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鲁济龙  秦新波  钟毅等 《印染》2014,40(18):1-5,18
将1,2-二(4,7-二甲基-1,4,7-三氮杂环壬烷-1)乙烷(Me4-DTNE)的桥连双核锰配合物[Mn2(μ-O)2(μ-OAc)(Me4-DTNE)]Cl2(MnOAcL)应用于棉针织物双氧水低温催化漂白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温度、MnOAcL浓度、双氧水质量浓度、pH值、漂白时间、精练剂质量浓度等6个因素对棉针织物漂白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用响应面试验,得到MnOAcL对棉针织物双氧水漂白优化工艺:MnOAcL浓度8μmol/L,pH值12.15,30%双氧水质量浓度11 g/L,精练剂1305质量浓度1 g/L,漂白温度80℃,时间60 min。结果表明,经过该工艺处理的棉针织物白度达到79.17%,织物润湿时间1.5s,顶破强力保留率达到92.62%。  相似文献   

2.
双核锰配合物在低温漂白中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配体1,4,7-三甲基-1,4,7-三氮环壬烷(Me3 TACN)及其双核锰配合物,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元素分析(EA)和热重分析(TGA)证实了其结构;并将该锰配合物用于双氧水低温漂白棉针织物.探讨了温度、配合物浓度、双氧水质量浓度、稳定剂质量浓度及pH值对漂白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该配合物对双氧水低温漂白棉针织物的催化作用,获得优化漂白工艺为:30% H2O2质量浓度8 g/L,配合物浓度10 μmol/L,渗透剂质量浓度为1 g/L,稳定剂DTA质量浓度为1 g/L,pH值为10,浴比为1∶20,60℃下漂白60 min.处理后的织物白度达73.13%,顶破强力保留率达93.7%.  相似文献   

3.
《印染》2019,(21)
以4,4′-二甲基-2,2′-联吡啶(L)及其氮氧化物(LNO)为配体,分别与铁盐反应,合成铁配合物FeL及FeLNO;采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元素分析仪,对所合成的两个铁配合物结构进行分析,并将两个配合物应用于双氧水低温浸渍漂白棉针织物中。探讨了稳定剂浓度、双氧水浓度、pH值、温度、配合物浓度和漂白时间对漂白效果的影响。配合物FeLNO的优化漂白工艺为:稳定剂PBTCA 1 g/L,pH值为10.5,温度为65℃,时间为105 min,30%H2O2质量浓度为10 g/L,配合物浓度为12.5μmol/L,精练剂ZJ-CH60 1 g/L,浴比为1∶20。配合物FeL漂白优化工艺条件为:稳定剂PBTCA 1.5 g/L,pH值为11,温度为80℃,时间为90 min,30%H2O2质量浓度为10 g/L,配合物浓度为17.5μmol/L,精练剂ZJ-CH60 1 g/L,浴比为1∶20。从漂白效果来看,配合物FeLNO要优于配合物FeL。配合物FeLNO工艺漂白的织物白度达到73.5%,同样条件下未加入配合物漂白的织物白度仅为61.47%,说明配合物具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漂白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雅蝶  秦新波  尹冲等 《印染》2013,39(8):1-4,13
采用红外(IR)、核磁共振(1H NMR)和元素分析(EA),对合成的配体N,N’,N″-三(亚水杨基氨乙基)胺(Saltren)及其锰配合物(Saltren-Mn)的结构进行验证,并将该锰配合物应用于双氧水低温浸渍漂白棉针织物。探讨了温度、pH值、稳定剂种类及浓度、配合物浓度、双氧水浓度和漂白时间等对漂白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优化工艺为:30%H2O28 g/L,配合物浓度10μmol/L,稳定剂PBTCA 0.5 g/L,精练剂ZJ-CH60 1 g/L,pH值10.5,浴比1∶20,温度70℃,时间60 min。经优化工艺处理后的织物白度可达60.21%,顶破强力保留率为88.13%。同样条件下,未加入配合物漂白的织物白度为54.37%,顶破强力保留率91.45%。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棉织物高温漂白过程中能耗过高的问题,采用含亚氨基二乙酸、二价铜离子和吡啶衍生物的铜配合物作为双氧水低温漂白的催化剂,构建棉针织物的新型低温漂白体系。探讨了温度、配合物浓度、漂白时间、烧碱质量浓度、双氧水质量浓度等因素对棉针织物漂白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对香豆酸的降解过程,进而推测出该铜配合物催化剂催化漂白棉针织物的机制。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优化漂白工艺:金属配合物浓度为30 μmol/L, H2O2(30%)质量浓度为10 g/L,渗透剂JFC质量浓度为2 g/L,精练剂质量浓度为2 g/L,浴比为1∶30,60 ℃条件下处理60 min。结果表明,在不含碱的中性条件下,经过处理织物白度可达75.03%,且顶破强力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6.
以亚氨基二乙酸(IDA)、硫酸铜、4-二甲氨基吡啶(4-DMAP)3种单体制备得到一种铜配合物催化剂,应用于棉针织物双氧水低温漂白工艺。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和高分辨离子淌度质谱等手段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漂白温度、精练酶用量、双氧水用量、金属配合物用量、漂白时间对棉针织物漂白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桑色素的脱色实验,研究配合物对棉针织物的催化漂白机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优化的漂白工艺为:H 2O 28%(owf),精练酶4 g/L,配合物30μmol/L,渗透剂JFC 2.5 g/L,浴比1∶5,70℃下浸渍漂白60 min。经过该工艺处理后,棉针织物白度可达75.88%,毛效为12.30 cm,顶破强力保留率为93.77%。  相似文献   

7.
以水杨醛与3,5-二氨基苯甲酸为原料,通过醛胺缩合制成席夫碱配体,并与Co2+、Mn2+、Cu2+金属离子络合得到了相应的过渡金属配合物,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这3种席夫碱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用于棉针织物双氧水低温漂白,测试并比较了催化剂种类、配合物浓度、双氧水浓度、pH值、温度和时间对漂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催化剂都具有低温催化漂白性能,其中Mn2L的催化漂白效果最好;最佳漂白工艺:30%H2O2为10 g/L,Mn2L为20μmol/L,pH值为11,Na2SiO3为1 g/L,JFC为1 g/L,70℃处理60 min,浴比1∶20。  相似文献   

8.
尹冲  黄瑜婷  鲁玉洁等 《印染》2014,40(6):6-10
以自制的N,N,N’,N’-四(2-吡啶甲基)乙二胺铜配合物(TPENCu)为催化剂,应用于棉针织物的双氧水低温漂白工艺。采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元素分析仪等分析了该配合物的结构,探讨漂白温度、配合物质量浓度、双氧水质量浓度、烧碱用量、稳定剂用量和漂白时间对漂白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低温漂白优化工艺为:30%H2O210 g/L,配合物TPENCu 20μmol/L,稳定剂0.5 g/L,精练剂0.5 g/L,烧碱2 g/L,浴比1∶10,温度70℃,时间60 min。配合物TPENCu具有很好的低温催化漂白效果,耐碱性较佳,织物处理后白度可达72.1%,顶破强力损失率为5.8%,与常规工艺相当。  相似文献   

9.
王璐璐  侯爱芹 《印染》2013,(24):16-18,26
采用CoS3和CuS3配合物作催化剂,应用于棉织物双氧水低温浸渍漂白,研究了配合物浓度、双氧水浓度、pH值、温度和时间对漂白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的优化工艺为:30%H2O210g/L,CoS3 2μmol/L(CuS3 10μmol/L),Na2SiO31g/L,JFC 1g/L,70℃处理60min,浴比1∶20。  相似文献   

10.
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低温漂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了1, 4, 7-三甲基-1, 4, 7-三氮杂环壬烷(Me3TACN)的羧酸桥连双核锰配合物[(Me3TACN)2Mn2(μ-O)(μ-CH3CO2)] [PF6]2.1H2O(MnAcL)和铁配合物[(Me3TACN)2Fe2(μ-O)(μ-CH3CO2) 2] [PF6]2.1H2O(FeAcL),采用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和热重分析(TGA)证实了其结构;并将这两个配合物作为双氧水的催化剂应用于低温漂白棉针织物中。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温度、配合物浓度、双氧水质量浓度及pH值对漂白效果的影响,得优化工艺为:30%H2O2质量浓度10 g/L,配合物MnAcL浓度10 μmol/L(FeAcL 15 μmol/L),渗透剂和稳定剂DTA的质量浓度均为1 g/L,pH值为10,70 ℃下漂白60 min。经配合物MnAcL处理后的织物白度达82.3%,顶破强力保留率为95.5%;而经配合物FeAcL处理后的织物白度为65.7%,顶破强力保留率为96.9%。配合物MnAcL在低温下漂白的织物其白度和润湿性与传统高温工艺相当,而强力保留率明显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碱氧漂白加工过程中的能耗、污染及织物强力损失等问题,将仿酶型金属化合物卟啉铁作为新型低温漂白催化剂应用于棉织物双氧水低温漂白加工。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催化剂质量浓度、pH值、双氧水质量浓度、漂白温度及漂白时间等工艺因素对低温漂白后棉织物白度和拉伸断裂强力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卟啉铁质量浓度为0.001 g/L、30%双氧水质量浓度为2 g/L、漂白温度为60℃、pH 值为12 及漂白时间为45 min 的条件下,漂白后棉织物的白度可达75.02%,强力保留率为91.9%,其白度高于常规碱氧漂白和四乙酰乙二胺(TAED)活化漂白工艺,断裂强力优于常规碱氧漂白工艺但低于TAED 活化漂白工艺。  相似文献   

12.
将丝素蛋白助剂应用到棉织物双氧水漂白体系中,发现丝素蛋白助剂的加入,可以显著降低碱剂用量,并且能达到较好的漂白效果。得出丝素蛋白助剂用于双氧水漂白的最佳工艺为:30%H20:20mL/L,NaOHlg/L,丝素1.5g/L。将丝素蛋白助剂与硅酸钠进行复配,对棉织物进行漂白,可获得更好的漂白效果。将废弃丝素蛋白用于双氧水漂白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合成了金属酞菁配合物MPcR,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确定所制备产物的结构。将仿生酶化合物金属酞菁配合物应用于纺织品漂白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MPcR对温堆氧漂的催化作用。得优化工艺为:渗透剂JFC 2g/L、稳定剂MA-AA 0.2g/L、30%H2O2 30 g/L、催化剂浓度MPcR 15μmol/L, pH值9.5,温堆温度80℃,温堆时间60min。该工艺在达到良好漂白效果的前提下,降低了漂白温度及pH,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何劲松  文凤  李平  李戎 《印染》2012,38(13):1-4
采用Co-salen配合物作为漂白活化剂,应用于棉织物一浴一步法前处理.通过探讨不同工艺条件对织物白度、毛效和断裂强力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Co-salen配合物浓度2μmol/L(吡啶与Co-salen摩尔比1∶1),30%H2O215g/L,NaOH 2 g/L,Na2SiO3 2 g/L,JFC 1 g/L,70℃处理60 min,浴比1∶30.  相似文献   

15.
目前常用于羊毛漂白的方法有过氧化氢氧化漂白和过氧化氢与还原剂结合使用的氧化-还原漂白,这些工艺均需在较高温度和较高pH值下进行,对羊毛的损伤较大,且使用还原剂处理后的羊毛织物易泛黄,因此文中研究了羊毛针织物的冷堆漂白工艺。通过探讨pH值、室温活化剂836A用量、温度以及漂白时间等对羊毛白度和强力的影响,确定羊毛针织物冷堆漂白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羊毛针织物冷堆漂白的最佳工艺是30%过氧化氢200 m L/L,室温活化剂836A 0.05 g/L,协同增效剂290B 2.50 g/L,焦磷酸钠2.00 g/L,渗透剂JFC 2.00 g/L,pH值为5.5,二浸二轧,轧余率为100%,室温(25℃)堆置24 h,羊毛织物白度为65.0,强降是2.37%。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棉织物冷轧堆漂白法耗时长和耗碱高等问题,研究复合氧漂活化体系在棉针织布冷轧堆漂白中的应用。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探讨各漂白因素对棉织物白度和断裂强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30℃,复合氧漂剂质量浓度4 g/L,H 2O 2质量浓度32.5 g/L,NaOH质量浓度5 g/L,堆置时间7 h时,该棉氧漂活化体系可获得与常规冷轧堆氧漂工艺相当的织物白度,并明显减少织物强力损伤,提高前处理效率,为实践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吉婉丽 《印染》2012,38(2):23-25
采用氧漂煮练复合酶182对亚麻织物进行前处理,探讨了各工艺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煮练工艺进行对比。优化的氧漂煮练工艺为:氧漂煮练酶182 2.5 g/L,30%双氧水15 g/L,浴比1∶15,110℃处理40 min。与传统工艺相比,经氧漂煮练酶182处理的亚麻织物的白度和毛效相当,强力损伤率小,可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8.
韩非  黄飞  方东林  沈立  金鲜花 《印染》2012,38(4):37-39
棉针织物低温练漂剂TF-179前处理优化工艺为:低温练漂剂TF-179 2.0 g/L,30%双氧水6.0 g/L,NaOH2.0 g/L,温度70℃,时间30 min,浴比1∶10。处理后织物的白度和毛效均高于常规练漂工艺,且手感好,强力损伤小。该工艺节能减排效益明显,综合成本可降低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