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内容、临床前药代动力学试验,组合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ADME过程的体外预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实例,强调了药代动力学研究在新药研发中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药代动力学建模的人工神经网络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人工神经网络(ANN)在药代动力学领域主要用于血药浓度预测、药物结构和药代动力学定量关系、体内体外相关关系研究,群体药物动力学数据分析、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统一模型研究等。本文就ANN的基本理论及其在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应用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一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用茶碱为例,研究了多剂量给药过程中,在每次用药后分散采集血样,应用MPD程序求得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可行,所得数据与文献报道的一致,该方法灵活方便,尤其适合于临床治疗情况下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蒽环类药物是经典有效的细胞毒性药物,多药耐药和药物不良反应是该类药物存在的棘手问题。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可以明确蒽环类药物在胞内的动力学过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寻解决方案。本文综述了细胞药代动力学在蒽环类药物多药耐药和心脏毒性研究中的应用及常用方法,旨在为之后的蒽环类药物的细胞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DNA疫苗在临床应用前需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试验,由于DNA疫苗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制品,故其药代动力学特性不同于通常的药物.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研究DNA疫苗药代动力学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本文就DNA疫苗药代动力学特点及其研究方法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群体药代动力学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药临床研究越来越重视群体药代动力学的应用。群体药代动力学可以定量地描述病理、生理、合并用药等多种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可将PK参数中的各种变异区分开,指导用药方案的调整,从而增强对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本文对群体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近年来氯氮平药代动力学的文献,对其药代动力学及影响因素方面研究作一综述,尽可能避免氯氮平有可能影响其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的各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Xiang Z  Cai XJ  Zeng S 《药学学报》2012,47(5):558-564
药物研发模式的转变推动了药物评价技术体系的革新。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新中药及现代中药复方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中药药代动力学理论近些年虽然取得了进步,但目前尚缺乏符合中药自身特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与评价技术体系。本文扼要介绍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代谢组学及复杂网络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代谢组学和复杂网络方法来研究多组分药代动力学(网络药动学)的设想,以期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微透析是一较新的组织间隙液采样技术,近几年来在体微透析技术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描述了微透析采样的原理及其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特点,并对其在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用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实现抗生素个体化给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在抗生素调整剂量上的应用。方法: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以及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模型的基本概念、建立步骤、应用特点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通过两个举例说明剂量调试方法。结果与结论:群体药代动力学和TDM监测紧密联系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PK-PD模型的应用有利于临床药学的剂量设计和剂量调整,为不同患者群体的抗感染治疗的最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血浆中异烟肼和乙酰异烟肼质量浓度的方法,并对目前应用较多的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10名老年患者,年龄大于65岁,诊断为肺结核,口服给予异烟肼0.3g,不同时间采集患者血样,用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质量浓度,用DAS3.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用非房室模型计算出了异烟肼在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体内异烟肼药代动力学分析。异烟肼在老年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年轻人群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HPLC法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及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两方面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HPLC/MS联用技术在中药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较经典药代动力学(Classical Pharma-cokinetics)是一年轻的药学分支学科,它的发展仅有十几年的历史。Sheiner等将经典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与群体统计学模型(Population Statis-tical Model)结合起来,提供了群体药代动力学理论,主要研究人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群体值,再结合病人的个体信息的反馈,得到病人的个体药代动力学参数,以优化给药方案,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1 清除率概念在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 药物从人体内清除是多途径的。通常是以肾清除和肝清除为主。当一个药物经主要的代谢途径消除时,病人间消除的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药物主要以肾排泄消除时,则肌酐清除  相似文献   

14.
史欣 《中国医药指南》2014,(30):377-378
结合群体药代动力学以及统计学方法,对与药代动力学存在相关性的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Bayesian反馈,从而对患者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预测。通过药代动力学,有利于给药方案以及药动-药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滴眼剂的人眼部药代动力学研究对眼科药物的开发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滴眼剂的眼部药代动力学特征、眼部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设计要点、泪液及房水中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设计及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林欧文 《海峡药学》2003,15(5):84-85
本文着重探讨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实验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包括实验方法、实验设计(给药剂量时间和途径、动物种属选择、采用时间、采样量和采样次数等),旨在促进中草药药代动力学更合理地设计及科学地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性别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性别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药代动力学的性别差异是药物作用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了解药代动力学的性别差异有利于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年来关于药代动力学性别差异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探讨氯氮平药代动力学特点与应用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给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30例观察组患者空腹12h后,一次口服氯氮平75mg。给药后于0.5,2,5,8,12,24,36h取血测定血药浓度,求得氯氮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依据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给药;对照组30例按照临床经验给药。治疗后1月再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并于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进行BPRS,SANS,TESS测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吸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刘昌孝 《药学学报》2005,40(5):395-401
中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中药药代动力学)是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草药活性成分、组分、中药单方和复方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ADME)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中药药理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它借助于药代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草药,中草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也为药代动力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中药特别是中药方剂十分复杂,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较通常的化学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更为困难,中药药代动力学必将大大促进药代动力学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眼表应用制剂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意义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代动力学研究在药品研发及评价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眼表应用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意义及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为国内该类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