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在成 《科技信息》2007,(28):127-128
英、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受语言与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和赋予颜色词的意义也各不相同。颜色虽是自然现象,但千百年来,不同的民族由于受自然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审美心理及认识情感的影响,对颜色的观感不尽相同,对同一颜色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从而使同一颜色词在不同民族形成不同的象征意义。文章将英汉常用的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数字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由于受其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文化环境的影响,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从侧面反映了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3.
人受教育的过程,即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生成过程。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早期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生成本体结构,随之受汉文化的影响而生成本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相互交融的双重文化结构,再因接受外部文化而生成一种多时态共存的文化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汉语语序不仅受语言因素的制约,还受到非语言因素的制约,语序的自然形成,与自然、社会和人类生存相联系,是一种"自然秩序"。社会民族文化、民族心理、认知因素是语序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种语言区别于另一种语言,不仅仅是书写符号的不同,更主要的是遣词造句方式的差异性。遣词造句的方式受民族习惯的影响。物象选择的差异性、独有词句的形成、独有的间接表达法、不同的文学语言、民族情感性的表达法等都是不同民族习惯的产物。遣词造句方式的差异性是语言民族性、文化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世界语言丰富多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寒暄用语.寒暄用语不仅是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从一个民族的寒暄用语也能窥探该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本文通过阐述日语ぁぃさつ(寒暄)用语的定型性和调和性特征,分析形成和影响这种特征的日本集体主义文化和羞耻文化的语言心理.  相似文献   

7.
杨丽梅 《科技资讯》2008,(30):228-22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寒暄用语。寒暄用语不仅是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从一个民族的寒暄用语也能窥探该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特征。本文通过阐述日语あいさつ(寒暄)用语的定型性和调和性特征,分析形成和影响这种特征的日本集体主义文化和羞耻文化的语言心理。  相似文献   

8.
朝鲜族又有"白衣民族"之称,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农耕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族的舞蹈有着独特而浓郁的风韵,其体态讲究"鹤臂柳手虎步"、"一顺边",其步态动静结合,节奏丰富鲜明,呼吸若断若续,若隐若现,舞姿松弛自如,潇洒优雅。这些风格特点受朝鲜族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服饰、审美心理、宗教信仰、古代习俗、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朝鲜族人民将这些民俗和爱憎情感充分地反映在自己的舞蹈意识中,从而形成了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潍坊学院学报》2017,(3):30-32
风筝艺术作为一种最早产生于中国的艺术,是中国本土民族心理的生发。伴随时间的推进,风筝造型中所体现的民族心理经历了探索、实用、巫术、游戏、审美、创新六个阶段。同时也体现出了法度、道、天人合一的中国艺术精神和哲学思想。风筝造型艺术是中华民族心理的映现,也对民族思想与信念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论俄罗斯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民族有着鲜明的民族性格、心理气质和化精神,其民族审美心理的形成,受自然环境、哲学、宗教、历史等多方面的制约。俄罗斯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复杂多变的气候形成了俄罗斯民族性格中坚韧不拔的特点;对基督教的接受使俄罗斯民族审美化中处处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意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用基督教精神解释民办的哲学观,使俄罗斯的民族审美注射对灵魂的拷问并且充满了对真理的不懈的追求,也使俄罗斯的审美心理外化为坚定的信仰。由于历史的原因,对女性的赞美长久以来潜移默化地积淀于俄罗斯的审美心理之中,使得对女性的审美创造成为俄罗斯化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旅游对民族社区居民民族认同形成机制并构建影响测量量表的基础上,以贵州省上郎德苗寨、西江苗寨、天龙屯堡和镇山布依寨为典型民族旅游社区,基于民族认同形成状态差异的视角,对旅游发展影响下的不同类型民族旅游社区居民民族认同程度进行测量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受民族旅游发展影响的本民族社区居民族群感情及其民族心理的趋同化程度,将再次激发社区居民对自身民族知觉、身份、态度与行为的民族认同探求和民族认同承诺.旅游对复兴初期家庭主导型镇山布依寨、发展期社区主导型上郎德苗寨、停滞期企业主导型天龙屯堡和巩固期政府主导型西江苗寨居民民族认同影响类型依次划分为认同分散、认同排斥、认同延缓和认同获得.  相似文献   

12.
丽江纳西族地区,殉情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曾一度盛行,在众多文化现象中自成一格。纳西族的殉情受民族文化中多种力量的影响,对此从社会心理、悲剧审美等方面,结合世界自杀文化对丽江纳西族"殉情文化"现象进行解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保护方面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但由于受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旧有的社会传承体制已经解体,而新的社会组织并未形成,农村在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显得更加艰难。研究认为,农村学校体育是一种以教育的方式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路径,它将有利于彰显学校体育课程特色,并最终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理念的实现,同时,也是实现村落文化建设,形成学校体育与村落体育"共生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提到壁画中的民族精神,首先要把民族精神的含义阐释一下,民族精神是一个特指的含义,它根据时代的不同体现不同的特点。民族精神作为民族的某种精神特质,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不仅是一种外在性实体,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灵魂,内化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视民族精神为某一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语言影响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也对语言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并在语言中鲜明的表现出来。诅咒语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也必然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跨国民族"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之后即在国内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近十多年的研究中,国内学者逐渐建构了一套跨国民族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种研究范式,这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冷水冲型、北流型与灵山型铜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鼓作为一种民族文化重器,其形制和纹饰是特定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故不同类型铜鼓形态的异同可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传承与发展。本文在分析冷水冲型、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空间分布和分期演变特点的基础上,认为冷水冲型中的浔江型是在其邕江型的基础上受北流型的影响而形成的,灵山型则是以北流型为基础,不断接受冷水冲型的影响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白族的本主分封,是白族人民在集体崇拜本主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行为现象.通过本主分封对白族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的分析,试图说明本主分封对塑造民族品格,凝聚民族情感,提升民族传统道德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由此论及本主分封的缘由,封建帝王溢法与本主封号之间的联系,道教封神对本主神团系统的影响以及宗法传统凝聚下的文化心理在本主分封现象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腰带经过各民族文化的渗透与影响,逐渐衍生为一种服饰符号,既是情感传递的信物,也是礼仪品德的象征,同时也表达了各民族人民趋利避害、祈福求祥的民俗心理。本文通过对不同民族腰带进行研究,着重分析腰带在民间生活中所展现的情感文化和礼仪文化,进一步探索腰带中蕴藏的丰富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旭红 《科技信息》2010,(3):I0236-I0237
数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它是语言中用来表示数量或顺序的词类。数字的初始的数字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和审美观念等文化差异的影响,数字被赋予各种神秘的象征意义,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数字文化。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数字符号,虽然有共同的发展规律,但从文化角度进行比较,还是能发现许多明显的差异。本文试图从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九”的文化差异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探讨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九”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