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粮食进行地下贮存是一种极其悠久的粮食存储方式,地下准低温且密闭隔绝空气,为粮食长久贮存提供了可抑制虫害的储藏环境。通过对西澳大利亚一种经过农民现场实验过的地下粮食储藏方式的介绍,呈现具有地域性的地下储粮具体做法与技术路径,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地下储粮提供案例支撑。  相似文献   

2.
气调储藏可保证所储藏粮食的质量和品质良好,在减少所保藏的粮食质量和品质劣变的同时,保证粮食不受药剂的污染。气调储粮的方法主要有CO2气调法、N2气调法等,对气调法在粮食储藏中的应用现状、应用效果及未来发展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储粮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使其产生严重的抗药性,且污染环境。介绍储藏中的常见虫害及其造成的损失,根据粮食储藏绿色、环保、安全的要求,探讨粮食储藏过程中针对储粮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综述在稻谷储藏中关于昆虫生长调节剂、信息素、微生物源物质、植物及植物提取物等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开拓储粮害虫防治思路,减少或避免储粮害虫造成的损失,为未来研究储粮害虫防治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仿真技术逐步在粮食储藏生态系统研究中得到应用,成为研究系统多因子交互影响的重要工具。结合粮食储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性,详细介绍了环境生态子系统研究进展、粮堆子系统中非人工干预下的粮堆非生物场的计算机模拟、储粮机械通风的仿真研究、储粮害虫的检测与预控仿真研究和储粮微生物生长模型与预控仿真研究应用现状。利用仿真技术,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单场对粮食储藏生态系统作用特性,进而基于多场耦合理论研究形成多参数优化控制的粮食储藏生态调控系统。  相似文献   

5.
粮食在储藏期间因霉变而导致的损失一直备受关注,减少粮食储存损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极为重要的环节。防霉剂的开发与利用是解决粮食霉变的一个有效途径。对粮食霉变的原因,防霉剂的分类及其在储粮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就生物源防霉剂在目前储粮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来粮食控温储藏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探讨了不同控温储藏技术的优缺点,并展望其发展前景,以期为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储藏标准体系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按照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空白状况,到逐步建立管理规定、颁布技术法规,再到制定发布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直至制定标准体系的整个过程,结合粮油储藏设施的逐步改善和粮油储藏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概述了我国粮食储藏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简要分析了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出本领域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可借鉴的经验以及发展的四个特点,认为我国粮食储藏标准体系将在储粮安全管理方法标准、与储粮工艺相配套的检测技术标准和储粮品质评价方法标准等三个方面逐步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是储粮的重中之重,在储藏过程中,粮食会受到储粮环境中物理场和生物场的影响,在这些场综合作用下,粮堆的结露和发热霉变、以及储粮害虫和储粮微生物的滋生严重危害粮食品质。多场耦合效应是近年来国内外对储粮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新理念,研究粮食储藏环境中的多场耦合效应可以解决目前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智能化程度低、监测手段落后等问题。本文围绕温度场、湿度场和压力场单独作用对粮食品质的影响,储粮昆虫和储粮微生物的取食与繁殖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以及物理场之间的耦合作用、生物场之间的耦合作用、物理场与生物场的耦合作用对粮食品质的影响展开综述,为开发优质粮食工程保质减损储粮技术的智能化监测和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气体分析法监测粮食储藏安全性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易受到虫害和霉菌的侵染,造成粮食的损耗。凭借灵敏的储粮监测技术,可以早期发现虫霉的发生,确保粮食储藏的安全性。在不断研发的储粮安全监测技术中,利用虫霉活动可以产生特征物质改变粮食可挥发气体组分,或使粮堆中某种气体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的特点,通过测定相关气体的含量可了解储粮的状态。大量的研究表明,储粮的气体分析监测技术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优点。本研究主要介绍气体分析技术在监测粮食品质变化,储粮霉菌和昆虫的危害判断、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对方法的特性、作用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稻谷低温储藏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冬季干冷天气利用机械通风时储粮降温后用聚氯乙烯塑料泡沫板(或防虫磷药糠装袋)选择有利时机实施压盖试验,稻谷在不同的储藏方式下的储藏品质、菌落数、微生物区系等项目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应用低温储粮技术储存稻谷等粮食能够起到保鲜作用,从而延缓粮食陈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用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进一步达到绿色储粮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陶诚 《四川粮油科技》1999,16(4):30-33,40
从国际标准《谷物与豆类的储藏》(ISO6322/1)出发,简介了搞好粮食储藏应考虑的技术,社会经济,环境、粮食质量等相关问题,论述了储粮特性、粮食劣变机理等等问题,提出了根据粮食的用途决定合理的储藏条件,检测指标,判断储藏潜力的观战和几种适应的储粮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余昆 《西部粮油科技》2010,(6):81-83,94
我国各地区气候、仓房设施、储粮技术等储粮环境条件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各地区粮食储藏安全水分也不相同。在粮食储藏工作中,用查表法、计算法和图解法3种方法均可确定当地或某一仓房储藏粮食的安全水分。  相似文献   

13.
对宜宾市现有库存粮食进行了储藏品质指标检测与全面分析,就如何提高库存粮食质量进行了探讨,得出做好收前质量调查,把好入库粮质量关,抓好储藏期品质分析,改善储藏条件等,才能保持储粮品质,延缓粮食陈化。  相似文献   

14.
充氮气调储粮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氮气调储粮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绿色储粮技术,在粮食储藏等多种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充氮气调储粮系统和充氮气调技术在粮库安全储粮等方面的应用,包括该技术在储粮害虫防治、粮食微生物抑制、延缓粮食品质劣变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并分析了其在数字化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充氮气调技术在数字化智能粮库建设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充氮气调储藏和常规储藏方式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的小麦、玉米和稻谷的储藏品质随储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两种储藏方式下的粮食品质变化相近,但在高温下充氮气调储藏能较好地保持小麦、玉米和稻谷的储藏品质,比常规储藏的各项指标变化都要缓慢些.由于低温储粮费用较低,在生产中应首推低温储粮.当无法满足低温条件时,粮企可以推广采用充氮气调储藏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房式仓在粮食仓储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房式仓的隔热性能大都不能满足粮食过夏要求.通过将长方体多气室气垫储藏、除氧剂储藏、近似准低温仓储藏与常规储藏方法从材料、方法步骤、粮情变化、粮食品质变化、经济等方面作比较,为储粮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阐述粮油储藏中的生态学应用和意义。根据粮油的社会和消费需求,通过对各种储粮技术的理论性能?和实际应用情况的比较,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储粮,能防止储粮污染,实现绿色环保储粮。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大豆主要储藏特性和保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综合应用通风储藏、控温储藏和间歇密闭等储粮技术,可确保大豆安全储藏,并达到延缓品质劣变、控制虫霉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四川粮油科技》2001,18(3):28-29
在粮堆生态系统中 ,气体的对流运动称为气流。由于粮堆是一个受仓壁保护、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的生态环境 ,所以粮堆中的气流运动速度较小。它可以向粮堆送入或带出各种气体和能量 ,与粮堆进行着气体交换和能量流动 ,造成粮食储藏的诸多变化。粮堆气流运动不但影响粮食、微生物、储粮害虫的生命活动 ,并且是粮堆传热、水分转移、氧和二氧化碳传输及化学药剂熏蒸时毒气扩散的主要作用机制。在粮食储藏中 ,如何利用粮堆气流运动提高化学熏蒸效果 ,增强储粮稳定性呢 ?现作以下探讨。在粮食储藏中 ,粮堆气流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能使粮堆中的水气…  相似文献   

20.
开展绿色储粮工程,确保国家储备粮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海滨  赵忠厚  周建新 《食品科学》2004,25(11):358-360
分析了粮食储藏过程中存在的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阐述了开展绿色储粮工程的重要性。为确保中国粮食储备安全,应该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