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新认识   总被引:69,自引:4,他引:65  
龙腾锐  姜文超  何强 《水利学报》2004,35(1):0038-0045
本文概要总结了当前水资源承载力认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未能与水资源承载力有效地结合。依据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水生态系统承载的效用与价值,对水资源——人类系统做了简要的生态经济分析,认为应将水生态系统作为水资源承载力中的承载主体,并以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全部生态经济服务为基础开展研究。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可持续原则、可持续性和发展概念等,较详细地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在生态、技术、社会经济和时空等方面的内涵,并给出了基于这些内涵的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及相应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探讨水资源承载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满足了当前水资源的承载力要求,并不意味着就实现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性定义,指出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要以明确水资源承载对象为前提,并对承载对象进行了划分;以此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水资源承载力量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的承载力是为在满足流域生态健康的条件下可以从地表、地下水域中提取的最大水资源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水的需求逐年增加.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持续供给,只有合理开发、利用才能提高水资源的承载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时空、社会经济、持续能力等三个方面对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进行分析,说明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加性.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自然一人工二元模式下水文循环过程与机制、水-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趋势是: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中心研究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大系统、多目标的综合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量化模型的随机、动态化,由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预测,由单一资源承载力研究向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承载力水平是评价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状况的重要因素,不同状态下的用水功效系数不同,其水资源承载力也不同.本文在分析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以深圳市中西部水资源为例,按照"协调可持续发展"原理,建立了基于水库群调节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并进行长系列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中西部水资源最多只能满足现阶段(2015年)城市用水需求,同时随着城市人数不断的增加,远期深圳市中西部地区用水量必须对东江水和西部引水采取水库群联合调节的方式,以提高该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6.
在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和相关概念予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及环境的关系,以及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均衡中分析和计算水资源承载力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胡士辉  陈森林  李永鑫 《人民黄河》2006,28(4):37-38,43
简要论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分析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构件与承载人口及社会经济的水资源系统的相似性,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下水资源承载力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而分析了水资源影响因素,并根据水资源承载力弹性区间的控制指标,探讨了通过提高弹性区间来增强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经济新常态背景,梳理阐述了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现状和河北省水资源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河北省用水结构和用水方式,从推进集约高效节水农业、引江引黄工程、地下水超采治理、物联网技术和水资源定价5个方面,提出河北省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预测模型,通过区域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该模型可对区域未来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模拟预测。以广东省粤北某市为例,结合当地发展目标,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对该市"十三五"期间的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分析预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到了对水资源承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最后为该市未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系统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目标.讨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利用水资源量,以及限制条件-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等内容,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目标函数、以及对流域人口、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设定目标进行量化计算和实现概率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强调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为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制定相应的工程、经济和管理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内蒙古兴安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和定量评估。研究结果显示,兴安盟水资源承载力有限,部分地区面临着供水不足和水环境问题。研究成果对于兴安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水资源评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水资源、环境、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人手,利用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模型,对铁力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方针策略.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承载力及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水资源情况,分析了我国水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 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然淡水资源特征、需水特征、供水特征三个方面对新加坡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着重从水文化、水政治、水市场、开源节流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新加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后结合我国北方缺水城市的实际情况,从资源意识、立法管理、水价水市场三个角度总结了新加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我国城市供水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基础探析:定义内涵与科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建华  姜大川  肖伟华  陈琰  胡鹏 《水利学报》2017,48(12):1399-1409
水资源承载力是评判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之间是否协同发展的一项综合指标,研究水资源承载力对实现人水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综述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基础上,以现阶段人类活动对水资源要素利用和水资源系统扰动的主要方式为出发点,从水量、水质、水域空间和水流状态4个维度赋予了水资源承载力新的内涵,并基于新内涵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在水量上应以保障生态用水为前提,确定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阈值;在水质上应满足水功能区划水质目标及生物多样性的需求,确定保障鱼类等正常生长的浓度阈值;在水域空间上应统筹考虑防洪、生态、景观等需求,确定不同降水条件下的适宜水域面积阈值;在水流状态上应侧重水系连通对水生态的影响,确定不同水系连通指标的阈值。最后,指出水资源承载力"量-质-域-流"四维演变机制、"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弹性阈值、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以及水资源承载力调控机制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四大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发展功能区划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依据,而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基础和依据之一。本文通过水资源基础评价、基于水资源负载指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和基于人水关系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三个方面的内容,对云南省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南省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总趋势为西多东少,南多北少,山区多、河谷平坝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于全国水平,大部分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受地形条件限制,兴建水利设施较为困难,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从人口角度来看,云南省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良好,绝大部分地区为水资源盈余状态,水资源承载力盈余县市占93.8%。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承载力对水资源安全的一个基本度量,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保证,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结合水资源的计算方法,评价预测了阿尔山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指出本区的经济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新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光斗 《中国水利》2000,(8):18-19,30
新中国成立50年来,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水利建设,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建成了5600亿m~3的供水能力,灌溉面积扩大到5333万hm~2,并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水源,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然后通过多目标分析评价模型,对济源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对策,为济源市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胥信平 《中国水利》2003,(15):12-14
根据黑龙江省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对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了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加供水工程建设、促进节约用水、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等措施,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