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祛风除痹颗粒制备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祛风除痹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水提取工艺以干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确定了制粒方法。结果水提最佳工艺条件: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以干浸膏法制粒,干膏和辅料比为3:7。结论优选出的制备工艺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陈晓频 《海峡药学》2006,18(3):34-35
为优选感通灵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浸膏得率和葛根素的含量作用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感通灵颗粒水煎煮最佳提取工艺,并结合实际的工业生产条件,最终选定其提取工艺为煎煮两次,第一次加12倍量的水,浸泡1h后,煎煮2h,滤过,取药渣再加10倍量的水,煎煮1h,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到所需的浓度,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有利于控制感通灵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优选定眩饮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芍药苷提取量和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选取煎煮次数、加水倍数、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药材提取工艺;以颗粒的成形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定眩饮颗粒成型工艺。结果: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芍药苷平均提取量为135.69 mg,干浸膏平均得率为32.22%;成型工艺中浸膏与辅料最佳比例为1∶2,辅料糊精与蔗糖的最佳比例为1∶1。结论:优选的定眩饮颗粒药材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制颗粒成型性和溶化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骨炎宁颗粒的最佳水煎工艺条件。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水煎工艺。结果:骨炎宁颗粒最佳水煎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60min,煎煮2次。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法优选骨炎宁颗粒的喷雾制粒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骨炎宁颗粒喷雾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法,采用喷雾干燥制粒机制粒并在流化床上进行干燥,以浸膏浓缩的相对比例、进风温度及入塔风压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以颗粒的成品率及半成品颗粒的含水量为考察指标。结果:三因素中以浸膏浓缩的相对比例A和入塔风压C的影响较显著(P〈0.05),而进风温度B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骨炎宁颗粒喷雾制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1C3。即浓缩的相对比例为1:1.20,进风温度为90℃,入塔风压为负压1800Pa。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坤怡宁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出膏率和芍药苷总量为指标,正交试验法优选水提条件;以颗粒吸湿性、流动性和成型性为指标,筛选颗粒最佳辅料与配比。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制备坤怡宁颗粒的最优处方组成为:1份浸膏与1份辅料(乳糖:蔗糖粉:糊精=3:1:1)混合制粒。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简便、实用,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活血去瘀颗粒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以浸膏得率和丹参素含量为指标,选用L9(3^4)进行煎煮条件的选择。结果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煎煮1.5h。结论该提取工艺所得浸膏得率和丹参素含量高。并经验证,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乳舒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素的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加水量、煎煮60min、煎煮3次。结论:正交试验法优选乳舒片的提取工艺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9.
吴义香  张新军  马玲  陈师农 《安徽医药》2009,13(12):1468-1471
目的优选清热利湿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水提取工艺以黄柏单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赤芍等8味药材合煎,采用正交设计法以浸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清热利湿颗粒最佳工艺条件:黄柏单煎加入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5 h;赤芍等药材加入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结论优选出的提取条件科学合理,提取工艺经验证,重现性较好,有效成分转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联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抗骨质疏松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 以溶媒用量、煎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有效成分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总量和干膏收率的总评“归一值”(optical density,OD)为评价指标,用CCDRSM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颗粒溶化性、吸湿率、水分、成型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用正交实验优选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2倍,提取2次,每次130 min;成型工艺为浸膏与辅料的比例为1∶2,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比例为1∶3,用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制粒,75℃干燥,过16目筛整粒,即得。结论 优选的制剂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为抗骨质疏松颗粒的实际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扶肾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雪梅  贾凡 《中国药师》2011,14(7):965-967
目的:优选扶肾颗粒制备工艺。方法:以干膏率和淫羊藿苷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扶肾颗粒的提取工艺和醇沉精制工艺,以吸湿百分率为指标考察颗粒辅料。结果: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加10倍水,煎煮3次,每次2h;最佳醇沉浓度是60%;最佳制粒工艺条件为:药材提取物-糊精以1:2的比例湿法制粒。结论:优选项的制备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率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选理中汤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甘草酸提取率、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入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 该工艺提取充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选柴芩解热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乙醇提取工艺以葛根素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水提取工艺以黄苓苷含量、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柴芩解热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刘青林  王清 《海峡药学》2008,20(3):24-26
目的优选金连解毒颗粒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绿原酸及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金连解毒颗粒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可为金连解毒颗粒的生产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活血去瘀颗粒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方法 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以浸膏得率和丹参素含量为指标,选用L9(34)进行煎煮条件的选择.结果 最佳水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煎煮1.5 h.结论 该提取工艺所得浸膏得率和丹参素含量高.并经验证,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正交试验法优选痛风颗粒水提工艺条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以绿原酸含量及干浸膏收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影响水溶性成分提取率的蒸馏水的量、煎煮提取时间及煎煮次数作为考察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选取最佳水提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水提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所得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为痛风颗粒的工业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消炎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干浸膏得率和秦皮乙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烘干法测定干浸膏得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皮乙素含量。结果:加8倍量水,煎煮1.5 h,煎煮3次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正交试验法筛选消炎颗粒的提取工艺可行、方法简便,制备的颗粒质量合格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益气祛白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方法:选用L9(34)进行正交设计试验,以黄芪甲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设定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倍数为影响因素,优选益气祛白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优选出益气祛白颗粒水提工艺,该工艺稳定可行,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9.
更年平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俭  谢萍 《华西药学杂志》2003,18(3):201-203
目的 确定更年平颗粒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和浸膏收得率为指标,对更年平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提取工艺为淫羊藿、当归、熟地黄、丹参等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h。结论 该制备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0.
用正交试验法探索最佳提取工艺,对制粒赋型剂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药材加10倍水,浸泡4小时,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制粒赋型剂蔗糖与糊精以2:1混合配制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