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他把自己的钱都花在了义务赡养老人上,自己却一贫如洗;他照顾的老人享年全部超过80岁,其中6位活过了90岁;现在,他希望多卖些画,盖一所免费养老院,等他老得不能动了,可以雇人来照顾老人们。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古代流行着这样的赡养习俗:当儿子继承家庭的土地等财产的时候,要与退出生产领域的父母订立一份"赡养协议",说明赡养的各项细节及维护协议的措施方法。当父母没有得到适当照顾时,他们可以依据协议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以协议作为保障的同时,社区邻里也起着监督作用。赡养责任的承担与财产转移密切相关,以财产转移为赡养介质,谁继承谁赡养,谁赡养谁继承,无论继承人是谁。这种赡养方式,虽不尽合于我国的国情和传统,但对于我国老人权益的保障和家庭赡养关系的法治化却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1年8月24日《京华时报》第10版有一篇报道的标题是:为能与儿子经常见面(眉题)九旬老太起诉儿子轮流赡养(正题)该报道的正题易产生歧义,在“轮流赡养”前应加上“要求”。“九旬老太起诉儿子轮流赡养”的说法,容易被误认为老太起诉的对象是“儿子轮流赡养”,即老太拒绝儿子轮流赡养,认为“儿子轮流赡养”的方式损害了其权益,...  相似文献   

4.
仁岷 《学习之友》2006,(10):31-31
全国妇联开展了“全国婚姻家庭道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家庭赡养方式中,由于成年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的比例在城市高达69.0%,在农村为59.9%,因此老人的赡养也就以分开居住,经济和精神慰藉的方式为主,与老人同住赡养老人是一种补充方式。调查显示,城市居民2001年平均每月为父母(公婆)花销123.85元,而农村居民在2001年全年为父母(公婆)的平均花销是463.76元;城乡子女更多强调对老人物质照顾的满足,而对老人的精神需求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5.
鲜花因为园丁的呵护得以开放,小树因为阳光的温暖得以成长,儿女因为父母的抚育得以成材……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是当今有些人连自己的老人都未尽赡养义务,更何谈去照顾  相似文献   

6.
司宪周 《河南教育》2004,(12):41-41
我村近期开展了做“文明村民”“文明户”、比“孝敬”活动。在开展这项活动之前,村民杨某经常对自己的公婆冷言冷语,骂骂咧咧,一次,年近八旬的婆婆洗碗时不小心把碗掉地上摔烂了,这下可惹恼了杨某,她骂婆婆是“老不死的”,老人一气之下喝了农药。幸好被邻居及时发现送进医院,经抢救脱险:杨某的儿子在四年级上学,由于家庭不和睦,受环境的影响,性格内向,不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村民张某膝下有两个儿子,相继都已娶妻成家,两个儿子因赡养老人问题经常发生口角,老人一气之下离家出走,靠乞讨为生。  相似文献   

7.
时下,人们为自己的儿女操办生日较为普遍.至于老人的生日,恐怕有好些子女是记不清的.在现代文明的今天,老人生活条件改善,物质赡养有了保证,最需要的是精神慰藉.不可否认,子女由于工作繁忙劳累,对父母的生活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像对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心、去照顾、去过问.  相似文献   

8.
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本分,而前不久,南京却开启了"照顾老人可领工资"的养老新模式。照顾自家老人还有钱拿,这是怎么回事?每个有老人的家庭,都能申领补贴吗?补贴的钱从哪儿来,掏得起吗?笔者为此进行了探访。照顾五类老人可申领补贴去年11月10日下午,南京某院校家属院的一户人家里,103岁的陆盘珍戴着老花眼镜,佝偻着背,正剪着  相似文献   

9.
一、一席话引起的思考多年没有回故乡的农村,去年春节回去住在堂弟家里.一夜长谈,堂弟详细讲了40多年来全村的变化,并深有感慨地谈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他说:“全村314户人家,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103人,有34人受到子女的妥善赡养,全家相处比较和睦,有36位老人,子女和儿媳不关心老人冷暖,虽然可以吃到饱饭,在物质上、精神上没有汁么照顾,老人很孤寂;有七位老人,被儿子、儿媳视为额外负担,受到歧视和虐待,有病不给医,不问饥寒,情景比较凄凉;有26位老人,自食其力,不愿同子女生活,分家另过日子.”  相似文献   

10.
郭文 《老年教育》2015,(3):28-29
赵湘南老人的故事并非讲述长寿之道,而是一个家庭三代人"厚德载福"的故事。49岁时,她从安徽农村来到辽宁沈阳,成了沈阳军区空军某部军官万基家的保姆。79岁时,听说当年的老保姆孤苦无依,万家就将老人接到家里赡养。现在,万基夫妇已先后离世,当年叫她"姨娘"的孩子们,像亲生儿女一样,尽心尽意地照顾她。第三代也效仿前辈谨守孝道。如今,老人已被万家赡养了28年。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空巢老人的数量呈日益增长的趋势,人们普遍重视物质要求的满足,却忽视了精神赡养,给老人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应加强对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法律保护,让空巢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2.
责任     
拾破烂的李老头将两个亲生儿子告上法庭:要儿子们给他养老金。法院的秦法官了解到,李老头中年丧妻,靠自己拾破烂攒钱供两个孩子读书,老大大学毕业后在市人事局工作,老二没考上,在一家摩配厂工作。老李丧失劳动能力后,两个儿子曾轮流供养了他一段时间,尽自己的责任。问题是李老头不顾儿子们的强烈反对找了个老伴,于是儿子们就停止了对他的赡养。其理由是:老人中年不续娶,老了才娶妻,显然是加重负担。李老头也有自己的理由:中年时忙着挣钱抚养孩子,尽自己的责任,没有心思找伴儿,老了一个人住着寂寞,况且对方有自己的退休金能供应她自己,并没有…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们老两口生了二男二女,大女儿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工作,其余的3个子女务农,我们已经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全靠农村的3个子女赡养,而生活比较优裕的大女儿却不尽赡养义务。当我们向地索要赡养费时,她说赡养老人是儿子的事,已经出嫁的女儿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请问,她的这种说法对吗?江苏读者吴国安  相似文献   

14.
意外的回报     
因近年来承蒙邻居照顾,年逾八旬的张老伯将14万元存款送给了邻居小方。不久,张老伯被诊断患有老年痴呆症。张老伯的儿子得知后,以父亲年迈痴呆、意识不清为由,起诉邻居小方,要求返还钱款。日前,当地法院受理了这起案件。经审理后认定老人的赠与行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钱宁  姜波 《老年教育》2011,(12):28-29
她勤劳、朴实、善良,与丈夫结婚后,她大度地担起了照顾丈夫前妻父母的责任;在丈夫意外身亡后,她毅然选择留守,继续赡养与她毫无血缘的老人。19年如一日,对老人真心呵护、关怀备至,体现了孝老爱亲的美德。她就是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重庆市涪陵区龙潭镇村民杨德碧。  相似文献   

16.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意思是用赡养、孝敬自己老人的心对待别人的老人,用抚养、教育自己孩子的心对待别人的孩子。我认为这两句话应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公德。  相似文献   

17.
老教授和他的独子签了一份“双向自立协议”:儿子依靠自己的能力长大成人,父母老了不用儿子赡养。这试图创立现代亲子关系的实验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  相似文献   

18.
丁勤 《老年教育》2006,(8):26-27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不是比谁对老人孝顺,反而比谁对老人不孝。(2)依赖心理。子女多了,子女之间有某种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地说:“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有些子女看到父母老了,病也多了,不能帮助自己做事,反而给自己带来许多经济、生活上的负担,进而嫌弃老人。  相似文献   

19.
丁勤 《老年教育》2006,(10):28-28
子女对老人不孝,原因有三(1)子女攀比心理。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人不孝。(2)子女依赖心理。子女多了,相互之间产生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3)嫌弃老人。有些子女看到父母老了,病也多了,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反而还给自己带来许多经济、生活上的负担,进而嫌弃老人。  相似文献   

20.
金色的盒子     
爸爸三年前下岗了。妈妈工资不高,儿子正读小学,还有四位老人需要赡养——家累很重。爸爸找到了一份推销一种工业用试剂的工作。薪水不低,但每月300桶的定量完成起来对一个新手有较大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