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法医学尸体检验记录》是否应如现场勘验笔录一样作为诉讼文书的一部分归入卷宗。方法对《法医学尸体检验记录》的溯源、实际运用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与现场勘验笔录比较异同。结果《法医学尸体检验记录》与现场勘验笔录在记录的范围和内容上,证据意义的范畴归属、承载形式不同。结论《法医学尸体检验记录》作为诉讼文书的一部分归入卷宗不妥。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古代法医学在世界上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其中以宋慈及其所著《洗冤集录》为我国古代法医学的代表。清朝的法医发展为整个古代法医学史上的一部分,不管在具体检验还是法医学著作方面同样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的法医学在世界上发源最早,并有许多系统的法医学著作问世。关于我国占代法医检验的实况,除有文字记载外,历代的法医著作中都没有以图片形式的记载。最近在《点石斋画报》中看到了不少幅有关清代法医检验实况的图画,鉴于其在法医学电乃至医学史上有重要价值,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在中国乃至世界法医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法医学的系统研究及论述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作者通过对《洗冤集录》相关科学价值的研究,进而谈其对现代法医学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洗冤集录》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法医学与法制建设法医学是运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和解决法律上有关问题的一门特种医学。我国古代的法医学名著,如《洗冤集录》、《平冤录》、《无冤录》等,顾名思义,就是雪冤禁暴、扶弱锄奸,达到公平裁判,避免造成冤假错案。日本过去称法医学为裁判医学;欧美称法医学为GerichtlicheMedizin.Forensic Medicine,Legal Medicine(直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中国古代案例在当今《法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查阅《洗冤集录》、《折狱龟鉴》、《棠阴比事》等古代典籍,从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毒理、法医物证和法医昆虫学等教学内容上对相关的古代案例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并用之于课堂教学。结果共整理出十个富含法医学基本原理的古代案例,应用于法医学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在法医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应用中国古代案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法医学建设精品课程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从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材建设等四个方面建设《法医学》精品课程。建设《法医学》精品课程有助于医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8.
法医毒理学是法医学中重要的一门课程,作为法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教学质量对培养合格的法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内容多、应用性强、学科交叉、更新快等特点。为提升《法医毒理学》的教学,应从着重培养中毒诊断思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材及时更新并引进新的研究应用方法这几个方面探索改进。  相似文献   

9.
法医学活体检验鉴定的医学伦理价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医学活体检验鉴定就是利用法医学知识对人体伤害进行检验鉴定 ,并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出具检验报告 ,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科学检验鉴定方法 ,是传统的法医学检验鉴定的补充和完善 ,是我国法制建设进步和完善的必然产物 ,也是法医学检验鉴定史上的一次飞跃。人们对传统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的伦理问题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看法和认识 ,并形成了系统的伦理准则 ,其对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的价值也有了肯定的回答 ,但对法医学活体检验鉴定的伦理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尚未见报告 ,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与同行共榷。1 法医学活体检验鉴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法医学鉴定机构亦不断壮大,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作为司法鉴定的一部分,随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的论证,法医学鉴定管理体系的建立也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为此,本文从我国法医学鉴定体制的现状着手,探讨了科学的法医学鉴定的一些相关设想,综述如下,供同仁商榷。1建立法医学鉴定管理体系的意义法医学鉴定是我国司法诉讼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运用法医学、医学、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主要从事与人肢体有关的活体、尸体及生物物证…  相似文献   

11.
对20世纪出土秦汉医书及当时医学状态、早期医书的形成、出土医书所反映的文献整理内容进行讨论,认为春秋战国至西汉,巫医并存是医学的常态,医书内容古朴而简略,医巫混杂,以方药为主,理论简略且单薄;医书形成与古时"采诗"制度和文献整理有关;出土秦汉医书反映的文献整理内容有编纂目录、收集编述、分类归属、规则行文等。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介绍了先秦至秦汉时期收录与记载阵痛性中药的主要文献及其所载药物的名称,探讨了有关文献体现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代中药学发展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为临床应用挖掘与探索更多更好的镇痛性中药。同时,对镇痛性中药的不同用法进行研究,为临床上老药新用探索更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秦汉之际医学流派的传承发展、相互交融的情况,探究其对于《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影响。方法通过梳理秦汉之际医学流派的的概况,了解本时期医学流派间的割据情况、传承方式以及之后学派间的交流情况,探讨这种交流对《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影响。结果秦汉时期医学流派大概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4派,经历了固守家学的学术壁垒期,逐渐进步为各家积极相互学习交流的发展时期,这种交流为总结先贤学术经验及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而正是这种交流发展催生了《伤寒杂病论》。结论秦汉之际医学流派间经历了从保守到交融的过程,这种交融是《伤寒杂病论》成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期浙江产生了杰出思想家兼著名医学人物王充,其著作有《论衡》及《养性》等。另外,还产生了专门论述养生之道的道教大师魏伯阳及其著作《周易参同契》,蓟子训在会稽都亭桥(今绍兴一带)骑驴卖药等医药事迹也出现在这一时期。但从这一时期浙江医学人物的数量及成就、医事药事活动和疫疠控制等方面来看,其医药卫生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浙江与国外的医药学交流亦处在襁褓之中。  相似文献   

15.
秦统一前后的医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国在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前后,制定有一系列相对完备的医事制度。这些制度涉及到医官、军医、卫生防疫制度、病残及老幼管理以及医学文献、法医等方面。其中医官制度涉及到医官的任免奖惩;卫生防疫涉及到惩罚、火熏、隔离等;法医制度则涉及到死亡检验、法医组织、检验报告等。这些制度既继承了本国传统医事制度中的成功经验,更吸收了统一后全国范围内医事制度中的优点。这些制度对于汉代及后世历代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秦诗指春秋时代的秦人之诗,包括传世已久的《秦风》十诗和出于地下的石鼓文以及秦公大墓石磬铭文等韵文,其总体气象激越而苍凉,笔致沉静而灵动。在秦人不断周化的过程中,秦诗获得了发生的契机,并随着秦人总体文化水平提高而不断发展,至春秋中后期其文学水准和价值达到顶峰。具有显著礼乐特质的春秋秦文化是秦诗发生的基本文化语境,持久的文化接触和华夏民族认同则是其生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7.
先秦、秦汉时期的医学伦理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黄帝内经·素问》四失五过、《史记》六不治的今释及淳于意、张仲景医术、医德医风再述,勾勒我国早期医学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阐述我国医学伦理思想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先秦、秦汉朴素医德思想,进而挖掘其对改善当前医生职业道德与医患关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先秦时期浙江医药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浙江人民已从事了医疗卫生保健事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芡实等药物化石和有益保健的干栏式结构建筑遗迹,人们运用简易的医疗机械治病,使用中药罐煎药,使用食品卫生工具簸箕,挖掘水井,墓葬尸体,出现<桐君采药录>,越王勾践重视人口发展和人民的疾苦,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先秦时期浙江医药起源的光辉历史.  相似文献   

19.
覃勤关于中医争取发展权斗争史实之撷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覃勤遗作《全国中医师公会联合会成立经过及工作概况》一文洋洋数万言,主要以民国以来中医药界迭遭艰难,汪刘提案终被撤销,成立国医馆但被踢出行政体制,图藉政治力量维护未果,中西医地位仍极悬殊,中医教育迭遭漠视,中医地位初获提高,关于全国中医师公会筹备,正式成立,会议题辞,工作情况,请愿举办国立中医药学校,争取民意代表等几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医界与国民政府争取发展权的艰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与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归纳总结章勤教授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临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相关病例和数据,总结章勤教授的临床经验及用药思路,举病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章勤教授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重视“预培其损”的思想,孕前调理冲任以使气血充盛和调,则血海按期满盈,胞宫定时藏泻,使先天之精肾气充盛,后天之本脾气充实,可提高胚胎质量,以改善孕妇屡孕屡堕的妊娠结局。[结论]章勤教授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提倡“预培其损”,以治未病为重要原则,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