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制备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滴眼液,并进行稳定性检测。方法在rhaFGF中添加复方保护剂,并以透明质酸钠作为保湿剂,制备rhaFGF滴眼液,对其进行鉴定和体外药效学检测,并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制备的3批滴眼液各项质量指标均合格,可促进碱烧伤家兔角膜细胞和鸡胚绒毛膜血管增殖。在4℃保存12个月,-20℃保存18个月,(25±2)℃保存6个月,滴眼液各项质量指标与0月基本一致。结论制备的rhaFGF滴眼液稳定性良好,可促进损伤角膜细胞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对实验性动物烧烫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电烙铁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烫伤创面,烫伤部位分别采用外用rhGM-CSF凝胶基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喷雾剂、外用rhGM-CSF凝胶高(20μg/cm2)、低(5μg/cm2)剂量进行治疗,观察外用rhGM-CSF凝胶对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包括烫伤皮肤的病理学检查、烫伤创面的愈合情况、烫伤创面的感染情况及烫伤动物的死亡情况。采用凝固气油烧灼建立实验性小鼠Ⅲ°烧伤模型,烧伤部位分别采用rhGM-CSF凝胶基质、bFGF喷雾剂和外用rhGM-CSF凝胶进行治疗,观察小鼠死亡数量、感染情况及创面愈合后生毛时间。结果与凝胶基质对照组比较,外用rhGM-CSF凝胶高、低剂量治疗大鼠烫伤后的皮肤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外用rhGM-CSF凝胶高、低剂量治疗大鼠烫伤创面的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凝胶基质对照组。外用rhGM-CSF凝胶对小鼠Ⅲ°烧伤具有保护和抗感染作用。烫伤创面愈合后生毛时间明显短于凝胶基质对照组。结论外用rhGM-CSF凝胶对实验性动物烧烫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口服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OPV液体疫苗)和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bOPV糖丸)的运输、冻融及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方法将3批bOPV液体疫苗分别按陆路运输(途中模拟10次开门卸货入库)和航空运输要求进行运输稳定性试验和反复冻融5次稳定性试验,3批bOPV糖丸按陆路运输要求(途中模拟10次开门卸货入库)进行运输稳定性试验后,均于-20℃入库储存,分别于入库后第6、12、18个月取样检测病毒滴度,第24个月进行全检。同时将6批bOPV液体疫苗和6批bOPV糖丸分别于-20℃保存36个月、2~8℃保存12个月、25℃放置4周、37℃放置8 d,于不同时间点取样检测病毒滴度。采用细胞培养半数感染量(cell culture infective does 50%,CCID50)法检测上述样品病毒综合滴度及Ⅰ型、Ⅲ型分型滴度,按企业注册制造及检定规程评价疫苗效价稳定性。结果 bOPV液体疫苗及bOPV糖丸2~8℃运输及bOPV液体疫苗反复冻融5次后,于-20℃保存24个月,疫苗各项质量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20℃保存36个月、2~8℃保存9个月、25℃放置1周、37℃放置2 d后,病毒滴度均符合企业注册制造及检定规程。结论 bOPV在常规储运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反复冻融对bOPV液体疫苗稳定性影响有限,但储存温度和时间会对bOPV的稳定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际储运过程中应避免将其长期暴露于温度偏移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BCG,BCG-PPD)的稳定性。方法将3批BCGPPD样品置2~8℃存放30个月,分别于第0、3、6、9、12、18、24、30个月进行物理外观检查、pH和效价测定,第0、12、18、24、30个月同时进行鉴别试验、无菌试验、装量差异、异常毒性及苯酚含量检测;于(25±2)℃条件下存放12个月,第0、1、2、3、6、9、12个月进行物理外观检查、pH和效价测定;于(37±2)℃条件下存放12周,在第0、1、2、3、4、8、12个月进行外观检查、pH和效价测定。结果 3批BCG-PPD于2~8℃存放不同时间样品的鉴别试验、物理外观、装量差异、无菌试验及异常毒性检测结果均合格,pH为7. 12~7. 25,苯酚含量为2. 48~2. 72 g/L,效价为0. 92~1. 13,均呈稳定状态。3批BCG-PPD样品于(25±2)和(37±2)℃条件下保存,物理外观检查均合格,pH分别为7. 12~7. 32和7. 11~7. 20,效价分别为0. 93~1. 06和0. 91~1. 02,均符合要求。结论 BCG-PPD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满足将其有效期延长至24个月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烧伤创面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浅Ⅱ度和深Ⅱ度烧伤病例共920例,分别用bFGF治疗其烧伤创面,用药剂量为144U/cm2观察伤后8d(浅Ⅱ度)和15d(深Ⅱ度)创面愈合率,以及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集8d愈合率总体治疗组为77.6%±24.4%,对照组为51.7%±26.4%;完全愈合时间总体治疗组为9.6±2.4d,对照组为12.6±2.9d。15d愈合率总体治疗组为75.2%±26.3%,对照组为53.3%±25.4%;完全愈合时间总体治疗组为17.5 ±4.5d,对照组为21.9±5.5d。结论 bFGF具有明显的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丰富的天然资源蔗糖为主要原料,制备新型抗菌剂,提升蔗糖深加工利用。方法:以蔗糖为原料,通过硫酸酯化、中和及银离子交换,制备得到蔗糖八硫酸酯银。以蔗糖八硫酸酯银作为基本抗菌材料,制备得到蔗糖八硫酸酯银软膏,以此软膏作为试验药物,分别进行动物创伤、烧伤及药物对动物的毒性试验。结果:把软膏用于大鼠创伤皮肤及烧伤皮肤试验和愈合创面病理切片结果表明,该软膏具有很好的促进受损皮肤愈合作用。同时,对软膏进行大鼠急性毒性和家兔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外用软膏对大鼠和家兔正常皮肤及破损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和过敏性反应,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绿色环保医用抗菌消炎外用软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效价测定用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国家标准品。方法 按WHO有关要求制备标准品,分装、冻干后进行,以bFGF国际标准品为标准进行协作标定。结果 经验测外观、无菌实验合格,水分为0.99%,于-20、4和25℃条件下放置3个月其生物活性稳定。该标准品经3家实验室协作标定,共23次测定,平均效价为6971 IU/支。实验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6266-7753 IU/支,单次实验的95%参考值范围为3394-10965IU/支,平均可信限率为10.995%。结论 该批重组牛bFGF国家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作为国家标准品使用,效价定为7000IU/支,批号为01/96。  相似文献   

8.
在三种温度下对冻干人白细胞γ干扰素进行了多等温加速稳定性试验和5℃保存的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样品在66℃加温11天,或56℃加温35天,或37℃加温5个月,能保持50%以上的活力;在5℃保存一年后,效价损失不超过10%,保存两年损失不超过15%。用加速降解有关公式推算的结果与实验值较为吻合。产品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地鼠肾细胞、Vero细胞和2BS细胞乙型脑炎纯化疫苗的免疫原性和热稳定性。方法对3种细胞制备的病毒原液和冻干疫苗分别进行小鼠免疫原性试验和热稳定性试验。结果2BS细胞制备的病毒原液和疫苗小鼠效力均高于地鼠肾细胞和Vero细胞;Vero细胞和地鼠肾细胞制备的病毒原液和疫苗小鼠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抗体效价均高于2BS细胞。3种细胞制备的疫苗在37℃保存4周,中和抗体效价损失均小于5%。结论3种细胞制备的病毒原液及冻干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伤口愈合的过程以及愈合过程中伤口处微环境的变化,叙述了目前根据伤口处不同环境变化(如pH、温度、活性氧含量和葡萄糖含量等)而设计的智能响应水凝胶,总结了可以应对2种及以上伤口微环境变化的双重或多重刺激响应性水凝胶的制备过程,以及水凝胶如何对伤口实现智能响应和精准治疗的应用,并讨论了今后应用于伤口愈合水凝胶的设计方向。认为目前的水凝胶多数用于浅表创伤的治疗,如何对深度损伤的慢性伤口实现加速愈合的效果是扩展水凝胶应用的关键;从材料角度出发,可以深度研究创面愈合机制,设计开发多重刺激响应水凝胶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创面的需求,从而使水凝胶在伤口愈合方面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以下简称为rIFNα2b)喷雾剂的试制及临床前实验。方法将重组人干扰素α2b原液进行稀释,调整pH和渗透压,加入适宜稳定剂,除菌过滤后分装于带有定量喷雾装置的棕色玻璃瓶。对配制好的制品分别进行理化和生物学试验、稳定性试验、鼻腔局部刺激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和动物体内抗病毒试验等。结果连续3批制品经检定各项指标均合格,2~8℃保存24个月后生物学活性无明显下降,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其他各项检定指标均符合现行《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研制的rIFNα2b喷雾剂安全、稳定,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和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与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应用对实验性烫伤动物的疗效。方法将脱毛的Wistar大鼠背部皮肤浸入(85±1)℃恒温水浴中持续15s,造成深Ⅱ度烫伤。大鼠烫伤部位分别涂抹外用rhGM-CSF凝胶、易孚凝胶、美宝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医用凡士林膏,金因肽组用金因肽喷湿创面,rhGH组和GM+GH组在烫伤后24h开始皮下注射rhGH。各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用药25d。每5d用透明硫酸纸描绘烫伤皮肤面积,并称重,计算烫伤皮肤愈合率;烫伤后6h、9d和25d,各组随机选取3只大鼠,对其烫伤创面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从给药第10天开始,各给药组大鼠烫伤皮肤愈合率均比模型组明显提高;以GM+GH组最高。病理学观察显示,烫伤后25d,各给药组大鼠绝大多数创面表皮细胞增生明显,真皮层可见毛囊、皮脂腺腺体修复,GM+GH组炎细胞浸润不明显,模型组多见化脓性炎症改变,并见脓肿灶形成。结论各给药组均可减轻烫伤后炎症反应,促进烫伤皮肤愈合,对深Ⅱ度烫伤大鼠皮肤有明显治疗作用,其中以外用rhGM-CSF凝胶联合应用rhGH的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毕赤酵母表达的含前S抗原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原液和成品的稳定性。方法将3批疫苗原液置4℃存放,分别于0、1、2、3、6个月时取样,测定其在各时间点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S、前S1(PreS1)、前S2(PreS2)抗原滴度及HPLC纯度;将3批疫苗成品置25℃和4℃存放,进行加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试验,分别于0、1、2、3、6个月和0、3、6、9、12、18、24个月时取样,进行小鼠效力、pH值、细菌内毒素和无菌测定。结果 3批疫苗原液于4℃保存6个月,表面抗原S、PreS1、PreS2抗原滴度及HPLC纯度均无明显变化;3批疫苗成品于25℃放置6个月和4℃放置24个月,各个时间点的小鼠效力均符合暂定规程的要求,pH值保持稳定,细菌内毒素和无菌试验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05和2010版)要求。结论毕赤酵母表达的含前S抗原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原液及成品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聚乙二醇-重组人干扰素α2b(PEG-rhIFNα2b)结合物的冻干保护剂。方法采用两步筛选法,以氨基酸、甘露醇和糖类作为冻干保护剂,与PEG-rhIFNα2b在适宜条件下制备成冻干制剂,分别于40、25和4℃放置不同时间取样,检测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稳定性,筛选最佳保护剂配比。结果通过6~12个月的试验,证实该冻干制剂外观、pH无明显改变,但再溶解速度略慢于以人血白蛋白作保护剂的冻干制剂;采用15mmol/L精氨酸+10mmol/L谷氨酸+4%甘露醇+1%蔗糖/海藻糖的冻干保护剂配方,在4℃和25℃放置12个月后,抗病毒活性仍较好,相当于人血白蛋白的冻干保护效果。结论已筛选出不含人血白蛋白的PEG-rhIFNα2b结合物的冻干保护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新生牛肝活性肽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膜法分离制备新生牛肝活性肽。将3批制品于37~40℃,75%相对湿度条件下存放3个月,以多肽含量为指标观察其稳定性,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es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喂养试验。结果制备的3批新生牛肝活性肽存放3个月后,多肽含量无明显下降,质量稳定。小鼠和大鼠经口灌人大于20.0g/kg体重的新生牛肝活性肽,均无急性毒性。3种致突变试验均未显示出致突变性,大鼠喂养试验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毒性。结论新生牛肝活性肽未表现出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6.
对带有甲肝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VMS11HAV25株与其亲本病毒天坛株和JingC-1系减毒株进行了毒力比较,结果表明,VMS11HAV25株对小鼠神经毒力和尾静脉注射后的全身症状以及家兔皮内反应都比天坛株有明显减弱。在40℃培育下鸡胚尿囊膜(CAM)上形成的痘疱数也比天坛株有明显减少。VMS11HAV25株在37℃培育下CAM上形成的痘疱较大,家兔皮内接种后出现有小面积的皮肤坏死性损伤,因此认为,VMS11HAV25株的残余毒力高于JingC-系,介于天坛株和JingC-1系减毒株之间。  相似文献   

17.
重组人CTAL4-Ig活性测定参考品的制备及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用于效价测定的重组人CTAL4 Ig参考品。方法 按WHO标准品有关要求制备参考品 ,分装、冻干后进行检测 ,采用Raji细胞体外活性测定法进行标定。结果 冻干重组人CTAL4 Ig参考品经检测外观、无菌实验合格 ,水分为 2 2 % ,经 10次标定活性值位于 336~ 4 6 3U/支 ,平均值为 4 19U/支 ,10次结果的标准差为36 0 3U/支 ,变异系数为 8 6 1% ,加速热稳定实验表明其生物学活性在 - 2 0℃、4℃和 2 5℃下 12个月保持稳定。结论 该批重组人CTAL4 Ig活性参考品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品的要求 ,效价定为 4 0 0AU/支 ,编号为 2 0 0 2 /0 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含硫柳汞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的免疫原性及其稳定性。方法配制12批不含硫柳汞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观察其免疫原性及在4、22和37℃保存不同时间的稳定性。结果该疫苗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05版)要求,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效价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10μg/ml疫苗22℃放置6个月和4℃放置12个月效力均未下降;20μg/ml疫苗在37℃放置4周后,效力略有下降。结论为婴幼儿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