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金针菇、花生、纯牛奶为主要原材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混合发酵菌种,对金针菇花生酸奶的工艺进行研究,得到金针菇花生酸奶最佳工艺参数为:金针菇菌汁和花生汁的混合比例为2∶1,混合汁添加等量纯牛奶,另外添加蔗糖6%,稳定剂0.5%,接种量5%,43℃下发酵3 h,4℃后熟2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得到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金针菇花生酸奶。  相似文献   

2.
花生蛋白酸奶的制作及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晓冬  李颖 《粮油食品科技》2010,18(2):21-23,50
添加花生蛋白粉制作酸乳,用物性分析仪及感官评定对酸奶各项指标进行测定,探讨花生蛋白添加量、发酵时间、接种量对酸奶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5h,花生蛋白添加量为15%或20%,发酵剂的接种量为3%或4%。生产的花生蛋白酸奶,口感温和、风味纯正、质地细腻。  相似文献   

3.
以浓缩蓝莓果脯糖浆和全脂灭菌纯牛奶为原料制备凝固型酸奶,考察了浓缩蓝莓果脯糖浆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及发酵时间对凝固型蓝莓酸奶感官品质、乳清析出率和酸度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制备凝固型蓝莓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比市面酸奶分析了其质构参数。结果表明凝固型蓝莓酸奶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浓缩蓝莓果脯糖浆(浓缩2倍后总糖含量为0.679 mg/mL)的添加量为7%、白砂糖添加量4%、发酵剂接种量0.6%、乳清蛋白粉添加量2%,发酵控制时间为11 h。在此条件下,乳清析出率为12.43%,酸度为83.66°T,感官评分达最高值88.13分。凝固型蓝莓酸奶呈淡紫色,具有浓郁的乳香味和蓝莓风味。本产品的硬度、内聚性、胶黏性比市售发酵乳的测定值低,但持水能力较强,比添加了增稠剂的市售产品更细腻清爽,口感较好。本研究确定了蓝莓果脯糖浆凝固型酸奶的基本制备工艺条件,为提高蓝莓果脯糖浆的综合利用价值、新型果味凝固型酸奶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以鱼白和豆粕为原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N-2固态发酵制备水溶性蛋白粉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发酵时间,接菌量,料水比,发酵温度和初始p H对鱼白-豆粕发酵制备的蛋白粉水溶性物质溶出率、水溶蛋白提取率、酸溶蛋白提取率、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核酸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设计,进一步优化发酵工艺对蛋白粉中水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60h,料水比1∶1.4,发酵初始p H7.2,发酵温度36℃,接菌量8%。在此发酵工艺下,得到水溶性物质溶出率为80.25%,水溶蛋白提取率为91.86%,酸溶蛋白提取率为57.25%,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5.9%,核酸含量为11.2%。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蛋白粉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在氨基酸总量中占的比例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种酶对花生进行分步水解制备蛋白粉。以花生为原料,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酶添加量、温度、pH为实验因素,采用响应面建立数据模型,优化提取工艺,并将该条件下制备的蛋白粉和水提法、单一酶提取法制备样品与市售蛋白进行功能性对比,研究复合酶提取蛋白粉的粒径分布、溶解性、乳化性、表面疏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的最优酶解条件为酶添加量1.8%、反应温度55 ℃、适宜pH9.2,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达到89.21%。复合酶制备的蛋白粉粒径分布均匀,颗粒物更小,蛋白溶解性和乳化性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花生蛋白液中添加10%的牛奶,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对花生酸奶的生产工艺条件进行正交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加糖量对花生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最显著,其次为花生分离蛋白的质量分数,发酵菌种的接种量影响最小。花生酸奶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花生蛋白质量分数4%,加糖量为12%,接种量为0.08%,发酵时间为14 h。  相似文献   

7.
以新鲜牛奶为原料,加入豌豆蛋白粉研制凝固型酸奶。以豌豆蛋白粉添加量、酸奶发酵时间、混合发酵菌种接种量为考察因素做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凝固型豌豆蛋白酸奶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豌豆蛋白粉的添加量为6%、发酵时间为3.5 h、发酵剂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40℃、蔗糖添加量6%时,感官评分最高,成品酸度在79~90°T之间,酸奶具有良好的品质特性,酸度适宜、细腻均匀、有极少量的乳清析出,具有豌豆蛋白粉和酸奶的混合香气。  相似文献   

8.
以纯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黄秋葵原汁,利用不同乳酸菌发酵,研制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黄秋葵酸奶。以感官评分评价标准,以不同乳酸菌种、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黄秋葵汁添加量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用正交试验优化葵酸奶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由植物乳杆菌发酵的酸奶,在5%白砂糖、6%黄秋葵原汁,发酵时间4 h的工艺条件下,得到酸奶品质最好,并具有较显著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自制的花生分离蛋白为原料,不添加牛奶,经乳酸菌发酵制作花生酸奶。研究花生蛋白浓度、加糖量、灭菌条件、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花生酸奶质地评分和酸度影响。结果表明:花生蛋白浓度、灭菌条件和发酵时间是影响花生酸奶质地的主要因素;加糖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对花生酸奶的酸度有明显影响。当花生蛋白浓度为4%,灭菌条件为115℃/15min,加糖量为8%,接种量为0.10%,发酵时间为7 h时,花生酸奶组织状态良好,质地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10.
以奶粉、花生芽和鹰嘴豆为主要原料,安琪12菌型酸奶发酵剂为发酵菌种,制备花生芽鹰嘴豆复合酸奶。以酸度、黏度、乳酸菌数、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花生芽鹰嘴豆复合酸奶发酵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酸奶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依次为接种量>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各因素对乳酸菌数的影响依次为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糖添加量。花生芽鹰嘴豆复合酸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5 g/L,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温度39℃,发酵时间24 h。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酸奶风味良好,乳酸菌数为8.11×108CFU/m L,感官评分为92分,酸度为78.31°T。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多糖凝固型酸奶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木耳多糖(Auricularia auricular polysaccharide,AAP)和纯牛奶为原料,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组成的混合菌为发酵剂,研究AAP凝固型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以感官评价为指标,单因素实验探究蔗糖添加量、AAP添加量、明胶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发酵剂接种量对AAP凝固型酸奶的影响,进一步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AAP凝固型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酸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AAP固体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0.33%明胶、7.0%蔗糖、3.0%发酵剂、0.1% AAP、发酵时间6.9 h、发酵温度42℃。在此最优工艺下进行验证实验,得到的AAP凝固型酸奶的感官评分为(9.30±0.08)分,与预测值吻合;将其与普通酸奶的感官评分(8.83±0.12)分、持水力(63.83%±2.69%)和质构特性比较,AAP酸奶的持水力(72.14%±3.58%)和质构特性显著提高,感官评分更优;此外,AAP酸奶的游离氨基酸和胞外粗多糖显著(P<0.05)升高,脂肪含量(2.35±0.25 g/100 g)显著(P<0.05)低于普通酸奶(4.16±0.39 g/100 g),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因此,AAP凝固型酸奶具备开发成为一种新型功能性酸奶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化奇亚籽希腊式酸奶的配方和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性.方法 以纯牛奶为主要原料,奇亚籽、混合发酵剂、乳清蛋白和白砂糖为辅料制作希腊式酸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奇亚籽希腊式酸奶的最佳配方和工艺.结果 奇亚籽添加量、混合发酵剂添加量、乳清蛋白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13.
研究黑曲霉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为进一步研究发酵花生粕的深加工产品提供理论基础。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营养盐溶液添加量15 mL,黑曲霉液添加量1 mL,30℃下发酵36 h。此工艺下制备的花生蛋白肽的可溶性氮浓度达到38.74 mg/mL,发酵液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1.22%,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4.88%。分子量小于5 ku的花生蛋白肽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啤酒酵母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为进一步研究发酵花生粕产品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固态发酵制备花生蛋白肽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营养盐溶液添加量15 mL,啤酒酵母液添加量4 mL,30℃下发酵72 h。此工艺下制备的花生蛋白肽的可溶性氮浓度达到10.74 mg/mL,发酵液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3.57%和98.40%。分子量小于5 kDa的花生蛋白肽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花生为主要原材料,辅以适当的椰浆,研究纯植物蛋白发酵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将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对辅料添加量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的花生基发酵乳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先经烤箱120℃、15 min烘烤,再按料液比花生与水配比1∶5,制得花生浆作为发酵基底。优化得到花生基发酵酸奶最佳工艺条件为:椰浆添加量25%,白砂糖添加量5 g/100 mL (并辅以少量木糖醇),菌粉添加量0.3 g/100 mL,发酵时间9 h。此条件下制得的花生基发酵酸奶酸甜适宜、风味独特、黏稠度适中,易被大部分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以新鲜牛乳和脱臭紫苏蛋白为主要原料,经杀菌、真空浓缩、冷却、添加乳酸菌发酵剂发酵,研发出营养和保健功效高的新型酸奶产品。以感官得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评价了紫苏蛋白粉添加量、乳酸菌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羟甲基纤维素钠(CMC)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6个因素对酸奶感官得分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优生产工艺为:紫苏蛋白粉添加量5%、乳酸菌添加量0.4%、木糖醇添加量0.55%、羟甲基纤维素钠(CMC)添加量0.2%、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4 h。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是一种营养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的产品。  相似文献   

17.
以水牛乳为主料,加入山黄皮果浆,制成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的黄皮果水牛乳酸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酸奶的最佳工艺:山黄皮全果浆添加量9%,发酵剂接种量9%,发酵时间4 h,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温度41℃。由此工艺条件制备的黄皮果牛乳酸奶口感清新,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水牛乳为主料,加入黄秋葵汁,制成口味独特,营养价值高的黄秋葵水牛乳酸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酸奶的最佳工艺为:黄秋葵汁添加量为11%,发酵剂接种量为9%,发酵时间为5 h,白砂糖添加量为9%,发酵温度为42℃。由此工艺条件制备的黄秋葵水牛乳酸奶口感清新,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9.
陶静  王丽娟 《食品工业》2012,(10):62-64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嗜酸乳杆菌,对制备大豆发酵蛋白的最佳配方、生产工艺进行研究。以24 h为限,37℃进行发酵,通过总酸度值、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最终选出乳酸菌发酵大豆蛋白粉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大豆蛋白粉质量分数为11%,葡萄糖质量分数为3%,接种量8%,固定化胶珠直径4 mm,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5%。  相似文献   

20.
以红枣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红枣酸奶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其质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枣酸奶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添加量11.9%、白砂糖添加量6.2%、发酵时间5.7 h、稳定剂添加量0.2%、发酵温度44℃、发酵剂添加量0.2%,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红枣酸奶口感质地醇厚,滋味酸甜可口,奶香与红枣特征香气相互协调,感官评分为80分,酸奶的硬度为15.5 g、黏性为0.20 mJ、内聚性为1.64、弹性为0.64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