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对模拟流感自然感染方式建立的小鼠流感模型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分别选用H1N1FM1和H1N1PR8两种病毒采用气雾攻击的方法感染ICR小鼠,每日称小鼠体质量,肉眼观察小鼠状态,于感染后5d、12d、21d处死小鼠,取肺脏称其湿重,分别做肺脏的病毒测定及病理观察.结果 感染两种毒株的ICR小鼠在感染早中期临床症状明显,体质量严重下降,肺指数明显升高,病理变化明显,出现了典型肺水肿,肺间质炎及肺充血等病变,并在感染早期小鼠肺脏中检测到流感病毒.感染晚期小鼠症状逐渐减轻,未检测到病毒.结论 通过气雾攻击的方法来建立流感病毒气溶胶感染小鼠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57BL/6与ICR小鼠在博来霉素(BLM)致肺纤维化过程中的种属差异.方法 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19只,ICR小鼠16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 150 mg/kg,观察每组小鼠体重、生存率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①C57BL/6与ICR小鼠最低体重分别发生在静脉注射处置后的7 d和5 d,最低体重分别为注射前的65.46%和73.21%,两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②C57BL/6与ICR小鼠的生存率分别为36.84%和56.25%,两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③C57BL/6小鼠BLM注射后28 d,在胸膜下及血管周围形成广泛、稳定的间质纤维化病理改变,而ICR小鼠肺组织未见明显纤维化形成.C57BL/6小鼠肺纤维化病理评分明显高于ICR小鼠(P<0.001).结论 BLM诱导的肺纤维化作用在C57BI/6与ICR小鼠间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差异.C57BL/6小鼠较ICR小鼠更适于复制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了不同遗传背景小鼠对禽流感H5N1亚型病毒的致病敏感性,为H5N1禽流感模型制作和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近交系BALB/c、C57BL/6和封闭群ICR、NIH Swiss和KM Swiss共五个不同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实验动物30只,分接毒组20只,空白对照组10只,每组雌雄各半.病毒株为A/Goose/Guangdong/NH/2003(H5N1),经测定TCID50为10-4.875/mL.接毒组通过鼻腔接种0.1 mL病毒液,对照组接种正常鸡胚尿囊液.小鼠接毒后连续观察14 d,观察记录临床症状、体温、体重变化,对在实验期间死亡和实验14 d结束后仍然存活的小鼠均进行组织器官病理取材,进行RT-PCR病毒分离检测、HE染色及H5N1抗原特异性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临床症状:H5N1禽流感病毒能感染五个品系的小鼠,引起呼吸急促等症状和一过性体重、体温下降.②死亡情况:小鼠在接毒后第1天即出现死亡,死亡的高峰期集中在接毒后第3~6天.五个品系小鼠死亡率存在差异,BALB/c为70%,ICR为50%,NIH Swiss为40%,C57BL/6为25%,KM Swiss为10%;③病毒分离:各组接毒小鼠在死亡后均进行了病毒分离,死亡小鼠的肺脏均分离到病毒,其他脏器未分离到病毒.④病理变化:实验期间五个品系死亡小鼠肺脏病理改变相近.大体观:死亡小鼠肺部淤血,呈暗红色,体积增大,局部肺组织实变.镜下观:死亡小鼠的共同病理改变为间质性肺炎,具体表现为肺泡腔及间质出血、炎性细胞浸润;间质增生,肺泡隔增宽;肺泡腔中见纤维素性渗出,透明膜形成.⑤免疫组化结果:在死亡小鼠的气管上皮细胞和肺巨噬细胞可观察到H5N1禽流感病毒阳性表达.结论 小鼠作为H5N1禽流感病毒模型具有普适性,不同品系小鼠感染鹅源H5N1禽流感病毒的临床症状、病程和病理变化与人禽流感病例相似.不同品系小鼠的死亡比例有明显差别,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不同品系的小鼠制作H5N1禽流感动物模型.不同品系的遗传特性对禽流感易感性产生明显的影响,遗传背景可能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应答机理存在联系:BALB/c和C57BL/6均为近交系,其中BALB/c小鼠的品系特征之一表现为干扰素产量低,接种H5N1病毒后表现为高死亡率(70%),而C57BL/6小鼠的干扰素产量高,接种H5N1病毒后表现为低死亡率(25%),提示不同遗传背景小鼠的干扰素水平与H5N1感染致死具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H5N1禽流感病毒易感性相关基因以及其与宿主免疫反应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不同免疫缺陷小鼠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在病毒的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免疫缺陷小鼠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差异。方法使用六个品系的近交系小鼠,经乙醚麻醉后进行滴鼻攻毒,分析其在病毒感染后存活率、体重变化和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异同。结果感染H1N1病毒的6种小鼠在观察的14 d内,野生型的C57BL/6小鼠感染开始体重缓慢下降,感染后期有所回升,有半数存活;BALB/c小鼠和四种免疫缺陷品系小鼠感染病毒后体重随病情发展快速下降,死亡率均为100%。野生型C57BL/6小鼠感染初期为较弥漫的间质性肺炎,后期病变逐渐局限;BALB/c小鼠和四种免疫缺陷品系小鼠感染病毒后出现弥漫的中重度间质性肺炎,细支气管上皮有变性坏死,但炎症细胞明显少于C57BL/6小鼠。结论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初次感染中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分别在感染的初期和后期起主要作用,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状态影响着甲型H1N1病毒感染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C57BL/6J、BALB/c、ICR品系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行为学差异。方法按品系将10周雄性C57BL/6J、BALB/c、ICR品系小鼠分为三组,每组10只,进行旷场实验、Barnes迷宫实验、Y迷宫实验、条件恐惧实验,比较三个品系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旷场实验,C57BL/6J组总移动距离、大移动距离、速度、中央区移动距离百分比、中央区停留时间少于ICR组和BAL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 C57BL/6J组小运动移动距离多于ICR组和BAL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 Barnes迷宫实验测试阶段,C57BL/6J组与ICR组在目标区域停留时间大于BAL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Y迷宫实验三组小鼠自发转换率,进臂停留时间与次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条件恐惧实验中三组小鼠僵直时间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个品系中,C57BL/6J小鼠自发活动最低,旷场实验焦虑水平最高,空间参考记忆优于ICR组和BALB/c小鼠,三个品系空间工作记忆及空间识别记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考察不同品系的小鼠囊胚对C57BL/6胚胎干细胞种系嵌合效率的影响,进而提高通过在C57BL/6胚胎干细胞中同源重组制作基因打靶小鼠的效率。 方法 本研究除了选取近交系B6(Cg)-Tyrc-2J和BALB/c品系,还选了封闭群ICR作为囊胚供体鼠,通过在TLX3、Ai3K和SL三个不同基因修饰ES细胞的种系嵌合实验中,平行比较三者的囊胚利用率、嵌合鼠获得效率以及种系遗传效率等三个方面,并进一步针对囊胚来源这一因素对效率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研究中三种ES细胞均未能通过B6(Cg)-Tyrc-2J品系囊胚的注射获得种系遗传。而BALB/c品系与ICR品系相比,囊胚利用率明显低于ICR品系(P< 0.05);嵌合鼠获得效率方面,BALB/c与ICR相当(P= 0.115);而种系遗传效率方面,BALB/c品系显著高于其他品系(P< 0.01)。 结论 BALB/c品系在C57BL/6胚胎干细胞种系嵌合效率方面确实具有优势,然而,由于BALB/c囊胚较难获得,并且存在发育延迟和透明带脆性高等问题,而ICR品系在囊胚获得和利用方面的效率明显高于BABL/c,并且也可以支持C57BL/6胚胎干细胞的种系遗传,因此也是C57BL/6胚胎干细胞囊胚注射中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4种不同品系小鼠在3种实验(空场实验、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中的行为学差异,为抗抑郁新药研究中的实验动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空场实验检测C57BL/6、BALB/c、ICR、和昆明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和对新奇环境的探索能力;利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它们在应激刺激下的行为绝望状态.结果 在空场实验中,BALB/c、ICR和昆明小鼠的运动总路程、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ICR和昆明小鼠的直立次数也明显高于C57BL/6小鼠(P<0.05);悬尾实验C57BL/6小鼠的不动时间显著长于其他3种品系小鼠(P<0.05),但是4种品系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57BL/6小鼠自发活动量低,对新奇环境的探索能力差,并且在急性应激刺激下容易造成行为绝望,因此C57BL/6小鼠可能适合作为急性应激抑郁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8.
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建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用ICR小鼠和C57BL/6J小鼠以5Gy的剂量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小鼠,测定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结果在本实验条件下,ICR小鼠的正常白细胞数量极显著低于C57BL/6J小鼠;雄性C57BL/6J在照射后第3天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雌性小鼠。结论小鼠的品系、性别对60Co-γ射线照射建立的白细胞减少症模型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常用实验小鼠在人工感染小鼠诺如病毒后组织病理改变及病毒含量变化情况。方法使用KM、BALB/c、NIH、C57BL/6及BALB/c-nu等五个品系小鼠,每个品系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感染组以灌胃方式接种小鼠诺如病毒液,对照组灌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在感染后第7、14、21、28、55天采集肝、脾、肺、盲肠、结肠及小肠,每个组织取2份,分别进行病理诊断及病毒核酸含量检测,最后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肝、脾、肺病理改变总发生率分别为8%(10/125)、5.6%(7/125)和4%(5/125),盲肠、结肠及小肠均未发现病变,其中KM及BALB/c小鼠病变主要发生在肝、脾和肺,C57BL/6小鼠主要在肝和肺,NIH及BALB/c-nu小鼠主要在肝和脾。在所观察的实验鼠中KM小鼠较易发生肺的病变; KM及NIH小鼠发生病变较早,C57BL/6小鼠较晚。所有实验鼠盲肠、结肠MNV核酸阳性率均为100%(125/125),小肠、肝、脾、肺及血阳性率分别为71.2%(89/125),17.6%(22/125),39.2%(49/125),3.2%(4/125)和1.6%(2/125);病毒含量比较盲肠结肠小肠脾肺肝; BALB/c-nu小鼠结肠病毒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系小鼠(P0.01),其它品系小鼠各组织病毒含量无统计学差异; C57BL/6小鼠在感染MNV第14天盲肠及结肠病毒含量达峰值(P0.05),其它品系小鼠不同时间点病毒含量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器官病理检查及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小鼠诺如病毒感染会引起组织病变,建议进行病理有关的动物实验选择MNV阴性小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EFS和DAP两种玻璃化冷冻方法对不同品系小鼠胚胎冷冻的效果。方法6个品系小鼠(KM、ICR、BALB/c、C57BL/6J、OB/OB、LAP/rtTA0F59)的2-cell胚胎分别用EFS和DAP两种玻璃化冷冻方法进行冷冻和复苏,比较两种冷冻方法的胚胎复苏率和着床率。结果 6个品系小鼠冷冻胚胎EFS方法的平均复苏率为69.97%(47.9%~83.6%),DAP方法的平均复苏率47.23%(26.3%~76.7%)EFS方法明显优于DAP方法。其中KM、ICR和BALB/c小鼠EFS方法的冷冻复苏率显著高于DAP方法(P<0.01);冻融胚胎移植后EFS方法的平均着床率27.23%(1.75%~45.0%),DAP方法的平均着床率31.43%(7.0%~46.3%)。除KM、ICR小鼠外,其他4个品系小鼠的着床率DAP方法高于EFS方法。结论 KM和ICR远交群小鼠胚胎适合用EFS方法冷冻保存;C57BL/6J、OB/OB、LAP/rtTA0F59三个品系小鼠DAP方法优于EFS方法,但差异不大; BALB/c小鼠两种玻璃化冷冻方法的冻融胚胎着床率均较低,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usmoniliformis,S.m.)实验感染昆明、C57BL/6J、BALB/c、ICR、NIH、DBA共6个品系小鼠,观察其对S.m.敏感性的差异。其中昆明、C57BL/6J两个品系在腹腔接种后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病理改变。昆明小鼠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92%和80%;C57BL/6J分别是80%和12%。昆明小鼠较之C57BL/6J小鼠起病急、病情严重,多数动物死于感染的急性期。其余品系的发病率为:NIH8%、BALB/c和DBA4%,没有动物死亡;ICR在接种后无任何临床病理改变。在实验感染后临床病理改变方面,昆明小鼠和C57BL/6J小鼠间有较大不同。昆明小鼠以末梢血管淤血、四肢尾部水肿、关节炎、截瘫、腹泻为主,而C57BL/6J小鼠则以注射部位和其它部位皮下脓肿、化脓性关节炎为主。本研究提示,中国昆明小鼠对S.m.敏感性最高,可以将其作为“哨兵动物”用于实验大鼠S.m.的常规监测;不同品系小鼠不仅对实验感染S.m.的敏感性不同,而且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2.
5种不同品系小鼠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后,对其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观察。结果表明,嗜酸性粒细胞在经历一个时期的升降变化后,均趋于正常水平。嗜酸性粒细胞反应强度,ICR鼠最高,Km鼠和BALB/C鼠次之,C57BL/6j鼠较低。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在种系间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4种品系小鼠的寒、热体质。[方法]8~9周龄昆明、BALB/c、C57BL/6J、ICR小鼠,以及4~5周龄昆明小鼠,同步系统检测其生物学特性,然后以统一的评价标准评价4种品系小鼠的寒、热体质。并对BALB/c小鼠给予参桂理中丸和利血平做药物反证。[结果]①4~5周龄昆明小鼠与8~9周龄昆明小鼠比较体质明显偏热;②BALB/c小鼠与C57BL/6J小鼠比较体质偏寒;③8~9周龄雄性BALB/c小鼠、雄性和雌性C57BL/6J小鼠与8~9周龄相应性别昆明小鼠比较体质无明显差异;8~9周龄雌性BALB/c小鼠与8~9周龄雌性昆明小鼠比较体质偏寒;④8~9周龄ICR小鼠与8~9周龄BALB/c小鼠、C57BL/6J小鼠比较体质偏热;8~9周龄雄性ICR小鼠与8~9周龄雄性昆明小鼠比较体质偏热。[结论]4种品系小鼠存在寒、热体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KM、ICR、C57BL/6J、BALB/C四个品系新鲜卵巢异体同位移植的方法.方法 上述四个品系出生10 d、20 d、4周的仔鼠作为供体,取出整个卵巢,将卵巢原位移植到同品系4周龄受体雌鼠,术后置于屏障系统内精心饲养,5~8周后,与同品系成年雄鼠交配,观察移植受体是否有正常的繁殖功能.结果 同品系不同时间段的新鲜卵巢,移植到同品系受体中,移植卵巢在受体体内可以恢复正常功能,受体可以正常交配,产生正常的仔鼠.结论 同品系不同日龄的异体同位卵巢移植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5.
二种纯系小鼠动物模型应用于布鲁氏菌病传染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细菌学、血清学、细胞免疫学及病理组织学等方法,较系统地应用牛、羊和猪布鲁氏菌毒种建立二个纯系小鼠(BALB/c及C57/BL)布鲁氏菌病动物模型。发现BALB/c感染布鲁氏菌的过程较明显,尤其用牛种544A皮下感染时更为明显,表明BALB/c小鼠可作为慢性感染动物模型。抗体形成细胞(PFC)的动态观察表明,三种布鲁氏菌对小鼠PFC的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羊种布鲁氏菌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用布氏菌素进行皮内变态反应的观察发现,BALB/c小鼠对布氏菌素的皮内变态反应不敏感;而C57/BL小鼠则较为敏感,但在感染后第45天左右有一免疫抑制阶段。本研究为国内外广泛利用纯系小鼠作为布鲁氏菌传染免疫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全基因合成B型流感病毒冷适应株B/Yamagata/16/88的8个基因节段,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从体外拯救B型流感病毒冷适应株B/Yamagata/16/88,同时建立BALB/c小鼠感染模型,为下一步研究B型流感病毒致病机制、传播机制以及开发新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基因合成和反向遗传技术体外拯救B型流感病毒冷适应株B/Yamagata/16/88。全基因组测序验证拯救病毒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序列的一致性。将拯救病毒以105EID50的攻毒剂量人工感染BALB/c小鼠,通过体重变化、生存率、肺脏病毒复制等方面进行致病性分析,建立小鼠感染模型。结果 成功从体外拯救出B型流感病毒冷适应株B/Yamagata/16/88,命名为B-S9。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B-S9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公布序列一致。B-S9能够人工感染BALB/c小鼠,但不致死,对BALB/c小鼠呈现低致病性; 攻毒后第3天,B-S9感染小鼠体重出现下降,攻毒后第8天,小鼠体重开始回升;攻毒后第3天和第6天,B-S9感染小鼠的肺脏内均能检测到病毒复制,且攻毒后第3天的小鼠肺脏病毒滴度比攻毒后第6天的小鼠肺脏滴度高132倍。结论 成功搭建B型流感病毒冷适应株B/Yamagata/16/88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并建立BALB/c小鼠感染模型。目前国内外对B型流感病毒的研究还较少,该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建立为B型流感病毒致病机制和传播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包括B型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在内的新型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环境、种属、佐剂及激发方法对小鼠哮喘样炎症的影响。方法应用普通级或清洁级的BALB/c和C57BL小鼠,以鸡卵白蛋白作过敏原,采用氯氧化铝和明矾佐剂及滴鼻和雾化的激发方式制备小鼠哮喘模型,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细胞分类记数和观察细支气管周围的嗜酸性粒细胞(Eos)炎症。结果BALB/c和C57BL小鼠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无差异,清洁级比普通级、明矾佐剂比氯氧化铝佐剂、多次的雾化比一次滴鼻的激发方式能更明显地诱导小鼠哮喘炎症。结论小鼠哮喘炎症程度受饲养环境、种属、佐剂厦激发方法的影响,实验设计时应予充分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分析人高致病H5N1禽流感病毒、H7N9禽流感病毒及H1N1流感病毒分别感染BALB/c小鼠后的机体反应特征。方法 分别以H7N9病毒、H5N1病毒和H1N1病毒滴鼻感染BALB/c小鼠,观察小鼠存活率、体征变化及感染后肺组织病理损伤差异,检测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肺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并观察小鼠感染后修复状况。结果 H7N9病毒、H5N1病毒和H1N1病毒均感染BALB/c小鼠,小鼠存活率依次为H7N9>H1N1>H5N1,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程度依次为H5N1 >H1N1 >H7N9,PCNA表达水平依次为H7N9 >H1N1 >H5N1。结论 H7N9病毒感染后宿主炎症反应较小,感染后小鼠肺组织自我修复能力较强;H5N1病毒感染BALB/c小鼠后的机体反应最为强烈,感染后恢复能力差,致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