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地质环境效应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综合研究了国内外有关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地质环境效应的大量文献基础之上,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作了系统评述。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分析总结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上海浦东新区域市翻天复地闰圾卫生填埋处理为研究背景,首次提出LFGE效应系统分析方法的完整理论和应用体系,体系主要包括:LFGE效应的主控因素特征分析;在垃圾淋滤试验、有关土的工程性能试验和反映运移转化特征的土柱试验基础上的作用机制研究;有关土的工程性能试验和反映运移转化特征的土柱试验模型上的作用机制研究;具单元、组合、整体模拟及压实效应模拟功能  相似文献   

3.
垃圾卫生填埋结构对地质环境效应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大量的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及综合分析,以多种手段较系统地研究了垃圾及其渗滤液成分组成与变化规律,填埋场的地理—地质条件,填埋结构单元的控制机理,填埋结构控制作用的数学模拟和垃圾卫生填埋结构优化设计系统及其应用。首先,根据实际调查资料的统计结果,论述垃圾成分受到生活水平、能耗结构、季节、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分析垃圾产量和成分变化的一般规律。以试验和现场监测为基础,详细研究垃圾渗滤液成分的变化特征,探讨垃圾的分解过程,指出垃圾渗滤液成分具有以有机质及其分解产物为主的高浓度、强污染特性,总体上具有随时间呈负指数衰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合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首次详细、系统地从试验和模型计算两方面研究填埋结构对地质环境效应的控制作用。控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填埋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衬里、垃圾层、填土层)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染物质,由于填埋体类似于一个生物反应器,有机质发生生物降解,分解的终极产物(如NH+4)可被填土层和衬里吸附;另一方面,通过改变衬里、填土层的厚度与密度,可以控制渗滤液在填埋体内的水动力条件,从而控制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模拟模型,完整系统地研究渗滤液水头  相似文献   

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及地质环境效应概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当前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程设施类型之一——生活垃圾处置工程。总结当前垃圾处置的主要方式,分析卫生填埋在各种处理方式中独具的优势,并简要介绍组成卫生填埋工程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论述垃圾填埋体中进行的各种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及其变化;指出垃圾填埋体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填埋体结构的优化设计是控制污液污染地质环境的关键,提出填埋体结构设计的技术路线和系统方法。最后,根据当前卫生填埋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有效地控制垃圾填埋处置对地质环境污染中的研究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北天堂生活垃圾场地的地质环境效应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生活垃圾主要污染成分分析,选出污染评价因子;采用单因子和多因子评价法对垃圾场地周围的地下水和土壤进行污染程度评价;为防止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认为生活垃圾严禁随意堆放,选择垃圾场址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土料的工程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生产垃圾的卫生填埋中,填土层对垃圾淋滤液渗稼的阻滞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成都万兴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填土料的压实性,渗透性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并建立了关系式,为全面研究填埋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总结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上海浦东新区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为研究背景,首次提出LFGE效应系统分析方法的完整理论和应用体系,体系主要包括:LFGE效应的主控因素特征分析;在垃圾淋滤试验、有关土的工程性能试验和反映运移转化特征的土柱试验基础上的作用机制研究;具单元、组合、整体模拟及压实效应模拟功能的模拟计算研究;在不确定性条件存在下,随机模拟研究和以贝叶斯决策分析理论为基础的LFGE效应决策分析技术经济转换研究  相似文献   

8.
根据卫生填埋工程的特点,从填埋工程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包括填埋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填埋场的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填埋场渗滤液的运移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加快改善措施,并建立城市卫生填埋场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9.
垃圾卫生填埋中的一些岩土工程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垃圾卫生填埋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垃圾卫生填埋场高度和垃圾坝(或坑)深度的确定主要建立在岩土工程的稳定性理论基础上。在垃圾卫生填埋场中主要解决的防渗问题也是利用填埋场地质材料的渗透性质和现行的土工防渗技术,同时利用垃圾自身的物理力学特性解决填埋场排气等问题,而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污水必须进行处理。从垃圾填埋场地质材料和垃圾自身的力学特性,结合某市垃圾卫生处理场实例对垃圾卫生填埋场中的一些岩土工程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龚晓洁  袁征  杨坡  寇亚飞  陈光宇 《地下水》2011,33(5):112-113,131
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城市具有类同的地质条件——巨厚的松散堆积层、粗颗粒的浅表物质等,这于城市规划中垃圾处置场选址的地质条件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如何从地质角度出发,对这类城市垃圾场的建场适宜性进行科学评判已成为城市地质的重要研究课题。以位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不同部位的开封、濮阳、周口市为例,采用数理统计和层次分析(AHP)的方...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 ,垃圾填埋场地的合理选择与布局直接关系到场地四周的环境质量。加强场址的地质环境研究工作 ,有助于防止和减少填埋场对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谢强  张永兴  张建华 《岩土力学》2010,31(7):2135-2140
结合生活垃圾PTH蠕变方程式中的相关参数,依据重庆市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填埋工艺和填埋方案,得出填埋历程与填埋高度的关系曲线。通过与土压缩理论计算方法相比较发现,土压缩理论中参数选取主要以经验为主,假设条件也与实际情况不符,而PTH蠕变模型中各参数均可由室内压缩蠕变试验得出,依据充分。计算表明,重庆市长生桥垃圾卫生填埋场在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沉降达25.72%,在容量估算中如果忽略这一数据则会对填埋场的经济性分析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垃圾埋场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拉圾填埋场地的合理选择与布局直接关系到场地四周的环境质量。加强场址的地质环境研究工作,有助于防止和减少填埋场对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土层工程特性及净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中,填土层对垃圾淋滤液的渗透阻滞和净化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成都万兴固体废弃物处置场填土料的压实性、渗透性及其相互关系,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作了深入探讨并导出关系式。填土层对垃圾淋滤液中污染物的衰减净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工程地质为基础,研究生活垃圾淋滤液中常见离子净化规律和机理,认为土层结构的不同,对淋滤液的净化有一定影响,而这种影响因离子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二价离子交换吸附,引起渗透系数在0.5~1.0个数量级范围内变化;离子的负吸附,表明土层吸附的可逆性;而典型的一价离子NH+4和Cl-的净化规律,可用指数函数表征;有机物的衰减与土的有机碳的含量有关。这些研究成果,为全面研究填埋体结构的合理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九江市五个候选垃圾场地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优选,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因素影响和定性分析过多的缺点,为九江市重建垃圾填埋场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技术研究概况和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章光  白冰 《岩土力学》2002,23(6):831-834
对城市生活垃圾生态填埋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生态填埋技术的概念、意义、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需重点研究的课题和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梁专明 《湖南地质》2002,21(1):69-72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必须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长沙市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勘查,采用了地形测量、水工环地质综合测绘、工程物探、工程钻探、压(注、抽)水试验、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方法手段,提交的技术成果满足了设计、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广西自然、社会经济、垃圾组成等具体情况和垃圾处理的技术经济性比较,结合国内外垃圾处理技术进展,广西绝大部分城镇生活垃圾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适宜选择卫生填埋,但广西地质作用复杂,岩溶发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较为频繁,易引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选址需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并加强工程地质勘察和水文地质勘察。  相似文献   

19.
胡建平  隋兆显  陈杰 《江苏地质》2006,30(4):261-264
1995年以来,针对严重的区域性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逐渐加强,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江苏省政府分阶段实施限期禁止开采工作,首先在超采区实行地下水禁采,到2005年底,在苏锡常地区全面禁止开采地下水,全区地下水环境、地面沉降状况出现明显好转,地下水水位普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逐渐减缓。根据近年来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基岩标、分层标的系统监测资料,对地下水禁采后地质环境的效应特别是地面沉降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并对该区今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施建勇  王娟 《岩土力学》2012,33(11):3208-3212
填埋是污泥消化处置的方法之一,由于污泥的工程特性较特殊,填埋会引发很多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考虑到填埋工程会进行分层碾压铺填,在标准击实试验的击实功下制备试样,通过污泥与垃圾土混合后的直接剪切试验、渗透特性试验,考虑淋滤液和降解产气压力共同影响,进行边坡稳定分析。结果表明:污泥和垃圾混合后的强度比垃圾土的强度低,比污泥的强度高,改善了污泥的强度特性;污泥掺入垃圾后的渗透系数与垃圾土的渗透系数相当,没有劣化垃圾土的渗透特性,但比污泥的渗透系数有显著提高;随着污泥掺量的增加,边坡安全系数会先提高后降低,因此,应结合试验和稳定计算结果,确定实际工程的污泥掺入比;考虑降解产气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安全系数会降低约1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