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排除在体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固定心脏负荷状态、测取EF,LVEDV等指标.同时观察心脏收缩、舒张性能、顺应性和心泵功能,建立了大鼠离体作功心脏灌流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稳定;对负荷、药物反应灵敏,缺血、重灌实验所得结果与文献一致。此模型可用于生理、生化、药理、病生等学科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研究了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前后,以动脉放血和静脉输液改变容量负荷(VL),对左、右心室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D 结扎前后,两心室舒缩性能和泵功能对 VL 改变的反应均有明显差别。提示,心肌梗塞后,降低 VL可改善左心室功能,应防止 VL 过重对心功能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大鼠心肌梗塞后第9天心功能与梗塞范围(IS)关系的研究结果。应用容量和压力负荷应激确定左室最大泵血和收缩能力。IS用周长法测定。在IS小于46%的大鼠,基础状态泵功能可保持正常。基础状态心功能指标与IS相关并不理想,而负荷状态的泵功能和收缩性指标在各IS组均明显异常,且与IS高度显著性相关,提示心脏储备功能指标能较可靠地反映心室功能受损程度和IS。IS越大,Frank—Starling机制在维持泵功能中的作用越重要。泵功能曲线和心指数增加速率在评定泵功能储备力和左室收缩性能、估计IS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应用电磁血流计测定大鼠心泵功能的方法。测得20例正常大鼠心脏指数(Cl)为227±7ml/kg/min,心搏量指数(SVl)为0.50±0.02ml/kg,主动脉血流速度(AFV)为3.35±0.17ml/sec,血流加速度(dF/dt)为167±9ml/sec~2,在实验条件下,动物的生理状况在60分钟内基本稳定。容量负荷(VL)使正常鼠Cl、SVl分别增加了193±8%和190±9%,AFV和dF/dt也有明显增加但程度较小(83±5%和64±5%)。正常鼠和心肌梗塞鼠泵功能指标的比较表明,VL时泵功能的改变及其反应曲线有助于更好地估计心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对50例正常胎儿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各种参数全面、系统地观测分析,评价正常胎儿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表明:胎儿时期,胎儿肺循环处于高阻力状态,肺动脉平均压高于主动脉,肺循环阻力高于体循环阻力;胎儿心室舒张顺应性低下,心房的收缩对胎儿心脏维持正常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胎儿时期心脏不仅存在着结构上的右心优势而且存在着功能上的右心优势。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生理和病理情况下心脏泵功能研究的进展,人们认识到心泵储备功能指标在评定心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容量负荷是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常用的确定心泵储备功能的方法之一,但在临床上,不可能通过过度增加回心血量来获得心输出量峰值(即反映心脏最大舒张储备功能的指标),故一般采用有限量的液体(100~2000ml)输入来改变心脏前负荷,根据心输出量的变化值来了解心泵储备功能。然而,该指标能否可靠地反映最大的舒张储备能力,以及与其他心脏储备功能指标的相关关系如何,目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心肌梗塞后左心室顺应性的改变研究较多。本文介绍了顺应性研究方法的详细情况;介绍了常用指标的推算及意义;综述了心肌梗塞后左室顺应性的实验、临床研究的重要发现,说明了顺应性改变的重要意义及这一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健康中老年人在精神压力下心血管功能的变化 ,2 6名 46~ 71岁(男 1 2例 ,女 1 4例 )的健康中老年人 (无冠心病危险因素及病史 ,运动试验阴性 ,静息状态下超声检查 EF值、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正常 )接受设定的压力试验 ,观察其血压、心率、血压 -心率乘积、EF值、左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的变化。结果 :接受精神压力后 ,血压、心率、血压 -心率乘积和左室收缩、舒张末期容积升高 ,而 EF值下降。 1 1 /2 6人 EF值下降 >5 % ,5 /2 6人 EF值下降 >8% ,3/2 6人出现局部室壁运动障碍。表明实验性精神压力导致健康中老年人交感神经张力增加 ,表现为血压、心率及血压 -心率乘积增加 ;但是 EF值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狗左、右心室和肺循环功能的同步测定方法,并同时观察了左、右心室收缩、舒张性能、泵功能和肺循环功能的多项指标。在实验条件下,动物的生理状况在3小时内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
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塞组(MI)、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MI组(FDPI)、假手术对照组(CS)及正常对照组(C)。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造成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观察FDP对MI后左室泵功能及舒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1、各MI组间,梗塞范围无显著差异,但FDPI似有缩小趋势。2、MI与FDPI组间,心率、每搏量、每搏量指数无明显差异;FDPI的心输出量(CO)(40.6±8.3ml/min)及心指数(CI)(164.8±30.5ml/min/kg)较之MI的CO(30.6±10.2ml/min)及CI(127.2±36.8ml/min/kg)有明显的恢复(P<0.05)。3、MI与FDPI组间,血液动力学及心肌舒缩性能虽无明显差异,但FDPI也有好转趋势。结果表明,FDP确有改善大面积MI后心泵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小剂量(1mg/kg/次)阿霉素腹腔注射,每周一次共计10周。第11周测定左心室功能,结果显示:1.血压、心输出量、每搏量及心率无明显改变;2.左心室内压力峰值无明显改变,+dp/dtmax明显降低(对照组为728.88±38.39 KPa/s,ADM组为626.77±25.59,p<0.05),降低幅度为14%;3.-dp/dtmax明显降低(对照组为618.78±39.86 Kpa/s,ADM组为461.75±20.53,p<0.05),降低了25%,T值由对照的17±1ms延长至24±2ms,增加了41%(p<0.05);4.△P/△V无显著性改变。结果说明在严重的心力衰竭发生之前,反映心脏舒张性能的指标(T值、-dp/dtmax)已有明显改变,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脑钠肽前体评定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比较脑钠肽前体(pro BNP)水平、心功能分级(NYHA)、经超声心动仪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UCG EF)、6 min步行试验(6 MWT)在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评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不同基础心脏病的老年心衰患者治疗前后的pro BNP水平,并与常规临床评估方法NYHA、UCG EF、6 MWT进行比较。结果 随治疗后心衰客观指标的好转,pro BNP水平下降,pro BNP心功能状态分级也降低,与pro BNP心功能状态分级比较,UCG EF心功能状态分级与其接近,其次为NYHA,6 MWT差异最大。结论 pro BNP是评定老年心衰患者心功能并判断预后较为可靠的指标,尤其当合并肺部疾病采用其他方法评定有困难时更有价值,其次为UCG EF。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门控核素心血池显像检测手段对临床心功能状态的判断提供一客观、准确的量化指标。方法 选取我院 393例因各种心脏疾病行门控核素心血池检查住院患者 ,用SPOPHYDS7型SPECT ,FRANKFURT门处理程序 ,获得左室各功能参数 ,依据WHO心功能分级标准 ,将心功能分为 1~ 4级。结果 临床心功能不同级别间心血池显像所获各指标值明显不同 ,心功能 1~ 4级 ,GEF、PER、PFR呈依次减低趋势 ,EDV及PS依次增大 ;GEF值小于 36%时心功能处于失代偿期者占 71 3% ,当GEF值小于 2 6%时多数心功能处于 3~ 4级 ,当GEF值为 2 6%~ 35%时 ,心功能多处于 2~ 3级 ,当GEF值大于 36%时心功能多处于 1~ 2级。同时表明 :心血池显像所获各项参数之间相关非常显著 ,且与临床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良好 ,依次为EDV、GEF、PER、PFR、PS。结论 核素心血池显像所获各项参数能够直接、客观、准确反映出临床心功能状态 ,同时提供室壁运动、相位分析等其他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乙醇致家兔急性心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醇诱导家兔急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方法家兔麻醉固定后,股动脉插管监测血压变化,颈动脉插管至左心室监测左室内压变化,皮下针形电极监测心电图;恒速颈外静脉注射乙醇(生理盐水稀释无水乙醇至250mL/L,以1.0mL/min滴入)诱导急性心力衰竭,造模后取横断心脏,常规固定,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与造模前基础值比较,乙醇造模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压及左室内压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均明显下降(P<0.05),达到心衰标准;心电图可见心率减慢(P<0.05),P波时间、P-R间期、QRS及QT间期延长(P<0.05);心肌病理变化符合心衰病理表现。结论乙醇恒速静脉注射可诱导家兔急性心力衰竭模型,为急性乙醇中毒所致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心室起搏方法,在12只清醒犬研究了不同刺激部位(左室前、后壁及右室流出道)和连结间隔的室性早搏对左室功能的影响。发现,室性早搏与对照比较,左室收缩压峰值(LVSP)在各刺激部位和连结间隔基本上没有变化;左室压变化速率(LV dp/dt)和每搏输出量(SV)在各部位短连结间隔显著降低;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仅在刺激左室前、后壁的短连结间隔显著减少。室性早搏与早搏后代偿收缩相比,LVSP 在各剌激部位的短连结间隔显著降低;LVEDP和 dp/dt,在各刺激部位和连结间隔都显著降低;SV,除右室流出道的长连结间隔外,均显著降低。并且,这些变化与刺激部位和连结间隔密切相关。总之,实验证明,室性早搏可使左室心肌收缩性能和泵功能降低,而且,右室功能状态也可影响左室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