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男护士的职业困惑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护理是一种女性所特有的职业的观念长期以来根深蒂固,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社会性别定义与分工模式被内化的结果。这种定义与分工导致了男护士无论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一、心理护理在责任制护理工作中的地位 过去很长时间,大多数医院是按生物医学模式进行护理工作的,谓之功能制护理。它以完成各项医嘱和常规的基础护理为主要内容,由护士按分工去执行的一种分段性的护理方法。随着社会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人有病不仅仅是发生在器官和细胞上,同时也伴随着生理、心理功能发生紊乱,从而  相似文献   

3.
在整体护理中搞好健康教育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为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目标,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护士在医院和社区健康教育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医院内病人及其家属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护理工作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近2年来,我院加强护理管理,在执行整体护理过程中从四个方面抓了健康教育的开展。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功能制护理到整体护理是护理形式和护理分工方式的一大进步,过去由于以疾病为中心护理模式的影响,护理工作中虽然也对病人做些健康教育,但是是零散的,缺乏自觉性和科学性。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内涵的升华,护理模式也相应地…  相似文献   

4.
目前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日渐成熟及广泛化,在我国目前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整体护理由于分工具体,各司其责,无疑加剧了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状况,所以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协同护理模式,不仅降低了护士的劳动强度,解决了临床护理人员不足的状况,而且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临床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及,以健康问题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给临床护理的理论与实践充实了新的内容.针对协同护理的受益,对心内科患者协同护理模式的具体做法及作用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落实责任包干制护理服务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改变分工方式与排班形式,以责任小组的形式承包一定数量的病床,每名责任护士负责组内8~9例病人的全部护理工作,包括入出院护理、基础护理、治疗、病情观察、护理记录、心理护理、康复治疗、健康教育、病房管理等,应用相同的满意度调查表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较落实前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落实责任小组包干制使护士分工更加明确,基础护理更加到位,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不仅病人得到全程、连续、无间缝护理,病人满意度、护理质量得到提高,而且护士觉得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对工作热情也提高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基层行政领导者和本专业护理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时代赋予了护士长多元化角色功能,但究其实质和核心还是管理角色。做为一名护士长如何加强自身修养、协调好人际关系,搞好护理工作的组织与分工,充分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也是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及家属的影响,以指导产科护理工作。方法:将120对产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0对,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而实验组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各项护理操作及健康教育由专科护士在床旁完成)。出院前统计两组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调查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产妇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及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同时让产妇、家属掌握母婴保健知识与保健技能,提高了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盖慧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236-123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亦演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服务品位.在提倡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当今,医院的服务品种和质量呈多元化,护理的概念已得到极大的延展,护理服务分工越来越细,医院导诊护理人员应运而生.导诊护士的人文修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谈人文知识修养的护理美学在导诊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的护士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143名护士进行了调研,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人数严重缺编,职能不够明确;工作态度是影响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的首要因素.结论 增加护理人员数量以及进行职能分工对于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端正护士的工作态度,加强岗位培训,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护士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积极性也非常有利于护理工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找在为患者提供连续的、没有间隙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的护理模式。方法:以医院感染科为实验对象,在层级管理责任制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吸取功能制护理的优点进行有机结合。结果:这种护理模式减少重复工作量,节约人力,降低护士的工作及心理压力,使护理人员有更多时间护理沟通患者,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该模式能满足实际临床工作需要,可推广于一般科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进一步得出结论。结果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后,床护比值趋于合理,有更多的护理时间用于患者,护士分工、排班更加合理,绩效奖金按劳取酬,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出勤率达100%;提高了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提升,该院心内科达到99.80%。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对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产生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四人邦”出于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狼子野心,在各条战线制造了许多混乱。卫生战线也不例外。他们全面否定卫生战线的十七年,把卫生工作说的一无是处。他们打着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幌子,荒谬地宣扬什么取消医护分工,打破医护界线……。在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同志不安心护理工作,护理工作不被重视,基础护理被取消,护理操作规程被破坏,护理质量下降,差错事故不断发生。因此,加强护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功训练,提高护理质量,是当前医院建设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明明 《职业与健康》2003,19(3):136-137
整体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它改变了护理工作长期以来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而是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健康服务。这种护理观念的转变,使护理工作适应了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要求,护理人员从“操作手”形象中解脱出来。以往手术室护理人员传统的工作方法只是在手术室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门诊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通过采取完善制度、细化分工、优化就诊流程、改变模式,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患者满意度提高,工作流程规范,护理质量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提高,医院社会信誉度提高。结论:取得患者、社会、政府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也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的系统化护理模式,现代医学是以提供人群健康为目标,坚持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在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但要做基础护理工作,还要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中,将二者有机结合,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将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要求护士不仅要注意对患者的疾病护理,更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变化,用关心、热情、体贴来消除患者的精神负担,满足患者生理、心...  相似文献   

17.
整体护理的实施带来了护理管理内涵的改变,在一个护理单元中,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实现对住院患者全过程的身心整体护理。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要想有组织有计划地按护理程序展开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做到随着医学模式改变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因此护理程序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护理领域中进一步强化人是一个整体的思想尤为重要,护理工作的重点也应从疾病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8.
潘荫才 《现代保健》2010,(19):88-89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是在“以疾病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开展的,习惯于以医护人员为中心,很少能从患者利益和心理去考虑护理工作措施。当前,正处在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转变中。在这种理念转变的驱使下,作为医护人员要抛弃传统的护理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儿科病房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进行效果观察,证明这种工作模式非常重要。方法对医院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和电话回访。其中问卷调查的内容是调查责任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是否被认可。结果患儿家长一致认为在儿科病房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对患儿的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在儿科病房开展责任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结论责任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各级别护理人员的职责和作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科病区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产科病区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实行"以母婴为中心"的人员组织结构和护理分工制度,改革传统的排班模式,应用标准化作业流程对产妇实施健康宣教,对母婴实施连续的、全方位的整体护理。结果有效地提升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了健康教育知晓率,充分发挥各层级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论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体现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护士的自身价值,使产妇及家属满意,护士满意,社会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