正丁醇相 > 乙酸乙酯相。因此,优化得到的孜然乙醇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较强,多酚、黄酮、皂苷、多糖等都可能是孜然乙醇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的功效成分。  相似文献   

12.
为寻找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选取海南山柚油茶饼提取的茶皂素,采用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测定茶皂对体外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求出酪氨酸酶抑制率,通过相应的Lineweaver-Burk曲线,推断其抑制类型;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清除法及总还原力法对茶皂素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利用茶皂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菌(Salmonell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等常见的致病菌和真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茶皂素能显著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当茶皂素溶液浓度为8.0 mg/mL时,抑制率可达到81.76%,茶皂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类型属于非竞争性抑制;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茶皂素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抑菌实验表明茶皂素对大肠杆菌、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沙门氏菌无抑菌作用,为茶皂素作为活性成分添加在化妆品中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探讨籽瓜瓤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期为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提供新的原料选择。以水和30%、60%、95%乙醇为提取剂采用热回流提取法对籽瓜瓤冻干粉、烘干粉、鲜瓤进行提取,以酶活性测定方法检测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化学显色法和色谱法检测分析籽瓜瓤的有效成分。结果表明烘干粉水提物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最强,50 mg/mL时抑制率高达60.15%,其活性成分至少含有6种,对主要成分糖类和有机酸检测酶活发现,抑酶效果有机酸好于多糖,烘干粉中还可能有其它抑酶成分。籽瓜瓤拥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有机酸和多糖具有一定的抑酶效果,烘干籽瓜粉水提物具有较强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可作为潜在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以提高籽瓜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以花椒为实验材料,选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花椒中的生物碱,应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花椒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用DPPH法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并对其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椒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33W,超声时间11min,料液比1∶16g/mL,乙醇浓度79%,花椒生物碱提取率达到1.19%。花椒生物碱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为0.0599mg/mL,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IC50为1.212mg/mL,说明花椒生物碱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能力,但此两种活性均弱于VC。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大蒜多肽的提取工艺,并对大蒜多肽的抗氧化性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进行研究。该文采用酶解法提取大蒜多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大蒜多肽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试验检测其抗氧化能力,并对其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蒜多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g/mL)、复合蛋白酶添加量2.0%、pH7.0、温度50℃、酶解时间2.5 h,此条件下大蒜多肽的提取量为35.8 mg/g。大蒜多肽清除DPPH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4.54、5.86 mg/mL和5.81 mg/mL,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IC50值为3.51 mg/mL。  相似文献   

16.
以抑菌圈大小及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出藜麦麸皮中具有抑菌活性以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极性部位。采用75%的乙醇对藜麦麸皮进行超声提取,三种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获取四个极性部位。纸片法观察不同的极性部位对于四种致病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同时探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利用液质推断其有效成分并用高效液相对高活性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层的活性最高,且对革兰阳性菌较为敏感但对革兰阴性菌无明显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1.04、2.08 mg/mL,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52、1.04 mg/mL。比较可知藜麦麸皮极性部位的抑菌效果要优于某些常见的中药;在浓度为1 m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55.86%,是同浓度VC抑制效果的58.96%;液质推断出正丁醇层主要物质为藜麦皂苷,定量分析藜麦皂苷的纯度为62.6%。综上,藜麦麸皮不同极性部位中,正丁醇萃取层的抑菌活性以及对于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较好,且主要活性物质为藜麦皂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野木瓜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并为野木瓜总皂苷活性组分在美白化妆品中的后续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优化因素,总皂苷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法优化野木瓜总皂苷提取工艺;依次用不同极性溶剂对其提取物进行萃取,硅胶柱色谱层析进行分离,获得不同活性组分,MTT法检测B16细胞的增殖抑制能力,多巴氧化法检测酪氨酸酶活性。结果:各因素对野木瓜总皂苷得率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9%,液料比25:1 mL/g,提取温度81℃,提取时间89 min,总皂苷平均得率为2.16%;各萃取部位中正丁醇部位对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最好,效果优于对照品熊果苷(P<0.05),其IC50分别为86.61和69.09 μg/mL;正丁醇部位分离得8个活性组分,其中组分Fr.6对B16细胞增殖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效果最好,IC50分别为80.93和58.99 μg/mL,且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效果较分离前的正丁醇部位更好(P<0.05)。结论:本文探讨了野木瓜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获得的活性组分Fr.6具有良好的美白活性,在美白化妆品产品开发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李娜  鲁晓翔 《粮油加工》2010,(10):147-150
研究红花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L-酪氨酸为底物,对红花黄酮提取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红花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均具有抑制性,且当红花黄酮提取物浓度为3.0mg/mL时,抑制率达到最大值78.03%;IC50值为0.834mg/mL,抑制常数KI为0.036mg/mL,KIS为0.0064mg/mL。研究表明,红花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酶抑制类型为可逆的混合型抑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步醇沉法得到4种银耳多糖级分--STP 20、STP 40、STP 60、STP 80,分析其得率、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及纯化STP 60的单糖组成,研究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及作用类型。结果表明,STP 60的得率和纯度均为最高,分别为19.28%和81.12%;4种银耳多糖级分均具有一定酪氨酸酶抑制作用,其中STP 60的抑酶作用最大,质量浓度1 m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37.55%;STP 60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属于非竞争性可逆抑制。银耳多糖在美白类化妆品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油茶壳中富含茶皂素,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油茶果中油脂和蛋白质的制备和利用,对油茶壳的利用率极低。因此,试验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油茶壳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以期提高油茶壳的利用率。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4个因素为影响因子,以茶皂素提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提取温度81.69℃、料液比1︰11.85 (g/mL)、时间6.17 h、乙醇体积分数56.69%为最佳提取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茶皂素进行分离纯化,吸收峰峰形对称,表明茶皂素组分在该条件下可以较好分离。通过优化油茶茶皂素提取的工艺条件,对其工业生产及油茶果壳的综合利用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