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因外伤、炎症、肿瘤造成的踝部软组织缺损临床上并不少见,因为常伴有肌腱、骨骼、韧带的外露,使得创面修复有一定困难。我科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应用外踝上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踝部软组织缺损1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0年来,共对12例足外伤远端皮肤缺损病人行外踝上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术,经4~12月随访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8~51岁,平均40岁,左侧7例,右侧5例,受伤时间为3~10d,合并足开放性骨折8例,单纯皮肤缺损4例,均无胫前、胫后动脉损伤,无合并胫腓骨骨折,其中足背远端皮肤缺损7例,足跖趾关节截面横断3例,足外侧远端皮肤缺损2例.  相似文献   

4.
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优良,随访6个月-3a,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外踝上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良好皮瓣,该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不损伤肢体主要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足部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本组37例,男29例,女8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68岁。以外踝上2.0-5.0cm穿支为旋转点,轴线在旋转点与月目窝中点连线上切取皮瓣并保留腓浅神经伴行动静脉,必要时与踝前动静脉,跗动静脉或弓状动静脉吻合。结果 35例完全成活2例皮瓣部分坏死,外形良好,感觉Ⅰ~Ⅲ级,优良率94,5%。结论 改良外踝上筋膜皮瓣加显微外科吻合技术修复足部组织缺损,疗效显著,优于游离皮瓣。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腿外侧逆行皮瓣修复外踝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1例外踝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小腿外侧逆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11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周至2年,皮瓣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 小腿外侧逆行皮瓣血供丰富,无需牺牲主要动脉,切取简单,是修复外踝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在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方面的应用.方法设计应用小腿内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缺损原因电烧伤3例,皮肤肿瘤2例,慢性溃疡7例,化学烧伤2例,热压伤1例.结果15例病例皮瓣全部成活.足外形、感觉及行走的稳定性均恢复良好.结论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与足部皮肤组织类似,血运及神经支配有保证,成活率高;蒂部较长,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足跟及底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8.
王斌  刘武  胡竞文  蒙延雄 《微创医学》2013,8(4):427-428
目的探讨应用带筋膜蒂足背或内侧逆行皮瓣移植修复足拇趾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32例足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拇趾甲床严重损伤18例,合并骨折24例,拇趾末节毁损12例,近节毁损8例,并发感染5例;受伤时间:半小时至1个月。其中20例运用足背逆行筋膜皮瓣,12例运用足内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趾区软组织缺损。手术要求皮瓣供区无外伤,拇趾创面清创要彻底,并发骨折要予克氏针固定,甲床损伤严重予切除,并要切除甲根部。结果皮瓣全部存活,供区植皮2周后均成活,并发骨折内固定6周拔除克氏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厚度均良好,外观不臃肿、不影响穿鞋,基本恢复正常行走,无明显跛行。结论带筋膜蒂足背或内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具有手术操作简单、且不损伤足部主要血管的优点,是修复足拇趾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足部皮肤撕脱缺损及小腿远1/3段皮肤缺损(骨钢板外露)在临床外伤及小腿骨折术后较常见,且该种病例解决起来有一定困难。传统交腿皮瓣常给患者带来较多痛苦,术后护理不便,皮瓣大小及位置均受到一定限制,带血管的游离皮瓣手术操作复杂,成活率相对较低,且往往找不到受区血管吻合。我院采用外踝后外侧筋膜皮瓣修复足、小腿皮肤缺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腿内侧皮瓣在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方面的应用。方法:设计应用小腿内侧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缺损原因:电烧伤3例,皮肤肿瘤2例,慢性溃疡7例,化学烧伤2例,热压伤1例。结果:15例病例皮瓣全部成活。足外形、感觉及行走的稳定性均恢复良好。结论:小腿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与足部皮肤组织类似,血运及神经支配有保证,成活率高;蒂部较长,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足跟及  相似文献   

11.
12.
足背部皮肤较薄 ,碾挫和挤压伤常导致软组织缺损、坏死 ,当缺损面积较大且伴肌腱、骨外露时 ,如何覆盖缺损区是一个难题。Masquelet等 [1~ 3 ] 首先提出并成功地应用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提供了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1998年 8月~ 2 0 0 1年 6月 ,我们应用外踝上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 16例 ,均获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例 ,其中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2 6~40岁 ,平均 32岁。16例患者均为足背部碾挫和挤压伤后软组织缺损 ,伴肌腱、骨外露。皮瓣切取面积最大 9cm× 6 cm,最小6 cm× 4cm,平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前足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利用3种皮瓣5种方法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38例,交腿皮瓣修复4例;足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12例;对侧足背动脉游离皮瓣修复6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12例,股前内侧皮瓣6例,皮瓣最大面积12cm×15cm。结果皮瓣无1例坏死,1例残端部分组织坏死行扩创后愈合,皮瓣臃肿行后期皮瓣削薄整形8例。平均随访10~36个月,皮瓣外形满意率达96%,足无痛负重行走满意率达98%,收到良好的效果。结论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比较困难,根据伤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取不同的修复方法,可获得满意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足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蒂部加强含外踝上血管降支、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双重血供的逆行外踝上降支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足背皮肤缺损12例,皮瓣面积最大10 cm×8 cm,最小6 cm×6 cm。皮瓣远端可达跖趾关节平面。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耐磨,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该皮瓣血供可靠,提高了皮瓣成功率,操作简单、安全,不损伤主要血管,有可供吻合的神经,是修复前足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足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外踝上筋膜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修复4例足跟等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和溃疡,皮瓣面积最大10cm×9cm,最小6cm×5cm。结果4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14年,皮瓣色泽良好,质地柔软,耐磨,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该皮瓣动脉供血可靠,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7.
黑发志 《吉林医学》2003,24(3):274-274
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骨科领域的一大难题,目前方法很多,效果不一。我科自1990年7月至2000年4月,应用小腿后侧逆行筋膜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8例,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1~45岁,平均31.5岁。部位:小腿下端前侧4例,足跟部2例,外踝处2例。病因:分明伤性软组织缺损伴骨处露7例,其中3例合并骨折,1例合并骨髓炎,另1例为跟腱外露,皮瓣面积最大15×12cm,最小7cm×4cm。1.2手术方法:以窝中心与腓骨头连线的中点为起点,内外踝连线中点上方5cm为止点,连续即为皮瓣的轴心线。并以内外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同指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部位、形状、范围大小选择6种同指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24例。结果:24例皮瓣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皮瓣血运,质地良好。结论:应用同指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是临床中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胫前软组织缺损是外科处理的难症 ,常因骨外露、感染、皮肤溃烂及瘢痕增生而治疗棘手 ,笔者于 1997年 12月以来 ,应用小腿内、外侧双蒂筋膜皮瓣转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 2 6例 ,疗效显著 ,除 1例因晚期骨髓炎截肢外 ,余 2 5例均治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9例 ,女 7例。年龄 17~ 5 6岁 ,平均 2 9.2岁。病因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钢板外露 13例 ,慢性骨髓炎 8例 ,外伤性溃疡 3例 ,其他 2例。病程 :1~ 3个月 15例 ,3~ 6个月 8例 ,0 .5~ 9年 3例。部位 :胫前上段 6例 ,胫前中段 15例 ,胫前下段 5例。软组…  相似文献   

20.
谌业光  刘展亮 《河北医学》2000,6(12):1086-1087
目的:分析筋膜皮瓣转移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依创面的大小、部位,设计筋膜皮瓣、带蒂筋膜岛状皮瓣及交腿筋膜皮瓣,用于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结果:临床应用25例,面积最大17cm×12cm,长宽比例最大5:1,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