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100只,体重(250±25)g,随机分入4组,每组25只:假手术组大鼠只开腹、关腹和复苏,不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脓毒症组大鼠行CLP;血必净3h组大鼠于CLP后3h腹腔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mL/kg;血必净12h组大鼠于CLP后12h腹腔内注射血必净注射液2mL/kg。每组随机留取8只大鼠进行生存率分析。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大鼠在术后6、15和24h,血必净12h组大鼠在术后15和24h各随机处死5只,分别留取血液和肺组织标本,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肺水肿指数),对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进行肺损伤病理学评分,测定血清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肺组织骨架蛋白Claudin4蛋白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辅助性T淋巴细胞1型(Th1)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和血必净12h组大鼠的术后72h存活率分别为8/8、0、1/8和0,血必净3h组显著高于脓毒症组(P<0.01),血必净12h组与脓毒症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项检测指标均基本不变。脓毒症组、血必净3h组和血必净12h组大鼠术后15和24h的肺水肿指数,以及术后6、15和24h的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血清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脓毒症组大鼠术后6、15和24h,以及血必净12h组大鼠术后15和24h的肺水肿指数、肺损伤病理学评分、血清IL-6和TNF-α水平、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值分别<0.05、0.01);脓毒症组与血必净12h组术后同时间点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脓毒症组和血必净3h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脓毒症组大鼠术后6和15h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均显著高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术后24h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h1的表达率显著低于血必净3h组同时间点(P<0.05)。结论早期使用血必净治疗可以有效地抑制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的炎性反应,减轻肺损伤,提高大鼠存活率,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肺组织Claudin4蛋白表达,降低肺泡通透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异氟烷后处理对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所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8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单纯行开腹关腹术;CLP组,行CLP建立大鼠ALI模型;异氟烷组,CLP模型建立后4h,使大鼠吸入体积分数为0.014的异氟烷2h.分别在实验后6和24 h,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作为6h亚组和24 h亚组.取腹主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取左肺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取心脏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浓度,取右肺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W/D及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LP组和异氟烷组的paO2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肺组织W/D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大(P值均<0.05),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值均<0.05);但异氟烷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均较CLP组小,与CLP组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的肺组织无明显损伤;CLP组大鼠的肺组织损伤严重,24 h亚组的损伤更为明显;异氟烷组大鼠的肺组织损伤较CLP组轻.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偶见NF-κB表达阳性细胞,CLP组见大量NF-κB表达阳性细胞,异氟烷组的NF-κB阳性细胞数目较CLP组减少.结论 异氟烷后处理对脓毒症ALI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和NF-κB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病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1(H4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5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干预组各25只。每组在术后12、24、36、48、72 h各取大鼠5只处死并取心脏血及肺组织,常规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MGB-1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肺组织可见少量炎性细胞;脓毒症组肺组织及肺泡内可见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红细胞;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炎性细胞较脓毒症组明显减轻,肺泡结构尚完整,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脓毒症组、干预组肺组织W/D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干预组在36 h后明显降低,且低于脓毒症组(P<0.05)。各时间点干预组和脓毒症组TNF-α及HMGB-1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组表达水平较脓毒症组明显降低(P<0.05),36 h后干预组和脓毒症组TNF-α及HMGB-1表达水平有所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病理炎性损伤,降低血清TNF-α及HMGB-1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4.
青蒿素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青蒿素(artemisinin, ART)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CLP组和青蒿素治疗(ART)组,分别于CLP术后2、6、12、24、48、72 h活杀大鼠取肺组织,匀浆后动态浊度鲎试验法检测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水平,ELISA法检测TNF-α和IL-6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肺组织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 CLP术后,ART组大鼠肺组织匀浆LPS、TNF-α和IL-6含量较CLP组明显降低(P<0.05,P<0.01),TNF-α和IL-6 mRNA的表达也显著低于CLP组(P<0.05,P<0.01),24 h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青蒿素可能通过降低脓毒症大鼠肺组织局部的LPS水平,抑制和减少了TNF-α和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和释放,进而减轻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TNF-α在脓毒症大鼠肠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30),脓毒症组(n=30)。假手术组仅行盲肠探查术,脓毒症组采用CLP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各组均于术后3、6、12、24与48 h时相点,经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清DAO、TNF-α水平。结果血清DAO水平逐渐升高,于48 h时达到最高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血清TNF-α水平在CLP术后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24 h达峰值,随后虽有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TNF-α与DAO具有正相关(r=0.897,P0.05)。结论 TNF-α的异常升高,可能在脓毒症大鼠肠道损伤中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腹腔感染大鼠JAK/STAT对肺TNF-α表达的介导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7.
魏华  封小美  薛庆生  张富军  于布为 《上海医学》2012,35(4):298-301,352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在脓毒症大鼠脑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胃促生长素(ghrelin)对脓毒症大鼠脑功能和脑部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4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ghrelin组(Sham+ghrelin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及CLP+ghrelin组,每组16只。采用CLP法制作大鼠脓毒症脑病模型。Sham+ghrelin组和CLP+ghrelin组于造模后即刻及12h后腹腔注射ghrelin80μg/kg,Sham组及CLP组于相应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将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第1亚组6只,于术后6h采用动物神经功能评分表对大鼠进行评分,而后麻醉断头取左侧海马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情况;第2亚组6只,于术后24h进行上述处理;第3亚组4只,于术后24h灌注取脑组织行尼氏染色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造模后24h,CLP组及CLP+ghrelin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Sham组及Sham+ghrelin组(P值均<0.05),CLP+ghrelin组显著高于CLP组(P<0.05),Sham+ghrelin组与Sham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6、24h,Sham组与Sham+ghrelin组间海马组织中TNF-α及IL-6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LP组及CLP+ghrelin组海马组织中TNF-α及IL-6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Sham组及Sham+ghrelin组(P值均<0.05),CLP+ghrelin组显著低于CLP组(P值均<0.05)。CLP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明显变性、坏死、丢失,排列疏松,部分神经元核固缩,细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CLP+ghrelin组与CLP组相比,上述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但未完全消失。结论 ghrelin对脓毒症大鼠的脑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因子TNF-α及IL-6的表达而减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40 (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140,RIP140)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致脓毒症肺损伤3、6、12、24 h组.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RIP140在肺组织的表达分布;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观察肺泡巨噬细胞RIP140的表达变化及定位;RT-qPCR测定肺泡巨噬细胞IL-1β、TNF-α、IL-6 mRNA水平变化.结果 CLP组可见明显肺损伤病理改变且随时间进展逐渐加重.RIP140在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炎性渗出细胞,且随时间进展,表达RIP140的细胞数量逐渐增多.CLP术后6h大鼠肺巨噬细胞RIP140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开始升高(P<0.05),至12~24 h维持一较高水平,且主要表达于细胞核.CLP术后3h大鼠肺巨噬细胞IL-1β、TNF-α、IL-6 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开始升高(P<0.05),至12~24 h维持一较高水平,下调肺泡巨噬细胞RIP140的表达可明显抑制IL-1 β、TNF-α、IL-6 mRNA的表达.结论 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可通过上调RIP140表达增强肺组织炎症反应,从而参与早期急性肺损伤的炎症应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干预组,每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大鼠模型,干预组分别于术后6、18 h腹腔注射阿托伐他汀(0.2 mg.kg-1),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同时间点给予等体积温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观察各组大鼠术后20 h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及术后7 d生存率。结果与脓毒症组比较,干预组大鼠术后7 d生存率显著提高,病理示肺损伤明显减轻,肺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而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干预组SOD活性及MDA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提高脓毒症大鼠的生存率,并可能通过减少肺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在脓毒症大鼠脑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胃促生长素(ghrelin)对脓毒症大鼠脑功能和脑部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4只雄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ghrelin组(Sham+ ghrelin组)、盲肠结扎穿孔(CLP)组及CLP+ ghrelin组,每组16只.采用CLP法制作大鼠脓毒症脑病模型.Sham+ ghrelin组和CLP+ ghrelin组于造模后即刻及12 h后腹腔注射ghrelin 80 μg/kg,Sham组及CLP组于相应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将每组再分为3个亚组:第1亚组6只,于术后6h采用动物神经功能评分表对大鼠进行评分,而后麻醉断头取左侧海马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的表达情况;第2亚组6只,于术后24 h进行上述处理;第3亚组4只,于术后24 h灌注取脑组织行尼氏染色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造模后24 h,CLP组及CLP+ ghrelin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显著低于Sham组及Sham+ ghrelin组(P值均<0.05),CLP+ghrelin组显著高于CLP组(P<0.05),Sham+ ghrelin组与Sham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6、24 h,Sham组与Sham+ ghrelin组间海马组织中TNF-α及IL-6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LP组及CLP+ghrelin组海马组织中TNF-α及IL-6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Sham组及Sham+ghrelin组(P值均<0.05),CLP+ghrelin组显著低于CLP组(P值均<0.05).CLP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明显变性、坏死、丢失,排列疏松,部分神经元核固缩,细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CLP+ ghrelin组与CLP组相比,上述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但未完全消失.结论 ghrelin对脓毒症大鼠的脑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炎性因子TNF-α及IL-6的表达而减轻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尿胰蛋白酶抑制剂(UTI)对脓毒症导致的大鼠模型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分为UTI组(30只)、模型组(30只)、假手术组(1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制造脓毒症模型,分别在术后0、12h给予UTI组静脉注射UTI 5×104U/kg,给予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注射同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24h测定动脉血气及乳酸(Lac);ELISA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化学比色法测定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TUNEL法测定肺组织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UTI组24h存活率高于模型组(χ2=1.669,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急性肺损伤(ALI)评分显著降低(t=5.285,P<0.01);血浆TNF α、IL-1β含量均显著降低(t=8.926,P<0.01;t =10.105,P<0.01);肺组织SOD活性显著升高(t=5.440,P<0.01),MDA的含量显著降低(t=6.632,P<0.01),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t=7.539,P<0.01),NF-κB mRNA表达降低(t=3.276,P<0.01)。结论 UTI可以通过调控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减轻炎症级联放大效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进而减轻脓毒症导致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针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SPF级SD大鼠60 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假手术组(SHAM)15 只:只开腹而不结扎盲肠;脓毒组共45 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制术(CLP)脓毒症肺损伤模型制备,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组(ALI)15 只:不做进一步处理;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电针非穴位组(ALI+SEA)15 只、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电针穴位组(ALI+EA)15 只:针刺双侧内关穴及足三里,电刺激的频率、强度与时间与ALI+SEA组保持一致。于CLP后12 h后处死大鼠,称量大鼠肺组织,测定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HE 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计算肺组织凋亡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表达以及核转录因子JAK1/STAT3信号通路中重要蛋白JAK1、STAT3的表达。结果 ALI与SHAM相比呈现出明显的肺损伤病理表型,表现为肺湿/干重比值增加(P<0.01),血清中TNF-α和IL-6水平显著上升(P<0.01),组织内JAK1、STAT3、Caspase-3、Bax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ALI+SEA与ALI相比以上指标无显著性变化(P>0.05);ALI+EA与ALI+SEA组比,能显著的减轻脓毒症诱发的肺部病理变化,表现为肺湿/干重比值升高受到抑制(P<0.01),血清中TNF-α和IL-6上升得到缓解(P<0.01),组织中JAK1、STAT3、Caspase-3、Bax的表达升高显著下调(P<0.01)。结论 电针可关联JAK1/STAT3通路的机制,抑制脓毒症大鼠炎性介质的释放及细胞凋亡,减轻脓毒症大鼠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Toll样受体4(TLR4)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n=20)及脓毒症组(CLP组,n=20),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24 h后,检测各组的血清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的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及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 CLP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心肌损伤(心肌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结构松散、紊乱),CLP组大鼠血清BNP和cTnI水平分别为(5.33±0.26)ng/mL、(3.89±0.13)ng/mL,均高于SH组的(1.05±0.19)ng/mL和(0.87±0.07)ng/m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LP组大鼠心肌组织的TNF-α和TLR4表达水平分别为(23.71±1.59)ng/mL、(38.03±5.02),均高于SH组的(8.99±0.52)ng/mL和(11.32±2.5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LR4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组织中表达上调,TLR4可能在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大鼠脓毒症(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假手术+外源性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组、假手术+H2S合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抑制剂炔丙基甘氨酸(propargylglycine,PAG)组、CLP组、CLP+NaHS组、CLP+PAG组,每组各24只大鼠。分别于术后6 h、12 h、24 h处死各组大鼠(即各组分6 h、12 h、24 h亚组)取血和心肌标本,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大鼠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测定心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CSE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 结果 假手术各组及不同时点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12 h及24 h组相比,CLP 12 h及24 h组血清cTnI质量浓度以及心肌组织病理评分、心肌组织CSE mRNA、NF-κB表达、TNF-α及IL-10含量均升高(P均<0.05);与CLP 12 h及24 h组相比,CLP+NaHS 12 h及24 h组血清cTnI质量浓度以及心肌组织病理评分、NF-κB表达和TNF-α含量降低(P均<0.05),CSE mRNA表达和IL-10含量升高(P均<0.05);而CLP+PAG 12 h及24 h组血清cTnI质量浓度及心肌组织病理评分、NF-κB表达和TNF-α含量升高(P均<0.05),CSE mRNA表达和IL-10含量降低(P均<0.05)。 结论 H2S在脓毒症所致的心肌损伤中起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NF-κB表达、降低心肌组织TNF-α含量和提高心肌组织CSE mRNA表达、IL-10含量而保护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血症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术(cecum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组、血必净组,每组25只大鼠,每组分为5个亚组。CLP组及血必净组大鼠均使用CLP建立脓毒血症大鼠模型。血必净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12、24、36、48、60h经阴茎背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4ml/kg,其余各组大鼠经阴茎背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ml/kg。术后6、12、24、48、72h,分别收集各组实验大鼠的双肺。取大鼠左全肺,测定肺湿干重比(W/D);取大鼠右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IL-17及IL-6浓度。结果 脓毒症组大鼠肺湿干重比、IL-17浓度在术后6h开始出现上升,至术后12h达到高峰,在术后12~72h维持在较高水平。肺湿干重比、IL-17浓度上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必净组大鼠IL-17浓度在各个时间节点均低于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脓毒血症大鼠肺脏组织IL-17浓度,对脓毒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脓毒症大鼠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影响,探讨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12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脓毒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术后6 h采血收集血清和血浆,采用鲎试剂法定量测定血浆脂多糖(LP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将血清与HUVEC孵育8 h后分别应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采用Hoechst 33342/碘化丙啶荧光染色计算细胞坏死率,并应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0、12、24 h的细胞间残存距离.结果 脓毒症组LPS、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1).脓毒症组血清刺激HUVEC后8 h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脓毒症组血清刺激HUVEC后的细胞坏死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孵育12和24 h后,脓毒症组的细胞间残存距离均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值均<0.01).结论 脓毒症大鼠血清中LPS、细胞因子的水平显著升高,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明显的杀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盲肠结扎穿刺建造的脓毒血症小鼠模型中肺组织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选取42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脓毒血症组,各14只。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假手术组行盲肠结扎,脓毒血症组予以盲肠结扎穿刺。24 h收集各组肺组织,观察脓毒血症情况评分(MSS)、生存率、肺组织形态改变情况、肺组织损伤评分、中性粒细胞以及肺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脓毒血症组MSS评分、肺损伤评分、中性粒细胞数、TNF-α及IL-6表达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升高(P < 0.01)。结论脓毒血症可造成病理学层面的小鼠肺组织损伤,致炎症因子表达升高,降低小鼠的生存率。通过观察该模型中反映肺损伤程度的相关指标的变化,可评估脓毒血症严重程度和研究损伤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