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青霉素G扩环而得的7-苯乙酰氨基-3-甲基-3-头孢烯-4-羧酸(Ⅰ)为原料,合成了12个C_3位上有1,2,3-三唑甲基取代的新头孢菌素衍生物(Ⅷ(1~12),并经分析确证了各化合物的结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具有磺酰氨基硫脲和磺酰氨基氰胍结构化合物的合成和降血糖活性。方法:在格列苯脲的结构基础上,合成3位取代的1-[4-(4-甲基苯甲酰氨基)乙基]苯磺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Ⅰ1-6)和3位取代的1-[4-(4-甲基苯甲酰氨基)乙基]笨磺酰氨基氰胍类化合物(Ⅱ1-5),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四氧嘧啶诱导的高血糖小鼠降血糖活性实验。结果:合成的化合物结构经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等确定;降血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目标化合物中,多数化舍物具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活性,其中化合物Ⅰ6和Ⅱ1的降糖活性较好。结论:结构中的磺酰脲改为磺酰氨基硫脲和磺酰氨基氰胍,部分化合物的降糖活性保留,而且3位用长的脂肪链取代时显示更好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合成一系列取代的5-氨基吡唑衍生物.方法 以取代的乙腈和β-酮酸酯为原料,进行缩合反应,然后和肼盐或者取代肼盐进行环合.结果 得到了一系列的5-氨基吡唑衍生物,平均总产率为75%.结论 该方法经济、高效、操作简单,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活性强、副作用小的5-氨基水杨酸衍生物。方法以水杨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硝化、酰化、卤化反应,与对乙酰氨基酚相偶联,合成了新的5-氨基水杨酸衍生物。结果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确证。结论该合成方法成功地合成了5-氨基-2-乙酰氧基苯甲酸-4′-乙酰胺基苯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活性强、副作用小的5-氨基水杨酸衍生物。方法以水杨酸为起始原料,通过硝化、酰化、卤化反应,与对乙酰氨基酚相偶联,合成了新的5-氨基水杨酸衍生物。结果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确证。结论该合成方法成功地合成了5-氨基-2-乙酰氧基苯甲酸-4′-乙酰胺基苯酯。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和合成出新的硫脲衍生物并研究其对iNOS的抑制活性.方法:以2-巯基-5-取代苯并咪(噻)唑(1)为原料,经缩合和还原得到2-(4-氨基苯硫基)-5-取代苯并咪(噻)唑(3),3与异硫氰酸苯甲酰酯反应后再水解得到单取代的硫脲(5),或3与异硫氰酸烃基酯反应得到1,3-双取代硫脲(6).按NO试剂盒方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iNOS抑制活性.结果和结论: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硫脲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药理试验表明,13个目标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iNOS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6e~6i的iNOS抑制活性强于阳性对照药氨基胍.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3 2,4-二氨基-6-N~1,N~2-二取代肼基-哇唑啉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疟活性的研究。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是以2,4-二氨基-6-取代苄基氨基-喹唑啉为原料经亚硝化、还原成为2,4-二氨基-6-(N′-取代苄基)—肼基喹唑啉,再与相应的醛缩合而成。此类化合物经伯氏鼠疟原虫抑制性治疗初  相似文献   

8.
在碱性醇溶液中,用对甲苯氧乙酰肼和二硫化碳合成5-(4-甲基苯氧甲基)-1,3,4-(口恶)二唑-2-硫酮及其铜(Ⅰ)、锌(Ⅱ)、银(Ⅰ)、钴(Ⅱ)的配合物。对其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测定,并研究了部分化合物的抑霉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 5 甲氧基色胺苯基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其α1 受体拮抗活性。方法 :由取代苯胺通过环合、取代和胺解等反应合成目的物 ;测定目的物体外α1 受体拮抗活性。结果 :合成了 14个新化合物 ,其结构经IR ,1HNMR和ESI MS质谱确证 ;化合物WBⅠ 2、WBⅠ 3、WBⅠ 4、WBⅠ 8、WBⅠ 9和WBⅠ 14对大鼠肛尾肌动脉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大于 5 0 % )。结论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 ,所合成的化合物活性 (pA2 )低于阳性对照药哌唑嗪。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5-苯基偶氮嘧啶六种新化合物的合成,它们由2,4-二氨基-6-羟基嘧啶,2-甲基-4-氨基-6-羟基嘧啶,胞嘧啶和芳香伯氨的衍生物及对氨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的重氮盐,在醋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偶氮化而制得,并测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寻找干扰核酸代谢的抗肿瘤新药,设计和合成嘌呤生物碱的类似物3-氨基-5H-5-芳基吡唑[3,4-e]并-1,2,3,4-四嗪衍生物是有意义的。方法:以3,5-二氨基吡唑为原料,经过重氮化、偶合和分子内关环合成目标化合物3-氨基-5H-5-芳基吡哇[3,4-e]并-1,2,3,4-四嗪衍生物。结果:合成了六个新的嘌呤类似物。结论:通过IR、~1H-NMR、质谱和元素分析证实所得化合物为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以细胞内钙拮抗剂Bu-MDI为先导化合物,设计合成了具有弱钙拮抗作用的4-乙酰氨基取代的茚满衍生物。该目标化合物以胡椒醛为起始原料,经十一步反应制得。合成中对1的格氏反应、2的脱水消除和5的制备等均作了改进,使收率有所提高。对5的硝化产物6的硝基位置经NOE确证,并对目标化合物二对顺、反异构体的比例和生成机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合成新型的抗菌药物甲基2-(-(-5-苯亚甲基-4-噻唑酮-2-亚基)氨基)噻唑-5-羧酸酯类衍生物,并评价其抗菌活性.[方法]以2-氨基噻唑-5-甲酸甲酯与氯乙酰氯合成酰胺后与硫氰酸铵环合得到噻唑酮,而后与不同取代苯甲醛缩合得到相应的目标产物(4a~4l),并进行抗菌实验.[结果]所有合成的化合物结构均经IR,1 H-NMR进行了确证,其中4a,4j,4k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4220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结论]合成的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尝试用过硼酸钠替代过氧化氢合成2,6-二卤苯胺.方法 对氨基苯磺酰胺与卤化氢在过硼酸钠存在下进行反应,制备3,5-二卤-4-氨基苯磺酰胺,再经水解得2,6-二卤苯胺.结果 成功地合成了目标化合物.结论 此改进可以准确控制投料量,提高最终产物的纯度,收率亦佳.  相似文献   

15.
吡唑并[4,3-d]嘧啶-7-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新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设计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的吡唑并[4,3-d]嘧啶-7-酮类衍生物。方法:以2-甲氧基桂皮酰氯与1-甲基-3-正丙基-4-氨基吡唑-5-甲酰胺反应制得化合物Ⅰ,而后闭环得化合物Ⅱ,化合物Ⅱ经2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Ⅳ。结果:成功合成了目标化舍物以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中间体。结论:新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NMR和MS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化氨基吡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丙二氰为起始原料,首先在碱性条件下聚合为二聚物,然后与85%的水合肼关环得3-氨基-4-氰基-5-氰甲基-2-吡唑,最终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水解,得到不同的氨基吡唑甲酸类衍生物.结果 考察了3步反应工艺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反应条件为:聚合反应中,室温条件下,以氢氧化钠为碱试剂、乙醇为溶剂,二聚物的收率为86.1%;关吡唑环反应中,n(二聚物):n(肼)=1∶3.5,产物收率为86.2%;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95 ~ 100℃条件下,10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10 h,5-氨基-1-吡唑-3-乙酸收率为79.8%;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85℃条件下,浓硫酸∶乙酸(体积比)=1∶1,反应24 h,3-氨基-4-氰基吡唑-5-甲酸收率为69.7%.结论 本工艺路线环境友好,原料易得,便于操作.同时,所得产物经1HNMR及MS确证.  相似文献   

17.
5-取代嘧啶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芳香杂环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及抗菌等生物活性,几十年来一直是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课题组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我们的研究表明,2-特戊酰氨基-氨基-5-甲基-4(3H)-嘧啶酮(4)是合成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蛋氨酸合成酶抑制剂及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的重要中间体和生物活性评价参比化合物.但迄今为止,尚未见有关化合物4的合成报道.因此,寻找方便适用的化合物4的合成方法,对于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与其结构类似化合物的合成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以青霉素G的扩环产物7-苯乙酰氨基-3-甲基-3-头孢烯-4-羧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13个3′位上有4,5-双取代-V-三唑基的未见文献报道的头孢菌素衍生物,经元素分析及光谱数据确证其结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其中7个化合物(9a~g)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以(3S,4S)-3-氨基-4-氨羰氧甲基-2-吖叮啶酮-1-磺酸钠为母核,选择D-(-)-2-(7或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酰胺基)-2-苯或4-羟基苯乙酸和D-(-)-α-(4-乙基-2,3-二氧-1-哌嗪甲酰胺基)-2-苯或4-羟基苯乙酸作为边链,合成6个新的单胺菌素衍生物:(3S,4S)-3-[D-(-)-2-(8或7-甲氧基香豆素-3-甲酰胺基)-2-(苯或4-羟基苯)乙酰胺基]-4-氨羰氧甲基-2-吖叮啶酮-1-磺酸钠Ⅳ_(1-4);(3S,4S)-3-[D-(-)-α-(4-乙基-2,3-二氧-1-哌嗪甲酰胺基)-2-(苯或4-羟基苯)乙酰胺基]-4-氨羰氧甲基-2-吖叮啶酮-1-磺酸钠Ⅳ_(5-6)。初步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化合物Ⅳ_5,Ⅳ_6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3S,4S)-3-氨基-4-氨羰氧甲基-2-吖叮啶酮-1-磺酸钠为母核,选择D-(-)-2-(7或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酰胺基)-2-苯或4-羟基苯乙酸和D-(-)-α-(4-乙基-2,3-二氧-1-哌嗪甲酰胺基)-2-苯或4-羟基苯乙酸作为边链,合成6个新的单胺菌素衍生物:(3S,4S)-3-[D-(-)-2-(8或7-甲氧基香豆素-3-甲酰胺基)-2-(苯或4-羟基苯)乙酰胺基]-4-氨羰氧甲基-2-吖叮啶酮-1-磺酸钠Ⅳ_(1-4);(3S,4S)-3-[D-(-)-α-(4-乙基-2,3-二氧-1-哌嗪甲酰胺基)-2-(苯或4-羟基苯)乙酰胺基]-4-氨羰氧甲基-2-吖叮啶酮-1-磺酸钠Ⅳ_(5-6)。初步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化合物Ⅳ_5,Ⅳ_6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