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IN 2项目位于加拿大蒙特利尔,是为两位当代艺术、戏剧与数字艺术的爱好者设计的住所。这是一处50年代建成的蒙特利尔小屋,整个设计就像一场创造性的实验,将艺术与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又实现了住者的高度参与。通过运用组合的体块、视觉的突破、色彩的冲突与错觉艺术,建筑师模糊了空间的界限。黑与白的对立,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游离,连接起了二维与三维世界,直至两者界限消散于空间之中。建筑师将艺术的参与感融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类文明进展,现今的网络思考改变着生活样貌,世界的产业型态从单一化走向复合式,跨界合作与创客潮流的思维催生了"共享办公室"的概念。因应产业多样性与空间需求,建筑师打破传统办公室的空间界线,以"集合分享,自然生活"为出发点,将整体空间打造为多样化的共享办公型态,探讨一种凝聚上海特有的艺术、文化、时尚、设计、商业等多维度的气氛,创新思维重新定义空间的使用界限,让知识在此进行交流与共鸣,产生一种独树一格的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3.
建筑属于视觉艺术范畴,是空间造型艺术,对于建筑而言,"意"有两种:建筑师的表意,欣赏者的解意。重点论述"意境"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从中提取三类常见设计要素,具体从形体、空间、倒影和声音等方面探寻建筑设计中的意境表达途径,论证了"意"一词在建筑艺术表现中的整合运用以及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贯彻的整体设计观。通过隔与透、留白、光环境设计等艺术表现手法,营造空间意境,使环境空间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正在底特律艺术空间wasserman projects中,建筑师nick gelpi为艺术家markus linnenbrink所作的沉浸式条纹壁画设计了一个名为"inhabitable painting"的空间装置。人们可以在"house paint pavilion"中随意观察走动,模糊了建筑结构与内部墙壁所展示的艺术作品之间的界限。建筑形式在框架上不断变化迁移,与linnenbrink的画作相互作用,时而紧密配合,时而偏移位置。  相似文献   

5.
建筑师在从事自身的设计任务的过程中,是需要不断地探索建筑艺术的创作规律,这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设计素质和设计水平。 建筑是以其实体和空间形象及人们参与活动共同表现其艺术性。特别在纪念性建筑和艺术性较强的公共建筑设计中,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是建筑师从事创作的两种不同艺术倾向  相似文献   

6.
《现代装饰》2010,(8):36-36
建筑在本质上是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历的一部分。然而,传统形式的建筑展览并没有给予观众直接接触、参与“建筑”的机会,只是通过对图纸、模型和照片的展现阐释建筑。因此建筑设计艺术一直以来成为了与大众分离开来的神秘艺术形式。正于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展出的《1:1-建筑师建造小空间展览》便采用不同于上述的模式,将建筑师的设想以实物形式展示,意欲创造一个供建筑师和观众讨论的空间,启发建筑师设计和探索如何还建筑的原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7.
艺术的空间     
设计艺术博物馆几乎是每一位建筑师的梦想。让建筑艺术成为展示其他艺术形式的场所──艺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本身对建筑师就具有无穷的魅力.正如迈耶所言:“建筑设计中的流线、照明、装置和空间品质都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体验建筑,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或许正因为如此,艺术博物馆常常会成为建筑大师的代表作。在建筑史上经典的博物馆建筑更是数不胜数。但最早的艺术博物馆并不是由建筑师专门设计的,它们多是利用已有建筑──多为宫殿或住宅──改造而成的.托勒密一世(古埃及国王)曾将古亚历山大的一处宫殿专门用作艺术品的展示,将…  相似文献   

8.
解构人们的多样化生活 在该项目中,建筑师设计了两座住宅:一个透明的两层楼和一个实体的三层楼.建筑师将两座建筑放置在场地两端,三面都被其他建筑环绕.这种设计在场地中心形成了一个公园式的庭院空间,通过坡道就可以到达两座建筑中的各个楼层.建筑师最开始进行项目设计时就特意了解业主的生活方式,发现他们希望与城市保持更加开放的关系,因此决定根据住宅的公共和私人两方面的功能将其划分为两部分.建筑师相信通过开放的建筑形式,城市街区,住宅的融合有助于实现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令人们打破界限、自由生活.  相似文献   

9.
吴云一 《华中建筑》2012,(10):39-43
开放、互动、沟通与民众的关系,是当代博览建筑的特征。当代建筑师在博览建筑中运用层叠、折叠、并置、混杂、动态感知等空间构成的手法,产生相互消解与渗透的空间结构和匀质化动态化的空间秩序,其设计策略和艺术表现手法正与当代博览空间的时代需求相呼应。当代不同先锋建筑师以不同的设计手法对博览建筑的空间艺术的诠释,除了建筑学本身的技巧,更体现了对博览建筑更为宽泛多义的研究视野。该文梳理其中规律性的内容,旨在为博览建筑艺术空间的理性设计提供认识论上的指导,避免实践中肤浅的形式化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0.
陈丽君 《中外建筑》2014,(9):116-118
形式是一种状态,语言是一种表达什么状态的描述,是一种观念。语言问题即观念问题,一种哲学术语。什么是观念艺术?观念艺术不仅仅存在于观众的头脑之中,当代建筑空间的设计观念所表达的是,在设计前沿、设计趋向、设计思潮之中,对于建筑师作品的案例分析,从空间到家具设计、世博馆的建筑空间再到普利兹克奖的各种案例的透析与探讨。学习新的设计概念即新理论的涌现。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我国建筑技术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君伟 《建筑技术》2001,32(11):728-731
近20年来 ,我国建筑技术取得了显著成绩和突破性进展 :例如地基处理、深基坑挡土支护、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模板脚手架以钢代木、结构工程中的粗钢筋连接、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高效钢筋和现代预应力结构等 ;钢结构和大型结构整体安装技术也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工程名称: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远程教育教室设计:左琰 尤逸南照明顾问:沈迎九空调顾问:王永堂座落地点:上海市同济大学建筑面积:120m2设计时间:2000-07竣工时间:2000-10教室是每个莘莘学子求学生涯中一段抹不去的记忆。多年来它总给人一种固定的刻板印象笨重的桌椅、生硬的讲台、冷峻的灯光和无法再简的装修,谈不上任何可亲性。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仅停留在较浮浅的层面上,环境丝毫没有作为媒介引发师生心灵上的默契。本案的目标便是要打破教室的乏味形象,软化空间,柔和视听,变教与学的过程为一种愉悦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上海鹊尔斯酒窖是一所专业的葡萄酒酒窖餐厅及会所,经营、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葡萄酒,同时还拥有五星级的厨艺团队,尽心为食客们促成美酒与美食的邂逅.五星级的美食美酒自然需要五星级的灯光照明,特别是高品质的葡萄酒需要高品质的灯光才能显现其优雅气质、醉人色泽、芬芳韵味.由莹辉照明应用中心(BLC)提供专业的LED照明完美契合酒窖餐厅气质,营造出妙不可言的光影与美食之旅.  相似文献   

14.
建在浙江台州市郊的荣庄,集餐饮空间和私人会所于一体,为每一位到来宾客营造出不同的空间体验。它依山傍水,方圆百里林木丰茂。荣庄前大片的草坪更让人有回归自然的舒畅,几栋红砖黛瓦的房舍,造型质朴仿若农舍,气质清新,就像是从这片绿地里生长出来的一般,与周边的风景完美契合,展现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5.
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34  
冯健  周一星 《城市规划》2003,27(5):55-63
运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通过与 1 980年代情况的对比 ,剖析了 1 990年代以来北京市总人口、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在市域、各圈层地域、各区县等不同地域层次上的分布及最新变化趋势 ,以求对新时期北京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有所裨益。文章最后还综合了对北京、上海和杭州的最新研究成果 ,讨论了 1 990年代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岩石应力-水力-化学耦合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首先介绍国际合作DECOVALEX计划的概况和研究进展,阐述中国参加该合作计划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国内外在岩石应力-水力-化学耦合过程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简略概述,并重点总结了DECOVALEX计划Task_B及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研究课题组所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1)开展了岩石应力-化学耦合条件下的单轴、三轴压缩试验、细观力学试验和CT扫描试验的系统研究和分析;(2)建立了岩石破裂过程的弹塑性和应力-渗流耦合细胞自动机模型,并用于对岩石声发射活动的Kaiser效应、Ⅱ类曲线的形成机制以及孔隙水压力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和细观机制进行了模拟分析等。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岩石应力水力-化学耦合过程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森写过一首诗.叫做“瓶子的轶事”——这首诗闻名遐迩,可那只未露面的瓶子到底是什么样的7本没多少人在意.一位较真的建筑师偏偏上网把它找出来:据他说,这神秘的瓶子原来出身并不高贵.是一种加拿大出产的”一统牌”果汁的“特种宽口罐”(图1).就像可以回收的汽水瓶子那般俯拾可得。诗人把这只瓶子置于田纳西的山巅.因此,它使凌乱的荒野/围着山峰排列/于是荒野向坛子涌起/匍匐在四周.再不荒莽……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科技精英们无限的想象力在精密仪器和合成材料的辅助下几乎达到无所不能的地步,地球卜的人们在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同时,也更着眼于开发外部空间。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人们欢呼高科技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时;各种灾难及潜在威胁对我们这个地球不断发出警告,大其是全球环境污染对人类所造成的生存威胁大为引人注目。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而某些国家和地区早己付诸行动,这其中,芬兰各界对木制品的设计倡导运动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 芬兰人天生与森林为伍,至今仍自称是“刚从森林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9.
<正>"露"是一栋有着浓郁南京地域古典气质的小规模建筑,体型玲珑,气质平和,共有上下二层,南西二院。两池薄水将其所处区域与周遭环境轻轻的剥离出来。建筑本体砖砖水磨,对缝如丝,开窗尺寸亦控制得内敛谦逊,更是除去了繁杂的装饰。面对这样一栋气质沉稳端庄,甚至稍感内向的建筑,设计师的任务是创造一个满足多重营业功能叠加要求的复合型空间,为宾  相似文献   

20.
由david emacullo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的瑞士钢铁和塑料公司的新总部jansen campus位于瑞士oberriet工业园区的北端,整个建筑利用典型的视觉空间平衡原理,由多个方向、大小各异的斜面组成的多面体,掩映在山谷间,若隐若现。其独特的设计已成为该区域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代表了瑞士建筑在质量、设计、工艺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高水平。该建筑是介于工业区和传统城镇的新元素,整体设计灵感,特别是三角形的屋顶造型,来自于这座瑞士小镇上老房屋的传统尖顶形态,建筑师充分吸收传统的建筑特征,并呼应小镇上由不同建筑的屋面排列交织而成的视觉肌理感,将其应用到本建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