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常规特点,提高对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的早期识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入院后第一天血常规结果.结果: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贫血的比率为81%(男51人,女30人)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比率为81%(男49人,女32人).结论:对贫血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手足口病患儿应警惕并发脑炎的可能,以便及早发现重症病例,早治疗,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8至2013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共85例,所有患儿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将85例患儿按照入院时所处病程进行分组,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分别为28、28和29例患儿。A组28例患儿入院时处于病程第4天,B组28例患儿入院时所处病程第3天,C组29例患儿入院时所处病程第2天,均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机械通气辅助进行治疗。结果经临床治疗,A组、B组和C组患儿分别治愈16例、20例和24例,治愈率分别为57.14%、71.43%和82.76%。C组患儿的治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vs A组:χ2=16.354、P=0.000,C组vs B组:χ2=4.545、P=0.033)。B组患儿病死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83、P=0.032)。C组患儿的高热、口吐白沫、躁动和肺部啰音等临床主要症状的转归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和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5)。结论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联合内科综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早期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能够显著地提高患儿的临床治愈率,并显著地缩短患儿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小儿常见,夏秋季节多发。病毒性脑炎发病急,来势凶猛,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降低病毒性脑炎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临床上诊断病毒性脑炎主要通过脑脊髓液和生化检查,但是部分患儿脑脊髓液检查常无特殊变化,导致确诊该病较为困难。自2007年以来,笔者通过测定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髓液新蝶呤浓度,发现其对病毒性脑炎的及时诊断有帮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惠儿心肌酶谱情况.方法:选择2008.5-2009.7我院收治的100倒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患儿,均行心肌酶谱检查.结果:100例手足口病并病毒性脑炎惠儿其中心肌酶谱任何一项升高者共75例,占75%.LDH升高60例占60%CK-MB升高47倒占47%HBDH升高30例占30%CK升高20例占20%AST升高23例占23%.结论:手足口痛并病毒性脑炎忘儿易出现心肌酶升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心肌,营养心肌治疗,以降低病兄率.  相似文献   

5.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A组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等感染的一种小儿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和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有少量液体.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丰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以婴幼儿多见,2岁~4岁发病率最高.<作者简介>=葛爱会,女,本科,扩师,研究方向: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相关固素及预后.方法:收集并归纳32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分析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相关预测固素及预后.结果:GCS评分,中线移位,瞳孔不等,出血部位,破入脑室与发生NPE密切相关;NPE预后不佳.结论:NPE进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应积极预防并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7.
张俊 《感染、炎症、修复》2009,10(4):204-204,207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多见,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部分患者可合并细菌感染,一般预后较好。我科治愈1例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患428例,其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患20例,占4.7%。颅脑损伤后发生的神经源性肺水肿,起病急,病情重,如不及时诊断治疗,病死率较高,现结合我们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980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地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为手足VI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对本院接诊的居家观察病例家访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所收治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多发生于4岁以下儿童(87%),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轻,愈后良好,部分病例可出现ALT、AST和血糖升高。在住院病例中约59%出现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存在心肌损害。重症病例可并发中枢神经损害,导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治疗困难、病死率高。2008年本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病原体可能为肠道病毒EV71。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的常见传染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全身性疾病,既有隐性感染,也有显性感染,既有轻型感染,也有重型感染病例,应提高及时识别重症病例早期临床征象的意识,并积极治疗以降低手足口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是继发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突发性颅内压(ICP)增高引起的急性肺水肿,多见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特点为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如护理措施不当,则可导致病情加重,危及生命.笔者对1998年至2003年收治的14例颅脑损伤所致的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颅脑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1例,伤残1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颅脑损伤所致的神经源性肺水肿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治,有利于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普通手足口病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和皮疹,预后良好。危重型患者病情常迅速进展,短期内出现病毒性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导致中枢神经和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治疗和护理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少数患者病后可出现心、肾、关节并发症.并发化脓性脑膜炎少见,合并病毒性脑炎更是鲜有报道.临床上由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较少见,本病例患儿出现脑炎的症状,并非是由该病的链球菌引起的,而是病毒性脑炎.这就要关键求临床医生观察病情仔细、认真,早诊断、早治疗,以免因误诊而耽误病情.  相似文献   

14.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由于病毒侵犯脑组织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出现昏迷,同时可伴有神经源性肺水肿、应激性出血、呼吸抑制,循环紊乱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及时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展,为抢救赢得时机.应用呼吸机时需根据患儿特点调节各种参数,认真做好呼吸道管理,治疗和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也显得尤其关键.  相似文献   

15.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3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脱水、对症治疗的同时加强发热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加强消毒隔离、心理、皮肤、饮食及口腔护理.结果 32例治愈出院,2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提出密切现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有效、到位的护理措施是提高重症患儿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对3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脱水、对症治疗的同时加强发热及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症状的观察与护理,加强消毒隔离、心理、皮肤、饮食及口腔护理。结果32例治愈出院,2例因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提出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配合抢救,有效、到位的护理措施是提高重症患儿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呼吸衰竭患儿的抢救和护理方法,总结出最佳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手足口病并发呼吸衰竭患儿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手足口病并发呼吸衰竭患儿有4例康复出院,1例带胃管出院,1例死亡。结论:手足口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患儿病情凶险,早期识别重症病例,及时予有效的呼吸支持、控制体温,是成功救治患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63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经验.方法:对63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630例患儿均获治愈,11例发生脑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可防止本病的传播,护士掌握好手足口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并发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目前被认为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该病毒可以引起疱疹性咽峡炎、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多种疾病,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呈周期性暴发与流行,在亚太地区暴发较为严重。我国自2008年5月,安徽省阜阳市暴发了EV71相关性手足口病以来,在此后5年内中国部分地区逐渐呈现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上尿路结石尿源性脓毒血症临床特点,为预防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14年4月23例患者行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术后并发脓毒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均及时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无一例死亡。结论:对上尿路结石腔内手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术前控制感染,术中预防,正确救治,可减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