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将多Agent技术引入分布式工作流引擎中,构造设计了基于多Agent的工作流引擎模型,并分别解释了引擎模型中模板解析Agent、流程管理Agent、任务分配Agent、活动执行Agent、资源Agent和监控管理Agent的具体功能。该模型利用智能Agent对动态复杂活动进行解析、选取最佳执行路径,解决了工作流引擎运行的瓶颈问题,改善了工作流引擎的运行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Agent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工作流管理系统中.针对面向系统的工作流程,结合多Agent的设计概念,从实现角度提出以多Agent为基础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架构.首先介绍了模型的工作机制,并采用面向Agent的软件工程方法--Gaia建模方法进行分析与设计,依据需求定义了系统运作中的Agent管理本体与Agent设计基本架构,最后以会议论文管理系统为例在JADE平台下进行实现,该架构为设计人员开发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CORBA环境的多Agent工作流运行管理系统。用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WFPDL)定义工作流程后,以脚本文件形式交给工作流引擎进行解释执行。由于定义了通用接口,工作流引擎能够给各Agent动态分配工作流的任务,这样实现多Agent协作完成工作流,并且任务执行流程可随工作流定义的修改而改变,它无需修改源程序,这样提高了系统的动态重构能力。同时,文中还提供了对一类Legacy系统的封装方法,以提高软件的重用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Agent的工作流系统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大多数工作流管理系统都是独立地管理单个工作流,而忽视了工作流之间的资源约束关系,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该文主要讨论了基于Agent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包括系统配置、工作流执行的动态调度以及多Agent系统的组织和通信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识别出分布式环境下工作流的执行流程,对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分布式工作流执行站点中XML格式的系统运行日志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增量式工作流挖掘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大量工作流执行站点中的活动执行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与合并,从而重构出分布式环境下的工作流模型。该算法主要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一个是时间序列挖掘算法,用于从工作流执行日志中挖掘出活动间的执行时间序列;另一个是工作流程识别算法,在时间序列挖掘算法得出的活动执行时间序列基础上,识别出结构化的工作流模型。通过实例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时间要素作为工作流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影响企业业务流程部署实施的关键因素。基于工作流中任务具有时间限制的特点,分析任务的时间要素,抽象出任务的形式化描述,定量计算两个连续任务执行的最大时间约束,提出可控时间约束Petri网模型(Time Constraint-Net,TC-Net)。该模型在任务节点中添加时间信息,从任务开始执行时间到任务的执行结束时间及最大约束时间,提高任务时间信息描述精度;利用TC-Net模型表示工作流过程中各项任务,基于任务间顺序、同步和并行关系的传递模型,细化实际业务流程中分析粒度。应用TC-Net模型进行实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工作流建模方法对时间违反而导致违规操作具有高敏感性,解决了单个任务违规和流程周期不合理两类问题,实现业务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Agent的定时事件序列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时事件序列是MIS中基于时间的处理流程,它不仅具有MIS工作流的全部特性,而且具有基于定时系统的并发过程。本文首先分析MIS中定时事件序列的特性,并就定时和控制特征对定时事件序列中信息流的影响进行阐述。本文在分析多Agent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对Agent之间的数据共享、通信和同步等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基于多A-gent的定时事件序列控制模型和机场航班生产调度系统的应用实例及其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Agent的Web服务动态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磊  李玉忱  李璟 《计算机应用》2005,25(4):802-804
现有基于传统工作流的Web服务合成的研究,不能很好满足Web服务合成动态、分布 式的要求。将Web服务动态合成技术和多Agent技术结合,着重于合成服务流程执行阶段的监控和 异常处理,给出了基于多Agent技术的Web服务动态合成系统的框架MAS WS,描述了其中的关键技 术,包括Agent联邦动态组建、主动协作、服务流程分层管理、流程规划与执行交叉进行等,并分析了 MAS WS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工作流知识管理系统工作流引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为了提高企业发展与知识传递,工作流系统是支持工作流定义、执行和监控的计算机软件系统。针对工作流系统应用在企业知识管理时面临的流程数据整合不易、文件内容词汇关系的不明确与存取控制不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知识管理的工作流引擎架构。该架构以XML作为流程文件交换与存储的格式,将不同知识领域包含的概念及关联特性整合进工作流程中,并设计了基于角色继承的授权管理机制进行精确的文件存取控制。详细分析了工作流引擎的设计及实现机制,为工作流程中的知识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及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基于多Agent的工作流引擎模型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工作流引擎的主要功能,其次,对基于多Agent的工作流引擎模型结构进行了探讨,最后.对SMA的实现和DA的流程调度机制的实现展开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时态工作流过程模型及其合理性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阳  汤庸  潘茂林  郑婷婷  麦健彬 《软件学报》2010,21(6):1233-1253
为了提高工作流产品对信息时效性的处理能力,通过将时间维引入工作流概念空间,对构成工作流的基本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时间属性扩展,提出了时态工作流的概念.在前期对时态信息表示及演算、时态工作流元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综合描述过程、资源、案例、时间四维信息的时态工作流过程模型TPWF-net,并证明了TPWF-net与WF-net的结构等价性、自由选择同步TPWF-net和良构TPWF-net的合理性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判定等结论.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结构化建模的思想,并阐述了基于结构化简的TPWF-net模型合理性验证的方法.时态工作流能够更加全面地描述和分析工作流领域的时间相关问题,开发的一个时态工作流引擎原型已在一些应用研究性项目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企业业务流程的个性化需要和业务需求多变的问题,研究了基于flex和JBPM实现自定义工作流来解决上述问题。采用flex技术和设计模式实现了flex gef工作流框架,该框架实现了流程模型到xml数据的转换,通过动态路由实现了工作流多步回退。最后Jbpm工作流引擎载入符合jpdl规则的流程定义文件生成工作流实例。经运行后表明,该系统可实现用户自定义工作流且可实现多步回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工作流合理性验证中的事件平衡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罗海滨  范玉顺  吴澄 《软件学报》2002,13(8):1686-1691
工作流合理性的验证是目前工作流研究领域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许多工作流管理系统都缺乏有效的方法和工具来保证工作流的合理性.从事件平衡的角度推导了合理工作流所具备的必要条件,提出工作流执行历史的事件平衡定理,并把事件平衡的计算引入工作流模型,用以分析模型中是否存在可能破坏工作流合理性的结构.这种分析方法不受具体工作流模型的限制,适用范围广,而且具有多项式时间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4.
工程项目工作流的Petri网表示及模型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工程项目产品实现过程与工作流组成的相似性,将工程项目的微观工作任务分解为基于工作流管理范畴的一个有机活动的操作序列。引入赋时Petri网和着色Petri网分别对项目活动的工期、项目所需的资源等属性进行描述,建立基于赋时着色Petri网的工程项目工作流模型,并分析资源配置规则和资源调用过程,为项目多活动、多任务间的协同管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在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针对实际应用的需求和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适合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于角色的授权控制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基于过程分解的工作流模型中,从而得到一个具有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与授权机制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对其中的静态以及动态约束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增加了基于角色授权管理的工作流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实现原理作了较详细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6.
基于Pi演算的跨组织工作流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工作流建模方法主要用于描述组织内部流程,因而难以描述跨组织工作流面向流程、组合、抽象、涉及多个自治系统通信合作的新特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i演算的跨组织工作流建模方法,利用Pi演算的并发计算操作符,将跨组织业务流程建模为一组自治且并发执行的组织内子流程的组合,子流程建模为组织内本地流程定义和组织间控制约束的组合.基于Pi演算的弱互相似理论,验证了两个跨组织子流程外部行为的相等性,用于帮助组织内私有流程的外部抽象.基于该方法建立的跨组织工作流模型在子流程间建立了一种松耦合的关系,适用于动态的跨组织环境,同时基于严格的形式化方法,便于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to judge whether a business process is successful or not. A business process is deemed successful if a large enough proportion of instances dwell in a workflow (wait and be executed) for less than given period. By analyzing instances’ dwelling time distribution in a workflow, the proportion of instances which dwell in the workflow for less than any given period will be achieved.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workflow mode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earch of workflow techniques and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workflow management. It includes the analysis of instances’ dwelling time distribution in a workflow process. Multidimensional workflow net (MWF-net) includes multiple timing workflow nets (TWF-nets) and the organization and resource information. The processes of transaction instances form a queuing model in which the transaction instances act as customers and the resources act as servers. The key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wofold. First,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eoretical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instances’ dwelling time probability density in a workflow where the activities are structured and predictable. Second, by this method the analysis of instances’ dwelling time distribution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based on dwelling time can be achieved. The service time of an instance is specified by the firing delay of the corresponding transition (executing time of the corresponding activity). It is assumed that the service request (processing of a transaction instance) arrives with exponentially distributed inter-arrival times and the firing delay of a transition (executing time of the corresponding activity) follows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Then, the instances’ dwelling time probability density analysis in each activity and each control structure of a workflow model i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the above results a method is proposed for computing the instances’ dwelling time probability density in a workflow model. Finally an example is used to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8.
高翔  赵霁 《微计算机信息》2012,(4):103-104,5
如何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情况进行控制和跟踪是发电企业的重要问题,应用工作流可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整合及资源的合理分配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分层着色Petri网(HCPN),将工作流过程模型的逻辑结构和语义与HCPN中的网结构进行映射,进而利用CPN-TOOLS定义基于HCPN的项目管理工作流过程模型,并利用化简原则对工作流模型进行畅通性验证。  相似文献   

19.
云服务提供商在给用户提供海量虚拟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即怎样调度这些资源,以最小的代价(完工时间、执行费用、资源利用率等)完成工作流的执行。针对IaaS环境下的工作流调度问题,以完工时间和执行费用作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解的多目标工作流调度算法。该算法结合了基于列表的启发式算法和多目标进化算法的选择过程,采用一种分解方法,将多目标优化问题分解为一组单目标优化子问题,然后同时求解这些单目标子问题,使得调度过程更为简单有效。算法利用天马项目发布的现实世界中的工作流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和MOHEFT算法以及NSGA-II*算法相比较,所提出的算法能得到更优的Pareto解集,同时具有更低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20.
The refined process structure tre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