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ST段无抬高的一类,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常见的临床综合征。治疗目标是解除心绞痛症状、预防心肌梗死和防止死亡。我院2007年7月2010年7月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需积极治疗。现将两年来应用速避凝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约有10%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约50%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不稳定型心绞痛发展而来。为了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减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我们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CHD)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问的临床状态,临床预后差,随时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需积极治疗。而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覃兴航 《中外医疗》2014,(16):192-193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主要包括有初发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电图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后早期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本文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等方面论述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进展,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英  王燕 《新疆医学》2006,36(5):140-14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若治疗不及时,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尤其是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更差,故需及早进行有效治疗。近两年,我们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37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因其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且有报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9%-20%,预后较一般心绞痛差。因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赵文卿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478-47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对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欠佳。现将我院近3年来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赵诚 《中原医刊》2007,34(1):86-8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病情较重,如不有效进行治疗,可能迅速转化为AMI甚至猝死。我们对40例糖尿病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病情变化多端,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采用肝素或尿激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收到明显效果,但文献缺少两者的临床对照研究。作者对小剂量肝素与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辛伐他汀治疗UAP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状态,是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对象。据文献报道约有lO%可发展成心肌梗死,因此积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改善病人的预后有重要作用。近来有报道应用低分子肝素结合硝酸酯类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地缓解心绞痛。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间收治不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如果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进展至心肌梗死,甚至发生心脏性猝死。临床工作者,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给予有效的治疗,才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心绞痛的发作,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减少心肌梗死发生率,减少冠心病临床死亡率。我院近二十年来,开展了利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这一项临床观察工作,即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索钠抗凝治疗,在控制心绞痛治疗工作中,取得满意效果,总有效率达9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状态,有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出现猝死的倾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药物治疗包括改善心肌供氧和耗氧平衡的治疗,增加心肌能量产生的治疗和抗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的治疗。我院采用通心络加常规治疗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AMI,甚至猝死。目前主张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肝素抗凝治疗。本院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与斑块破裂,诱恨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有密切关系。所以抗凝治疗已成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虽常规抗凝治疗仍不可避免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旨在进一步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包括:①初发劳累性心绞痛;②恶化劳累性心绞痛;③静息心绞痛;④梗死后心绞痛;⑤变异型心绞痛。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本组在正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梗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以往的许多临床试验表明,具有抗栓、抗凝作用的肝素可用来治疗不稳定心绞痛。近年来,不稳定心绞痛倾向于应用抗凝剂低分子肝素治疗。本院内科使用低分子肝素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临床中非常常见,也称急性冠脉综合征,它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疾病,其产生的基础是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效地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延缓冠心病的发展、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我科采用肝素钠与硝酸甘油联合静脉滴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VAP)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临床综合征,若不及时治疗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我们应用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