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近年来非孕健康女性患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诱发因素。方法:对2002年6月—2005年6月门诊718例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结果:妇女年龄为21~40岁692例(96.4%),好发时期为月经后1周583例(81.2%),发病诱因中长期穿紧身衣、垫卫生护垫、月经期垫卫生巾617例(85.9%);滥用抗生素101例(14.1%);复发病例512例(71.3%)。结论:高发及反复发作的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好发于长期穿紧身衣、垫卫生护垫、月经期垫卫生巾的非孕健康育龄妇女;滥用抗生素亦是多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生态疗法在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期VVC患者121例,研究组61例,用米可定阴道泡腾片(每片含制霉菌素10万U)1片,放置阴道深部连续7d,再使用乳酸菌阴道胶囊2粒置于阴道深部,连续7d。对照组60例,使用米可定阴道泡腾片(每片含制霉菌素10万U)1片,放置阴道深部连续14d,观察用药后1周、4周临床症状的改善、病原体转阴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3.44%、9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复查复发率分别为8.20%、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制霉菌素和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VVC效果满意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68例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收集2005—2008年间海林市人民医院临床细菌时间培养及鉴定获得的真菌感染病例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病例中念珠菌检出率所占比例最大,其中白色念珠菌49例(72.06%),光滑念珠菌6例(8.82%),热带念珠菌4例(5.88%)。此外,还分离到少数隐球菌、组织胞浆菌等。所有病例均有长期反复联用多种抗生素、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GCS)病史。应用3种以上者49例(72.06%)5种以上者12例(17.65%)最多达6种。37例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54.41%)。治愈46例(67.65%),好转11例(16.18%),无变化6例(8.82%),死亡7例,病死率(10.29%)。结论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规范应用是引起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掌握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指征,以减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华山医院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虑  张永信  朱敏  章强强 《上海医药》2002,23(7):321-323
目的:研究华山医院深部真菌感染状况。方法:回顾性调查了华山医院1999年1-3月深部真菌感染状况,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感染菌种,感染部位,并初步探讨感染相关因素。结果:发现深部真菌感染29例(31例次),死亡8例,占27.6%。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27株,占87.1%),其中白念珠菌18株,占58.1%。其次为新型隐球菌(4株,占12.9%)。感染部位以尿路感染是最常见,有12例次(占38.7%),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9例次(占29.0%),口腔感染4例次(占12.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例次(占12.9%)等。深部真菌感染常用各种免疫受损疾病基础,如恶性肿瘤,,血液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以及严重感染等。使用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导管介入,重大手术创伤比例也较高。结论:华山医院深部真菌感染并不罕见,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病死率高,患者常有免疫缺陷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卫生宣教在预防孕期阴道念珠菌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5孕妇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建卡的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9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只简单告知要注意预防孕期阴道卫生;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防治阴道念珠菌感染的卫生宣教措施。比较两组阴道念珠菌感染发病率。结果干预组阴道念珠菌感染12例,感染率为12.6%;对照组阴道念珠菌感染13例,感染率为3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强卫生宣教,可以有效预防孕期念珠菌感染,保证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作用。方法首先制备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用不同剂量rhGM—CSF作用于小鼠,观测其28d内的存活情况;另外,以一定剂量的rhGM-CSF作用于小鼠,检测其用药前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变化。结果应用25μg/kg的rhGM—CSF能显著延长小鼠28d内存活期,其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显著增多(P〈0.05),而中性粒细胞的增多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rhGM-CSF有较好的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体外联合抗白念珠菌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对生殖器部位分离的36株白念珠菌药敏试验,应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对36株白念珠菌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白念珠菌菌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耐药株分别为3株(8.33%)、4株(11.11%)、6株(16.67%)。特比萘芬和氟康唑联用MIC几何平均数较其单独应用均显著降低(t=3.590,P〈0.05;t=3.252,P〈0.05),15株有协同作用(42%),18株有相加作用(50%),3株无关作用(8%);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联用后的MIC几何平均数较其单独应用均显著降低(t=3.849,P〈0.001;t=2.409,P〈0.05),表现为协同作用有14株(39%),相加作用的有17株(47%),无关作用的有5株(14%);均未发现拮抗作用。结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应用对大部分白念珠菌能产生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提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应用能增强抗白念珠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饮食因素与胆石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饮食因素与胆石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106例手术确诊的胆石病病例和105例非胆石病对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进食速度(OR=2.120,P=0.008)、十二前食用油种类(OR=1.954,P=0.000)、十年前豆制品摄入(OR=2.170,P=0.003)和胆石病发生呈正相关;十年前淡水鱼摄入(OR=0.400,P=0.001)、十年前新鲜摄入(OR=0.313,P=0.000)和胆石病发生呈负相关,结论:本研究提示,胆石病的发生可能与既往一些饮食因素和习惯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147株住院患者呼吸道念珠菌感染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呼吸道分离的念珠菌进行鉴定并做耐药性分析。方法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对分离的147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并用Rosco商品化纸片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呼吸道念珠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为主(75.5%),非白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两性霉素、制霉菌素耐药率最低,分别为6.1%,3.4%,其次为伊曲康唑(17.0%),氟康唑耐药率最高(57.1%),克柔念珠菌是耐药性较强的念珠菌,依次是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非白念珠菌与白念珠菌相比耐药率有显著差异(P=0.000)。有38.7%的念球菌对2种或2种以上抗真菌药物耐药。结论呼吸道念珠菌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俊恒  王建坤 《河北医药》2014,(14):2200-2202
目的了解我院神经内科肺部真菌感染原因、菌种、耐药以及预防情况,为治疗提供建议。方法住院的肺部的真菌感染患者317例,并对其感染的菌种,原因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317例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分离的真菌依次为白色念珠菌181例(57.1%)、热带念珠菌52例(16.4%)、光滑念珠菌34例(10.7%)、克柔念珠菌26侧(8.2%)、其他念珠菌12株(3.7%),曲霉菌属12株(3.7%);造成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主要有脑出血和脑梗死等、脑膜炎等、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意识障碍等;各种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两性霉素B为6(1.9%),5-氟胞嘧啶为10(3.2%),伏立康唑为18(5.7%),伊曲康唑为54(17.0%)、氟康唑为84(26.5%)。结论神经内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不能忽视其他真菌感染的治疗,两性霉素B对念珠菌的敏感性最好,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对念珠菌属敏感性较高,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对念珠菌的敏感性较差。医院应警惕真菌感染,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1.
彭洁 《中国药房》2010,(42):4023-4024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发病的相关因素,寻求其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43例RVVC患者为研究组,同期15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为对照组,分析RVVC临床发病因素及特点,并将RVVC患者分为2组,A组23例采用克霉唑阴道片阴塞加氟康唑口服治疗,B组20例采用硝酸咪康唑阴塞及氟康唑口服治疗。结果:RVVC组患者年龄(31.13±3.79)岁,高于VVC组(25.83±3.70)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VC组患者经济状况、职业因素与VVC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VVC组患者具有经济状况、职业因素两极分化特征;RVVC组患者首次用药规范性及性伴侣治疗情况较差,妇科洗液冲洗阴道次数(2~3次/周)、错误经验性自主用药明显高于VVC组(P<0.05);RVVC组患者症状体征、白带清洁度与VV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组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VVC较VVC治疗更复杂、困难,克霉唑阴道片阴塞加氟康唑口服治疗RVVC效果好于硝酸咪康唑阴塞加氟康唑口服。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妊娠期患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发病的显性致病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l~10月建档并行规律产检、分娩的67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查问卷、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以及妊娠结局的随访,根据患者感染VVC与否分为VVC组和非VVC组。通过VVC组和非VVC组的比较了解VVC的显性致病因素。结果孕妇的不良卫生习惯、妊娠期间性生活、孕前曾患VVC是妊娠期VVC的显性致病因素。结论加强卫生习惯的宣教、妊娠期间的性生活指导、孕前进行相关检查,能够预防和减少妊娠期VV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3年1-12月北京安贞医院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意识错乱评估方法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84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生术后谵妄28例,发生率为33.3%.21例(75.0%)为一过性谵妄(<24 h);7例(25.0%)为持续性谵妄.术后谵妄最常见的表现是精神运动性兴奋(23例,82.1%);其次是睡眠-觉醒周期紊乱(21例,75.0%);多数患者有思维紊乱或者不连贯、定向力障碍、意识水平改变.将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与谵妄发生有关的术前危险因素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30%[P=0.023,比值比(OR)=1.99,95%置信区间(CI):1.29~3.31]、脑梗死(P=0.002,OR=2.86,95% CI:1.43 ~ 5.72);术中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持续时间(P=0.023,OR =0.90,95% CI:0.49 ~ 1.67)、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 =0.019,OR=1.18,95% CI:1.06 ~2.97);术后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P =0.043,OR=1.17,95% CI:1.00 ~1.37)、血氧饱和度(P=0.001,OR=2.77,95% CI:1.51 ~5.11)、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36,OR=1.10,95% CI:1.10~1.21),上述各因素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梗死(P=0.017,OR=1.48,95% CI:1.07 ~2.04)、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02,OR=2.86,95% CI:1.43 ~5.72)、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30,OR =2.18,95% CI:1.07 ~4.44)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既往脑梗死、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持续时间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伊曲康唑对比氟康唑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临床疗效,以为临床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伊曲康唑对比氟康唑治疗单纯性VV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7项RCT,合计1 0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氟康唑组患者总治愈率[OR=0.50,95%CI(0.32,0.79),P=0.003]、第一阶段随访的真菌学治愈率高于伊曲康唑组[OR=0.61,95%CI(0.42,0.89),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第二阶段随访的真菌学治愈率以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治疗单纯性VVC的疗效优于伊曲康唑,可以提高患者的总治愈率和第一阶段随访的真菌学治愈率。由于纳入研究数量较少、质量偏低,该结论尚需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孙世光  ;李阳  ;闫荟  ;石亚飞 《中国医药》2014,(10):1530-1534
目的 分析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使用中的风险归属和高风险因素排序.方法 检索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中国知网(CNKI)以及CNKI网络资源共享平台中资源总库中的源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中关于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5.1软件,按照用药剂量、用药途径及合并用药分别对缩宫素使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对不能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出缩宫素使用中的风险归属.结果 符合标准的35篇文献纳入研究,其中与用药剂量相关的1篇,与用药途径相关的2篇,与合并用药相关的32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剂量(剂量>10 U)使用缩宫素风险性较高[比值比(OR)=0.20,95%置信区间(CI):0.08~0.48,P=0.00],合并用药(OR=1.65,95% CI:0.97 ~2.79),P=0.07)和静脉给药(OR =0.18,95% CI:0.01 ~3.16,P=0.27)增加缩宫素使用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缩宫素与卡前列甲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益母草、葡萄糖酸钙、地诺前列酮联合使用过程中,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联合使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OR =2.87,95% CI:1.38 ~5.96,P=0.00),文献异质性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1).结论 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使用中的高风险因素排序为用药剂量高于合并用药,合并用药高于用药途径.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使用中大剂量(剂量>10 U)使用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使用时,可增加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婚育龄妇女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的发病危险因素,探讨其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调查1500例育龄妇女RVVC的发病率,并研究RVVC与其一般情况的关系,比较RVVC与未发生RVVC人群中性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差异,调查RVVC治疗前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结果 RVVC的危险因素有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较低、公用卫生间、住房不通风、内衣不单独洗涤、内衣晾晒方法不当、多位性伴侣、人工流产、性伴侣疾病、性行为频繁、性行为清洁习惯、糖尿病、抗生素病史。RVVC人群(572例)中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例(408例,占71.33%)高于未发生RVVC组(57例,占7.22%),RVVC治疗后性功能障碍的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RVVC的发生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RVVC的发生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对RVVC患者采取治疗措施后有助于减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  相似文献   

17.
刘静  邢艳  刘焕琥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2):1785-1786
目的 探讨影响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早期康复疗效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共纳入168例IS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均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并对早期康复治疗患者中成功康复与未成功康复患者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康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焦虑及抑郁与成功康复呈负相关,生活规律、受教育程度(≥12年)及脑力劳动者与成功康复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12年)(OR=0.12,95% CI0.03~0.75)、脑力劳动者(OR=0.45,95% CI 0.37~0.47)是成功康复的保护因素(P<0.05);而年龄(≥60岁)(OR=2.12,95% CI 1.21~3.21)、焦虑(OR=2.64,95% CI 1.82~6.11)及抑郁(OR=1.45,95% CI 1.13~1.96)是成功康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60岁)、焦虑及抑郁是成功康复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早期康复治疗IS患者的危险因素应进行必要的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青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青年高血压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初次就诊的18 ~40岁青年患者,参照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为高血压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半年内合并心脑肾疾病以及血糖控制欠佳的糖尿病病人.共入选青年高血压患者88例,其中男56例,女32例.随机选取本院同期健康查体的非高血压的18 ~ 40岁者88例,男56例,女32例.比较两组的家族史、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结果 高血压家族史(OR 10.47,95% CI 4.53~24.20)、高尿酸血症(OR 8.81,95% CI2.92 ~ 26.53)、肥胖(OR 3.80,95% CI 1.80~8.01)、高盐饮食习惯(OR 3.76,95% CI 1.42~9.95)、缺乏运动(OR 3.60,95% CI 1.90 ~ 6.82)、高胆固醇血症(OR 3.21,95% CI 1.59 ~ 6.48)、工作压力大(OR3.02,95% CI 1.60 ~ 5.81)、吸烟(OR 2.14,95%CI 1.11~4.13)是青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青年高血压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和精神因素有关,改变生活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将有助于预防青年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制霉素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2例,采用氟康唑+制霉素阴道栓治疗,对照组88例,单用制霉素阴道栓治疗。结果:观察组短期疗效与对照组基本相同(P〉0.05),但复发率却远远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康唑联合制霉素阴道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方法简单,价格低廉,疗效好,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对于临床接受治疗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采用氟康唑、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联合治疗的效果情况,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按照治疗使用药物的不同将102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氟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和对照组(硝酸咪康唑阴道软胶囊)两组,两组临床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真菌学检查下的转阴率情况进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从具体的数据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转阴率以及总体疗效均高于对照组,其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用药的总体效率明显高于单一临床用药,值得临床治疗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