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煤化工》2012,(2):35-35
<正>2012年4月18日,煤油共炼工业化示范项目——延长石油集团油煤新技术开发公司45万t/a煤油共炼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概算总投资17.9亿元,将采用美国KBR公司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利用榆林炼油厂炼油过程副产的渣油,与  相似文献   

2.
<正>1月31日,由延长石油集团筹建的全球首套45万吨/年煤油共炼实验示范项目流程全部打通,装置一次试车成功,并产出合格产品。这将对国内炼油和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据了解,煤油共炼项目于2012年4月18日动工建设,原计划2015年9月底中交。2014年5月份,天然气长输管线成功投运;10月7日,制氢装置一次试车成功,产出合格氢  相似文献   

3.
煤炭直接液化先进工艺的经济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煤直接液化可以生产液体燃料油。比较了碳氢化合物研究公司(HRI)的两段催化液化(CTSL)、煤油共炼和氢─—煤工艺的经济性。煤油共炼可以看作是重质渣油提质和煤液化之间的过渡技术。作出在中国建设煤油共炼示范工厂的经济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对延长石油集团煤油共炼装置产生的共炼残渣进行原料特性分析,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危害性进行了评价。基于煤油共炼残渣的特性,提出了煤油共炼残渣与多元料浆气化技术相结合,实现煤油共炼残渣的资源化高效清洁利用的思路,并详细介绍了技术路线和研究情况。多元料浆气化技术能使煤油共炼残渣中的有机物在高温下得到有效分解,实现污染物消减;能使无机物在熔融条件下与原料煤的灰渣形成安全稳定的玻璃化产物,有利于最终的处置利用。结果表明将煤油共炼残渣作为部分原料进行多元料浆气化反应,能够实现对残渣的资源化处理,气化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5.
卢嫦凤 《河南化工》2020,37(8):15-17
煤油共炼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利用石油资源,而且可将价格低廉的煤炭资源转化成油,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利用。简述了煤油共炼工艺、原料及催化剂,并论述了煤油共炼后残油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乙烯工业》2011,23(2):6-6
近日,延长石油500 kt/a煤油混炼项目已被陕西省列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标志全球首个煤油混炼工业化示范项目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已得到验证。据介绍,该项目共投资15亿元,利用榆林炼油厂炼油过程副产的渣油与当地的优质煤加氢混炼,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煤油共炼技术的优势,简述了煤油共炼工艺对原料油和原料煤的性质要求,提供了煤油共炼中油和煤的可选种类,介绍了目前几种典型的煤油共炼工艺的来源、工艺流程及效果。总结得出:已有的煤油共炼工艺大多采用沸腾床或悬浮床反应器,而工艺的重点在于原料油能够获得足够活性氢并顺利传递到溶解煤中进行加氢反应;最后指出该技术要实现工业应用,应注重煤与油的合理选配。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油共炼技术优势、典型工艺的开发进展及技术特点、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综述,又对工艺开发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讨论和展望,并指出了煤油匹配性研究、廉价高效催化剂开发、磨蚀问题的解决、固液分离技术的优化及主副产品的高效利用将成为煤油共炼技术研究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以煤为原料生产清洁燃料油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我国煤制燃料油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论述了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油共炼3种煤制燃料油技术的定义、原理以及工艺流程,概述了煤制燃料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技术研究进展及工业化应用现状。对3种煤制燃料油技工业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技术难点进行分析,并展望了应用前景。3种煤制燃料油技术在我国均已建成工业示范项目,步入了商业化发展阶段,煤直接液化和煤油共炼由于技术和原料的特殊性,目前均只是建设了一套工业示范装置,而我国已投产或试车成功的煤间接液化项目有10个左右,总产能近千万吨。煤直接液化技术吨油煤耗小,投资和运行成本低,今后应重点提高循环溶剂的质量和数量;煤间接液化技术成熟,是我国重点推广的煤制燃料油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拓展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同时具备适合液化的煤和重质油资源的企业适宜发展煤油共炼产业。国家应加大煤制油研发投入,重点解决目前存在的水耗、能耗、碳排放高等问题,并给予政策支持,促进煤制油产业快速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以规划为先导,积极稳妥发展煤制燃料油产业,是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HRI煤油共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治邦 《煤炭转化》1991,14(2):43-46
0 前言美国碳氢化合物研究公司(HRI)是专门从事石油重油深加工和煤炭直接液化技术开发的研究机构。1974年开始煤油共炼初期试验研究,用微型高压釜、高压釜和25kg/d 小型连续试验装置进行了原料筛选和技术经济初步可行性研究。1985年开发出两段煤油共炼工艺,从此得到美国电力研究院、安大略-俄亥俄合成燃料等公司的资助,制订了三年研究和技术发  相似文献   

11.
煤油共炼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煤油共炼技术的国内外研究开发状况,以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进行的探索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煤油共炼与煤的直接液化相比,具有转化率,油收率较高和氢耗量、生产成本较低的显著优点,初步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表明,在中国建设年处理1Mt的共炼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多元料浆气化技术是我国开发的具有自助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以常用气化原料神府煤为参照,将半焦、石油焦、煤液化残渣和煤油共炼残渣四种原料用于多元料浆气化制合成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神府煤相比,半焦、石油焦、煤液化残渣和煤油共炼残渣发热量高、制浆浓度高、气化指标好,四种原料都是良好的气化原料。  相似文献   

13.
《上海化工》2006,31(10):39-39
新日本石油公司等6家能源相关企业将与政府机构合作进行天然气液化技术示范研究。 天然气液化技术指利用天然气生产汽油、煤油等液体燃料的技术。依靠这项技术生产的燃料是不含硫、氮化合物等杂质的“绿色燃料”。  相似文献   

14.
刘洋 《山东化工》2014,(2):114-115,118
钢结构由于其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及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工期短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各项工程建设中。本文介绍了延长石油(集团)煤油共炼试验示范项目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法,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对钢结构外露式柱脚的垫铁安装法与无垫铁安装法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为钢结构经济、快捷施工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延长石油创建于1905年,1907年打成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曾为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1944年毛泽东同志题词"埋头苦干"予以鼓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1998年和2005年两次重组,迈上了持续发展快车道。现已形成集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多种资源高效开发、综合利用、深度转化为一体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第265位。延长石油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综合能源供应商,已建成千万吨级油田、千亿方级气田、千万吨炼化基地、千万吨级矿井集群、贯通陕西的油气管网体系、百万吨烯烃及衍生化工品生产基地。延长石油在特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领域掌握了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前瞻性创新技术,建成投产了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化工园区、全球首套煤油共炼和合成气制乙醇等多个工业示范项目,正在开展多项高端能源化工技术中试和示范。  相似文献   

16.
许辽辽  冯欢  崔智辉  王骁  高磊  侯自强 《广州化工》2022,(12):139-141+157
对常压渣油和煤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常压渣油与原料油混合后,开展常压渣油与煤共炼的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空速等关键工艺参数对常压渣油与煤共炼稳定性及转化效果的影响。通过研究得出常压渣油与煤油共炼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对工艺条件的探索,筛选出常压渣油与煤共炼在悬浮床加氢裂化装置中最适宜的转化效果及工艺条件,保证了悬浮床加氢装置的平稳运行及高效转化和轻油液体收率。  相似文献   

17.
科技信息     
全球首套万吨级煤经合成气制乙醇工业化装置在江苏镇江开建索普集团、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五环公司经过3年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正式启动合成气制乙醇项目的建设工作,2011年11月1日,在索普集团进行3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成套技术研发项目开工仪式,这标志着该项创新技术已全面进入到工业示范实施阶段,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套万吨级煤经合成气制乙醇工业化装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兖州、天祝、神府烟煤和先锋.沈北、东胜褐煤都是较好的直接液化原料煤。煤直接液化的馏分油最适宜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优质喷气燃料和催化重整制取芳烃原料油.两段催化液化由1t无水无灰煤生产5bb1馏分油.煤油共炼与直接液化相比较,简化了工艺过程,改进了馏分油产率和质量。我国煤直接工艺发展方向是煤油共炼或两段催化液化工艺。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多维气相色谱测定煤油共炼工艺气组成的方法。采用四阀七柱,通过4个阀对7根选择性不同的色谱柱进行准确切换控制,使样品分别进入不同的色谱柱中分离,以三个并联检测器通道同时进行测定,在7.1 min内完成对煤油共炼工艺气的全分析。FID主要分析烃类组成。TCD-1主要分析永久性气体,包括CO2、CO、O2、N2和H2S。TCD-2单独用于H2检测。采用外标法和校正归一化法相结合对各组分进行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完全符合煤油共炼工艺气组成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据"中国橡胶网2021年4月14日"报道,2021年4月10日,全球首个年产200 kt"共享"绿色炼胶中心项目开工仪式在山东青岛平度明村镇高分子材料产业园隆重举行。该项目由青岛双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双星集团)和青岛启航联合公司共同出资打造,秉承打造"研发4.0+工业4.0+服务4.0"产业互联网生态圈的超前设计理念,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密炼设备和行业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将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工业4.0智能化示范基地。通过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炭黑分散度、炼胶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5%和15%,能耗下降20%,同时先进环保处理工艺的运用可从源头上杜绝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