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X65管闪光对焊过程在线监测及工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搭建管道闪光对焊焊接过程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工艺参数如焊接电压、焊接电流、位移及压力的实时采集、在线监测和数据存储。针对X65管线钢管闪光对焊工艺设计正交试验,在参照在线监测系统提取各组正交试验电流和位移等参数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对X65管线钢管闪光对焊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比分析各组正交试验不同阶段电流均值和均方差,研究管道闪光对焊过程焊接电流和进给速度变化规律,为焊接参数非线性自适应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SK5钢开展闪光对焊试验,对其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显微硬度、弯曲性能进行分析,探索合适的SK5钢闪光对焊焊接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可以获得优质的闪光对焊焊接接头,焊缝区组织由针状和片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成,热影响区组织由针状和片状马氏体+少量铁素体组成,生成硬脆的片状马氏体组织,组织脆化;焊后进行200℃低温回火处理后焊缝区生成低碳马氏体组织,热影响区生成低碳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组织,焊接接头组织得到改善,同时其拉伸性能及弯曲性能得到提升。采用合适的闪光焊工艺条件,焊后200℃低温回火处理,能够满足SK5耐磨环焊接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实际生产中W6Mo5Cr4V2与45钢摩擦焊接接头性能差及废品率较高的问题,通过调整摩擦焊工艺参数,利用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断口分析、金相组织观察,分析了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焊后热处理工艺对接头性能的影响程度大小。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高性能低废品率的最佳焊接工艺规范  相似文献   

4.
环链因其承载能力大、工作可靠、拆装方便并具有优良的传动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矿山机械、海洋船舶和军事舰艇等。近年来,随着海洋装备和煤矿机械的发展对环链的高强度和高韧性提出更高要求,其焊接技术的发展和工艺水平也逐渐提高。闪光对焊作为一种高效、适用性强的固相焊接方法已被用于环链生产中。针对高强环链的结构特点,总结了环链脉冲闪光对焊的工艺特点,阐述了环链用钢材焊接技术的发展,高强环链闪光对焊工艺及环链焊接缺陷与质量控制的研究现状,展望了高强环链焊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铸铁是属于难焊接的金属材料,尤其是球墨铸铁与异种材料的焊接更加困难。本试验使用球墨铸铁和20钢的实心棒料进行了闪光对焊,通过改变二次侧电压2级~8级、通电时间3~5s,观察其焊接接头组织的变化并测定其抗拉强度。结果表明:只要控制合适的焊接参数,球墨铸铁和低碳钢的连接可以利用闪光对焊方法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微Ti处理380CL车轮钢闪光对焊工艺与组织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轮辋闪光对焊(FBW)后微裂纹率和炸裂率偏高的问题,选取6.75 mm厚380CL车轮钢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一元化闪光对焊参数对接头硬度的影响规律,建立闪光对焊温度场控制机制. 通过Ti微合金化技术思路进一步降低380CL闪光对焊焊缝的硬化倾向. 结果表明,为保证380CL闪光对焊后的成材率,需采取温度梯度较大的焊接规范,配合合理的顶锻量,从而获得最优的焊接接头. 在烧化量19 mm,钳口距离36 mm,烧化速度1.2 mm/s,带点顶锻时间0.5 s,顶锻量7 mm的闪光对焊参数下,6.75 mm厚380CL车轮钢可获得最低的硬度值140HV2. 对微Ti处理的380CL车轮钢进行了焊接热模拟,在1 000 ℃以上时的顶锻变形抗力降低,组织晶粒细化,显著降低了380CL闪光对焊后微裂纹率和炸裂率. 以上研究具备向高强度轮辋用钢的闪光对焊做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7.
超级钢闪光对焊电热耦合过程温度场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超级钢闪光对焊闪光阶段焊件的温度场分布,建立了轴对称有限元模型。运用单元死活技术解决闪光时液体过梁爆破引起物质烧损的模拟问题,提出了闪光焊过程中电热耦合作用的模拟方法。考虑单元死活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吻合,为选择和优化闪光焊焊接参数以及为闪光焊过程顶锻阶段的热力耦合过程的模拟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8.
涂益民  李杏瑞 《焊接学报》2006,27(11):106-108
研究了用闪光对焊方法对SiCp/3003Al复合材料的焊接问题,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使用闪光对焊方法可以对SiCp/3003Al复合材料进行有效的焊接,其接头质量良好借助于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微观分析手段,对闪光对焊接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对接头中的显微组织、SiC颗粒的分布状态以及SiC-Al间的界面反应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闪光对焊过程中发生的金属过梁爆破和接头端部塑性变形有助于清除接头中的气、固态杂质,形成无气孔、杂质和裂纹等缺陷,组织致密,结合良好的焊接接头;SiC颗粒在接头区域中的相对富集有利于接头强度的提高;同时闪光对焊时焊接温度低,焊接时间短.有利于减小SiC-Al间界面反应对接头质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对研究闪光对焊闪光阶段焊件的温度场分布,建立了轴对称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闪光对焊过程中电热耦合作用的模拟方法。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模型为选择和优化闪光对焊焊接参数以及为闪光对焊过程顶锻阶段的热力耦合过程的模拟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工艺试验,力学性能检验以及光镜、电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等湿微分析手段,对高锰钢与钢轨钢二次闪光对焊接头的组织形态和冲击韧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接头各区的组织形态和冲击韧性的变化情况,并提出了高锰钢与钢轨钢二次闪光对焊时改善钢轨钢焊接热影响区冲击韧性的工艺措施。研究表明,利用过渡材料来实现焊接性差、万分和物理性能相差悬殊的高锰钢与钢轨钢的焊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广志  王金奎 《焊接》2006,(4):32-35
通过对某项目00Cr17Ni14Mo2厚壁超低碳不锈钢高压管道化学成分分析,对管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从而制定了正确的焊接施工工艺,保证了该项目00Cr17Ni14Mo2超低碳不锈钢高压管道的焊接质量,为类似的管道焊接提供了技术工艺和参数.  相似文献   

12.
将PLC(可编程控制器)自动控制技术用于汽车后桥壳环缝自动化焊接设备,利用PLC控制焊枪的运动,从而实现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系统运行表明,焊机具有控制精度高、安全性好、响应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焊缝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废品率、操作方便、易维修的目的,特别对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明显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双相钢电阻点焊过程焊接工艺窗口窄、易出现熔核断裂的问题,文中通过焊点力学性能与微观金相试验,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变化时对双相钢焊点质量的影响规律,建立其焊接工艺窗口,分析了双相钢熔核断裂的成因及焊接参数对熔核断裂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对于一定板厚的试件,临界熔核直径将是决定双相钢点焊接头是否出现熔核断裂的重要参数之一,并给出避免熔核断裂的合理焊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樊兆宝  梁养民 《电焊机》2007,37(3):23-27
时效不锈铜以其强度高、韧性好、焊接性能优良的优异综合性能成为空空导弹舱体制造中最主要的结构材料.分析了某型号空空导弹舱体的结构特点和时效不锈铜的焊接性,介绍了舱体制造时所采用的焊接、旋压、热处理这三大关键技术,着重阐述了电子束焊和电阻点焊技术在舱体制造中的应用,详细说明了焊接参数的调试原则和控制焊接缺陷及焊接变形的方法与措施.检验与探伤、拉伸结果表明:首批试制的时效不锈钢舱体的尺寸精度和焊缝与焊点的焊接质量、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工艺方案完全适合于舱体的加工.  相似文献   

15.
鲍亮亮  王勇  韩涛  靳海成  白健 《焊接》2019,(1):21-30
焊接技术是海洋平台建造的关键工艺。随着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海洋平台用钢向着高强度、大厚度、良好的低温韧性等方向发展,国内海洋平台焊接技术存在自动化水平低、焊接效率低、焊接质量波动大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发展。大厚度高强钢的高效焊接技术、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的脆化和软化、焊接结构的应力与变形控制是现阶段海洋平台焊接亟待解决的问题。窄间隙焊接、激光电弧复合焊、K-TIG、热丝TIG是新型的高效高质量焊接工艺,适用于海洋平台用钢的焊接,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在海洋平台建造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不锈钢轨道车辆选用SUS301L系列奥氏体不锈钢材质,采用薄板焊接,对复杂的轨道车辆结构的不同结构使用不同特点的焊接工艺技术。介绍不锈钢车辆材料的特点和性能,以及电阻点焊技术、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技术、钨极氩弧焊焊接技术、螺柱焊焊接技术原理。分析不锈钢车辆的焊接工艺特点、焊接工艺规范、焊接设备特点等,研究在高强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车辆生产中的焊接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在对焊机烧化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采用PC控制技术和电液比例技术,实现对焊机烧化过程控制的新方式,它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比例阀实现油缸变速烧化运动,该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提高焊接质量,减少废品率,烧化曲线可根据不同工况方便地调整,它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闪光对焊机新产品开发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烧化控制方式,也为进一步研究焊机计算机控制的微机监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锰钢和高碳钢的焊接由于化学、物理、力学等性能差距较大 ,所以焊接难度较大 ,论文Ⅰ和Ⅱ分别将高锰钢和高碳钢各自的焊接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子显微 (SEM)分析、能谱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检验 ,确定出了高锰钢焊接及高碳钢焊接的方法 ,为高锰钢产品的焊接或高碳钢产品的焊接提供了实用可行的焊接工艺。论文Ⅱ还对这两种材料进行了直接焊接、加单侧过渡层焊接、加双介质过渡层焊接的试验研究 ,制定出了高锰钢与高碳钢焊接的最佳工艺规范 ,同时进行了力学性能的试验 ,为高碳钢钢轨与高锰钢辙叉的焊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孙立中  赵巧良 《铸造技术》2012,33(5):606-607
采用深熔透全位置脉冲TIG多层焊技术对冷凝器不锈钢管板进行焊接.施焊中,把握合理的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运用小规范施焊,实行焊接与贴胀并举,能够获得较好的管板角焊缝焊接质量,延长冷凝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