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三条红线",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践中取水许可管理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特别是用水总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但取水许可管理与用水总量控制之间存在时间差,取水许可属于事前管理,用水总量控制属于事后控制,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将事后控制关口前移,对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青海省海东市为例,坚持定额管理和总量控制的原则,探索建立实际用水量与取水许可水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适应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并引入广义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将区域全部用水纳入管理范围,可推动"三条红线"落地。  相似文献   

2.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控制红线[1],限据保定地区水资源现状,探讨辖区内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随着环境污染加剧,水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为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环境问题,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环境有效保护,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划定用水总量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三条红线"。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中确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以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作为考核指标,为了全面提升水功能区达标率,本文在对东海县水功能区状况充分调查、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东海县水功能区不达标原因,针对不达标原因提出相关保障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结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四项制度"的需要,分析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适应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用水总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各项制度建设和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对潞城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行考核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促进潞城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6.
何璇  王丽萍 《河北水利》2014,(11):16-16
根据《河北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围绕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制度,进一步加强水环境监测,优化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站网,提升检测能力,满足重点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考核需要,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海河水利》2013,(1):25
天津近日出台了《天津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并将于今年起对全市16个区县开展正式考核,严格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全面推动天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建设,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作为水利部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积极开展工作,制定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指标体系,水资源保护工作全面展开,总量控制及水量调度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按照试点方案,甘肃省将完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建立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监督考核等4项制度,加强水资源统计、计量、监测能力建设,加快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四个具体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对应水资源开发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对应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对应人湖排污总量控制红线;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三条红线制度的利用,关系到开发利用取水、用水、排水三大环节。三条红线对应的具体水资源管理领域,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综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基准,构建了重庆市水资源管理综合评价体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指标进行量化,并探讨单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综合评分,应用于2012年重庆市38个区县水资源管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用该评价体系进行评价可有效地考核重庆市各地区水资源开发、节约和水质现状的综合管理水平,可作为重庆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行之有效的考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四个具体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对应水资源开发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对应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对应入湖排污总量控制红线;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三条红线制度的利用,关系到开发利用取水、用水、排水三大环节。三条红线对应的具体水资源管理领域,涉及水资源配置、水资源节约、水资源保护三大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出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水资源执法是落实"三条红线"目标任务的重要手段。目前辽宁省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不相匹配、地下水盗采等问题比较突出,水环境较差。通过采取水资源考核评价体系、水资源监控体系、水资源法规体系和水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美丽辽宁提供重要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13.
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在于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本文结合“三条红线”、“四项制度”合理分析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内涵,并从指标选定因素及原则、确定方法等几方面探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指标体系,并本着可监测、可操作、可评估、可考核原则提出有效实施水资源管理途径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部部长陈雷提出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用水效率控制三条红线。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的重要措施和平台,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本文阐述了湖北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现状问题及对策措施,以作为破解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难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水利发展研究》2014,(6):10-10
——“三个率先”构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框架.一是率先建立了政策保障体系.河北省政府于2011年10月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2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2012年12月,水利部和省政府联合批复了《关于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方案》,为全省加快推进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率先确立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编制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指标实施方案》,完成了全省2015年、2020年、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目标的划定,并将控制目标分解到各设区市和省直管县.三是率先建立了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2013年6月,《河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正式出台,明确了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政府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节约保护工作负总责.2014年对各设区市、省直管县(市)2013年工作进行试考核,2013年后逐步纳入考核轨道,为确保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和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三条红线”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指的是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每条红线的管理和实施,都需要以评价指标为衡量标准,考虑到地区、行业等的差异和管理的需要,有必要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具体量化.分析了“三条红线”间的内在关系,并以武汉市为例,划分各行政单元区,对“三条红线”...  相似文献   

17.
刘勇毅 《治淮》2012,(10):18-19
山东省自2009年启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省政府以227号令印发了《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规范性文件,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纳入了对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发  相似文献   

18.
余杭区作为浙江省第一批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县(区、市),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抓手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在分析现状情况及在用水水平、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为实现下达的目标指标,围绕落实"三条红线、四项制度",从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和基础能力建设等4个方面给出了余杭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并进一步分析了措施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方案是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利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建立健全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严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逐步建成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遵循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给兰考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指标体系提供了技术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实施水资源三条红线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进  黄薇 《中国水利》2011,(6):118-120
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核心内容是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控制红线。通过分析三条红线的内涵,讨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河流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三条红线管理区域差异性和不同地区的控制重点;根据水资源工程体系和管理系统的薄弱环节,讨论水资源工程建设及管理工作的重点领域,提出有效实施水资源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