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乳化硅油颗粒度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甲基硅油为主要原料,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乳化硅油,考察了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pH、搅拌速度、乳化水温度和乳化方法等工艺条件对乳化硅油颗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90℃,乳化温度对乳液粒径影响不显著;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pH、搅拌速度和乳化方法对乳液的粒径均有影响。w(乳化剂)=7%,乳化时间45min,乳化温度80℃,乳化体系的pH≈6,在1200r/min的搅拌速度下采用乳化剂在油中法,制得了平均粒径为1.561μm,折光率为1.403,表观黏度216mPa.s的固体份质量分数为30%的硅油乳液。应用文中所述的工艺条件,脱膜剂厂家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乳化硅油脱模剂产品。  相似文献   

2.
以二甲基硅油(1 000 mPa·s)为主要原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NP-4和吐温-80复配为乳化剂,天然高分子明胶为稳定剂,采用高速剪切乳化法制备了水包油型(O/W)硅油乳液。考察了乳化剂HLB值及用量、硅油含量、稳定剂用量、乳化温度、剪切速度、剪切时间等制备条件对硅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在乳液体系中w(硅油)=35%,w(乳化剂)=10.5%,w(稳定剂)=0.3%;乳化温度35℃,剪切速度11 000r/min,剪切时间10 min。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硅油乳液外观呈白色、细腻、均一的液体,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乳液平均粒径为1.2μm左右,乳液固体质量分数为46%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氯铂酸为催化剂,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FB)、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MA)和含氢硅油(PHMS)为原料,制得一种共改性硅油(PMS)。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优化工艺条件为:n(Si-H)∶n(C=C)=1∶1.20,催化剂用量30μg·g-1,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 h,此条件下转化率达93.45%。采用高速剪切乳化搅拌方式将水相在油相中进行乳化,制备出聚硅氧烷消泡剂,由应用测试得到优化配方为:硅膏质量分数10%,PMS质量分数6%,复合乳化剂(m(Span 60)∶m(Tween 60)∶m(OP-10)=3∶2∶1)质量分数4%,制备出的聚硅氧烷消泡剂稳定性好,其消抑泡性能优于市售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4.
无溶剂催化合成有机硅聚醚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采用铂催化剂催化低含氢硅油与烯丙基聚醚的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有机硅聚醚表面活性剂。讨论了铂催化剂活化温度和时间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在无溶剂条件下低含氢硅油与烯丙基聚醚硅氢加成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选择60℃~80℃下活化铂催化剂1.5 h为宜;无溶剂加成反应条件为90℃~130℃、3.3 h、催化剂的加入量(以Pt计)为原料总质量的4×10-4%,合成的有机硅聚醚表面活性剂外观透明、黏度为440 mPa.s~460 mPa.s,浊点为26℃~28℃。  相似文献   

5.
《有机硅材料》2009,23(4):256-256
陕西科技大学的李小瑞等人以含氢硅油(PHMS)、烯丙基聚醚(PE)为原料,氯铂酸-异丙醇溶液为催化剂制得有机硅(PMS)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其对不同黏度二甲基硅油(PDMS)的乳化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PE)/m(PHMS)为1,催化剂用量2.0×10^-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h,  相似文献   

6.
以不同含氢量的含氢硅油分别与2种聚醚反应,得到亲水性、疏水性不同的聚醚改性有机硅共聚物,经复配自乳化制得复膜胶用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通过对反应各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了反应的较优条件:n(S—H)∶n(CC)=1∶1.3,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6 h,催化剂用量为20μg/g。通过对消泡剂进行涂刷及抑泡性测试并对其稳定性的考察,结果表明:固定抑泡组分m(SP018)∶m(SP024)∶m(SP050)=1∶1∶1不变,乳化组m(SE018)∶m(SE024)∶m(SE050)=1∶2∶2,m(抑泡组分)∶m(乳化组分)=1∶1条件下制得的消泡剂稳定且对复膜胶乳液具有较好的消抑泡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聚二甲基硅油为油相物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采用相转变温度(PIT)法制备了硅油/水纳米乳液。通过研究硅油/乳化剂/水体系的拟三元相图,确定了纳米乳液的原料配比,并对优化配方体系制得的硅油/水纳米乳液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配方组成(w/%)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乳化剂5,聚二甲基硅油5,余量为水的条件下,制备的纳米乳液的乳化粒子粒径在165 nm左右,其Zeta电位为-0.95 mV,乳化粒子呈球形。  相似文献   

8.
以壬基酚、二溴烷烃和氯磺酸为原料,合成了2种双壬基二苯双醚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在中间体的合成反应中引入超声波,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生成双醚中间体的反应条件,并考察了超声波功率对产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核磁共振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产物的表面活性、乳化性能和泡沫性能。将合成的Gemini A和Span 80复配作为复合乳化剂来乳化甲基硅油。结果表明,生成双醚的适宜反应条件为:n(壬基酚)∶n(二溴烷烃)=2.02∶1,碱用量为20%(质量分数),65℃下反应1.5 h,超声波功率为250 W。合成的双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乳化性能和泡沫性能。采用复合乳化剂得到了均匀稳定的甲基硅油乳液。  相似文献   

9.
何婷  季永新 《化学与粘合》2013,(4):10-13,58
以含氢硅油与端烯丙基聚醚为原料,在氯铂酸的催化作用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聚醚改性有机硅乳化剂。通过正交实验测定反应的转化率,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物比例、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并得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7h,n(Si—H):n(C=C)--1:1,催化剂用量为20μg/g,反应温度为130℃,在该条件下,含氢硅油中Si—H的转化率达96%。由此制备的表面活性剂能有效降低表面张力,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初步讨论了含氢硅油与聚醚反应生成的共聚物的阴离子化反应,合成了硫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结构的差异,产物HLB值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含氢硅油、十二碳烯和烯丙基聚醚为原料,在氯铂酸催化剂作用下,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硅表面活性剂——长链烷基、聚醚共改性聚硅氧烷(APMS),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Si-H转化率的影响,确定较佳反应条件为:n(Si-H):n(C=C)=1:1.2,氯铂酸催化剂用量为20μg.g-1,反应时间为8 h,此条件下转化率可达92%。性能测试表明当十二碳烯与聚醚的摩尔比为1:6时其表面活性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