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8,(1)
<正>第六届阿姆斯特丹灯光节持续时间为2017年11月30日至2018年1月21日。这次灯光节的主题为"存在主义",分为陆地和水上两部分,展出了来自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中国等多个国家的艺术家特别创作的36件艺术作品。灯光节提供了两条主要的参观路线:乘船或者步行——观众可以搭乘游船沿途欣赏梦幻的水上灯光作品,也可以穿过街区近距离地感受当地建筑与文化。本次灯光节会有21件艺术作品分布在运河各处,其中艾未未创作的艺术装置是一大亮点:艺术家用灯光象征"界线",将6.5千米长的灯管环绕整个阿姆斯特  相似文献   

2.
正第六届阿姆斯特丹灯光节持续时间为2017年11月30日至2018年1月21日。这次灯光节的主题为"存在主义",分为陆地和水上两部分,展出了来自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中国等多个国家的艺术家特别创作的36件艺术作品。灯光节提供了两条主要的参观路线:乘船或者步行——观众可以搭乘游船沿途欣赏梦幻的水上灯光作品,也可以穿过街区近距离地感受当地建筑与文化。本次灯光节会有21件艺术作品分布在运河各处,其中艾未未创作的艺术装置是一大亮点:艺术家用灯光象征"界线",将6.5千米长的灯管环绕整个阿姆斯特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7,(11)
历史文化街区既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及风貌特色的空间载体,又是体现城市空间品质及活力特色的重要场所,而以原住民为活力主体的空间提升是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根本内在动力。文章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理念,通过对街道空间活力影响因子的分析与筛选,构建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并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以期从提升空间活力角度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福州双杭历史街区作为近代商业中心,商业文化极具地域特色。随着福州城市的建设,街区更新保护提上了议事日程。文章根据史蒂文·蒂耶斯德尔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中提出的历史保护七个主要价值,以福州双杭历史街区为例从美学价值、建筑多样性价值、文化记忆价值、商业和经济价值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剖析,详述了双杭街区的空间形态、建筑类型、商业文化和宏观区位,诠释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的多重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5.
传统商业街区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者.以青岛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引入空间句法的理论,通过对其空间形态的定量分析,解读其空间特征并归纳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对青岛市中山路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对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改造活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使其特色历史文化得到充分的发挥,商业经济效益得到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杨春宇  何荥  陈仲林 《新建筑》2006,(4):102-106
通过对重庆解放碑商业步行街的改造工程设计,探讨了将都市的现代化与夜景灯光、环境的生态化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都市商业步行街设计理念及方法。在解放碑步行街改造中,以历史文化街区、民风民俗文化街区、生态文化街区与现代文化街区为主题,分别对其建筑景观、夜景灯光、植物配置等设计理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胡楠  魏晓芳 《小城镇建设》2013,(10):90-97,104
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空间环境品质的有效保护、提升与更新对于体现山地历史文化街区的综合价值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提出空间环境品质影响要素的分析是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关键所在;并根据现今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环境品质的现状问题,找出具有针对性的主导影响要素,将其进行归纳与整理,尝试建立一套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环境品质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最后重点根据重庆历史文化街区空间环境的实际情况,对各类影响要素的品质综合整治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物质环境与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以生活传承为切入点,实现两者的统一共存是历史街区传承文脉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生活传承,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可以通过凸显文化特色、延续多样生活、保持街区功能与社会网络相对稳定的方法,结合具体形式实现街区的生活传承,并以此带动街区功能提升、引导街区空间环境更新与历史场景再现,从而塑造多彩的街区生活和空间意象,实现街区的活力复苏与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9.
位于渝中半岛下半城的历史街区经历了重庆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孕育了近代的航运码头文化和重庆近代工业,是城市交通和工业发展建设的见证。现代交通模式的改变直接导致依托于航运码头集散的工业街区的衰败。十八梯历史街区就是渝中半岛下半城为数不多还现存的历史街区之一。文章通过比尔·希列尔的“空间句法”计算和模拟,从中观层面入手,对十八梯历史街区的中心集市、2#街活化方案产生积极的讨论,验证活化策略,为此类历史街区活化找寻积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晖  林紫珊  王雨萌 《新建筑》2023,(6):138-143
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易受到交通污染的影响,对其空气污染状况的研究可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提供环境品质提升方面的对策。选取武汉市16个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厘清街区空间形态与空气污染物扩散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历史文化街区空气污染物扩散分布的重要因素是街区的街道空间形态与建筑布局。继而基于污染物控制,针对性提出外部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扬州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扬州老城区中,是扬州四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文章以扬州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湾子街的发展历史、街巷格局、空间节点和建筑风貌,总结湾子街的空间特色及其成因,并探讨该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武汉是一座与辛亥革命关系密切的城市,其城市空间中隐藏的形态和潜在的结构典型地反映了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历史过程.辛亥百年大祭之际,对武汉市的城市、街区、建筑等空间形态进行分析,既是对空间历史脉络的研究,也是对中国近代的城市发展进行一次宏观的梳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对历史街区活力的提升愈发重视,并且在对历史街区的文化建筑以及活力的提升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历史街区的文化与城市的发展以及群众的日常生活关联较少。文章基于文化定位、文化产品、建筑空间、群众参与这四个角度上来对历史街区的活力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的实例,对历史街区活力的提升进行系统的研讨。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突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还要加强城市与历史街区的联系,使历史街区既可以保持自身的活力,还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邱强 《重庆建筑》2017,(12):8-10
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重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旅游品牌。该文通过对磁器口历史街区核心价值资源的再梳理与再识别以及对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突出问题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制定街区发展规划、统筹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统筹品质提升与空间扩容、统筹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制定旅游产业准入门槛及负面清单、强化旅游策划和提升品牌知名度等六项发展策略,推进磁器口历史街区更好更快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面临肌理断裂及传统风貌趋同的问题,通过空间基因概念的植入及空间基因技术体系的应用,探讨历史街区中空间要素原真性的保留。以济南将军庙作为典型案例,提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类空间基因,解析评价街区要素的价值并探讨街区内存在的活力丧失、空间秩序失衡等问题,提出了维持街道格局、延续区域肌理、恢复建筑风貌等三个层次的基因传承策略,为提升历史文化街区认同感、推动街区原真性保护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2018,(Z2)
当前,城市建设已进入存量焕新、内涵增值的时期,城市文化已成为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历史文化资源在历史街区的更新提升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恩宁路是广州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其保护利用规划在对街区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挖掘的基础上,确定了街区底线控制要求,其试点实施方案从整体空间形态修补、建筑保护利用、街道空间品质提升、水岸空间品质提升、慢行环境打造和街区活力激发6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同时,该项目结合市—区联动、共同缔造等方式制定工作方案,形成项目制度保障,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从规划到实施的全流程规划管控。  相似文献   

18.
王永胜  张定青 《华中建筑》2010,28(4):132-135
通过西安市三学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案例,探讨了对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要想挖掘传统文化及建筑空间的内涵,就必须在延续城市文脉、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与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提升现代居住生活品质,为城市增添活力,从而使历史街区在传统回归中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是江西省信江河岸的千年古镇,是原安仁县治所所在地.2019年1月,江西省公布了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锦江镇有徽州巷、彭家巷、育仁门三处街区入选.文章以三处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类比分析等方法,从建筑历史发展与文化共存的角度,对故城历史文化街区价值内涵进行深入剖析,为保护、展示和解读锦江老城及其在近代的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主要以经济发展与资本增值为导向,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对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文化空间保护与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构成之一。文章将从形态学的视角出发,以成都市历史文化街区——宽窄巷子为例,基于现状调研与问题的分析,从土地权属划分、街巷体系、街区肌理、空间结构、建筑密度与尺度等形态学要素层面,以及"时间—空间"的维度探讨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从而形成"街区形态+院落空间+传统建筑"的策略体系,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修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