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陆的直销市场在《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之后,正进入盘整的阶段,由于禁止“团队计酬”的多层次奖金制度,大多数直销公司都要调整他们的制度和作法,那些已经从事直销的直销商也必须改变他们的观念和做法。在这直销新纪元开始的阶段,我们希望直销业界能够迅速调整脚步踏上正轨,因此把观察台湾和大陆直销运作多年的心得提出来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
当接近70%的被调查者把票投向了“改制保障的是公司利益”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个冠冕堂皇的话题:直销公司和直销员是利益共同体。果真如此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已经明确禁止了团队计酬的多层次奖金制度,因此在内地营运的直销公司几乎绝大多数都必须修改其奖金制度以符合政府的规定,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但是更重要的是其教育训练的内容要做大幅度的修改。[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团队计酬的多层次直销,长期以来被部分直销公司和上线直销商,乃至于所谓的专业培训讲师,以事业导向为重点,在教育训练的时候花大部分时间讲解公司的奖金制度。  相似文献   

5.
用有关专业人士的话说:直销管理条例的出台,带来了直销业的又一次“大整顿”。直销商们将面临“重新洗牌,重新选择,重新组合”。不出所料,各直销公司陆续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现象——“团队人员流失”。  相似文献   

6.
最近,看到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晓丽和上海东方无店铺行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顾问甄刚共同翻译的《解读联邦多层次直销法》一文。文章原作者是jeffreya.babener先生,是多家美国和世界超大型直销公司的法律代表。这篇文章从作者角度解读了2003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向美国国会提供并获得通过的一个直销法案h.r.1220。该法案表明,美国首次在法律上认可了合理限度内的直销商个人消费,至于什么是合理限度的个人消费,该法案没有做出明确规定。1998年我国国务院全面禁止了传/直销,原因是这种方式“不符合国情”。那么究竟有什么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产品价格和奖金制度。价格问题比较复杂,这里暂且不谈;奖金制度应有一个适应中国国情的问题,因为在直销商的生活消费能力、直销产品对一般消费者的销售力这两个因素上,我国与直销业比较成功的经济发达市场还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7.
正是由于中国直销也曾经让政府伤透了脑筋,因此政府的所有谨慎都毫无遗漏地反映到了本次直销立法上面。从草案中可以看出,政府不但为直销企业立起了“内外资准入条件”、“教育训练”以及“保证金制度”三大“铁门槛”,还在奖金拨出比例、自产产品比例和直销商管理方面作出了诸多限制。对于热切盼望立法的企业和直销商来说,怎么去迈这一道道“铁门槛”,可谓费尽心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很多的传统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试水直销,然而直销行业的专业管理人才极度缺乏,于是一些原直销团队的领导人摇身一变,就成了某直销企业的CE0、总裁等。一时间,像“开盘”、“操盘手”等成为了业界流行的名词;市场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却又传出直销经理人频频跳槽的消息。当直销人跳槽已经成为行业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作为公司管理层的直销经理人也频繁跳槽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9.
直销产品,是一门了解和洞察人性的营销哲学。修筑属于自己的“管道”,是积累财富的最佳方法。直销企业不是“生产产品”而是“生产机会”;直销团队不是“推销产品”而是“推销梦想”。有了正确的定位之后,我们就能真正把自己打造成合格的直销商。  相似文献   

10.
《当代地方科技》2006,(5):54-56
熟悉直销行业的人都知道,直销和传统行业一样是有风险的,其风险在于苦心经营的团队有可能一夜之间崩溃。要做好团队的风险管理,首先要知道团队运作在哪些方面存在风险,才能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我们认为直销团队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1)消极言论;(2)旁部门干扰;(3)团队自创风格。我们邀请了两位资深直销人士根据自己预防和处理类似事件的经验和大家做一些分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当代地方科技》2006,(11):F0002-93
目前,许多直销人都四处打听,希望能从各处收集信息,关注公司层面申请直销牌照的进展。关注自己的公司是否获牌,确为大事,这关系到直销团队领袖们的命运,这样说应该不过分,因为,他们建立目前的团队实为不易,花费了多年的心血,如若因所在公司一旦迟迟拿不到牌照,造成团队军心不稳,甚至解散,对于这样的结局,恐怕是当前直销团队领袖最不愿意看到的。  相似文献   

12.
《直销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直销企业至少应当按月支付直销员报酬。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等)不得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  相似文献   

13.
或许对于许多中国的直销人来说,新卫斯(neways)并不是一个人人皆知的直销企业,但诞生于1992年的新卫斯已经在世界直销领域小有名气。2008年9月,新卫斯台湾分公司开业,并顺势开始进军大中华区市场。最近,记者获悉原嘉康利环球国际团队在经历与嘉康利1421团队的抢线风波以后,绝大部分团队成员开始自己从美国新卫斯公司拿货,在大陆进行销售,团队规模也在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14.
困务院于2005年9月1日出台的《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使中国直销企业自此走上了柯法可依的法治轨道,直销经济也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中国直销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唾待解决的问题,如,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产品质量小过关、产品类型不多、简单进行产品概念炒作、误导新加入直销商买大葶或者大量囤货等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想从事直销行业又或正在从事直销事业的您,在考察与选择直销公司的时候,是否检查过自己真的符合了从事这个行业中所应具备的必要条件了么?正所谓“适合才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单层次直销中,直销员在哪里开发市场、寻找客户,取决于公司;而在多层次直销中,因为直销员可以推荐直销员,公司对于这种一层一层的推荐都给予奖励,直销员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市场的延伸不取决于公司,而是取决于直销人员。对于一个团队领导人本身来说,是很难控制市场向异地延伸的,也只有不断延伸才有可能把市场做大从而获得更多的奖励,但如何做到本地市场异地化,还是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技巧的。  相似文献   

17.
《直销管理条例》关于禁止多层次计酬和限制奖金比例的规定将有志于拿牌的中国准直销企业逼向员工制和经销商制两条道路,高级销售人员以法人资格开设自己的专卖店或服务网点也成为普遍的选择。目前,很多人选择以成立“一人公司”的方式来拿到法人资格,但笔者通过对新颁布的《公司法》的分析认为,开办一人公司也许并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直销一路颠簸在中国走过十余年,直销人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着泪水为市场经济也为直销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着经验和教训。“异地直销”便是其教训之一。异地直销是在中国直销业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异地邀约据点式动作模式。作为中国直销的变异体,异地直销十多年来在中国生生不息,一直游走于政策边缘,一直困扰着中国直销业的良性发展,成为直销监管的难题之一。异地直销人员在中国有多少人?300万?500万?恐怕谁也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其带来的社会问题等负面效应是我国政府无法回避的,也是整个直销业应该直面的,这些问题更是异地操作的团队精英们应该思考的当务之急。异地直销事关整个中国直销业的良性发展。作为引导华人直销第一传媒的《中国直销》杂志,今年把异地直销的项目纳入了本年度的研究重点,今天我们邀各位直销研究者和具有多年直销经历的实践者、管理者来谈论这个话题,是期望抛砖引玉,把“异地直销”辨析得更明白透彻,既为中国直销正本清源,也为中国直销的监管部门提供监管思路,从而让中国直销业回归主流,驶上正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8月16日,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毫无意外地获得了商务部颁发的第4张内资直销企业的牌照,为自己“红顶商人”的身份做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但就在这所有新时代人都应该分享成功的美丽刹那,一个曾经为新时代创造惊人业绩的直销商刘贵生却突然被公司扫地出门。紧接着的消息是,刘贵生已经加盟天津泰达益生并任常务副总经理。纵观此次变局,新时代不可能过河拆桥,刘贵生又凭什么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对新时代说“不”? 在即将吹响黎明号角的时候选择暮霭,是刘贵生疯了,抑或其他?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句话放在新时代、刘贵生和泰达益生之间,的确恰如其分。 总而言之,这本是一场生意,也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20.
“经营人际关系”是直销训练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海外,多数直销公司或团队都定期开设类似“沟通心理学”、“人际关系管理”的课程。上下层之间口耳相传的成功秘诀,更包含许多重构人际网络内容与意义的策略。在这样的过程中,人情与利益不仅是相互加权,而是辩证改造。旧有的人际网络不仅因加入直销而进行筛选、重组,直销商也藉由情绪、符号、感情的投资来改造和转变人际网络中的内容与意义。 销售是“人”的事业,你一定要得到别人的信任,离开专柜,信任更重要。 建立或巩固顾客的“信任”是直销商成功的最大关键。 如前所述,直销网络事实上仅有一小部分是由具有紧密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