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本文介绍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在分析油田水化学成分中的分析条件及应用。该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简单、准确的特点,它对油气勘探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储层次生孔隙的分布,本文建立了一种油田水有机酸离子色谱的测定方法,该分析方法简便、快捷、迅速、可靠,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并且通过此方法对实际油田水样品进行测验的同时,采用对同一样品进行不同浓度的检测,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经过对比可得出:稀释倍数为50的样品,成图效果较好。该方法对于通过研究油田水中的有机酸来研究储层次生空隙的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油田开发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在分析油田水化学成分中的分析条件及应用。该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它对油气勘探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复合钻进技术在陕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机械管理开发》2006,(5):56-56,58
复合钻进技术在陕北油田的应用,可以提高机械钻速、控制井眼轨迹、减少扭方位次数,并可大幅降低钻井成本,从而提高油田开发速度。  相似文献   

5.
油田水中F-,Cl-,Br-,NO-2,SO2-4的离子色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油田水中的氟、氯、溴、亚硝酸根和硫酸根的含量。以碳酸钠为流动相,用IonPac AS9-HC分析柱分离,分离效果理想,灵敏度较高。F^-,Cl^-,Br^-,NO2^-和SO4^2-的检测限分别为0.01mg/L,0.02mg/L,0.03mg/L,0.01mg/L,0.02mg/L,具有良好的线性和重现性。对油田水样品进行测定,其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油田污水处理最优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便于实现计算机优化控制的角度,着眼于调整油田注水开发全过程的水质特性,即根据具体油田的地化参数,调整注入水的pH值,使注水管,油管的腐蚀,结垢及地层的结垢尽可能少,研究了油田污水处理控制新技术的优化控制算法,通过现场实验,建立了多参数控制对象模型,设计出了污水处理解耦控制模型和优化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7.
加强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研究对埕岛油田的开发至关重要,对SCAN3000软件、RSVIEW软件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PKS软件在埕岛油田中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油田生产的实际需要,开发了基于以太网的油田SCADA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智能以太网模块,把分散的油井、泵站等部门的串口数据采集与监控设备连接起来,并通过以太网发送到生产调度中心,进而实现对油田的生产进行监控。该系统的应用降低了油田生产成本,使采油自动化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9.
数字油田是油气生产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产物,是油田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典型代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油田是信息技术和勘探开发技术的融合.油田勘探开发是高度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在现阶段,离开以高强度计算和海量信息存储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支持,油气就难以寻找也无法有效地开发.例如,以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器为支撑,以工作站和微机为界面机,借助高速网络,采用虚拟技术,搭建勘探开发综合研究应用体系,为勘探常规解释、特殊处理解释和连片资料综合研究,以及储量计算、开发规划编制、工艺设计、开发调整、产能建设、地面工程等提供了强大的应用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张蕊  万熠  朱振杰 《机电工程》2012,(8):974-977
为解决油田聚合物注入系统中人工配料精度和自动化程度低、井口的注入流量和注入压力不可调控以及人工抄表、现场手动操作和监控等问题,将可编程控制器(PLC)与组态王有机结合后,连同现场总线技术应用到油田聚合物注入过程,开发了用于3次采油的远程智能注入系统。开展了3次采油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分析,优化了自动控制的工艺流程,设计了包含物料输送、搅拌、调剖注入、检测与控制功能的硬件系统以及聚合物远程注入的PLC控制逻辑系统、上位机监控系统和网络通讯系统,并在油田得到了成功应用。研究及应用结果表明,油田远程智能注入系统的运行安全可靠,聚合物与水浓度的配比精度达90%以上,节省了3/4的人力,自动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1.
油田含聚污水絮凝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刘国荣  徐群  左海强 《流体机械》2005,33(10):8-10,86
针对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水处理站的含聚污水,采用多种絮凝剂对其进行絮凝对比试验,确定了以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聚合硫酸铝(PAS)作助凝剂的复配体系,对含聚污水进行絮凝处理的有效方案,并给出了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2.
0 INTRODUCTIONUsingmulti agentandintelligentagenttechnologytodeveloplargesoftwaresystemwasstartedfrom 1990s .Withthedevelopmentofconcurrencyanddistribution ,multi agentsystembecomesastudyingtrend .Researchersdevelopedsomeagent basedapplicationsystemsapplied…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各种分析测试技术在军用化学毒剂失能剂BZ检测的应用进展。叙述失能剂BZ的各种具体分析测定方法。其中包括紫外分光光度法、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可供军民在反恐和防化战争中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环保水基金属清洗剂配方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铎  陈建秋  汪东  刘斌 《润滑与密封》2005,(6):142-143,147
通过试验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水基金属清洗剂.该清洗剂是由表面活性剂、助溶剂、防锈剂、润滑剂和水为基本原料组成的透明液体,具有稳定、去污率高、防腐防锈性强的特点,而且无毒、对人体无害。特别是在室温下即可达到96%以上的清洗率。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飞机钣金制造知识及重用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钣金制造知识重用Agent模型,包括感知器、通讯器、信息处理器、知识检索器和知识更新器。面向飞机钣金零件制造模型设计、工艺性评估、工艺指令设计和成形模具设计过程构建了基于Agent的飞机钣金制造知识重用的体系结构。研究了基于黑板系统的钣金制造工程设计系统与知识库之间的集成方法,提出了J2EE通用服务器集成Agent容器的方式实现知识重用Agent的方法。以钣金零件可加工性评估实例说明了飞机钣金制造知识重用过程。分析表明:通过知识重用Agent可以有效地实现钣金制造知识库和应用系统的松耦合集成,提高系统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6.
化学防砂作为油田防砂采油的手段之一,防砂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防砂剂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化学防砂效果的好坏。随着防砂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在化学防砂剂的性能改进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防砂剂。研制一套能对防砂剂进行有效评价的装置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设计一套通过对压力、温度以及采集砂样质量的测量实现对防砂剂性能进行评价的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对在同一压力、温度条件下对不同防砂剂性能进行评价,也适用于在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对同一防砂剂的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代理制造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对基于代理技术的制造系统体系结构作了初步研究,讨论了系统开发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在制造系统中应用代理技术的前提条件,从代理结构和系统休成基础结构2个方面,讨论了多代理制造系统设计所涉及的代理构造,交互机制,通信协议,协调策略,多代理规划策略和系统集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智能体结构的车间调度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车间调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 NP问题 ,车间调度系统需要具有相当的柔性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结构的车间层动态调度方法。系统中有三种代理 ,车间代理、资源代理和任务代理协同并行工作。车间代理负责各个任务代理之间的协调 ,任务代理安排任务的调度路径 ,资源代理安排车间中的具体制造资源。车间代理能够动态调整调度规则 ,解决任务代理之间的资源分配冲突。任务代理采用招标投标机制选择最佳资源代理。资源代理能够提出并实时调整局部调度方案。本文实现了一个基于多智能体结构的车间调度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9.
敏捷制造资源集成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代理技术的敏捷制造资源集成新方法。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智能代理软件,建立了一个由搜索代理、数据库代理、代理路由器和专家系统组成的制造资源集成系统,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搜索与集成。  相似文献   

20.
基于现场总线的多Agent作业车间动态调度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的多Agent作业车间动态调度问题的解决方法。该方法是一种混合式多Agent调度方法。在该方法中,有一个起核心作用的Agent负责向其它辅助Agent发送调度任务,在所有的辅助Agent调度完毕后。回收它们的调度结果,然后进行统一协调,最终得出一个调度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和鲁棒性,对于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