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翟帅 《电工技术》2017,(9):62-63
自动化供电机房是电网调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环节,对自动化供电机房进行风险评估是当前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简要阐述自动化供电系统、层次分析法及模糊分析法原理基础上,以某自动化供电机房为例,基于UPS主机风险、蓄电池组风险、机房环境风险、负载接线风险,构建自动化供电系统风险评估评语集,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各风险的相对权重,建立层级判断矩阵,然后进行模糊综合评估,以期为自动化供电系统风险评估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电工技术杂志》2010,(10):18-19
UPS作为备用电源设备,在金融、通信及工业领域的数据中心和自动化控制生产线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保障供电安全、可靠以及电能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UPS实际应用中,机房配电系统设计、UPS供电系统设计(包括接地设计,供电方式、接地方式选择,零地电压处理等)、绿色高效机房建设、机房设计标准以及UPS选型、蓄电池维护等问题受到业内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依据配电自动化的可实时监测和快速切除故障,转移供电负荷的能力,以提高供电可靠率为主要目标;从网络结构、供电能力和设备运行水平三个方面分析,提出一种面向可实施配电自动化的中压网架评估体系。利用主观决策法和客观决策法相结合的赋权算法计算指标权重,得到中压网架现状评估分数,评估分数过低将不适宜实施配电自动化。并给出实例分析,验证了此评估体系对实施配电自动化后的供电可靠性提高程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UPS作为备用电源设备,在金融、通信及工业领域的数据信息中心和自动化控制生产线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保障供电安全、可靠以及电能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UPS实际应用中,机房配电系统设计、UPS供电系统设计C包括接地设计、供电方式、接地方式选择及零地电压处理等)、绿色高效机房建设、机房设计标准以及UPS选型和蓄电池维护等问题受到业内设计、技术人员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5.
输入电源的供电能力不足和日益增高的电费开支已成为能否建立绿色数据中心机房的"瓶颈性"制约因素。数据中心机房的电能利用率是评估其节能降耗效果的简单易行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集中式馈线自动化的应用模式,基于供电可靠性分析构建针对电缆系统的评估模型.电缆系统按照故障类型可分为线路主干故障和环网单元故障,在考虑馈线N-1校验下,详细分析自动化故障处理过程,针对各类终端数量不同配置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供电可靠率分析研究,提出一种电缆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最后,以某园区电缆系统为例,利用评估方法比选出最优自动化终端建设方案,为园区自动化建设提供实用性指导.  相似文献   

7.
UPS作为备用电源设备,在金融、通信及工业领域的数据中心和自动化控制生产线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保障供电安全、可靠以及电能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UPS实际应用中,机房配电系统设计、UPS供电系统设计(包括接地设计,供电方式、接地方式选择,零地电压处理等)、绿色高效机房建设、机房设计标准以及UPS选型、蓄电池维护等问题受到业内设计、技术人员的普遍关注。本期栏目将聚焦零地电压的产生及处理、直流UPS供电系统及工业级UPS的性能、应用等问题,继续邀请UPS专家、用户和UPS厂商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探讨。相信通过本期嘉宾的精彩发言能让您对上述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欢迎感兴趣的读者积极参与,谢谢!  相似文献   

8.
UPS作为备用电源设备,在金融、通信及工业领域的数据信息中心和自动化控制生产线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保障供电安全、可靠以及电能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UPS实际应用中,机房配电系统设计、UPS供电系统设计(包括接地设计,供电方式、接地方式选择,零地电压处理等)、绿色高效机房建设、机房设计标准以及UPS选型、蓄电池维护等问题受到业内设计、技术人员的普遍关注。本期栏目将继续邀请UPS专家、用户和LIPS厂商技术人员对模块化UPS的应用、UPS供电系统谐波治理和UPS选型等设计、技术人员常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力行业"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供电企业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日常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C2类机房作为供电营业所信息系统实用化的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可用性和可靠性日益受到关注。文章在分析了现有C2类机房安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C2类机房设计方案。该方案充分考虑到了现有机房的基础条件、实际系统需求和机房的总体安全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对供电企业C2类机房建设及改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从供电企业信息中心机房建设的基本要求和设计原则为切入点,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中心机房设计、建设与管理的有关标准,结合滁州供电公司机房建设实际,从供电企业信息机房建设的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空调新风工程、消防工程和弱电工程等5个子系统对信息机房建设问题进行阐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张庶 《广东电力》2010,23(1):55-57
介绍了某供电公司现代化信息中心机房设备集中管理的2次改造过程。第一次改造采用模拟式集中管理系统,将所有服务器的主机集中于机柜内,仅通过1套键盘、显示器、鼠标(keyboard,video,mouse,KVM)操作控制台对服务器群进行操作管理,但存在信息维护人员进出机房过多的问题。第二次改造采用数字式集中管理系统,把KVM操作系统纳入整个网络系统内,每个网络节点均视为操作台,大大减少了进出机房的次数。最后指出改造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力系统规划中电源建设周期的不确定性对规划电网供需形势的影响,提出规划电网供需风险概率评估方法。该方法结合电源建设进度,用概率来描述电源建设周期的不确定性,建立规划电网供需风险评估及风险指标分解模型,并根据各电厂风险指标辨识电源建设的薄弱环节。以国内某省级电网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低压直流(LVDC)供电系统的电击风险需要合适的评估方法对其进行量化.首先,文中根据电气设备安全性要素组合,结合LVDC供电系统特点,分析了LVDC的电击风险点.然后,建立了综合考虑伤害严重程度、暴露在危险中的可能性和限制伤害可能性这3个要素的LVDC供电系统电气设备5级电击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模型将输入的3个参数组合映射为5级电击风险评估结果.最后,以实际系统中的不同电压等级的设备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供电营配末端相互独立、关联度偏低,导致其综合风险预警效果较差,为此构建一种新的供电综合风险预警模型。选取供电风险预警指标,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指标间的灰度关联度,并对其进行排序,获取供电风险事件的标量时间序列,求得风险预警的最大梯度差,根据关联指向性特征得到风险预警评估的判决式,以此构建供电风险预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进行供电综合风险预警,预警结果更接近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15.
大电网动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系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大规模交直流混联系统的快速动态安全风险防控需求,研究了系统动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系统的架构与关键技术。结合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安全风险智能评估系统的总体框架和动态安全风险统一评估模型结构;构建了包含发电负荷运行方式、网络拓扑结构和故障位置特征的训练样本集合,采用样本平衡技术提高评估模型精度;基于深度学习提取动态安全风险高级特征,采用主流机器学习框架构建和更新动态安全风险统一评估模型。以省级电网为例验证了所提动态安全风险智能评估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电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结构的不断完善,有必要面向新型智能电网讨论建立全新的故障告警管理模式,其主要作用是对支持自动化机房的动力环境、设备状态、系统状态进行在线监控。当设备发生异常现象时及时自动产生告警,通过不同的告警方式通知相应的值班人员,使值班人员可以及时处理系统的异常因素和故障。在自动化机房安装相应智能采集设备,通过现有电力系统内部专用网络通道以及专门针对智能管理系统所开发的应用软件系统等,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现场温湿度、设备运行情况、电网运行情况等关键数据,同时采取智能辅助手段,对监控数据超出设定值范围的异常值,实现自动告警、自动分析、智能判断故障原因等,辅助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现故障或异常现象。通过以上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减轻值班人员的工作量,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现象,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排除故障隐患,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7.
史辛琳 《电测与仪表》2024,61(6):218-224
针对供电公司与专变电力用户之间的设备产权不清晰,容易出现窃电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智能高压分界开关与计量一体化装置,将分界开关和计量装置集中设计并一体化安装。首先对设备结构重新设计,将户外高压分界电能计量箱分成开关室、计量室、出线室和进线室四个独立的功能隔室。设备采用全密封、全绝缘结构设计,机构仓防护等级达到IP55。计量互感器全绝缘、插拔式结构设计,便于更换。构建了防窃电结构化模型,通过数据预处理,用户异常监测模型和机器学习实现防窃电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电气二次设备风险量化评估体系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姜  王奕  王仁民 《中国电力》2013,46(1):75-80
提出了一种针对电气二次设备的风险量化评估体系和方法。该体系应用风险评估基础理论、可靠性理论和全生命周期理论,针对电气二次设备自身特点提出并建立了失效模型;将状态评价与风险评估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基于二次设备状态评价系统的风险量化评估模型;同时根据各量化模型的数据结构,设计了风险量化评估体系中各关键技术的工作机制。该评估体系目前已应用于广东电网二次设备风险评估工作中,使得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由表面、定性评价向精细化、量化方向转化,为开展电气二次设备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电力供应链的收益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力供应链的特点,在对引入期权交易的售电商主导的电力供应链中,给出了期权定价市场化情况下实现电力供应链整体利润最优的期权价格组合和电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考量电力供应链在多级市场的收益最大,同时占电力供应链主导地位的售电商风险最低的双目标规划的电量组合模型。算例表明电力供应链不同风险厌恶程度与收益给电量分配带来不同的影响,为电力供应链的电量组合与风险评估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广明 《电源世界》2014,(12):21-26
规划设计是机房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各种规模的数据中心运行实践表明,科学的规划设计不仅是数据中心各种预期功能能否实现的关键,数据中心运行后的绝大多数问题也都起源于规划设计。本文根据当前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建设和运行的情况,出提并分析了供电系统规划设计阶段普遍存在的10个问题,谨供数据中心用户信息主管和设计院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