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用扫描电镜、动态接触角测量仪、拉压试验机等,对不同表面处理镁合金的表面形貌和特性、玻璃纤维增强树脂/镁合金叠层板(GFRR/Mg)的界面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可提高镁合金表面能和GFRR/Mg叠层板的力学性能.经磷酸盐处理和高锰酸盐处理后,镁合金的表面能分别为85.97 mJ/m2和92.04 mJ/m2,比打磨处理增加了53.7%和64.6%,表面润湿性明显改善.磷酸盐和高锰酸盐处理镁合金制备的GFRR/Mg叠层板界面结合良好,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比打磨处理的GFRR/Mg叠层板稍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导弹领域先进技术的推广转化现状以及在推广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难点。借鉴国外知识产权推广转化经验,探讨了国防领域专利成果推广转化的系统化工作流程和推广转化支撑与服务平台,并从政策法规、工作机制、信息交流机制、专业服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专利转化机制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钒锆转化膜提高AZ31B镁合金的耐蚀性,转化温度对化学转化膜耐蚀性的影响.取偏钒酸钠、氟锆酸钾为转化液主盐,pH值为2.5,转化时间为30 min,设置不同转化温度,在镁合金表面制备新型绿色钒锆化学转化膜;不同转化温度下转化膜耐蚀性检测采用浸泡试验、SEM、电化学工作站等技术设备.结果表明:当转化温度为50℃时,钒锆化学转化膜层表面光滑、平整,在浸泡中腐蚀速率最慢,与镁合金基体相比耐腐蚀电位正移0.1129 V,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一个数量级,经EDS测试转化膜层元素主要为C、O、Mg、V、Zr、F等.钒锆酸盐化学转化膜有效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转化温度为50℃时的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文摘     
<正> 文中以表格的形式对不同类型的涂(镀)层及其沉积工艺参数进行了比较,其中包括电解镀铬、次磷酸盐浴镀镍、盐浴渗氮、粉末沉积渗硼和用气态获得钛、铬和钨的碳化物。文中还列表给出了过程控制温度、保护层厚度和硬度等工艺参数。本文还指出了  相似文献   

5.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的布雷顿热电转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面临的热防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布雷顿循环热电转化技术,结合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工况,进行了热力学计算,初步得到热电转化的发电效率及发电机功率,并讨论了飞行马赫数、关键部件效率、压比和循环工质对系统性能(发电效率和输出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动热的利用使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热电转化成为可能;同时提高关键部件效率,如换热器效率、旋转部件效率可提高发电效率和发电机功率,由于它们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在系统方案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分析也表明,选择适当的工质可以提高热电转化的发电效率及发电机功率。  相似文献   

6.
张杰  康超  龚建良  郭旺军  伍致生  王户生 《含能材料》2022,30(10):1030-1046
从化学转化及微生物降解2个方面综述了2,4,6-三硝基甲苯(TNT)资源化再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化学转化途径以TNT甲基氧化、硝基还原、取代反应等进行分类,系统地梳理了多样性的化学转化途径,结合资源化再利用从绿色环保、反应机理、反应效率、产物特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评价;微生物转化途径以需氧细菌、厌氧细菌和真菌代谢进行分类,较为全面的梳理了TNT微生物需氧代谢和厌氧代谢途径,汇总了相关微生物及代谢过程。最后对基于化学转化和生物转化的废旧TNT资源化再利用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TNT化学转化将超越实验室研究阶段,绿色工艺研究及安全性将是本阶段研究的重点; TNT微生物转化依旧是研究重点,结合基因工程及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有望为废旧TNT深度再利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水中偏二甲肼(UDMH)及其转化产物的快速检测对于其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和非色谱法(包括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对水中UDMH的检测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色谱法在水中UDMH转化产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指出了不同检测方法在检测浓度范围、样品前处理、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优缺点,认为色谱前处理装置的高效自动化设计、多种分离和检测技术联用是解决水中UDMH和其转化产物检测难题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AZ91D镁合金表面植酸转化膜的正交实验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正交实验对镁合金植酸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极化曲线、电位-时间曲线对镁合金植酸转化膜的耐腐蚀性能进行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对转化膜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植酸转化膜耐腐蚀性能的工艺影响因素排序为:处理时间>温度>浓度>溶液pH值。AZ91D镁合金植酸转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其自腐蚀电流密度小于铬酸盐转化膜,植酸表面处理技术有望代替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铬酸盐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环境友好型非铬化学转化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替代有毒的铝合金表面铬酸盐传统处理工艺,研究以Ce(NO3)3为主盐、H2O2为成膜氧化剂的稀土转化膜处理液,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转化膜制备工艺,探讨SrCl4、NH4VO3两种成膜促进剂对改善成膜效果的影响,通过SEM、EDX、XRD等微观分析,对表面转化膜的微观形貌与成分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氧化剂的引入与工艺优化可以在40℃低温下生成有较好外观与耐蚀性的转化膜,处理溶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成膜促进剂能够改善成膜效果,转化膜的主要元素组成为Al与Ce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10.
铝合金稀土铈盐转化膜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MS)及盐雾试验等测试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铝合金稀土铈盐转化膜的结构、组成成分及其致密性对其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层中的稀土铈元素有效地抑制铝合金的点蚀行为,极大地提高其耐蚀性,转化膜的致密性对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能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决策,国家科委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决策性的贡献。全国各省(区)都借科技大会的东风,把科技成果作为发展本地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产品标准中的生产型标准和贸易型标准的分类,介绍了两类标准的结构特点,剖析了我国产品标准向贸易型标准转化的趋势,指出了面对这种转化的趋势,现行的标准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这种转化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科技进入经济主战场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率都很低,本文就科技成果转化难的主客观因素进行了剖析,从而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统计实验法计算射击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炮弹对地面装甲目标的射击效力。采用平均散布中心法对射击误差进行了转化,然后对转化后的射击误差进行随机模拟,推导了用统计实验法计算射击效力,并给出了保证实验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超飞行器姿态动力学模型多约束、多变量耦合和非线性的特点,采用预测控制理论设计了时变自适应控制器.根据奇异摄动理论将复杂的动力学分解为快慢内外环动力学,直接对非线性系统伪线性化建模,把非线性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时变系统的次优化;将指标约束、输入约束、稳定约束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约束,在线滚动优化求解预测反馈控制律.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保证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钻地炸弹落角大、质量重、机动能力差的特点,文中采用Gauss伪谱法求解了同时满足路径约束和终端约束条件下的过载最小最优弹道.利用全局插值多项式估计将非线性弹道方程转化为离散的代数约束方程,从而将复杂的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通过仿真对比得出基于伪谱原理的优化弹道全程过载均匀且最低,较好的实现设计任务,体现了文中的最优弹道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采用直接映射法进行指挥信息系统网络建模存在建模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在指挥信息系统规范化本 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本体模型向网络拓扑模型转化的方法。通过解析规范化的本体模型得到建立网络模型所 需 3 个要素,构建网络拓扑模型,并对区域联合防空指挥信息系统实现本体模型到网络模型的转化,从网络模型的 时效性、协同性、抗毁性角度出发分别建立评估模型,以实现从整体结构层面对指挥信息系统的能力进行评估。结 果表明:该方法在解析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由指挥信息系统本体模型向网络拓扑模型的转化,可为其他本体模型的 按需解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钢和合金中含少量铈可大大地改善共性能。为此需要可靠地测定含量达0.1~0.001%的铈。用三丁基磷酸盐(ТБФ)从硝酸介质中萃取缔和采用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和伏安法可测定铈,但仅能测定不合钛和锆的钢和合金。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洲际助推-滑翔导弹可达区域的形状,给出了求解思路.建立了三自由度弹道模型、推力模型、气动模型与气动热模型.将可达区域优化转化为四类弹道优化问题,在考虑诸多实际约束下,建立了多阶段多约束优化模型.利用直接打靶法将此最优控制模型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解算.结果表明,洲际助推-滑翔导弹最佳可达区域可能为不对称的扇形区域,面积可达4430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20.
基于零飞测试的高炮武器系统动态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零飞测试的高炮武器系统动态精度研究,首先把火控雷达测得的目标现在点球坐标转化为现在点的直角坐标.然后装定基线,同样把基线也转化为直角坐标.通过将目标现在点直角坐标和基线的直角坐标的矢量相加,最后再转化为球坐标输出,带动火炮跟踪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