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庆大霉素及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分别为(2.78±0.52)分和(2.81±0.43)分,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分别为(0.93±0.12)分和(1.98±0.61)分,观察组患者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和74.0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康泽辉  王庆国 《现代养生》2014,(16):240-240
目的:探讨中药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西医抗菌药及胃酸分泌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抗菌方剂,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Hp清除率93.8%(30/32),对照组为75.0%(24/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抗菌药物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有效增强药物抗菌活性,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用药的方式,治疗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用药的形式,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用药的方法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5月—2011年5月该院收治的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及庆大霉素,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甲硝唑,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用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给予庆大霉素8万U/次+雷尼替丁150 mg/次,3次/d。观察组给予甲硝唑200 mg/次+阿莫西林500 mg/次+奥美拉唑25 mg/次,3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为9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2,P0.05)。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症状评分为(1.01±0.12)分,观察组为(1.72±0.08)分,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90,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为90.8%(59/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4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8,P0.05)。结论应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进而彻底治疗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随机抽查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7月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然后将其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并采用分别用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组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用药的方式,对照组实行直接用药的治疗方法,然后两组形成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对比观察发现,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为突出,两者对比存在很大的差异.结论在治疗过程中,通过采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的治疗方法,对治疗消化性溃疡有着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与氦氖激光照射联合应用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8例单纯给予加替沙星静脉滴注和聚维酮碘液局部外涂;观察组7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15d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两组患者痊愈时间;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47.06%和82.35%,观察组分别为58.33%和88.89%;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痊愈时间(12.84±2.03)d,观察组患者为(10.11±1.92)d,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可以提高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预后,加速患者痊愈,且操作简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化抑酸对老年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及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200例老年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中采用四联疗法加用奥美拉唑强化抑酸的113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87例单纯采用四联疗法治疗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溃疡愈合及Hp根除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5.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P<0.05);观察组强化抑酸后采用四联疗法溃疡痊愈率达52.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78%(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8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结论强化抑酸后应用四联疗法治疗老年性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溃疡治愈率和Hp根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2月将10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各50例。药物组单纯药物治疗,联合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并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分别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联合组在治疗4、8、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药物组与联合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10.44±4.29)、(6.07±3.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总有效率89.36%,联合组总有效率9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末随访联合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结论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效果优于单用药物治疗,且疗效持久、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连膏纱条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105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51例采用单纯抗菌药物等基础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连膏纱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效果,对照组治愈率43.13%、总有效率78.43%,观察组治愈率61.11%、总有效率92.59%;病原菌清除率,对照组为88.24%,观察组为96.3%;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为7.84%、观察组为1.85%,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换药次数、并发症发生种数、血像恢复正常时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膏纱条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17.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